前面的文章介绍过镜像的三种获取方式:

  1. 下载并使用别人创建好的镜像;

  2. 在现有镜像上创建新的镜像;

  3. 从无到有创建镜像。

本文主要介绍前两种。

一、下载镜像

在Docker Hub上有大量优质镜像可以使用,我们通过docker pull命令就能获取任何我们想要的镜像:

$ docker pull [选项] [Docker Registry 地址[:端口号]/]仓库名[:标签]

docker pull命令使用可通过 docker pull --help 获取,我们简要说明下镜像名称和格式:

  • Docker 镜像仓库地址:地址的格式一般是 <域名/IP>[:端口号]。默认地址是 Docker Hub(docker.io)。

  • 仓库名:如之前所说,这里的仓库名是两段式名称,即 <用户名>/<软件名>。对于 Docker Hub,如果不给出用户名,则默认为 library,也就是官方镜像。

我们以nginx为例,使用docker pull下载该镜像:

$ sudo docker pull nginx:1.21.1
1.21.1: Pulling from library/nginx
33847f680f63: Pull complete
dbb907d5159d: Pull complete
8a268f30c42a: Pull complete
b10cf527a02d: Pull complete
c90b090c213b: Pull complete
1f41b2f2bf94: Pull complete
Digest: sha256:8f335768880da6baf72b70c701002b45f4932acae8d574dedfddaf967fc3ac90
Status: Downloaded newer image for nginx:1.21.1
docker.io/library/nginx:1.21.1

上面的命令中没有给出 Docker 镜像仓库地址,因此将会从 Docker Hub (docker.io)获取镜像。而镜像名称是 nginx:1.21.1,因此将会获取官方镜像 library/nginx 仓库中标签为 1.21.1 的镜像。docker pull 命令的输出结果最后一行给出了镜像的完整名称,即:docker.io/library/nginx:1.21.1。

从下载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镜像分层存储的概念,镜像是由多层存储所构成。下载也是一层层的去下载,并非单一文件。下载过程中给出了每一层的 ID 的前 12 位。并且下载结束后,给出该镜像完整的 sha256 的摘要,以确保下载一致性。

二、在现有镜像上创建新的镜像

我们首先启动之前下载到nginx镜像:

$ sudo docker run --name webserver -d -p 80:80 nginx:1.21.1
f3152d0042ac83a967c1c16be5b5abe5cab93a9625ecb616763c13ec4f4775c7

这条命令会用 nginx 镜像启动一个容器,命名为 webserver,并且映射了 80 端口,这样我们可以访问这个 nginx 服务器。(关于启动命令后面会专门去讲,大家暂时不必细究)

我们进入此容器:

$ sudo docker exec -it webserver bash
root@f3152d0042ac:/#

我们尝试访问nginx:

root@f3152d0042ac:/# curl http://localhost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Welcome to nginx!</title>
<style>
body {
width: 35em;
margin: 0 auto;
font-family: Tahoma, Verdana, Arial, sans-serif;
}
</style>
</head>
<body>
<h1>Welcome to nginx!</h1>
<p>If you see this page, the nginx web server is successfully installed and
working. Further configuration is required.</p>

<p>For online documentation and support please refer to
<a href="http://nginx.org/">nginx.org</a>.<br/>
Commercial support is available at
<a href="http://nginx.com/">nginx.com</a>.</p>

<p><em>Thank you for using nginx.</em></p>
</body>
</html>

可以看到目前页面返回的是“Welcome to nginx!”,那我们想要改变首页为“Hello Docker”并保存为新的镜像该怎么做呢?非常简单,我们直接在此容器内修改Nginx的index.html并退出即可:

root@f3152d0042ac:/# echo '<h1>Hello Docker</h1>' >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
​root@f3152d0042ac:/# exit
exit

我们修改了容器中的文件其实是我们修改了容器的存储层,我们可以通过docker diff看看镜像的改动情况:

$ sudo docker diff webserver
C /root
A /root/.bash_history
C /etc
C /etc/nginx
C /etc/nginx/conf.d
C /etc/nginx/conf.d/default.conf
C /var
C /var/cache
C /var/cache/nginx
A /var/cache/nginx/uwsgi_temp
A /var/cache/nginx/client_temp
A /var/cache/nginx/fastcgi_temp
A /var/cache/nginx/proxy_temp
A /var/cache/nginx/scgi_temp
C /run
A /run/nginx.pid
C /usr
C /usr/share
C /usr/share/nginx
C /usr/share/nginx/html
C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

现在我们定制好了变化,我们希望能将其保存下来形成镜像。要知道,当我们运行一个容器的时候(如果不使用卷的话),我们做的任何文件修改都会被记录于容器存储层里。而 Docker 提供了一个 docker commit 命令,可以将容器的存储层保存下来成为镜像。换句话说,就是在原有镜像的基础上,再叠加上容器的存储层,并构成新的镜像。以后我们运行这个新镜像的时候,就会拥有原有容器最后的文件变化。

docker commit命令语法格式:

docker commit [选项] <容器ID或容器名> [<仓库名>[:<标签>]]
$ sudo docker commit \
> --author "ala" \
> --message "modify index.html" \
> webserver \
> nginx:v1
sha256:0c9cdfafb439f3815c500699b7eeaed1a69f097bcdcef9968efa023fc7a2b82e

其中 --author 是指定修改的作者,而 --message 则是记录本次修改的内容。这点和 git 版本控制相似,不过这里这些信息可以省略留空。

我们可以通过 docker images 中看到这个新定制的镜像:

$ sudo 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nginx v1 0c9cdfafb439 About a minute ago 133MB
ubuntu 18.04 39a8cfeef173 2 weeks ago 63.1MB
nginx 1.21.1 08b152afcfae 3 weeks ago 133MB
nginx latest 08b152afcfae 3 weeks ago 133MB
hello-world latest d1165f221234 5 months ago 13.3kB

最后我们来使用该镜像:

​$ sudo docker run --name webserver1 -d -p 81:80 nginx:v1
fc6b2706dcec9080cb4b70ee1a26d1c2ce790b4ce64e2d1ff47aa5973617e3af
$ sudo docker exec -it webserver1 bash

进入容器后我们访问nginx首页:

root@fc6b2706dcec:/# curl http://localhost
<h1>Hello Docker</h1>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新作出的镜像是OK的。

PS:慎用docker commit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要使用此方式制作镜像,主要有两点原因:

1、仔细观察之前的 docker diff webserver 的结果,你会发现除了真正想要修改的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 文件外,由于命令的执行,还有很多文件被改动或添加了。这还仅仅是最简单的操作,如果是安装软件包、编译构建,那会有大量的无关内容被添加进来,将会导致镜像极为臃肿。

2、使用 docker commit 意味着所有对镜像的操作都是黑箱操作,生成的镜像也被称为 黑箱镜像,也就是说除了制作镜像的人知道怎么生成的镜像,别人根本无从得知。而且,即使是这个制作镜像的人,过一段时间后也无法记清具体的操作。这种黑箱镜像是难以维护的。

三、查看镜像

如果想列出已有的镜像,可以使用docker image ls 或 docker images命令:

$ sudo docker image l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nginx v1 0c9cdfafb439 46 hours ago 133MB
ubuntu 18.04 39a8cfeef173 3 weeks ago 63.1MB
nginx 1.21.1 08b152afcfae 3 weeks ago 133MB
nginx latest 08b152afcfae 3 weeks ago 133MB
hello-world latest d1165f221234 5 months ago 13.3kB
$ sudo 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nginx v1 0c9cdfafb439 46 hours ago 133MB
ubuntu 18.04 39a8cfeef173 3 weeks ago 63.1MB
nginx 1.21.1 08b152afcfae 3 weeks ago 133MB
nginx latest 08b152afcfae 3 weeks ago 133MB
hello-world latest d1165f221234 5 months ago 13.3kB

列表包含了 仓库名、标签、镜像 ID、创建时间 以及 所占用的空间。镜像 ID 则是镜像的唯一标识,一个镜像可以对应多个 标签。因此,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 nginx:latest 和 nginx:1.21.1 拥有相同的 ID,因为它们对应的是同一个镜像。

四、删除本地镜像

如果要删除本地的镜像,可以使用 docker image rm 命令,其格式为:

$ docker image rm [选项] <镜像1> [<镜像2> ...]

具体使用说明可以通过--help参数查看:

$ sudo docker image rm --help

Usage: docker image rm [OPTIONS] IMAGE [IMAGE...]

Remove one or more images

Aliases:
rm, rmi, remove

Options:
-f, --force Force removal of the image
--no-prune Do not delete untagged parents

例如我们要删除前面制作nginx:v1镜像:

$ sudo docker image rm nginx:v1
​Untagged: nginx:v1
Deleted: sha256:0c9cdfafb439f3815c500699b7eeaed1a69f097bcdcef9968efa023fc7a2b82e
Deleted: sha256:0375e82c5314808631749f5072a184b6cde63f41e599fd58b91c82f56aae1667

这里要注意如果镜像对应的容器正在运行,则会删除失败,这时需要先使用docker stop [container id]停止容器,然后在使用docker rm [container id]删除容器,最后在删除镜像。我们还可以通过镜像ID来删除镜像:

$ sudo docker image rm d11
Untagged: hello-world:latest
Untagged: hello-world@sha256:0fe98d7debd9049c50b597ef1f85b7c1e8cc81f59c8d623fcb2250e8bec85b38
Deleted: sha256:d1165f2212346b2bab48cb01c1e39ee8ad1be46b87873d9ca7a4e434980a7726
Deleted: sha256:f22b99068db93900abe17f7f5e09ec775c2826ecfe9db961fea68293744144bd

如果使用镜像ID的话,其实并不需要指定完整ID即长ID,使用短ID即可,短ID一般取前3个字符以上,只要足够区分于别的镜像就可以了。

Docker 与 K8S学习笔记(三)—— 镜像的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Docker 与 K8S学习笔记(四)—— Dockerfile的编写

    在上一篇中我们简单介绍了Docker镜像的获取与使用,其中在镜像制作中提到在实际使用中一定要用Dockerfile方式去创建镜像而不要用docker commit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编写Dockerf ...

  2. Docker 与 K8S学习笔记(二)—— 容器核心知识梳理

    本篇主要对容器相关核心知识进行梳理,通过本篇的学习,我们可以对容器相关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后面的学习. 一.什么是容器? 容器是一种轻量级.可移植.自包含的软件打包技术,使应用程序可以在 ...

  3. Docker 与 K8S学习笔记(九)—— 容器间通信

    容器之间可通过IP.Docker DNS Server或joined三种方式进行通信,今天我们来详细学习一下. 一.IP通信 IP通信很简单,前一篇中已经有所涉及了,只要容器使用相同网络,那么就可以使 ...

  4. Docker 与 K8S学习笔记(二十三)—— Kubernetes集群搭建

    小伙伴们,好久不见,这几个月实在太忙,所以一直没有更新,今天刚好有空,咱们继续k8s的学习,由于我们后面需要深入学习Pod的调度,所以我们原先使用MiniKube搭建的实验环境就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 ...

  5. Docker 与 K8S学习笔记(五)—— 容器的操作(下篇)

    上一篇我们学习了容器的启动和常用的进入容器的方式,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控制容器起停以及容器删除操作. 一.stop.kill.start和restart stop.kill命令都可以停止运行的容器,二者 ...

  6. Docker 与 K8S学习笔记(十八)—— Pod的使用

    Pod 是一组紧密关联的容器集合,它们共享IPC.Network和UTS namespace,是 Kubernetes 调度的基本单元.Pod 的设计理念是支持多个容器在一个 Pod 中共享网络和文件 ...

  7. Docker 与 K8S学习笔记(二十二)—— 高效使用kubectl的小技巧

    kubectl作为我们主要的操作K8S的工具,其具备非常丰富的功能,但是如果不经过打磨,使用起来还是存在诸多不便,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将我们的kubectl打磨的更加易用. 一.命令自动补全 kubec ...

  8. Docker 与 K8S学习笔记(二十五)—— Pod的各种调度策略(上)

    上一篇,我们学习了各种工作负载的使用,工作负载它会自动帮我们完成Pod的调度和部署,但有时我们需要自己定义Pod的调度策略,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如何定义Pod调度策略. 一.Node ...

  9. Docker 与 K8S学习笔记(八)—— 自定义容器网络

    我们在上一篇中介绍了Docker中三种网络,none.host和bridge,除了这三种网络,Docker还允许我们创建自定义网络,当我们要创建自定义网络时,Docker提供了三种网络驱动供我们选择: ...

随机推荐

  1. (转载)java排序实现

    Java实现几种常见排序方法 日常操作中常见的排序方法有:冒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甚至还有基数排序.鸡尾酒排序.桶排序.鸽巢排序.归并排序等.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 ...

  2. 内网穿透—使用 frp 实现内外网互通

    前言 什么是内网穿透? 内网穿透,又叫 NET 穿透,是计算机用语.用通俗的说法就是你家里的个人电脑,可以直接被外网的人访问.例如你在公司,不通过远程工具,直接也可以访问到家里的电脑(本文章特指 we ...

  3. 零基础学习java------day19-------定时器,线程面试题,Udp,Tcp

    0. 定时器  0.1 概述: 定时器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线程工具,可用于调度多个定时任务以后台线程的方式执行,在jaa中,可以通过Timew和TimerTask类来实现定义调度的功能 0.2 Tim ...

  4. ABA 问题

    CAS 导致 ABA 问题CAS 算法实现了一个重要的前提,需要取出内存中某时刻的数据,并在当下时刻比较并替换,那么这个时间差会导致数据的变化. 比如说一个线程 one 从内存位置 V 中取出A,这时 ...

  5. Linux系统中安装软件方法总结

    Linux系统中安装软件方法总结 [1]Linux系统中安装软件的几种方式 [2] Linux配置yum源(本地源和网络源) [3] SuSE下zypper源配置 [4] SUSE zypper 本地 ...

  6. 100个Shell脚本——【脚本3】tomcat启动脚本

    [脚本3]tomcat启动脚本 一.脚本tomcatd.sh #!/bin/bash # chkconfig:2345 64 36 # description: Tomcat start/stop/r ...

  7. 转 GSON

    转 https://www.jianshu.com/p/75a50aa0cad1 GSON弥补了JSON的许多不足的地方,在实际应用中更加适用于Java开发.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解的是利用GSON来操作 ...

  8. Default arguments and virtual function

    Predict the output of following C++ program. 1 #include <iostream>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4 ...

  9. Linux下查看JDK安装路径

    在安装好Git.JDK和jenkins之后,就需要在jenkins中进行对应的设置,比如在全局工具配置模块,需要写入JDK的安装路径. 这篇博客,介绍几种常见的在Linux中查看JDK路径的方法... ...

  10. 【笔记】草履虫也能看懂的ELK搭建流程

    环境需要 Elasticsearch需要JAVA环境,至少是JDK1.8 elasticsearch 不允许root用户使用,需要新增个elk用户 如果觉得官网下载太慢,可以使用这个 htt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