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itLab 简介

GitLab 是由 GitLabInc.开发,使用 MIT 许可证的基于网络的 Git 仓库管理工具,且具有wiki 和 issue 跟踪功能。使用 Git 作为代码管理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起来的 web 服务。
  GitLab 由乌克兰程序员 DmitriyZaporozhets 和 ValerySizov 开发,它使用 Ruby 语言写成。后来,一些部分用 Go 语言重写。截止 2018 年 5 月,该公司约有 290 名团队成员,以及 2000 多名开源贡献者。GitLab 被 IBM,Sony,JülichResearchCenter,NASA,Alibaba,Invincea,O’ReillyMedia,Leibniz-Rechenzentrum(LRZ),CERN,SpaceX 等组织使用
 

2 GitLab 官网地址

  官网地址:https://about.gitlab.com/
  安装说明:https://about.gitlab.com/installation/
 

3 GitLab 安装

3.1 服务器准备

  准备一个系统为 CentOS7 以上版本的服务器,要求内存 4G,磁盘 50G。
  关闭防火墙,并且配置好主机名和 IP,保证服务器可以上网。
  此教程使用虚拟机:主机名:gitlab-server IP 地址:192.168.6.200
 

3.2 安装包准备

  Yum 在线安装 gitlab- ce 时,需要下载几百 M 的安装文件,非常耗时,所以最好提前把所需 RPM 包下载到本地,然后使用离线 rpm 的方式安装
  下载地址:
https://packages.gitlab.com/gitlab/gitlabce/packages/el/7/gitlab-ce-13.10.2-ce.0.el7.x86_64.rpm

3.3 编写安装脚本

  安装 gitlab 步骤比较繁琐,因此我们可以参考官网编写 gitlab 的安装脚本
[root@gitlab-server module]# vim gitlab-install.sh
sudo rpm -ivh /opt/module/gitlab-ce-13.10.2-ce.0.el7.x86_64.rpm
sudo yum install -y curl policycoreutils-python openssh-server cronie
sudo lokkit -s http -s ssh
sudo yum install -y postfix
sudo service postfix start
sudo chkconfig postfix on
curl https://packages.gitlab.com/install/repositories/gitlab/gitlab-ce/script.rpm.sh | sudo bash
sudo EXTERNAL_URL="http://gitlab.example.com" yum -y install gitlab-ce

  给脚本增加执行权限

[root@gitlab-server module]# chmod +x gitlab-install.sh
[root@gitlab-server module]# ll
总用量 403104
-rw-r--r--. 1 root root 412774002 4 月 7 15:47 gitlab-ce-13.10.2-
ce.0.el7.x86_64.rpm
-rwxr-xr-x. 1 root root 416 4 月 7 15:49 gitlab-install.sh
  然后执行该脚本,开始安装 gitlab-ce。注意一定要保证服务器可以上网
[root@gitlab-server module]# ./gitlab-install.sh
警告:/opt/module/gitlab-ce-13.10.2-ce.0.el7.x86_64.rpm: 头 V4
RSA/SHA1 Signature, 密钥 ID f27eab47: NOKEY
准备中... #################################
[100%]
正在升级/安装...
1:gitlab-ce-13.10.2-ce.0.el7
################################# [100%]
。 。 。 。 。 。

3.4 初始化 GitLab 服务

  执行以下命令初始化 GitLab 服务,过程大概需要几分钟,耐心等待…

[root@gitlab-server module]# gitlab-ctl reconfigure
。 。 。 。 。 。
Running handlers:
Running handlers complete
Chef Client finished, 425/608 resources updated in 03 minutes 08
seconds
gitlab Reconfigured!

3.5 启动 GitLab 服务

  执行以下命令启动 GitLab 服务,如需停止,执行 gitlab-ctl stop
[root@gitlab-server module]# gitlab-ctl start
ok: run: alertmanager: (pid 6812) 134s
ok: run: gitaly: (pid 6740) 135s
ok: run: gitlab-monitor: (pid 6765) 135s
ok: run: gitlab-workhorse: (pid 6722) 136s
ok: run: logrotate: (pid 5994) 197s
ok: run: nginx: (pid 5930) 203s
ok: run: node-exporter: (pid 6234) 185s
ok: run: postgres-exporter: (pid 6834) 133s
ok: run: postgresql: (pid 5456) 257s
ok: run: prometheus: (pid 6777) 134s
ok: run: redis: (pid 5327) 263s
ok: run: redis-exporter: (pid 6391) 173s
ok: run: sidekiq: (pid 5797) 215s
ok: run: unicorn: (pid 5728) 221s

3.6 使用浏览器访问 GitLab

  使用主机名或者 IP 地址即可访问 GitLab 服务。需要提前配一下 windows 的 hosts 文件

  首次登陆之前,需要修改下 GitLab 提供的 root 账户的密码,要求 8 位以上,包含大小写子母和特殊符号。因此我们修改密码为 Atguigu.123456
  然后使用修改后的密码登录 GitLab。

GitLab 登录成功

3.7 GitLab 创建远程库

4 IDEA 集成 GitLab

4.1 安装 GitLab 插件

4.2 设置 GitLab 插件

4.3 push本地代码到GitLab远程库

自定义远程连接

  注意:gitlab 网页上复制过来的连接是:http://gitlab.example.com/root/git-test.git,需要手动修改为:http://gitlab-server/root/git-test.git
  选择 gitlab 远程连接,进行 push。

  首次向连接 gitlab,需要登录帐号和密码,用 root 帐号和我们修改的密码登录即可

  代码 Push 成功

  只要 GitLab 的远程库连接定义好以后,对 GitLab 远程库进行 pull 和 clone 的操作和Github 和码云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Git03 自建代码托管平台-GitLab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探讨 Git 代码托管平台的若干问题

    关于 Git 版本控制软件种类繁多,维基百科收录的最早的版本控制系统是 1972 年贝尔实验室开发的 Source Code Control System.1986 年 Concurrent Vers ...

  2. 探讨 Git 代码托管平台的若干问题 - 2019 版

    关于 Git 版本控制软件种类繁多,维基百科收录的最早的版本控制系统是 1972 年贝尔实验室开发的 Source Code Control System.1986 年 Concurrent Vers ...

  3. 程序员必须知道的几个Git代码托管平台

    上一篇博客中2015继续任性——不会Git命令,照样玩转Git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在VS2013中使用Git,和GitHub客户端的使用.那么使用Git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最为明显的是支持Git代码托管的平 ...

  4. Coding.net代码托管平台建立WordPress

    Coding.net这是一个国内新兴的代码托管平台,功能主要包括:代码托管.在线运行环境.监控代码质量,兼有一定的社交功能,在线运行环境支持Java.Ruby.Node.js.PHP.Python.G ...

  5. 程序员必须知道的几个Git代码托管平台(转)

    上一篇博客中2015继续任性——不会Git命令,照样玩转Git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在VS2013中使用Git,和GitHub客户端的使用.那么使用Git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最为明显的是支持Git代码托管的平 ...

  6. 【转】程序员必须知道的几个Git代码托管平台

     一.VS2013中克隆远程Git仓库和SSH的配置 1.VS2013中克隆远程项目  首先感谢园友的评论和补充,今日又仔细看了一下,VS2013中是可以克隆项目的,只是我一直用的GitHub来克隆的 ...

  7. 国内代码托管平台(Git)

    可以说GitHub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以往大家对代码托管网站的认识.GitHub不但是一个代码托管网站,更是一个程序员的SNS社区.GitHub真正迷人的是它的创新能力与Geek精神,这些都是无法模仿的. ...

  8. 程序员Git代码托管平台

    程序员Git代码托管平台 说到Git代码托管平台,首先推荐的是GitHub,好多好的开源项目都来自GitHub,但是GitHub只能新建公开的Git仓库,私有 仓库要收费,如果你做的是一个开源项目,可 ...

  9. 国内代码托管平台(Git和SVN)

        Github(Git和SVN)https://github.com/ 可以说GitHub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以往大家对代码托管网站的认识.GitHub不但是一个代码托管网站,更是一个程序员的SNS ...

  10. GitHub代码托管平台搭建

    GitHub代码托管平台搭建 注册账户以及创建仓库 要想使用github第一步当然是注册github账号了, github官网地址:https://github.com/. 之后就可以创建仓库了(免费 ...

随机推荐

  1. day16-Servlet05

    Servlet05 14.HttpServletRequest HttpServletRequest对象代表客户端的请求 当 客户端/浏览器 通过HTTP协议访问服务器时,HTTP请求头中的所有信息都 ...

  2. C#11之原始字符串

    最近.NET7.0和C#11相继发布,笔者也是第一时间就用上了C#11,其中C#11的有一个更新能解决困扰我多年的问题,也就是文章的标题原始字符串. 在使用C#11的原始字符串时,发现的一些有意思的东 ...

  3. 精华推荐 | 【深入浅出RocketMQ原理及实战】「性能原理挖掘系列」透彻剖析贯穿RocketMQ的事务性消息的底层原理并在分析其实际开发场景

    什么是事务消息 事务消息(Transactional Message)是指应用本地事务和发送消息操作可以被定义到全局事务中,要么同时成功,要么同时失败.RocketMQ的事务消息提供类似 X/Open ...

  4. uniapp 微信小程序自己封装头部标题栏

    一.首先要关闭原生导航栏 :在pages.json 中设置  "navigationStyle":"custom" 二.在APP.vue中 onLaunch: ...

  5. QT中常用控键

    1.TableWidget类 1.1. 表格属性设置 1.1.1设置行列属性 //设置行列均分 tableWidget->horizontalHeader()->setStretchLas ...

  6. DPDK编译与演示

    环境 安装dpdk 安装依赖 环境配置 编译 遇到过的问题 dpdk使用 设置hugepage helloworld演示 遇到问题 timer演示 环境 虚拟机系统:ubuntu:1404 安装dpd ...

  7. Web应用怎样获取Access Token?

    1.在联盟创建服务器应用 参考文档:开发准备 2.获取用户级Access Token 2.1 获取code 参考文档:接入华为帐号获取凭证 2.1.1 先按照跳转链接进行配置url https://o ...

  8. java后端整合极光消息推送

    目录 1.简介 2.极光Demo 2.1.进入极光官网--应用管理 2.2.快速集成一个Android/iOS的SDK​ 2.3.java服务端代码 3.参考资料 1.简介 简单来说,就是androi ...

  9. 重新捋一捋React源码之更新渲染流程

    前言 前些天在看Dan Abramov个人博客(推荐阅读,站在React开发者的角度去解读一些API的设计初衷和最佳实践)里的一篇文章,其重点部分的思想就是即使不使用Memo(),也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 ...

  10. 详解kubernetes五种暴露服务的方式

    部署完服务终将是为了访问,那么kubernetes中service和ingress都可以将集群内部的服务能够支持外部访问.service可以让一组 Pod(称为"后端")为集群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