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216史婧瑶《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实验二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1. 初步掌握单元测试和TDD
2. 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三要素:封装、继承、多态
3. 初步掌握UML建模
4. 熟悉S.O.L.I.D原则
5. 了解设计模式
实验步骤
(一)单元测试
(1) 三种代码
伪代码
百分制转五分制:
如果成绩小于60,转成“不及格”
如果成绩在60与70之间,转成“及格”
如果成绩在70与80之间,转成“中等”
如果成绩在80与90之间,转成“良好”
如果成绩在90与100之间,转成“优秀”
其他,转成“错误”
产品代码
public class MyUtil{
public static String percentage2fivegrade(int grade){
//如果成绩小于60,转成“不及格”
if (grade < 60)
return "不及格";
//如果成绩在60与70之间,转成“及格”
else if (grade < 70)
return "及格";
//如果成绩在70与80之间,转成“中等”
else if (grade < 80)
return "中等";
//如果成绩在80与90之间,转成“良好”
else if (grade < 90)
return "良好";
//如果成绩在90与100之间,转成“优秀”
else if (grade < 100)
return "优秀";
//其他,转成“错误”
else
return "错误";
}
}
测试代码
1、50分测试:
public class MyUtil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百分制成绩是50时应该返回五级制的“不及格”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50) != "不及格")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else
System.out.println("test passed!");
}
}
运行结果:
2、正常情况测试:
public class MyUtil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正常情况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55) != "不及格")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65) != "及格")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75) != "中等")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85) != "良好")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95) != "优秀")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else
System.out.println("test passed!");
}
}
运行结果:
3、异常情况测试:
public class MyUtil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出错情况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10) != "错误")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1!");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115) != "错误")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2!");
else
System.out.println("test passed!");
}
}
运行结果:
4、增加判断负分的情况:
public class MyUtil{
public static String percentage2fivegrade(int grade){
//如果成绩小于0,转成“错误”
if ((grade < 0))
return "错误";
//如果成绩小于60,转成“不及格”
else if (grade < 60)
return "不及格";
//如果成绩在60与70之间,转成“及格”
else if (grade < 70)
return "及格";
//如果成绩在70与80之间,转成“中等”
else if (grade < 80)
return "中等";
//如果成绩在80与90之间,转成“良好”
else if (grade < 90)
return "良好";
//如果成绩在90与100之间,转成“优秀”
else if (grade < 100)
return "优秀";
//如果成绩大于100,转成“错误”
else
return "错误";
}
}
运行结果:
5、测试边界情况:
public class MyUtil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边界情况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0) != "不及格")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1!");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60) != "及格")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2!");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70) != "中等")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3!");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80) != "良好")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4!");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90) != "优秀")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5!");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100) != "优秀")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6!");
else
System.out.println("test passed!");
}
}
运行结果:
6、增加100为优秀的情况:
public class MyUtil{
public static String percentage2fivegrade(int grade){
//如果成绩小于0,转成“错误”
if ((grade < 0))
return "错误";
//如果成绩小于60,转成“不及格”
else if (grade < 60)
return "不及格";
//如果成绩在60与70之间,转成“及格”
else if (grade < 70)
return "及格";
//如果成绩在70与80之间,转成“中等”
else if (grade < 80)
return "中等";
//如果成绩在80与90之间,转成“良好”
else if (grade < 90)
return "良好";
//如果成绩在90与100之间,转成“优秀”
else if (grade <= 100)
return "优秀";
//如果成绩大于100,转成“错误”
else
return "错误";
}
}
运行结果:
(2) TDD(Test Driven Devlopment, 测试驱动开发)
先写测试代码,然后再写产品代码的开发方法叫“测试驱动开发”(TDD)。TDD的一般步骤如下:
- 明确当前要完成的功能,记录成一个测试列表
- 快速完成编写针对此功能的测试用例
- 测试代码编译不通过(没产品代码呢)
- 编写产品代码
- 测试通过
- 对代码进行重构,并保证测试通过(重构下次实验练习)
- 循环完成所有功能的开发
具体示例:
1 创建新的项目
创建名为UnitTestingApp的Java项目。
2 创建一个类进行测试
创建一个新的类用于测试。
添加方法sayHello返回Hello字符串。
3 创建测试源根目录
为了不将测试添加到源中,用户可以创建根目录。在这种情况下测试将从产品代码中分离出来。
创建一个测试源根目录。
4 创建一个测试类
IntelliJ IDEA提供了一个快捷操作Cmd + Shift + T作为类和测试之间的导航。同时允许用户在那里创建一个测试类。
选择JUnit 4作为单元测试库。IntelliJ IDEA将提供到件这个库添加到模块中。选择生成setUp和sayHello的方法。
当测试类生成后,我们可以为我们的测试方法testSayHello添加代码。
5 运行测试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右键菜单在这个类上运行'MyClassTest'来进行测试,或通过Run → Edit Configurations来进行。
结果将在Run工具窗口进行显示。
(二)面向对象三要素
(1)抽象
抽象一词的本意是指人在认识思维活动中对事物表象因素的舍弃和对本质因素的抽取。
抽象是人类认识复杂事物和现象时经常使用的思维工具,抽象思维能力在程序设计中非常重要,"去粗取精、化繁为简、由表及里、异中求同"的抽象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程序员的程序设计能力。
抽象就是抽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暂时不考虑他们的细节,对于复杂系统问题人们借助分层次抽象的方法进行问题求解。在抽象的最高层,可以使用问题环境的语言,以概括的方式叙述问题的解;在抽象的较低层,则采用过程化的方式进行描述。在描述问题解时,使用面向问题和面向实现的术语。
程序设计中,抽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程抽象,二是数据抽象。
(2)封装、继承与多态
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的三要素包括:封装、继承、多态。
面向对象的思想涉及到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如面向对象分析(OOA)、面向对象设计(OOD)、面向对象编程实现(OOP)。
OOA根据抽象关键的问题域来分解系统,关注是什么(what)。
OOD是一种提供符号设计系统的面向对象的实现过程,用非常接近问题域术语的方法把系统构造成“现实世界”的对象,关注怎么做(how),通过模型来实现功能规范。OOP则在设计的基础上用编程语言(如Java)编码。
贯穿OOA、OOD和OOP的主线正是抽象。
(三)设计模式初步
熟悉S.O.L.I.D原则
- 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单一职责原则)
- OCP(Open-Closed Principle,开放-封闭原则)
- LSP(Liskov Substitusion Principle,Liskov替换原则)
- ISP(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接口分离原则)
- DIP(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依赖倒置原则)
(四)练习
使用TDD的方式设计关实现复数类Complex
伪代码:
定义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均为双精度); 构造方法分别取得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构造两个复数相加的函数,并返回结果; 构造两个复数相减的函数,并返回结果; 构造两个复数相乘的函数,并返回结果; 构造两个复数相除的函数,并返回结果;
产品代码:
public class Complex
{
double real,img; //实部和虚部 public Complex() //默认构造方法
{
this.real=0;
this.img =0;
}
public Complex(double real,double img) //带参数的构造方法
{
this.real=real;
this.img =img;
}
public double getReal()
{
return this.real;
} //得到实部 public double getImage()
{
return this.img;
} //得到虚部
public double getReal(Complex c)
{
return c.real;
} //得到复数c的实部 public double getImage(Complex c)
{
return c.img;
} //得到复数c的虚部 public void setReal (double real)
{
this.real=real;
} //设置实部 public void setImage(double img)
{
this.img =img;
} //设置虚部 public Complex addComplex(Complex a,Complex b) //两个复数相加,结果返回
{
Complex temp =new Complex();
temp.real=a.real+b.real;
temp.img =a.img +b.img;
return temp;
} public Complex decComplex(Complex a,Complex b) //两个复数相减,结果返回
{
Complex temp = new Complex();
temp.real = a.real - b.real;
temp.img = a.img - b.img;
return temp;
} public Complex mulComplex(Complex a,Complex b) //两个复数相乘,结果返回
{
Complex temp = new Complex();
temp.real = a.real*b.real-a.img*b.img;
temp.img = a.real*b.img+a.img*b.real;
return temp;
} public Complex divComplex(Complex a,Complex b) //两个复数相除,结果返回
{
Complex temp = new Complex();
temp.real=(a.real*b.real+a.img*b.img)/(b.real*b.real+b.img*b.img);
temp.img =(a.img*b.real-a.real*b.img)/(b.real*b.real+b.img*b.img);
return temp;
} public void printComplex()
{
System.out.println(""+this.real+"+"+this.img+"i");
} //输出结果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String fin=" ";
if(img>0)
{
fin = real+"+"+img+"i";
}
else if(img<0)
{
fin = real+ ""+img+"i";
}
else
{
fin = fin;
}
return fin;
}
测试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mplex cc = new Complex(2, 6);
cc.printComplex();
Complex dd = new Complex(1, 1);
dd.printComplex();
System.out.println("-----------------"); Complex ff = new Complex();
ff = ff.addComplex(cc, dd);
ff.printComplex();
ff = ff.decComplex(cc, dd);
ff.printComplex();
ff = ff.mulComplex(cc, dd);
ff.printComplex();
ff = ff.divComplex(cc, dd);
ff.printComplex();
System.out.println("-----------------");
}用starUML软件建模复数类Complex:
分块测试截图:
1、加法:
2、减法:
3、乘法:
4、除法:
PSP时间:
步骤 | 耗时 | 百分比 |
---|---|---|
需求分析 | 30min | 16.7% |
设计 | 60min | 33.3% |
代码实现 | 45min | 25% |
测试 | 15min | 8.3% |
分析总结 | 30min | 16.7% |
单元测试的好处:
1、它是一种验证行为。
程序中的每一项功能都是测试来验证它的正确性。它为以后的开发提供支缓。就算是开发后期,我们也可以轻松的增加功能或更改程序结构,而不用 担心这个过程中会破坏重要的东西。而且它为代码的重构提供了保障。这样,我们就可以更自由的对程序进行改进。
2、它是一种设计行为。
编写单元测试将使我们从调用者的角度观察、思考。特别是先写测试(test-first),迫使我们把程序设计成易于调用和可测试的,即迫使我们解除软件中的耦合。
3、它是一种编写文档的行为。
单元测试是一种无价的文档,它是展示函数或类如何使用的最佳文档。这份文档是可编译、可运行的,并且它保持最新,永远与代码同步。
4、它具有回归性。
自动化的单元测试避免了代码出现回归,编写完成之后,可以随时随地的快速运行测试。
20145216史婧瑶《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 实验报告 课程:数据结构 班级:1352 姓名:何伟钦 学号:20135223 成绩: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 ...
- 20145216史婧瑶《网络对抗》Web安全基础实践
20145216史婧瑶<网络对抗>Web安全基础实践 实验问题回答 (1)SQL注入攻击原理,如何防御 攻击原理: SQL注入攻击指的是通过构建特殊的输入作为参数传入web应用程序,而这些 ...
- 20145216史婧瑶《网络对抗》Web基础
20145216史婧瑶<网络对抗>Web基础 实验问题回答 (1)什么是表单 表单在网页中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功能.一个表单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表单标签.表单域.表单按钮. (2)浏览器可以 ...
- 20145216史婧瑶 《网络对抗》 MSF基础应用
20145216史婧瑶 <网络对抗> MSF基础应用 实验回答问题 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exploit,payload,encode. exploit:渗透攻击模块,测试者利用它来攻击一个 ...
- 20145216史婧瑶《网络对抗》逆向及Bof进阶实践
20145216史婧瑶<网络对抗>逆向及Bof进阶实践 基础知识 Shellcode实际是一段代码,但却作为数据发送给受攻击服务器,将代码存储到对方的堆栈中,并将堆栈的返回地址利用缓冲区溢 ...
- 20155339《java程序设计》第一次实验报告
20155339<java程序设计>第一次实验报告 实验一 java开发环境的熟悉 实验内容 1.使用JDK编译.运行简单的java程序: 2.使用IDEA编辑.编译.运行.调试java程 ...
- 20145330《Java程序设计》第一次实验报告
20145330<Java程序设计>第一次实验报告 实验一Java开发环境的熟悉 实验内容 1.使用JDK编译.运行简单的Java程序: 2.使用Eclipse 编辑.编译.运行.调试Ja ...
- 20145320《Java程序设计》第一次实验报告
20145320<Java程序设计>第一次实验报告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实验报告 课程:Java程序设计 班级:1453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6.04.08 18: ...
- 20145240 《Java程序设计》第一次实验报告
20145240 <Java程序设计>第一次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一.命令行下java程序开发 1.建立Code目录,输入mkdir 20145240命令建立实验目录,并使用dir命令查看目 ...
- 20145216史婧瑶《Java程序设计》第10周学习总结
20145216 <Java程序设计>第10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网络编程 一.网络概述 网络编程就是两个或多个设备(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 识别网络上的每个设备:①IP地址②域名 ...
随机推荐
- 『SharePoint 2010』Sharepoint 2010 Form 身份认证的实现(基于AD)
一.进管理中心,创建一个应用程序,配置如下: 二.填端口号,和选择form身份认证,以及填写成员和角色,其他都默认就可以了 三.使用SharePoint 2010 Management Shell在里 ...
- Map<String, String>的数据处理以及ListView的适配器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HashMap<String, String>(); map.put("key1", " ...
- MySql指令大全(转载)
1.连接Mysql 格式: mysql -h主机地址 -u用户名 -p用户密码 1.连接到本机上的MYSQL.首先打开DOS窗口,然后进入目录mysql\bin,再键入命令mysql -u root ...
- Struts2 取消 下载时异常
Struts2环境下,通过Struts2提供的下载方式进行下载时出现的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异常 2011-1-820:34:20 org.apache.cat ...
- XML 配置里的 Bean 自动装配
在XML文件中,先看一下下面的代码: <bean id="student" class="com.jeremy.spring.beans.student" ...
- Ubuntu 只能用guest登录的问题修复
方式1(推荐): 1.先进入guest登入 2.通过Ctrl+Alt+F1进入命令行窗口(注释:Ctrl+Alt+F1~F6进入终端命令行,Ctrl+Alt+F7是退出终端) 3.登录root,然后进 ...
- maven (profiles)装载不同环境所需的配置文件
引子: maven与java的联系在今天的项目已经是不可分割的 ,但是不同的项目有各具特色的项目结构,不同的项目结构使用了不同的maven插件,想要了解一个项目的项目结构,或者自己构建一个具有成熟结构 ...
- CLR via 笔记 5.3 值类型的装箱和拆箱
1.装箱 为了将一个值类型转换成一个引用类型,要使用一个名为装箱(Boxing)的机制. 1.在托管堆中分配好内存.分配的内存量是值类型的各个字段需要的内存量加上托管堆的所有对象都有的两个额外成员(类 ...
- 在nginx启动后,如果我们要操作nginx,要怎么做呢 别增加无谓的上下文切换 异步非阻塞的方式来处理请求 worker的个数为cpu的核数 红黑树
nginx平台初探(100%) — Nginx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http://ten 众所周知,nginx性能高,而nginx的高性能与其架构是分不开的.那么nginx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这一节我们先来 ...
- wampserver环境搭建
一.进入wampserver官网下载:http://www.wampserver.com/ 下载对应电脑相应版本的wamp程序(比如电脑是64位系统的就下载对应的64位的) 二.安装(直接点击exe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