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深度剖析Linux硬链接和软链接,直击它们的本质!
建立硬链接和软链接非常简单,那这两种链接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有什么作用?这才是链接文件最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我们分别来讲讲。
ln创建硬链接
我们再来建立一个硬链接文件,然后看看这两个文件的特点。
[root@localhost ~]# touch test
\#建立源文件
[root@localhost ~]# ln /root/test /tmp/test-hard
\#给源文件建立硬链接文件 /tmp/test-hard
[root@localhost ~]# ll -i /root/test /tmp/test-hard
262147 -rw-r--r-- 2 root root 0 6月 19 10:06 /root/test
hard
262147 -rw-r--r-- 2 root root 0 6月 19 10:06 /tmp/test-hard
\#查看两个文件的详细信息,可以发现这两个文件的 inode 号是一样的,"ll"等同于"ls -l"。
这里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们之前在讲 inode 号的时候说过,每个文件的 inode 号都应该是不一样的。inode 号就相当于文件 ID,我们在查找文件的时候,要先查找 inode 号,才能读取到文件的内容。
但是这里源文件和硬链接文件的 inode 号居然是一样的,那我们在查找文件的时候,到底找到的是哪一个文件呢?我们来画一张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图 2 硬链接示意图
在 inode 信息中,是不会记录文件名称的,而是把文件名记录在上级目录的 block 中。也就是说,目录的 block 中记录的是这个目录下所有一级子文件和子目录的文件名及 inode 的对应;而文件的 block 中记录的才是文件实际的数据。
当我们查找一个文件,比如 /root/test 时,要经过以下步骤:
- 首先找到根目录的 inode(根目录的 inode 是系统已知的,inode 号是 2),然后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根目录的 block。
- 如果有权限,则可以在根目录的 block 中访问到 /root 的文件名及对应的 inode 号。
- 通过 /root/ 目录的 inode 号,可以查找到 /root/ 目录的 inode 信息,接着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 /root/ 目录的 block。
- 如果有权限,则可以从 /root/ 目录的 block 中读取到 test 文件的文件名及对应的 inode 号。
- 通过 test 文件的 inode 号,就可以找到 test 文件的 inode 信息,接着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 test 文件的 block。
- 如果有权限,则可以读取 block 中的数据,这样就完成了 /root/test 文件的读取与访问。
按照这个步骤,在给源文件 /root/test 建立了硬链接文件 /tmp/test-hard 之后,在 /root/ 目录和 /tmp/ 目录的 block 中就会建立 test 和 test-hard 的信息,这个信息主要就是文件名和对应的 inode 号。但是我们会发现 test 和 test-hard 的 inode 信息居然是一样的,那么,我们无论访问哪个文件,最终都会访问 inode 号是 262147 的文件信息。
这就是硬链接的原理。硬链接的特点如下:
- 不论是修改源文件(test 文件),还是修改硬链接文件(test-hard 文件),另一个文件中的数据都会发生改变。
- 不论是删除源文件,还是删除硬链接文件,只要还有一个文件存在,这个文件(inode 号是 262147 的文件)都可以被访问。
- 硬链接不会建立新的 inode 信息,也不会更改 inode 的总数。
- 硬链接不能跨文件系统(分区)建立,因为在不同的文件系统中,inode 号是重新计算的。
- 硬链接不能链接目录,因为如果给目录建立硬链接,那么不仅目录本身需要重新建立,目录下所有的子文件,包括子目录中的所有子文件都需要建立硬链接,这对当前的 Linux 来讲过于复杂。
硬链接的限制比较多,既不能跨文件系统,也不能链接目录,而且源文件和硬链接文件之间除 inode 号是一样的之外,没有其他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都使得硬链接并不常用,大家有所了解就好。
我们通过实验来测试一下。
[root@localhost ~]# echo 1111 >>/root/test
\#向源文件中写入数据
[root@localhost ~]# cat /root/test
1111
[root@localhost ~]# cat /tmp/test-hard
1111
\#源文件和硬链接文件都会发生改变
[root@localhost ~]# echo 2222 >> /tmp/test-hard
\#向硬链接文件中写入数据
[root@localhost ~]# cat /root/test
1111
2222
[root@localhost ~】# cat /tmp/test-hard
1111
2222
\#源文件和硬链接文件也都会发生改变
[root@localhost ~]# rm -rf/root/test
\#删除源文件
[root@localhost ~]# cat /tmp/test-hard
1111 2222
\#硬链接文件依然可常读取
ln创建软链接
软链接也称作符号链接,相比硬链接来讲,软链接就要常用多了。我们先建立一个软链接,再来看看软链接的特点。
[root@localhost ~]# touch check
\#建立源文件
[root@localhost ~]# ln -s /root/check /tmp/check-soft
\#建立软链接文件
[root@localhost ~]# ll -id /root/check /tmp/check-soft
262154 -rw-r--r-- 1 root root 0 6月 19 11:30 /root/check
917507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1 6月 19 11:31 /tmp/ check-soft -> /root/check
\#软链接和源文件的 inode 号不一致,软链接通过 -> 明显地标识出源文件的位置
\#在软链接的权限位 lrwxrwxrwx 中,l 就代表软链接文件
再强调一下,软链接的源文件必须写绝对路径,否则建立的软链接文件就会报错,无法正常使用。
软链接的标志非常明显,首先,权限位中"l"表示这是一个软链接文件;其次,在文件的后面通过 "->" 显示出源文件的完整名字。所以软链接比硬链接的标志要明显得多,而且软链接也不像硬链接的限制那样多,比如软链接可以链接目录,也可以跨分区来建立软链接。
软链接完全可以当作 Windows 的快捷方式来对待,它的特点和快捷方式一样,我们更推荐大家使用软链接,而不是硬链接。
大家在学习软链接的时候会有一些疑问:Windows 的快捷方式是由于源文件放置的位置过深,不容易找到,建立一个快捷方式放在桌面,方便查找,那 Linux 的软链接的作用是什么呢?
笔者个人觉得,软链接主要是为了照顾管理员的使用习惯。比如,有些系统的自启动文件 /etc/rc.local 放置在 /etc 目录中,而有些系统却将其放置在 /etc/rc.d/rc.local 中,那么干脆对这两个文件建立软链接,不论你习惯操作哪一个文件,结果都是一样的。
如果你比较细心,则应该已经发现软链接和源文件的 inode 号是不一致的,我们也画一张示意图来看看软链接的原理,如图 3 所示。

图 3 软链接示意图
软链接和硬链接在原理上最主要的不同在于:硬链接不会建立自己的 inode 索引和 block(数据块),而是直接指向源文件的 inode 信息和 block,所以硬链接和源文件的 inode 号是一致的;而软链接会真正建立自己的 inode 索引和 block,所以软链接和源文件的 inode 号是不一致的,而且在软链接的 block 中,写的不是真正的数据,而仅仅是源文件的文件名及 inode 号。
我们来看看访问软链接的步骤和访问硬链接的步骤有什么不同。
- 首先找到根目录的 inode 索引信息,然后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根目录的 block。
- 如果有权限访问根目录的 block,就会在 block 中查找到 /tmp/ 目录的 inode 号。
- 接着访问 /tmp/ 目录的 inode 信息,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 /tmp/ 目录的 block。
- 如果有权限,就会在 block 中读取到软链接文件 check-soft 的 inode 号。因为软链接文件会真正建立自己的 inode 索引和 block,所以软链接文件和源文件的 inode 号是不一样的。
- 通过软链接文件的 inode 号,找到了 check-soft 文件 inode 信息,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 block。
- 如果有权限,就会发现 check-soft 文件的 block 中没有实际数据,仅有源文件 check 的 inode 号。
- 接着通过源文件的 inode 号,访问到源文件 check 的 inode 信息,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 block。
- 如果有权限,就会在 check 文件的 block 中读取到真正的数据,从而完成数据访问。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就可以总结出软链接的特点(软链接的特点和 Windows 中的快捷方式完全一致)。
- 不论是修改源文件(check),还是修改硬链接文件(check-soft),另一个文件中的数据都会发生改变。
- 删除软链接文件,源文件不受影响。而删除原文件,软链接文件将找不到实际的数据,从而显示文件不存在。
- 软链接会新建自己的 inode 信息和 block,只是在 block 中不存储实际文件数据,而存储的是源文件的文件名及 inode 号。
- 软链接可以链接目录。
- 软链接可以跨分区。
我们测试一下软链接的特性。
[root@localhost ~]# echo 111>>/root/check
\#修改源文件
[root@localhost ~]# cat /root/check
111
[root@localhost ~]# cat /tmp/check-soft
111
\#不论是源文件还是软链接文件,数据都发生改变
[root@localhost ~]# echo 2222 >>/tmp/check-soft
\#修改软链接文件
[root@localhost ~]# cat /tmp/check-soft
111
2222
[root@localhost ~]# cat /root/check
111
2222
\#不论是源文件还是软链接文件,数据也都会发生改变
[root@localhost ~]# rm -rf/root/check
\#删除源文件
[root@localhost ~]# cat /tmp/check-soft
cat: /tmp/check-soft: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软链接无法正常使用
软链接是可以链接目录的,例如:
[root@localhost ~]# mkdir test
\#建立源目录
[root@localhost ~]# ln -s /root/test/ /tmp/
[root@localhost ~]# ll -d /tmp/test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1 6月 19 12:43 /tmp/test->/root/test/
\#软链接可以链接目录
3.14 深度剖析Linux硬链接和软链接,直击它们的本质!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ux硬链接与软链接
在linux操作系统中的文件数据除了实际的内容外,还会含有文件权限(rwx)与文件属性(owner,group,other等),文件系统通常会将这两部分的数据存放在不同的区块,文件权限与文件属性放置在 ...
- (转)Linux硬链接、软链接及inode详解
inode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 ...
- 【转】 linux硬链接与软链接
转自:http://www.cnblogs.com/yfanqiu/archive/2012/06/11/2545556.html Linux 系统中有软链接和硬链接两种特殊的“文件”. 软链接可以看 ...
- Linux硬链接和软链接
1.Linux链接概念Linux链接分两种,一种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另一种被称为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默认情况下,ln命令产生硬链接. [硬连接]硬连接指通过索引节点 ...
- linux 硬链接和软链接(转)
1.Linux链接概念Linux链接分两种,一种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另一种被称为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默认情况下,ln命令产生硬链接。 【硬连接】硬连接指通过索引节点 ...
- Linux - 硬链接与软链接
在 Linux 的文件系统中,磁盘块分成了 3 个部分.一部分称为数据区,用来存放文件内容.另一部分称为 inode 表,用来存放文件属性.第三部分称为超级块,用来存放文件系统本身的属性.文件的内容和 ...
- 最浅显、易懂的Linux 硬链接与软链接的理解
正文: Linux上的文件可以这么理解:文件-->文件名.文件是一个Object,也就是磁盘上的二进制数据.一个文件可以有多个文件名,平时我们都是通过文件名访问文件Object. 这样,硬链接可 ...
- Linux 硬链接、软链接
索引节点 inode(index node) 我们知道文件都有文件名与数据,这在 Linux 上被分成两个部分:用户数据 (user data) 与元数据 (metadata).用户数据,即文件数据块 ...
- 彻底明白Linux硬链接和软链接
[硬连接] 在Linux的文件系统中,保存在磁盘分区中的实际文件不管是什么类型系统都给它分配一个编号,称为索引节点号(Inode Index),这个索引节点用来标识这个文件,即这个索引节点就代表了这个 ...
- linux硬链接和软链接的区别
1.原理上: 硬链接(hard link):A是B的硬链接(A和B都是文件名),则A的目录项中的inode节点号与B的目录项中的inode节点号相同,即一个inode节点对应两个不同的文件名,两个文件 ...
随机推荐
- AT Educational DP Contest
https://atcoder.jp/contests/dp J - Sushi 设 \(f[i,j,k]\) 表示有 \(1/2/3\) 个寿司的盘子有 \(i/j/k\) 个 考虑随机到哪种盘子列 ...
- 初探 Rust 语言与环境搭建
1. Rust 简介 Rust 的历史 起源:Rust 语言最初由 Mozilla 研究员 Graydon Hoare 于 2006 年开始设计,并于 2009 年首次公开. 开发:Rust 是 Mo ...
- Java微信授权登录小程序接口
1.微信授权登录小程序的流程是什么 微信授权登录小程序的流程是一个涉及前端和后端交互的过程,主要目的是让用户能够使用微信账号快速登录小程序,避免重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下是该流程的详细步骤: 1.1前 ...
- WebShell流量特征检测_中国菜刀篇
80后用菜刀,90后用蚁剑,95后用冰蝎和哥斯拉,以phpshell连接为例,本文主要是对这四款经典的webshell管理工具进行流量分析和检测. 什么是一句话木马? 1.定义 顾名思义就是执行恶意指 ...
- Angular 18+ 高级教程 – Memory leak, unsubscribe, onDestroy
何谓 Memory Leak? Angular 是 SPA (Single-page application) 框架,用来开发 SPA. SPA 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刷新页面,不刷新就容易造成 memo ...
- Angular 学习笔记 language service
尝试 v10 rc 的时候, 突然 language service 不 work 了. ctrl + shift + p -> Show logs... 这样可以检查和 report issu ...
- PTA甲级—图
1.图的遍历 1013 Battle Over Cities (25 分) 一种方法使用dfs求连通块的个数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
- 系统编程-进程-exec系列函数超级详解(带各种实操代码)
我的相关博文: 系统编程-进程-close-on-exec机制 PART1 exec系列函数功能简介 exec系列函数登场 常规操作是先fork一个子进程,然后在子进程中调用exec系列函数执行新的 ...
- word在原有的方框里打勾
按住键盘上的ALT键不放,然后在小键盘区输入"9745"这几个数字,最后松开 ALT 键,自动变成框框中带勾符号.
- Word、Excel办公书的资源下载
我是清华社编辑,下载资源没有版权问题,可供读者个人学习用,但不允许商用. 微信扫描,清华社网盘,可转自己邮箱下载.安全,无风险. <Word/Excel/PPT 2019商务办公从入门到精通&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