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__TCP协议
1.定位: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2.原理:应用层向TCP层发送用于网间传输的、用8位字节表示的数据流,然后TCP把数据流分割成适当长度的报文段(通常受该计算机连接的网络的数据链路层的最大传送单元(MTU)的限制)。
之后TCP协议把结果包传给IP层,由它来通过网络将包传送给接收端实体的TCP层。
TCP为了保证不发生丢包,就给每个字节一个序号,同时序号也保证了传送到接收端实体的包的按序接收。然后接收端实体对已成功收到的字节发回一个相应的确认(ACK);
如果发送端实体在合理的往返时延(RTT)内未收到确认,那么对应的数据(假设丢失了)将会被重传。TCP用一个校验和函数来检验数据是否有错误,在发送和接收时都要计算和校验。
3.特点:
1)TC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即在传输数据前要先建立逻辑连接,然后再传输数据,最后释放连接3个过程。TCP提供端到端、全双工通信;采用字节流方式,如果字节流太长,将其分段;提供紧急数据传送功能。
2)在流量控制上,采用滑动窗口协议,协议中规定,对于窗口内未经确认的分组需要重传。
窗口机制:
在发送方传输数据段之后,以及在它从接收方收到确认之前,有一段时间间隔,发送方可以利用这个间隔来发送更多的数据。发送方机器在没有收到对所传送数据的确认时,被允许发送的数据段的数量(以字节计)就称为―窗口。
说明:窗口用来控制未被确认的数据段的数量。
因此,窗口的尺寸大小控制了有多少信息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
如:当将窗口尺寸配置为1时,发送方机器在传送下一个数据段时,必须等待对它所传送每一个数据段的确认。如果已经将窗口尺寸配置为3,就允许在收到确认之前一次性传送3个数据段
说明:如果接收方主机不能收到应当确认的所有数据段,接收方主机将减小窗口尺寸,以改进通信会话质量。
窗口可以看作是缓冲区,数据到另一方不是直接被处理,而是被加载到缓冲区。(例中,通过发送ACK3 …给发送方)
3)在拥塞控制上,采用广受好评的TCP拥塞控制算法(也称AIMD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三个主要部分:1,加性增、乘性减;2,慢启动;3,对超时事件做出反应。
4.TCP通过下列方式来提供可靠性:
1)应用数据被分割成TCP认为最适合发送的数据块。这和UDP完全不同,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报长度将保持不变。由TCP传递给IP的信息单位称为报文段或段(segment。
2)当TCP发出一个段后,它启动一个定时器,等待目的端确认收到这个报文段。如果不能及时收到一个确认,将重发这个报文段。当TCP收到发自TCP连接另一端的数据,它将发送一个确认。这个确认不是立即发送,通常将推迟几分之一秒。
3)TCP将保持它首部和数据的检验和。这是一个端到端的检验和,目的是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任何变化。如果收到段的检验和有差错,TCP将丢弃这个报文段和不确认收到此报文段(希望发端超时并重发)。
4)既然TCP报文段作为IP数据报来传输,而IP数据报的到达可能会失序,因此TCP报文段的到达也可能会失序。如果必要,TCP将对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将收到的数据以正确的顺序交给应用层。
5)既然IP数据报会发生重复,TCP的接收端必须丢弃重复的数据。
6)TCP还能提供流量控制。TCP连接的每一方都有固定大小的缓冲空间。TCP的接收端只允许另一端发送接收端缓冲区所能接纳的数据。这将防止较快主机致使较慢主机的缓冲区溢出。
5.TCP报头长度为20字节
TCP/IP__TCP协议的更多相关文章
- TCP/IP__TCP协议IP协议&IP地址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 1. 定位:计算机网络间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定义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 ...
- TCP/IP__TCP协议常用协议默认端口号
- TCP/IP__TCP/IP协议
1.定位:指因特网整个TCP/IP协议族,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入层.网络层.主机到主机层.应用层.也叫DoD模型.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2.与OSI模型的对应: 3. ...
- TODO:Golang语言TCP/UDP协议重用地址端口
TODO:Golang语言TCP/UDP协议重用地址端口 这是一个简单的包来解决重用地址的问题. go net包(据我所知)不允许设置套接字选项. 这在尝试进行TCP NAT时尤其成问题,其需要在同一 ...
- 门面模式的典型应用 Socket 和 Http(post,get)、TCP/IP 协议的关系总结
门面模式的一个典型应用:Socket 套接字(Socket)是通信的基石,是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它是网络通信过程中端点的抽象表示,包含进行网络通信必须的五种信息: 连接使用的 ...
- OSI七层模型详解 TCP/IP协议
总结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等等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 ...
- TCP/IP协议(二)tcp/ip基础知识
今天凌晨时候看书,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怎样做到持续学习?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放弃不必要的社交,控制欲望,克服懒惰... 然后又有了新的问题:学习效率时高时低,状态不好怎么解决?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 ...
- TCP/IP协议(一)网络基础知识
参考书籍为<图解tcp/ip>-第五版.这篇随笔,主要内容还是TCP/IP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历史及标准化过程(简述).OSI参考模型.网络概念的本质.网络构建的设备等 ...
- TCP/I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握手流程解析
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2cto.com/net/201310/251896.html TCP/I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握手流程解析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 ...
随机推荐
- 如何在Elasticsearch中解析未分配的分片(unassigned shards)
一.精确定位到有问题的shards 1.查看哪些分片未被分配 curl -XGET localhost:9200/_cat/shards?h=index,shard,prirep,state,unas ...
- 3.k8s存储之ConfigMap、Secret
1.ConfigMap ConfigMap 功能在 Kubernetes1.2 版本中引入,许多应用程序会从配置文件.命令行参数或环境变量中读取配置信息.ConfigMap API 给我们提供了向容器 ...
- 【转】借助LVS+Keepalived实现负载均衡
一.负载均衡:必不可少的基础手段 1.1 找更多的牛来拉车吧 当前大多数的互联网系统都使用了服务器集群技术,集群即将相同服务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构成一个集群整体对外提供服务,这些集群可以是Web应用服务 ...
- 【SpringMVC】SpringMVC 入门
SpringMVC 入门 文章源码 SpringMVC 基本概念 在 JavaEE 开发中,几乎全都是基于 B/S 架构的开发.在 B/S 架构中,系统标准的三层架构包括:表现层.业务层.持久层. 表 ...
- 剑指offer 树的基本操作:四种遍历方式
前序遍历 递归版 编程思想 即借助系统栈,效率较低.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规则:1. 访问根结点: 2. 遍历左子树: 3. 遍历右子树 编程实现 //树的定义 struct TreeNode { int ...
- 浅谈JVM垃圾回收
JVM内存区域 要想搞懂啊垃圾回收机制,首先就要知道垃圾回收主要回收的是哪些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在哪一块区域. Java8和Java8之前的相同点有很多. 都有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程序计数器,这三个是 ...
- 基于 MPI 的快速排序算法的实现
完整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ctime> #include <algorit ...
- Docker 介绍和安装(一)
# 下载阿里云的 Centos7 的docker.repo # step 1: 安装必要的一些系统工具 sudo 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 ...
- Java 反射修改类的常量值、静态变量值、属性值
前言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修改一个变量的值,但变量也许存在于 Jar 包中或其他位置,导致我们不能从代码层面进行修改,于是我们就用到了下面的场景,通过反射来进行修改变量的值. 定义一个实体类 class ...
- 创建一个简单MyBatis程序
文章目录 MyBatis基础 MyBatis 简介 创建一个MyBatis程序 1. 创建Java项目 2. 加载MyBatis包 3. 编写POJO类和映射文件 4.创建mybatis-conf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