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先回答上一篇的问题:

为什么APP通过运营商接入网络,连通率会那么差?

1. 域名缓存问题

运营商的localdns会缓存域名的解析结果,不向权威DNS递归查询解析

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1)运营商之间的跨网流量结算费用比较贵(他们内部技术团队的KPI),为了最大化的在本网消耗(内部结算好算),减少跨网结算,所以会把IP地址解析到自己的内容缓存IP地址

2) 推送广告,有利可图。把内容缓存替换为第三方联盟广告.

2. 解析转发问题

部分小运营商图省事,不进行域名的递归解析,而是把解析请求转发到其他运营商的LocalDNS上,导致调度出现问题,跨网调度,最后影响的就是耗时,当耗时足够大时,连通性就没法保障了

3. LocalDNS递归出口NAT导致调度不准

LocalDNS递归出口NAT指的是运营商的LocalDNS按照标准的DNS协议进行递归,但是因为在网络上存在多出口且配置了目标路由NAT,结果导致LocalDNS最终进行递归解析的时候的出口IP就有概率不为本网的IP地址,跨网的影响如上

所以基于以上的原因,APP端对服务器端API的连通性就会损失个5%左右.

解决方案请见上文<移动端API接口优化的术和结果>

今天来讲另一个话题:

移动端API架构 是该统一Proxy还是各自为政?

我经历过几家公司,有把所有的service放到一个域名下的,也有按业务的不同来拆分为不同域名服务的

如:
api.baidu.com/msg
api.baidu.com/user
api.baidu.com/search
也有如:
msg.baidu.com
user.baidu.com
search.baidu.com

对应内部的架构也会是两个样子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仅仅从架构层面来说到底是有红色Proxy部分好呢还是没有好?

一般的初创公司,甚至到中型互联网技术公司,很多人都在用分拆域名的方式来分拆业务,这样做好处是什么?

一般在一家创业公司驱使按域名分业务分拆后端API始于团队和人员的发展,他们期望各业务负责人只需要关注自己的业务,业务间没有关联关系,即便在最终产品上各业务会有先后依赖关系,如消息服务(msg service)依赖user service,也都是整体由客户端来串逻辑,研发msg service的同学与user service的同学可以不用交流或者少交流,已到达各业务开发团队齐头并进的效果。出了问题呢,也能很快的定位是哪个api的service挂了,每个团队维护好自己的服务, 干好自己的事情.

在这个阶段的公司,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案能够让多个团队齐头并进.

但是对于大的互联网公司,或者有技术追求的技术公司,这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为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按域名分拆业务带来的问题:

1. 流量监控等方案需要在各个业务做

2. 安全性, 防攻击等相关问题需要各个业务团队完成

3. 不利于统一管理,需要给每个业务配备对应的运维人员(绝大部分这种架构的公司op也是这么配备的)

4. 扩容 缩容 熔断 等高可用相关的基础方案难复用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流量监控和容量规划,在同一的proxy层做监控能够让人非常快速的知道系统故障时问题在哪,哪个服务的耗时增加了,哪个服务开始出现500了. 如终端报bug消息出不来了,到底是msg service还是user service的问题,一目了然;同时统一的扩容 缩容以及服务降级的联动,都好做了,运维工程师的幸福生活由此展开.

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使用分拆域名然后把各个监控数据汇集到一块也能做,但是成本变高了.

移动端API架构 统一Proxy还是各自为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生鲜电商平台-统一格式返回的API架构设计与实战

    Java生鲜电商平台-统一格式返回的API架构设计与实战 说明:随着互联网各岗位精细化分工的普及,出现了很多的系统架构设计,比如常见的前后端分离架构,后端提供接口给前端,前端根据接口的数据进行渲染,大 ...

  2. RESTful API 架构解读

    RESTful API 架构解读 首先我们还是先介绍下 RESTful api 的来龙去脉. 首先, RESTful (下文都简称 RESTful api 为 RESTful ) 1.RESTful ...

  3. 一套海量在线用户的移动端IM架构设计实践分享(含详细图文)(转)

    1.写在前面 1.1.引言 如果在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要设计一套完整可用的移动端IM架构,难度是相当大的.原因在于,IM系统(尤其是移动端IM系统)是多种技术和领域知识的横向应用综合体:网络编 ...

  4. openresty开发系列1--网关API架构及选型

    微服务架构在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我们知道在微服务架构风格中,一个大应用被拆分成为了多个小的服务系统提供出来,这些小的系统他们可以自成体系,也就是说这些小系统可以拥有自己的数据库,框架甚至语言等,这些 ...

  5. 4 种主流的 API 架构风格对比

    1RPC:调用另一个系统的函数 RPC 的工作机制 客户端调用一个远程的过程,将参数和附加信息序列化为消息,然后将消息发送到服务端.服务端在接受到消息后,将信息的内容反序列化,执行所请求的操作,然后将 ...

  6. Identity4实现服务端+api资源控制+客户端请求

    准备写一些关于Identity4相关的东西,最近也比较对这方面感兴趣.所有做个开篇笔记记录一下,以便督促自己下一个技术方案方向 已经写好的入门级别Identity4的服务+api资源访问控制和简单的客 ...

  7. 爱奇艺直播 - 春晚直播业务API架构

    小结: 1.服务熔断策略 在网关服务中经常会对后端不同api接口做服务聚合,比如A服务 -> B服务 -> C服务 ,如果C服务出现问题,那么在调用C服务之前需要做熔断.而在设计熔断器的时 ...

  8. C#开发BIMFACE系列15 服务端API之获取模型的View token

    系列目录     [已更新最新开发文章,点击查看详细] 在<C#开发BIMFACE系列3 服务端API之获取应用访问凭证AccessToken>中详细介绍了应用程序访问API的令牌凭证.我 ...

  9. 2019-11-29-浅谈-Windows-桌面端触摸架构演进

    原文:2019-11-29-浅谈-Windows-桌面端触摸架构演进 title author date CreateTime categories 浅谈 Windows 桌面端触摸架构演进 lind ...

随机推荐

  1. RxJava 备注

    RxJava是一个采用观察者模式的异步框架,本文给出几个基本的使用例子. 1.配置依赖: compile 'io.reactivex:rxjava:1.0.14' compile 'io.reacti ...

  2. 你必须知道的指针基础-4.sizeof计算数组长度与strcpy的安全性问题

    一.使用sizeof计算数组长度 1.1 sizeof的基本使用 如果在作用域内,变量以数组形式声明,则可以使用sizeof求数组大小,下面一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sizeof: ,,,,,}; int ...

  3. angularjs 指令详解 - template, restrict, replace

    通过指令机制,angularjs 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扩展系统,我们可以通过自定义指令来扩展自己的指令系统. 怎样定义自己的指令呢? 我们通过 Bootstrap UI来学习吧.这个项目使用 angula ...

  4. madplay播放控制

    管理madplay的主程序,包括播放,暂停播放,恢复播放,停止播放system("madplay north.mp3 &");//利用system函数调用madplay播放 ...

  5. JavaScript状态机程序逻辑编辑器

    制作背景 之前做Win8 Metro动态加载内容框架的时候,由于采用了XAML+JavaScript的方法,程序复杂的执行逻辑是由JavaScript控制的,而页面一多,流程一复杂,制作起来就非常麻烦 ...

  6. [ASP.NET MVC 小牛之路]17 - 捆绑(Bundle)

    本文介绍 MVC 4 提供的一个新特性:捆绑(Bundle),一个在  View 和 Layout 中用于组织优化浏览器请求的 CSS 和 JavaScript 文件的技术. 本文目录 了解VS默认加 ...

  7. Rxjava入门

    简介 RxJava是一个开源的Rx框架ReactiveX的java版本. ReactiveX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Observable组合异步或事件代码.其中使用的是观察者模式. 可以吧Reactiv ...

  8. Getting&Giving

    Technologies: Want to know: 1 emergency 1: 现在的工作即将需要的.要用到的技术 2 emergency 2: 现在的工作不相关.但公司相关的的技术 3 eme ...

  9. js深浅复制

    一.数组的深浅拷贝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arr = ["One",&q ...

  10. OpenCASCADE Camera

    OpenCASCADE Camera eryar@163.com Abstract. OpenCASCADE introduce a new class Graphic3d_Camera for 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