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I、GMII、RMII、SGMII、XGMII 接口区别
MII即媒体独立接口,也叫介质无关接口。它是IEEE-802.3定义的以太网行业标准。它包括一个数据接口,以及一个MAC和PHY之间的管理接口(图1)。
数据接口包括分别用于发送器和接收器的两条独立信道。每条信道都有自己的数据、时钟和控制信号。MII数据接口总共需16个信号。
管理接口是个双信号接口:一个是时钟信号,另一个是数据信号。通过管理接口,上层能监视和控制PHY。

MII标准接口 用于连快Fast Ethernet MAC-block与PHY。“介质无关”表明在不对MAC硬件重新设计或替换的情况下,任何类型的PHY设备都可以正常工作。在其他速率下工作的与 MII等效的接口有:AUI(10M 以太网)、GMII(Gigabit 以太网)和XAUI(10-Gigabit 以太网)。
MII总线
在IEEE802.3中规定的MII总线是一种用于将不同类型的PHY与相同网络控制器(MAC)相连接的通用总线。
GMII (Gigabit MII)
GMII是8bit并行同步收发接口,采用8位接口数据,工作时钟125MHz,因此传输速率可达1000Mbps。同时兼容MII所规定的10/100 Mbps工作方式。
GMII接口数据结构符合IEEE以太网标准。该接口定义见IEEE 802.3-2000。
发送器:
◇ GTXCLK——吉比特TX..信号的时钟信号(125MHz)
◇ TXCLK——10/100M信号时钟
◇ TXD[7..0]——被发送数据
◇ TXEN——发送器使能信号
◇ TXER——发送器错误(用于破坏一个数据包)
注:在千兆速率下,向PHY提供GTXCLK信号,TXD、TXEN、TXER信号与此时钟信号同步。否则,在10/100M速率下,PHY提供 TXCLK时钟信号,其它信号与此信号同步。其工作频率为25MHz(100M网络)或2.5MHz(10M网络)。
接收器:
◇ RXCLK——接收时钟信号(从收到的数据中提取,因此与GTXCLK无关联)
◇ RXD[7..0]——接收数据
◇ RXDV——接收数据有效指示
◇ RXER——接收数据出错指示
◇ COL——冲突检测(仅用于半双工状态)
管理配置
◇ MDC——配置接口时钟
◇ MDIO——配置接口I/O
管理配置接口控制PHY的特性。该接口有32个寄存器地址,每个地址16位。其中前16个已经在“IEEE 802.3,2000-22.2.4 Management Functions”中规定了用途,其余的则由各器件自己指定。
RMII:
Reduced Media Independant Interface
简化媒体独立接口
是标准的以太网接口之一,比MII有更少的I/O传输。
关于RMII口和MII口的问题
RMII口是用两根线来传输数据的,
MII口是用4根线来传输数据的,
GMII是用8根线来传输数据的。
GMII和RMII都是并行传输并需要随路时钟。
MII/RMII只是一种接口,对于10M线速,MII的速率是2.5M,RMII则是5M;对于100M线速,MII的速率是25M,RMII则是50M。
MII/RMII用于传输以太网包,在MII/RMII接口是4/2bit的,在以太网的PHY里需要做串并转换、编解码等才能在双绞线和光纤上进行传输,其帧格式遵循IEEE 802.3(10M)/IEEE 802.3u(100M)/IEEE 802.1q(VLAN)。以太网帧的格式为:前导符+开始位+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类型/长度+数据+padding(optional)+32bitCRC
如果有vlan,则要在类型/长度后面加上2个字节的vlan tag,其中12bit来表示vlan id,另外4bit表示数据的优先级!
SGMII--Serial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
SGMII是PHY与MAC之间的接口,类似与GMII和RGMII,只不过GMII和RGMII都是并行的,而且需要随路时钟,PCB布线相对麻烦,而且不适应背板应用。而SGMII是串行的,不需要提供另外的时钟,MAC和PHY都需要CDR去恢复时钟。另外SGMII是有8B/10b编码的,速率是1.25G
XGMII
XGMII--10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 是“10Gb独立于媒体的接口”,X对应罗马数字10
MII、GMII、RMII、SGMII、XGMII 接口区别的更多相关文章
- (二)再议MII、RMII、GMII接口
概述: MII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无关接口)或称为媒体独立接口,它是IEEE-802.3定义的以太网行业标准.它包括一个数据接口和一个MAC ...
- 61.MII、RMII、GMII接口的详细介绍
概述: MII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无关接口)或称为媒体独立接口,它是IEEE-802.3定义的以太网行业标准.它包括一个数据接口和一个MAC和PHY之间的管 ...
- MII、RMII、GMII接口的详细介绍
转载:http://blog.csdn.net/reille/article/details/6312156 概述: MII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无关接口)或 ...
- MII、RMII、GMII接口的详细介绍【转】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geekite/p/5204512.html 概述: MII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无关接口)或称为媒体独 ...
- MAC、MII、PHY的关系与区别
嗯,实验室的嵌入式项目需要写设备驱动,我分到了网络驱动的活,写一个适配SylixOS的(这里夸一句,这个真是国内相当不错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了)MPC8377的网卡驱动,说实话原来从来没接触过写驱动的 ...
- 007 GMII、SGMII和SerDes的区别和联系
一.GMII和SGMII的区别和联系 GMII和SGMII区别,上一篇已经介绍了,这一篇重点介绍SGMII和SerDes区别. GMII和SGMII GMII 在MII接口基础上提升了数据位宽和Clo ...
- Java中Comparable和Comparator接口区别分析
Java中Comparable和Comparator接口区别分析 来源:码农网 | 时间:2015-03-16 10:25:20 | 阅读数:8902 [导读] 本文要来详细分析一下Java中Comp ...
- 液晶屏MIPI接口与LVDS接口区别(总结)
液晶屏接口类型有LVDS接口.MIPI DSIDSI接口(下文只讨论液晶屏LVDS接口,不讨论其它应用的LVDS接口,因此说到LVDS接口时无特殊说明都是指液晶屏LVDS接口),它们的主要信号成分都是 ...
- java抽象类与接口区别
java抽象类与接口区别: 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是Java语言中对于抽象类定义进行支持的两种机制,正是由于这两种机制的存在,才赋予了Java强大的面向对象能力. abstr ...
随机推荐
- 牛客练习赛23CD
链接:https://www.nowcoder.com/acm/contest/156/C 来源:牛客网 题目描述 托米完成了1317的上一个任务,十分高兴,可是考验还没有结束 说话间1317给了托米 ...
- CefGlue中js与C#交互(实现mp3播放)
一.C#调用js 1.通过CefFrame.ExecuteJavaScript(string code, string url, int line)方法执行JS private void browse ...
- html盒子铺满全屏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 ...
- 蒙特·卡罗方法(Monte Carlo method)
蒙特·卡罗方法(Monte Carlo method),也称统计模拟方法,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而被提出的一种以概率统计理论为指导的一类非常重要的数值计算方法.是 ...
- gps相关的知识
百度地图开放平台 高德开放平台
- [Codeforces771E]Bear and Rectangle Strips
Problem 给你一个2*n的矩阵,要求你用补充叠的矩阵去框,要求每个矩阵框中的数之和为0,问最多可以用几个矩阵. Solution 首先预处理出一个点到离它最近的一段和为0的区间的左端点 然后到这 ...
- ajax 请求问题
1.ajax 请求锁定页面加载 function agree(id,index){ var yj=$("#taskTableId tr[data-index='"+index+&q ...
- 蓝牙协议分析(3)_BLE协议栈介绍
1. 前言 通过“蓝牙协议分析(2)_协议架构”的介绍,大家对蓝牙协议栈应该有了简单的了解,但是,肯定还有“似懂非懂.欲说还休”的感觉.有这种感觉太正常了,毕竟蓝牙协议是一个历史悠久又比较庞大的协议, ...
- 网易2018校招内推编程题-堆棋子-C++实现
链接:https://www.nowcoder.com/questionTerminal/27f3672f17f94a289f3de86b69f8a25b来源:牛客网 [编程题]堆棋子 热度指数:14 ...
- 移动web总结
Meta标签: 1 <meta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user-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