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高级特性
redis的事务(transaction)
转载:https://blog.csdn.net/fmwind/article/details/78065236
redis中的事务是一组命令的集合。事务同命令一样都是redis的最小执行单元。一组事务中的命令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例如:转账)
原理:
先将属于一个事务的命令发送给redis进行缓存,最后再让redis依次执行这些命令。
应用场景:
- 一组命令必须同时都执行,或者都不执行。
- 我们想要保证一组命令在执行的过程之中不被其它命令插入。
命令:
- multi //事务开始
- .....
- exec //事务结束,开始执行事务中的命令
- discard //放弃事务
错误处理
1:语法错误:致命的错误,事务中的所有命令都不会执行
2:运行错误:不会影响事务中其他命令的执行
Redis 不支持回滚(roll back)
正因为redis不支持回滚功能,才使得redis在事务上可以保持简洁和快速。
watch命令
作用:监控一个或者多个键,当被监控的键值被修改后阻止之后的一个事务的执行。
但是不能保证其它客户端不修改这一键值,所以我们需要在事务执行失败后重新执行事务中的命令。
注意:执行完事务的exec命令之后,watch就会取消对所有键值的监控
unwatch:取消监控
操作图示:
redis持久化(persistence)
redis支持两种方式的持久化,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结合起来使用。
第一种:RDB方式(redis默认的持久化方式)
第二种:AOF方式
redis持久化之RDB
rdb方式的持久化是通过快照完成的,当符合一定条件时redis会自动将内存中的所有数据执行快照操作并存储到硬盘上。默认存储在dump.rdb文件中。(文件名在配置文件中dbfilename)
redis进行快照的时机(在配置文件redis.conf中)
- save 900 1 //表示900秒内至少一个键被更改则进行快照。
- save 300 10 //表示300秒内10条被更改则快照
- save 60 10000 //60秒内10000条
Redis自动实现快照的过程
1、redis使用fork函数复制一份当前进程的副本(子进程)
2、父进程继续接收并处理客户端发来的命令,而子进程开始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硬盘中的临时文件
3、当子进程写入完所有数据后会用该临时文件替换旧的RDB文件,至此,一次快照操作完成。
注意:redis在进行快照的过程中不会修改RDB文件,只有快照结束后才会将旧的文件替换成新的,也就是说任何时候RDB文件都是完整的。
这就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定时备份RDB文件来实现redis数据库的备份
RDB文件是经过压缩的二进制文件,占用的空间会小于内存中的数据,更加利于传输。
手动执行save或者bgsave命令让redis执行快照。
两个命令的区别在于,save是由主进程进行快照操作,会阻塞其它请求。bgsave是由redis执行fork函数复制出一个子进程来进行快照操作。
文件修复:
- redis-check-dump
rdb的优缺点
优点:由于存储的有数据快照文件,恢复数据很方便。
缺点:会丢失最后一次快照以后更改的所有数据。
redis持久化之AOF
aof方式的持久化是通过日志文件的方式。默认情况下redis没有开启aof,可以通过参数appendonly参数开启。
- appendonly yes
aof文件的保存位置和rdb文件的位置相同,都是dir参数设置的,默认的文件名是appendonly.aof,可以通过appendfilename参数修改
-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redis写命令同步的时机
- appendfsync always 每次都会执行
- appendfsync everysec 默认 每秒执行一次同步操作(推荐,默认)
- appendfsync no不主动进行同步,由操作系统来做,30秒一次
aof日志文件重写
-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当目前aof文件大小超过上一次重写时的aof文件大小的百分之多少时会再次进行重写,如果之前没有重写,则以启动时的aof文件大小为依据)
-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手动执行bgrewriteaof进行重写
重写的过程只和内存中的数据有关,和之前的aof文件无关。
所谓的“重写”其实是一个有歧义的词语, 实际上, AOF 重写并不需要对原有的 AOF 文件进行任何写入和读取, 它针对的是数据库中键的当前值。
文件修复:
- redis-check-aof
动态切换redis持久方式,从 RDB 切换到 AOF(支持Redis 2.2及以上)
- CONFIG SET appendonly yes
- CONFIG SET save ""(可选)
注意:
1、当redis启动时,如果rdb持久化和aof持久化都打开了,那么程序会优先使用aof方式来恢复数据集,因为aof方式所保存的数据通常是最完整的。如果aof文件丢失了,则启动之后数据库内容为空。
2、如果想把正在运行的redis数据库,从RDB切换到AOF,建议先使用动态切换方式,再修改配置文件,重启数据库。(不能自己修改配置文件,重启数据库,否则数据库中数据就为空了。)
redis中的config命令
使用config set可以动态设置参数信息,服务器重启之后就失效了。
- config set appendonly yes
- config set save "90 1 30 10 60 100"
使用config get可以查看所有可以使用config set命令设置的参数
- config get *
使用config rewrite命令对启动 Redis 服务器时所指定的 redis.conf 文件进行改写(Redis 2.8 及以上版本才可以使用),主要是把使用config set动态指定的命令保存到配置文件中。
- config rewrite
注意:config rewrite命令对 redis.conf 文件的重写是原子性的, 并且是一致的: 如果重写出错或重写期间服务器崩溃, 那么重写失败, 原有 redis.conf 文件不会被修改。 如果重写成功, 那么 redis.conf 文件为重写后的新文件。
redis的安全策略
设置数据库密码
修改配置
- requirepass password
验证密码
- auth password
bind参数(可以让数据库只能在指定IP下访问)
- bind 127.0.0.1
命令重命名
修改命令的名称
- rename-command flushall cleanall
禁用命令
- rename-command flushall ""
redis工具
redis-cli 命令行
- info/monitor(调试命令)
Redisclient(redis数据库可视化工具,不怎么实用)
http://www.oschina.net/news/53391/redisclient-1-0
http://www.oschina.net/news/55634/redisclient-2-0
redis info命令
以一种易于解释(parse)且易于阅读的格式,返回关于 Redis 服务器的各种信息和统计数值。
通过给定可选的参数 section ,可以让命令只返回某一部分的信息:
内容过多,详细参考
http://redisdoc.com/server/info.html
redis内存占用情况
测试情况:
100万个键值对(键是0到999999值是字符串“hello world”)在32位操作系统的笔记本上 用了100MB
使用64位的操作系统的话,相对来说占用的内存会多一点,这是因为64位的系统里指针占用了8个字节,但是64位系统也能支持更大的内存,所以运行大型的redis服务还是建议使用64位服务器
Redis实例最多存keys数
理论上Redis可以处理多达2的32次方的keys,并且在实际中进行了测试,每个实例至少存放了2亿5千万的keys
也可以说Redis的存储极限是系统中的可用内存值。
redis优化1
精简键名和键值
键名:尽量精简,但是也不能单纯为了节约空间而使用不易理解的键名。
键值:对于键值的数量固定的话可以使用0和1这样的数字来表示,(例如:male/female、right/wrong)
当业务场景不需要数据持久化时,关闭所有的持久化方式可以获得最佳的性能
内部编码优化(大家可以自己了解)
redis为每种数据类型都提供了两种内部编码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redis会自动调整合适的编码方式。(如图所示)
SLOWLOG [get/reset/len]
- slowlog-log-slower-than //它决定要对执行时间大于多少微秒(microsecond,1秒 = 1,000,000 微秒)的命令进行记录
- slowlog-max-len //它决定 slowlog 最多能保存多少条日志
当发现redis性能下降的时候可以查看下是哪些命令导致的
redis优化2
修改linux内核内存分配策略
原因:
redis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下面问题
错误日志:
- WARNING overcommit_memory is set to 0! Background save may fail under low memory condition. To fix this issue add 'vm.overcommit_memory = 1' to /etc/sysctl.conf and then reboot or run the command 'sysctl vm.overcommit_memory=1'
redis在备份数据的时候,会fork出一个子进程,理论上child进程所占用的内存和parent是一样的,比如parent占用的内存为8G,这个时候也要同样分配8G的内存给child,如果内存无法负担,往往会造成redis服务器的down机或者IO负载过高,效率下降。所以内存分配策略应该设置为 1(表示内核允许分配所有的物理内存,而不管当前的内存状态如何)。
内存分配策略有三种
可选值:0、1、2。
0, 表示内核将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可用内存供应用进程使用;如果有足够的可用内存,内存申请允许;否则,内存申请失败,并把错误返回给应用进程。
1, 不管需要多少内存,都允许申请。
2, 只允许分配物理内存和交换内存的大小。(交换内存一般是物理内存的一半)
向/etc/sysctl.conf添加
- vm.overcommit_memory = 1 //然后重启服务器
或者执行
- sysctl vm.overcommit_memory=1 //立即生效
问题图示:
redis优化3
关闭Transparent Huge Pages(THP)
THP会造成内存锁影响redis性能,建议关闭
- Transparent HugePages :用来提高内存管理的性能
- Transparent Huge Pages在32位的RHEL 6中是不支持的
使用root用户执行下面命令
- echo never > /sys/kernel/mm/transparent_hugepage/enabled
把这条命令添加到这个文件中/etc/rc.local
redis优化4
修改linux中TCP 监听的最大容纳数量
在高并发环境下你需要一个高backlog值来避免慢客户端连接问题。注意Linux内核默默地将这个值减小到/proc/sys/net/core/somaxconn的值,所以需要确认增大somaxconn和tcp_max_syn_backlog两个值来达到想要的效果。
- echo 511 > /proc/sys/net/core/somaxconn
注意:这个参数并不是限制redis的最大链接数。如果想限制redis的最大连接数需要修改maxclients,默认最大连接数为10000。
redis优化5
限制redis的内存大小
通过redis的info命令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如果不设置maxmemory或者设置为0,64位系统不限制内存,32位系统最多使用3GB内存。
修改配置文件中的maxmemory和maxmemory-policy
- maxmemory:最大内存
- maxmemory-policy:内存不足时,数据清除策略
如果可以确定数据总量不大,并且内存足够的情况下不需要限制redis使用的内存大小。如果数据量不可预估,并且内存也有限的话,尽量限制下redis使用的内存大小,这样可以避免redis使用swap分区或者出现OOM错误。
注意:如果不限制内存,当物理内存使用完之后,会使用swap分区,这样性能较低,如果限制了内存,当到达指定内存之后就不能添加数据了,否则会报OOM错误。可以设置maxmemory-policy,内存不足时删除数据。
拓展
used_memory是Redis使用的内存总量,它包含了实际缓存占用的内存和Redis自身运行所占用的内存(以字节(byte)为单位,其中used_memory_human上的数据和used_memory是一样的值,它以M为单位显示,仅为了方便阅读)。
如果一个Redis实例的内存使用率超过可用最大内存(used_memory >可用最大内存),那么操作系统开始进行内存与swap空间交换,把内存中旧的或不再使用的内容写入硬盘上(硬盘上的这块空间叫Swap分区),以便腾出新的物理内存给新页或活动页(page)使用。
在硬盘上进行读写操作要比在内存上进行读写操作,时间上慢了近5个数量级,内存是0.1us(微秒)、而硬盘是10ms(毫秒)。如果Redis进程上发生内存交换,那么Redis和依赖Redis上数据的应用会受到严重的性能影响。 通过查看used_memory指标可知道Redis正在使用的内存情况,如果used_memory>可用最大内存,那就说明Redis实例正在进行内存交换或者已经内存交换完毕。管理员根据这个情况,执行相对应的应急措施。
排查方案:
若是在使用Redis期间没有开启rdb快照或aof持久化策略,那么缓存数据在Redis崩溃时就有丢失的危险。因为当Redis内存使用率超过可用内存的95%时,部分数据开始在内存与swap空间来回交换,这时就可能有丢失数据的危险。
当开启并触发快照功能时,Redis会fork一个子进程把当前内存中的数据完全复制一份写入到硬盘上。因此若是当前使用内存超过可用内存的45%时触发快照功能,那么此时进行的内存交换会变的非常危险(可能会丢失数据)。 倘若在这个时候实例上有大量频繁的更新操作,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
通过减少Redis的内存占用率,来避免这样的问题,或者使用下面的技巧来避免内存交换发生:
1、尽可能的使用Hash数据结构。因为Redis在储存小于100个字段的Hash结构上,其存储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在不需要集合(set)操作或list的push/pop操作的时候,尽可能的使用Hash结构。比如,在一个web应用程序中,需要存储一个对象表示用户信息,使用单个key表示一个用户,其每个属性存储在Hash的字段里,这样要比给每个属性单独设置一个key-value要高效的多。 通常情况下倘若有数据使用string结构,用多个key存储时,那么应该转换成单key多字段的Hash结构。 如上述例子中介绍的Hash结构应包含,单个对象的属性或者单个用户各种各样的资料。Hash结构的操作命令是HSET(key, fields, value)和HGET(key, field),使用它可以存储或从Hash中取出指定的字段。
2、设置key的过期时间。一个减少内存使用率的简单方法就是,每当存储对象时确保设置key的过期时间。倘若key在明确的时间周期内使用或者旧key不大可能被使用时,就可以用Redis过期时间命令(expire,expireat, pexpire, pexpireat)去设置过期时间,这样Redis会在key过期时自动删除key。 假如你知道每秒钟有多少个新key-value被创建,那可以调整key的存活时间,并指定阀值去限制Redis使用的最大内存。
3、回收key。在Redis配置文件中(一般叫Redis.conf),通过设置“maxmemory”属性的值可以限制Redis最大使用的内存,修改后重启实例生效。也可以使用客户端命令config set maxmemory 去修改值,这个命令是立即生效的,但会在重启后会失效,需要使用config rewrite命令去刷新配置文件。 若是启用了Redis快照功能,应该设置“maxmemory”值为系统可使用内存的45%,因为快照时需要一倍的内存来复制整个数据集,也就是说如果当前已使用45%,在快照期间会变成95%(45%+45%+5%),其中5%是预留给其他的开销。 如果没开启快照功能,maxmemory最高能设置为系统可用内存的95%。
当内存使用达到设置的最大阀值时,需要选择一种key的回收策略,可在Redis.conf配置文件中修改“maxmemory-policy”属性值。 若是Redis数据集中的key都设置了过期时间,那么“volatile-ttl”策略是比较好的选择。但如果key在达到最大内存限制时没能够迅速过期,或者根本没有设置过期时间。那么设置为“allkeys-lru”值比较合适,它允许Redis从整个数据集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key进行删除(LRU淘汰算法)。Redis还提供了一些其他淘汰策略,如下:
- volatile-lru: 使用LRU算法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合中淘汰数据。
- volatile-ttl: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合中挑选即将过期的数据淘汰。
- volatile-random: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合中随机挑选数据淘汰。
- allkeys-lru:使用LRU算法从所有数据集合中淘汰数据。
- allkeys-random:从数据集合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 no-enviction:禁止淘汰数据。
通过设置maxmemory为系统可用内存的45%或95%(取决于持久化策略)和设置“maxmemory-policy”为“volatile-ttl”或“allkeys-lru”(取决于过期设置),可以比较准确的限制Redis最大内存使用率,在绝大多数场景下使用这2种方式可确保Redis不会进行内存交换。倘若你担心由于限制了内存使用率导致丢失数据的话,可以设置noneviction值禁止淘汰数据。
redis优化6
Redis是个单线程模型,客户端过来的命令是按照顺序执行的,所以想要一次添加多条数据的时候可以使用管道,或者使用一次可以添加多条数据的命令,例如:
--------------------- 本文来自 fmwind 的CSDN 博客 ,全文地址请点击:https://blog.csdn.net/fmwind/article/details/78065236?utm_source=copy
Redis高级特性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dis 高级特性 不要太好用
Redis高级特性及应用场景 redis中键的生存时间(expire) redis中可以使用expire命令设置一个键的生存时间,到时间后redis会自动删除它. 过期时间可以设置为秒或者毫秒精度. ...
- 【Redis】二、Redis高级特性
(三) Redis高级特性 前面我们介绍了Redis的五种基本的数据类型,灵活运用这五种数据类型是使用Redis的基础,除此之外,Redis还有一些特性,掌握这些特性能对Redis有进一步的了解, ...
- Redis高级特性及应用场景
Redis高级特性及应用场景 redis中键的生存时间(expire) redis中可以使用expire命令设置一个键的生存时间,到时间后redis会自动删除它. 过期时间可以设置为秒或者毫秒精度. ...
- Redis高级特性介绍及实例分析
转自:http://www.jianshu.com/p/af7043e6c8f9 Redis基础类型回顾 String Redis中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数据类型.注意,VALUE既可以是简单的St ...
- Redis 高级特性
Redis 数据结构 Redis 常用的数据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String Hash List Set Sorted set Redis 内部使用一个 redisObject 对象来表示所有的 k ...
- Redis高级特性介绍以及实例分析
Redis基础类型回顾 转自:http://www.jianshu.com/p/af7043e6c8f9 String Redis中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数据类型.注意,VALUE既可以是简单的Stri ...
- [Redis]Redis高级特性的配置及使用
---------------------------------------------------------------------------- [Redis安全性] 一 . 默认我们进入Re ...
- Redis高级特性---------事务与持久化与发布订阅
一.redis事务的用法 1.开启事务:multi 2.提交事务:exec ( queued只是把指令放入队列中,没有执行) 3.取消事务:discard 4.redis事务不能保证同时成功或者失 ...
- Redis进阶实践之五Redis的高级特性
一.引言 上一篇文章写了Redis的特征,使用场景,同时也介绍了Redis的基本数据类型,redis的数据类型是操作redis的基础,这个必须好好的掌握.今天我们开始介绍一些Redis的高级特性 ...
随机推荐
- 深入理解JVM(③)——之HotSpot虚拟机对象探秘
前言 上篇文章介绍了Java虚拟机的运行时数据区域,大致明白了Java虚拟机内存模型的概况,下面就基于实用优先的原则,以最常用的虚拟机HotSpot和最常用的内存区域Java堆为例,升入探讨一下Hot ...
- 【HBase】知识小结+HMaster选举、故障恢复、读写流程
1:什么是HBase HBase是一个高可靠性,高性能,面向列,可伸缩的分布式数据库,提供海量数据存储功能,一个结构化的分布式存储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关系型数据库,它适合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2 ...
- 第七届蓝桥杯JavaC组省赛真题
解题代码部分来自网友,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大佬评论 题目1.有奖竞猜 题目描述 小明很喜欢猜谜语. 最近,他被邀请参加了X星球的猜谜活动. 每位选手开始的时候都被发给777个电子币. 规则是:猜 ...
- 基于Nginx实现访问控制、连接限制
0 前言 Nginx自带的模块支持对并发请求数进行限制, 还有对请求来源进行限制.可以用来防止DDOS攻击.阅读本文须知道nginx的配置文件结构和语法. 1. 默认配置语法 nginx.conf作为 ...
- (易忘篇)java基本语法难点3
本博客随笔主要记录本人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欢迎大家一同学习,有不对的地方很高兴读者能详细指出,感激不尽! JVM内存结构 编译完源程序以后,生成一个或多个字节码文件. 我们使用JVM中的类的加载器和解释 ...
- android-sdk-window的环境搭建以及appium简单录制脚本的使用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appium的环境搭建以及简单的录制脚本,自学的过程中入了不少坑,下面给大家开始分享! 使用Appium录制脚本必备三大金刚:Appium-desktop(至于为什么用这个, ...
- 【Spring Cloud 系列】 二、Spring Cloud Eureka 的第一印象
Eureka : 翻译翻译,找到了!(惊讶语气) Spring CLoud 中的 Spring Cloud Eureka,用于 分布式项目中的服务治理.是对Netflix 套件中的Eureka 的二次 ...
- 【MySQL】究竟什么是MVCC呢?
MVCC是什么呢? MVCC其实就是一个多版本并发控制,即多个不同版本的数据实现并发控制的技术,其基本思想是为每次事务生成一个新版本的数据, 在读数据时选择不同版本的数据即可以实现对事务结果的完整性读 ...
- Oracle VM VirtualBox 连接 Centos7 minimal版
概述: 本博客是系列博客,主要讲述在Windows环境下安装虚拟机,在虚拟机中安装lunix系统,在lunix下安装docker,在docker中安装并使用常用的开发软件,比如tomcat.redis ...
- Excel常用公式大全
公式是单个或多个函数的结合运用. AND “与”运算,返回逻辑值,仅当有参数的结果均为逻辑“真(TRUE)”时返回逻辑“真(TRUE)”,反之返回逻辑“假(FALSE)”. 条件判断 AVER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