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管理者认为,下属绩效低是由于其能力不行。其实,下属的绩效是由管理者决定的。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对管理有正确的认知,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行为,让下属拥有绩效,并获得成长。来源丨春暖花开(ID:CCH_chunnuanhuakai)作者丨 陈春花责编 | Rainie Liu

请认真思考一下,你的公司是不是存在着这样的普遍现象:

1、有 5%~10% 的公司员工,一上班就是来挑毛病、和你对着干的,所有的制度他都看不惯,所有的决策他都有不同想法,而他不会去想自己做得如何。

2、有 15%~20% 的员工,他做出的东西就是不合格;有 20% 的员工是蒙着做事,做得对与错,他都不知道为什么;只有 20% 的员工的工作,是高绩效的。

也就是说公司中有 60% 的员工的工作没有正常产生绩效,这是多么大的浪费?

尽管管理者做出了很多努力,我们也学习过不少管理知识,尝试了很多管理制度,但是总是看不到理想的效果。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核心因素就是:没有很好地理解管理。

无论是对于管理相关概念的理解,还是对于管理相关理论及其规律的认识,都产生了偏差,甚至在很多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存在错误。

这些认知上的偏差,导致了管理行为的偏差,也就影响了人们的绩效。换个角度说,因为管理者自身对于管理认识的偏差,导致人们无效地工作。

组织管理观决定了人们如何进行管理活动,如何看待管理。回答管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是管理观的问题。应该可以这样说,有了清晰的管理观,才会有清晰的管理行为,也才会有合适的管理标准。

我提倡的管理观可以归纳为三句话:1.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2. 管理是一种分配;3. 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1、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企业的绩效包含着效益和效率两方面的内容。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我们需要有好效益的同时又需要用最快的时间达成这个结果。

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无论你采用何种管理形式和管理行为,只要是能够产生绩效的,我们就认为是有效的管理行为和管理形式。如果不能够产生绩效,那么就是管理资源的浪费。

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达成良好的绩效,管理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进行的,所以我认为管理观的第一个内容就是: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我相信很多人也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因为,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很直观地说明了人们并不理解这句话。

现象一:功劳与苦劳

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

「我虽然没有功劳,但是我也有苦劳。」「我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但是我也是流血流汗的呀。」「我流汗的时候,企业里还没有你呢!」等等。

很多人有了「苦劳」之后,就会觉得已经很对得起公司了,很多公司也还是以苦劳为考量标准。这说明对管理的观念还是没有认识清楚。讲苦劳是对管理的第一浪费。

现象二:能力和态度

直接产生绩效的是能力,而不是态度。谁产生绩效,谁就最重要。当态度转化为能力,才有用。

举个例子,一家企业里有一个小李、一个小刘。小李是一个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员工,每天都早来晚走,经常加班加点。小刘是一个准时上班准时下班,从不加班的员工。结果,小李得到表扬,成为优秀员工,而小刘从未得到表扬,更不会当选优秀员工。

但是,如果你愿意好好思考,也许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小李的表现恰恰是能力不够的原因,而小刘的表现正说明他的能力可以胜任这个岗位,完成任务。

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企业,你考核的是态度多,还是能力多?如果你 50% 的内容都是在考核态度,那你的公司能干的人就自然活得很累了——而这意味着如果有机会,他就会流走。这是对管理的第二大浪费。

现象三:才干和品德

品德和才干一直是对于人才评价的两个基本面,几乎所有的人都告诉我他们会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我很愿意同意这个选择,但我们面对的事实是,我们所面对的下属,一定不是德才兼备的。

在这个前提下,我再问如何选择,结果 80%左右的人选品德。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才干才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为才干才会产生绩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会更加注重才干的评价而非品德的评价。

有人开始反驳我,问我如果一个人能力很强,才干很好,但是品德极坏,那不是对组织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吗?

我同意这个说法,但是品德只有在遇到重大挑战时才能评价,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去评价一个人的品德是好还是坏,管理不能把赌注押在这里,而恰恰应该去设法解决它:

管理要承担的责任就是让人没有机会去犯错误,让品德转化为才干,创造绩效。所以学管理,要看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

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在两个时间点上,德比才重要。

一是在招聘时。因为一个人大学毕业后,社会修炼基本完成、品格塑造也基本定型。这里所说的「德」,是指社会的基本公德,如正向思维、乐观向上等。另有对公司价值理念的认同、团队与责任承担等。所以重要岗位面试很重要。

二是在提拔时。因为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能级原理(彼得原理)——人一定能提拔到他不能胜任的岗位之后不再提拔。

通俗讲就是:高位的人都不胜任。这个时候「德」就会发挥作用——因为信任度高而被拥戴,得以发挥团队的力量、群体的力量制胜或解决问题。所以高管任命一定要是品格高尚的人。

2、管理是一种分配

管理其实很简单,它只是需要做一个分配就好了,就是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把权力、责任和利益等分,成为一个等边三角形,即等边分配原则。

几乎所有管理出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把这三样东西分成等边三角形。

很多管理者喜欢把权力、利益留下,把责任分出去;好一些的管理者把权力留下,把利益和责任一起分出去;也有管理者认为责任和权力以及利益都应该留在自己的手上,根本不做分配。这些管理观点都是非常错误的。

管理是在责任的基础上所做的行为选择,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需要在界定责任的同时,配备合适的资源,并让人们可以分享到管理所获得的结果。因此,基于责任所做的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就是最合适的管理行为。

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这里分配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权力。我们在管理中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分配权力。必须明确,权力分配的依据不是岗位,而是责任。

比如:如果完成绩效的责任是分公司的责任最大,那么权力最大的就应该是分公司经理。但是现实中常常不是这样。我建议大家做两个重要观察:

1、公司的总经理经常给谁开会?参加会议的人就是权力最大的人。他是经常给总部职能部门的人,如人力资源经理、财务经理开会?还是经常和分公司经理、一线经理开会?和总经理经常开会的人最有权做决定,只不过这个决定是通过总经理部署下去。

2、公司头衔的设计,是一线人员的称谓高,还是公司职能部门的称谓高?称谓具有象征意义,权力常常在岗位的称谓中就分配了。

你会发现,总经理的会议室里多是职能部门的人,而二线职能部门负责人的称谓都比分公司、一线岗位的称谓高。

你又如何让一个人力资源总监去为一个小小的一线经理服务?彼此见面一打招呼,上下心态就立刻拉开了。这样的分配就不是基于责任的分配,管理效力自然大打折扣。

3、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管理是服务,最直接的意义就是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也是谈得最多的话题。其中含有两个重要的认识:

第一,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决定。

在一个公司中,「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情做,管理是要把事情做对。逻辑关系非常明显。比如通常情况下,薄利多销经营,对应规模化和成本管理;一分价钱一分货经营,对应品质和品牌管理;服务化经营对应流程管理;定制化经营对应柔性化管理等。

第二,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经营水平。

一个公司的管理能力大于经营能力的话,那常常意味着亏损。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公司制度很健全、文化理念很先进、人才很优秀,但就是经营不景气的原因。虽然你很懂管理,但是你的管理观有问题。

你不妨看看,你公司最优秀的人是在做经营,还是在做管理?你开内部会议多,还是开外部会议多?如果你的高管团队每一次都是开内部会议,每天看到的都是他的下属,那么你的管理就大过了经营。

这就是为什么杰克·韦尔奇说:

不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时间都在开内部会议,下午不重要的时间见客户;

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时间都在见客户,下午尽量少的时间开内部会议。

从时间的分配上就可以知道,你是经营大,还是管理大。

关于管理,你可能一直有 3 个误解zz的更多相关文章

  1. [zz] 基于国家标准的 EndNote 输出样式模板

    基于国家标准的 EndNote 输出样式模板 https://cnzhx.net/blog/endnote-output-style-cnzhx/ 发表于 2013-05-26 作者 Haoxian ...

  2. 转: 在创业公司使用C++

    from: http://oicwx.com/detail/827436 在创业公司使用C++ 2016-01-04开发资讯 James Perry和朋友创办了一家公司,主要是做基于云的OLAP多维数 ...

  3. [转]基于国家标准的 EndNote 输出样式模板 ----直接用endnote导入到word,不用自己一个个改参考文献了

    EndNote 相当于一个数据库,将添加/导入的文献存档.需要引用文献的时候就从中选择一个插入到文档中,EndNote 会自动给你编号.在文档末尾建立相应的参考文献列表.但是各种杂志.单位要求的文献著 ...

  4. EndNote 输出样式模板(根据国家标准制订)

    EndNote 输出样式模板(根据国家标准制定)   EndNote 相当于一个数据库,将添加/导入的文献存档.需要引用文献的时候就从中选择一个插入到文档中,EndNote 会自动给你编号.在文档末尾 ...

  5. 如何排查Java内存泄漏?看完我给跪了!

    没有经验的程序员经常认为Java的自动垃圾回收完全使他们免于担心内存管理.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虽然垃圾收集器做得很好,但即使是最好的程序员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严重破坏内存泄漏的牺牲品.让我解释一下. 当不 ...

  6. 【转帖】使用了 Service Mesh 后我还需要 API 网关吗?

    使用了 Service Mesh 后我还需要 API 网关吗? https://www.kubernetes.org.cn/6762.html api gateway和istio 是不一样的 追求不一 ...

  7. .NET Core中的认证管理解析

    .NET Core中的认证管理解析 0x00 问题来源 在新建.NET Core的Web项目时选择“使用个人用户账户”就可以创建一个带有用户和权限管理的项目,已经准备好了用户注册.登录等很多页面,也可 ...

  8. npm 私有模块的管理使用

    你可以使用 NPM 命令行工具来管理你在 NPM 仓库的私有模块代码,这使得在项目中使用公共模块变的更加方便. 开始前的工作 你需要一个 2.7.0 以上版本的 npm ,并且需要有一个可以登陆 np ...

  9. Spring基于AOP的事务管理

                                  Spring基于AOP的事务管理 事务 事务是一系列动作,这一系列动作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单元,如果有任何一个动作执行失败,那么事务 ...

随机推荐

  1. Golang源码探索(二) 协程的实现原理(转)

    Golang最大的特色可以说是协程(goroutine)了, 协程让本来很复杂的异步编程变得简单, 让程序员不再需要面对回调地狱,虽然现在引入了协程的语言越来越多, 但go中的协程仍然是实现的是最彻底 ...

  2. HASHSET不能预留容量问题

    如果,它没有像 var lst = new List<int>(32) 这样可以直接预留容量的操作,原因未知. 但可以通过如下操作进行预留: //给hashset预留容量,防止动态扩容,由 ...

  3. Debian 安装 virtualbox

    首先增加源: echo "deb http://download.virtualbox.org/virtualbox/debian stretch contrib" > /e ...

  4. 【译】深度双向Transformer预训练【BERT第一作者分享】

    目录 NLP中的预训练 语境表示 语境表示相关研究 存在的问题 BERT的解决方案 任务一:Masked LM 任务二:预测下一句 BERT 输入表示 模型结构--Transformer编码器 Tra ...

  5. JavaScript Array some() 方法

    some 判断数组中是否至少有一个元素满足条件 只要有一个满足就返回true 只有都不满足时才返回false 语法: array.some(function(value,index,array),th ...

  6. 解决easyUI中翻页后前面已钩选项自动变为未选择的问题

    在easyUI的datagrid中,必须在属性的第一条就要写 idField:'id' (只要创建数据表格,就必须要加idField),其中id是页面数据的主键名称. 这样设置之后,表格翻页之后,前面 ...

  7. H5-处理支付-前端部分

    调用后台支付接口,得到返回数据 1.如果是支付宝,需要后台配置支付成功的回调页面路径,还要在页面创建一个标签装表单内容,此处是id为box的div标签 <div id="box&quo ...

  8. Mysql的隔离级别

    一.首先什么是事务? 事务是应用程序中一系列严密的操作,所有操作必须成功完成,否则在每个操作中所作的所有更改都会被撤消.也就是事务具有原子性,一个事务中的一系列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一个都不做. 事 ...

  9. java中判断是否是一个无用的类

    类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能算是无用的类: 1.该类所有的实例都已经被回收,也就是java堆中不存在类的任何实例 2.加载该类的ClassLoader已经被回收 3.该类对应的java.lang.C ...

  10. systemverilog soft constraint

    1.class my_item; rand bit constrainted_random; rand bit usually_one; endclass class my_generator; 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