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

Kubernetes 的命名空间主要用于组织和隔离资源,但默认情况下,不同命名空间中的 Pod 之间是可以相互通信的。为了实现更严格的网络隔离,同一套k8s需要根据不同的命名空间进行网络环境隔离,例如开发(dev01)测试(test01)环境。Network Policies 是 Kubernetes 提供的一种机制,用于控制 Pod 间的网络流量。你可以为每个命名空间定义 Network Policies 来限制 Pod 之间的通信。

二、相关解释

  • spec.PodSelector

它是pod选择器,基于标签选择与Network Policy处于同一namespace下的pod,如果pod被选中,则对其应用Network Policy中定义的规则。此为可选字段,当没有此字段时,表示选中所有pod。

  • spec.PolicyTypes

Network Policy定义的规则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入pod的Ingress规则,一种是出pod的Egress规则。本字段可以看作是一个开关,如果其中包含Ingress,则Ingress部分定义的规则生效,如果是Egress则Egress部分定义的规则生效,如果都包含则全部生效。当然此字段也可选,如果没有指定的话,则默认Ingress生效,如果Egress部分有定义的话,Egress才生效。怎么理解这句话,下文会提到,没有明确定义Ingress、Egress部分,它也是一种规则,默认规则而非没有规则。

  • spec.ingress与spec.egress

spec.ingressspec.egress 字段分别用于定义允许进入 Pod 的流量规则和允许离开 Pod 的流量规则。下面详细解释这两个字段的结构和包含的子项。

spec.ingress 结构

spec:
ingress:
- from:
- podSelector:
matchLabels: {} # 选择具有特定标签的 Pod
- namespaceSelector:
matchLabels: {} # 选择具有特定标签的命名空间
- ipBlock:
cidr: 0.0.0.0/0 # CIDR 地址范围
except:
- 10.0.0.0/8 # 排除的 CIDR 地址范围
- ports:
- protocol: TCP # 协议类型
port: 80 # 具体端口
endPort: 8080 # 如果是端口范围,则需要指定结束端口

spec.egress 结构

spec:
egress:
- to:
- podSelector:
matchLabels: {} # 选择具有特定标签的 Pod
- namespaceSelector:
matchLabels: {} # 选择具有特定标签的命名空间
- ipBlock:
cidr: 0.0.0.0/0 # CIDR 地址范围
except:
- 10.0.0.0/8 # 排除的 CIDR 地址范围
- ports:
- protocol: TCP # 协议类型
port: 80 # 具体端口
endPort: 8080 # 如果是端口范围,则需要指定结束端口

示例

假设你有一个 NetworkPolicy,它允许 Pod 接收来自 CIDR 地址范围 192.168.1.0/24 的流量,并允许 Pod 发送流量到 CIDR 地址范围 10.0.0.0/8,同时只允许通过 TCP 协议的端口 80 和 443 进行通信。

apiVersion: networking.k8s.io/v1
kind: NetworkPolicy
metadata:
name: allow-traffic
namespace: my-namespace
spec:
podSelector: {}
ingress:
- from:
- ipBlock:
cidr: 192.168.1.0/24
-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 protocol: TCP
port: 443
egress:
- to:
- ipBlock:
cidr: 10.0.0.0/8
-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 protocol: TCP
port: 443
policyTypes:
- Ingress
- Egress

注意事项

  • 适用性: 该 NetworkPolicy 适用于 my-namespace 命名空间中的所有 Pod。
  • 流量控制: 控制了 Ingress 和 Egress 流量。
  • CIDR 地址范围: 192.168.1.0/24 和 10.0.0.0/8 通常用于私有网络。
  • 端口控制: 只允许通过 TCP 协议的端口 80 和 443 进行通信。

三、测试规划

1、创建命名空间

2、创建pod和nodeport

3、应用策略之前测试

4、创建网络策略1-pod隔离

5、创建网络策略2-命名空间隔离

6、创建网络策略3-业务命名空间隔离

四、具体实施

1、创建命名空间

创建测试使用的3个命名空间sub1,sub2,sub3。

如果后面的网络策略使用到namespaceSelector,在创建命名空间时需要带label,也可在需要时手动添加label。

kubectl create ns sub1 --labels ns=sub1
kubectl create ns sub2 --labels ns=sub2
kubectl create ns sub3 --labels ns=sub2

如果使用的是私有仓库,注意ns要创建docker-secret。

kubectl create secret docker-registry my-registry-secret --docker-server=DOCKER_REGISTRY_SERVER --docker-username=DOCKER_USER --docker-password=DOCKER_PASSWORD -n namespace

2、创建pod和nodeport

 2.1、sub1创建sub1-pod1和sub1-pod1-nodeport,sub1-pod2;
 2.2、sub2创建sub2-pod1和sub2-pod1-nodeport,sub2-pod2;
 2.3、sub3创建sub3-pod1;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sub1-pod1
namespace: sub1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ub1pod1
replicas: 1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sub1pod1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test01-01
image: swr.cn-east-3.myhuaweicloud.com/k8s-imgs/account-platform-admin:dev01-084e7d9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imagePullSecrets:
- name: default-secret
imagePullSecrets:
- name: swr-secret ---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sub1-pod1-nodeport
namespace: sub1
spec:
type: NodePort
selector:
app: sub1pod1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8103
nodePort: 32700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sub1-pod2
namespace: sub1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ub1pod2
replicas: 1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sub1pod2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test01-02
image: swr.cn-east-3.myhuaweicloud.com/k8s-imgs/account-platform-admin:dev01-084e7d9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imagePullSecrets:
- name: default-secret
imagePullSecrets:
- name: swr-secret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sub2-pod1
namespace: sub2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ub2pod1
replicas: 1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sub2pod1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test02-01
image: swr.cn-east-3.myhuaweicloud.com/k8s-imgs/account-platform-admin:dev01-084e7d9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imagePullSecrets:
- name: default-secret
imagePullSecrets:
- name: swr-secret
---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sub2-pod1-nodeport
namespace: sub2
spec:
type: NodePort
selector:
app: sub2pod1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8103
nodePort: 32701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sub2-pod2
namespace: sub2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ub2pod2
replicas: 1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sub2pod2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test02-02
image: swr.cn-east-3.myhuaweicloud.com/k8s-imgs/account-platform-admin:dev01-084e7d9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imagePullSecrets:
- name: default-secret
imagePullSecrets:
- name: swr-secret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sub3-pod1
namespace: sub3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ub3pod1
replicas: 1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sub3pod1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test03-01
image: swr.cn-east-3.myhuaweicloud.com/k8s-imgs/account-platform-admin:dev01-084e7d9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imagePullSecrets:
- name: default-secret
imagePullSecrets:
- name: swr-secret  

查看创建的资源

3、应用策略之前测试

在应用网络策略之前测试各pod之间、pod和外网之间是否可以通信。

sub1-pod1 ping sub1-pod2、sub2-pod1、sub3-pod1、qq.com

外部节点ping sub1-pod1-nodeport、sub2-pod1-nodeport

取k8s集群任一节点ip  10.34.106.14

总结:通过以上测试证明未加网络策略之前pod之间,pod外网之间都是互通的。

4、创建网络策略1-pod隔离 

策略描述:在sub1中创建策略,使sub1中pod之间无法通信且和其他命名空间pod也无法通信,只能进出外网。
测试流程:
  4.1、sub1-pod1、sub1-pod2、sub2-pod1三者之间互ping不通;
  4.2、sub1-pod1、sub1-pod2可以ping通外网(包含域名),外网也能和sub1-pod1-nodeport通信;

本k8s集群pod cidr为:10.243.0.0/16

apiVersion: networking.k8s.io/v1
kind: NetworkPolicy
metadata:
name: pod-policy
namespace: sub1
spec:
podSelector: {}
ingress:
- from:
- ipBlock:
cidr: 0.0.0.0/0
except:
- 10.243.0.0/16
egress:
- to:
- ipBlock:
cidr: 0.0.0.0/0
except:
- 10.243.0.0/16
policyTypes:
- Egress
- Ingress

解释:

  1. podSelector{} 表示选择命名空间中的所有 Pod。
  2. ingress: 定义了进入命名空间的流量控制规则。
    • from: 表示允许来自哪些来源的流量。
    • ipBlock: 表示允许来自除了 10.243.0.0/16 CIDR 地址范围之外的所有 IP 地址的流量。
  3. egress: 定义了离开命名空间的流量控制规则。
    • to: 表示允许流向哪些目的地的流量。
    • ipBlock: 表示允许流向除了 10.243.0.0/16 CIDR 地址范围之外的所有 IP 地址的流量。
  4. policyTypes: 指定 NetworkPolicy 控制的流量类型,这里包括 Ingress 和 Egress

效果:

  • Ingress: 允许所有来源的流量,除了 CIDR 地址范围 10.243.0.0/16
  • Egress: 允许流向所有目的地的流量,除了 CIDR 地址范围 10.243.0.0/16

测试:

创建策略

sub1-pod1  ping  sub1-pod2和sub2-pod1 (不通)

sub2-pod1  ping  sub1-pod1和sub1-pod2(不通)

sub1-pod1  ping  外网ip(通)

sub1-pod1  ping  域名(不通)-- 因为域名解析服务dns在kube-system空间,而sub1屏蔽了所有空间,下面示例可解决。

外部访问sub1-pod1-nodeport(通)

取k8s集群任一节点ip  10.34.106.14

5、创建网络策略2-命名空间隔离

策略描述:在sub2中创建策略,使sub2中pod之间可以通信但和其他命名空间pod无法通信,也能进出外网。

测试流程:
  5.1、sub2-pod1和sub2-pod2之间互ping可通;
  5.2、sub2-pod1、sub2-pod2和sub3-pod1之间互ping不通;
  5.3、sub2-pod1、sub2-pod2可以ping通外网(包含域名),外网也能和sub2-pod1-nodeport通信;

apiVersion: networking.k8s.io/v1
kind: NetworkPolicy
metadata:
name: sub2
namespace: sub2
spec:
podSelector: {}
egress:
- to:
- ipBlock:
cidr: 0.0.0.0/0
except:
- 10.243.0.0/16
- namespaceSelector: # 如果不想给命名空间加label,可以换成 - podSelector: {} # 允许来自同一命名空间中的所有 Pod 的流量
matchLabels:
ns: sub2
ingress:
- from:
- ipBlock:
cidr: 0.0.0.0/0
except:
- 10.243.0.0/16
- namespaceSelector: # 如果不想给命名空间加label,可以换成   - podSelector: {} # 允许来自同一命名空间中的所有 Pod 的流量
matchLabels:
ns: sub2
policyTypes:
- Egress
- Ingress

解释

  1. podSelector{} 表示选择命名空间中的所有 Pod。
  2. ingress: 定义了进入命名空间的流量控制规则。
    • from: 表示允许来自哪些来源的流量。
    • ipBlock: 表示允许来自除了 10.243.0.0/16 CIDR 地址范围之外的所有 IP 地址的流量。
    • namespaceSelector: 表示允许来自具有标签 ns=sub2 的命名空间中的 Pod 的流量。
    • from字段中的 podSelector: {} 表示允许来自同一命名空间中的所有 Pod 的流量。
  3. egress: 定义了离开命名空间的流量控制规则。
    • to: 表示允许流向哪些目的地的流量。
    • ipBlock: 表示允许流向除了 10.243.0.0/16 CIDR 地址范围之外的所有 IP 地址的流量。
    • namespaceSelector: 表示允许流向具有标签 ns=sub2 的命名空间中的 Pod 的流量。
    • to字段中的 podSelector: {} 表示允许流向同一命名空间中的所有 Pod 的流量。
  4. policyTypes: 指定 NetworkPolicy 控制的流量类型,这里包括 Ingress 和 Egress

效果

  • Ingress: 允许所有来源的流量,除了 CIDR 地址范围 10.243.0.0/16 和来自其他命名空间的流量,如果使用namespaceSelector则允许进入命名空间具有标签 ns=sub2中的pod,如果使用podSelector: {}表示允许来自同一命名空间中的所有 Pod 的流量
  • Egress: 允许流向所有目的地的流量,除了 CIDR 地址范围 10.243.0.0/16 和流向其他命名空间的流量,如果使用namespaceSelector则允许流向命名空间具有标签 ns=sub2中的pod,如果使用podSelector: {}表示允许流向同一命名空间中的所有 Pod 的流量

测试

创建策略

sub2-pod1  ping  sub2-pod2(通)

sub2-pod1  ping  sub3-pod1(不通)

sub3-pod1  ping  sub2-pod1、sub2-pod2(不通)

sub2-pod1  ping  外网ip(通)

sub2-pod1  ping  域名(不通)-- 因为域名解析服务dns在kube-system空间,而sub1屏蔽了所有空间,下面示例可解决。

外部 访问sub2-pod1-nodeport(通)

取k8s集群任一节点ip  10.34.106.14

6、创建网络策略3-业务命名空间隔离

实际应用中某些命名空间中的pod可能和其他命名空间中的pod有调用关系,还可能用到一些系统命名空间中的服务(如DNS服务),所以不能将某个命名空间完全和其他所有命名空间隔离,只需要将确定没有业务调用的命名空间隔离。

策略描述:更新第5步sub2中创建的策略,使sub2中的pod除了不能和sub3中的pod通信外,和其他所有地址都可通信。

测试流程:

  6.1、sub2-pod1和sub2-pod2互ping可通;

  6.2、sub2-pod1和kube-system命名空间中的coredns-pod之间互ping可通;

  6.3、sub2-pod1和sub3-pod1互ping不通;

  6.4、sub2-pod1可以ping通外网(域名),外网也能和sub2-pod1-nodeport通信;

由于没有直接阻止具有某个label的命名空间配置,所有只能间接通过放行具有某些labels的命名空间以达到阻止的目的。

label设置比较灵活,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有一下几种方式可供参考:

1、可以将放行的所有命名空间配置一个统一的label,这样只需要在配置中放行具有这个label的命名空间即可;

2、也可给每个命名空间配置一个label,这样需要在配置中放行各个不同label的命名空间;

3、可以将通用的系统命名空间设置一个统一的label,给业务命名空间配置不同的label;

本例采用第2种,给所有需要放行的命名空间配置不同的label;

命名空间加label

kubectl label ns kube-system ns=kube-system
kubectl label ns kuboard ns=kuboard
kubectl label ns kube-public ns=kube-public

网络隔离配置

apiVersion: networking.k8s.io/v1
kind: NetworkPolicy
metadata:
name: ns-policy-2
namespace: sub2
spec:
podSelector: {}
ingress:
- from:
- podSelector: {}
- ipBlock:
cidr: 0.0.0.0/0
except:
- 10.243.0.0/16
- from:
- namespaceSelector:
matchLabels:
ns: kube-system
- from:
- namespaceSelector:
matchLabels:
ns: kuboard
- from:
- namespaceSelector:
matchLabels:
ns: kube-public
egress:
- to:
- podSelector: {}
- ipBlock:
cidr: 0.0.0.0/0
except:
- 10.243.0.0/16
- to:
- namespaceSelector:
matchLabels:
ns: kube-system
- to:
- namespaceSelector:
matchLabels:
ns: kuboard
- to:
- namespaceSelector:
matchLabels:
ns: kube-public
policyTypes:
- Egress
- Ingress

解释

  • podSelector{} 表示选择命名空间中的所有 Pod。
  • policyTypesIngress 和 Egress 表示同时控制进入和离开命名空间的流量。
  • ingressfrom 字段中的 podSelector: {} 表示允许来自同一命名空间中的所有 Pod 的流量;ipBlock 表示允许来自除了 Kubernetes 内部网络 CIDR 地址范围10.243.0.0/16
    之外的所有 IP 地址的流量。
  • egressto 字段中的 podSelector: {} 表示允许流向同一命名空间中的所有 Pod 的流量;ipBlock 表示允许流向除了 Kubernetes 内部网络 CIDR 地址范围10.243.0.0/16
     之外的所有 IP 地址的流量。
  • from 和 to: 使用 namespaceSelector 允许放行具有标签 ns=kube-system、ns=kuboardns、ns=kube-public的命名空间中的 Pod 的流量,间接阻止了其他命名空间的流量。

测试

创建策略

sub2-pod1  ping  sub2-pod2(通)

sub2-pod1  ping  kube-system命名空间中的coredns-pod(通)

sub2-pod1  ping  sub3-pod1(不通)

sub2-pod1可以ping通外网、域名(通)

外部 访问sub2-pod1-nodeport(通)

取k8s集群任一节点ip  10.34.106.14

k8s-使用Network Policies实现网络隔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Kubernetes】K8S 网络隔离 方案

    参考资料: K8S-网络隔离参考 OpenContrail is an open source network virtualization platform for the cloud. – Kub ...

  2. K8S(03)核心插件-Flannel网络插件

    系列文章说明 本系列文章,可以基本算是 老男孩2019年王硕的K8S周末班课程 笔记,根据视频来看本笔记最好,否则有些地方会看不明白 需要视频可以联系我 K8S核心网络插件Flannel 目录 系列文 ...

  3. eBPF Cilium实战(1) - 基于团队的网络隔离

    在 Rainbond 集群中,每个团队对应于底层 Kubernetes 的一个 Namespace ,由于之前使用的底层网络无法进行 Namespace 级别的网络管理,所以在 Rainbond 同一 ...

  4. 第 8 章 容器网络 - 057 - macvlan 网络隔离和连通

    macvlan 网络隔离和连通 验证 macvlan 之间的连通性. bbox1 能 ping 通 bbox3,bbox2 能 ping 通 bbox4. 即:同一 macvlan 网络能通信. bb ...

  5. 036.集群网络-K8S网络模型及Linux基础网络

    一 Kubernetes网络模型概述 1.1 Kubernetes网络模型 Kubernetes网络模型设计的一个基础原则是:每个Pod都拥有一个独立的IP地址,并假定所有Pod都在一个可以直接连通的 ...

  6. Docker-Bridge Network 03 自定义网络

    本节介绍自定义bridge network的自定义网络. 1.前言2.创建自定义网络2.1 创建网络2.2 指定网段创建网络3.创建容器3.1 指定网络创建容器3.2 指定IP创建容器4.通信4.1 ...

  7. docker学习之network:初识网络配置

    起因 我的开发环境需要一个python代码运行环境.reids服务和mysql服务. 由于以前,我的开发环境是mac,而CI和线上运行环境是centos,偶尔会出项本地单元测试跑不过,而CI可以过.这 ...

  8. routing decisions based on paths, network policies, or rule-sets configured by a network administrato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rder_Gateway_Protocol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BGP) is a standardize ...

  9. NFS - 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

    NF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 设置Linux系统之间的文件共享(Linux与Windows中间文件共享采用SAMBA服务): NFS只是一种文件系统,本身没有传输功 ...

  10. k8s pod的4种网络模式最佳实战(externalIPs )

    [k8s]k8s pod的4种网络模式最佳实战(externalIPs )       hostPort相当于docker run -p 8081:8080,不用创建svc,因此端口只在容器运行的vm ...

随机推荐

  1. NXP i.MX 8M Mini视频开发案例分享 (上)

    本文主要介绍i.MX 8M Mini的视频开发案例,包含基于GStreamer的视频采集.编解码.算法处理.显示以及存储案例,GigE工业相机测试说明,H.265视频硬件解码功能演示说明等. 注:本案 ...

  2. 五个节点的hadoop集群--主要配置文件

    五个节点:配置文件解析:hadoop01               NameNode .DataNode.NodeManagerhadoop02 ResourceManager hadoop03 D ...

  3. ISCTF2023

    ISCTF 2023 Misc 签到题 公众号发送:小蓝鲨,我想打ctf ISCTF{W3lcom3_7O_2023ISCTF&BlueShark} 你说爱我?尊嘟假嘟 你说爱我替换.,真嘟替 ...

  4. Nginx性能调优5招35式不可不知的策略实战

    Nginx是一个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它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因其高性能.稳定性.丰富的功能以及低资源消耗而受到青睐.今天V哥从5个方面来介绍 Nginx 性能调优的具体策略,希望对兄弟 ...

  5. mybatis-plus的insert方法出现-id' doesn't have a default value问题

    出现这个问题,只需把对应的字段注解设置为,例如: @TableId(value = "id",type = IdType.INPUT) private String id; 即可解 ...

  6. ARP协议介绍与投毒攻击

    目录 ARP是什么? ARP协议工作原理 ARP攻击原理 攻击软件 防范 Reference ARP是什么? ARP是通过网络地址(IP)来定位机器MAC地址的协议,它通过解析网络层地址(IP)来找寻 ...

  7. 记一次centos7.9崩溃恢复操作(limits.conf配置失误),救援模式

    引起故障的原因:调整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参数文件limits.conf,*  soft nproc 131072 *  hard nproc 131072 *  soft nofile 65536 *   ...

  8. Swift开发基础01-语法

    Hello World print("Hello World") 不用编写main函数,Swift将全局范围内的首句可执行代码作为程序入口一句代码尾部可以省略分号(;),多句代码写 ...

  9. python网络通信:IP/端口基础知识

    1.学习网络编程的目的 将多个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进行数据共享 2.IP地址 作用:在逻辑上标记一台电脑 特点:没有重复的 3.通过收发数据理解IP地址的作用 dest ip 表示目的ip/src ...

  10. 使用Aspire优雅的进行全栈开发——WinUI使用Semantic Kernel调用智普清言LLM总结Asp.Net Core通过Playwright解析的网页内容

    前言 这算是一篇学习记录博客了,主要是学习语义内核(Semantic Kernel)的实践,以及Aspire进行全栈开发的上手体验,我是采用Aspire同时启动API服务,Blazor前端服务以及W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