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系列侧重方法论,各工具只是实现目标的载体。

命令与工具只做简单介绍,其使用另见《安全工具录》。

本文以 kali-linux-2022.3-vmware-amd64 为例。

1:主动信息收集

被动信息收集面临信息过时与不全面的问题。需要主动信息收集来进行确认与扩充。

但是,对于主动收集的信息,也要保持怀疑的态度。

主动信息收集

扫描(扫 IP、端口、服务等):

发送不同的探测,根据返回结果判断目标状态。

  • 直接与目标系统交互通信。
  • 无法避免留下访问的痕迹。
    • 使用受控的第三方电脑进行探测
    • 使用代理
    • 使用噪声迷惑目标,淹没真实的探测流量
  • 做好被封杀的准备。

2:发现

发现识别存活的主机。任何存活主机都是潜在的攻击目标。通常输出一个 IP 地址列表。

发现端口扫描知识点有交叉,但理论上不一样。

可大致根据网络分层结构分为二层、三层、四层发现。

3:二层发现

二层发现:主要通过 ARP 协议,发现同网段下存活的主机。

优点

  • 扫描速度快。
  • 可靠。

缺点

  • 不可路由,只能发现本网段主机。

常用于获得某台主机控制权后,以此作为跳板发现其网段内其他主机。

3.1:arping

ARPing(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Pinging)用于获取与指定 IP 地址相关联的 MAC 地址。

基本语法

arping 选项

部分选项

参数 说明
-c count Only send count requests.
-d Find duplicate replies. Exit with 1 if there are answers from two different MAC addresses.

示例01

arping 192.168.230.1 -c 1

示例02:查看是否有 ARP 欺骗。

arping 192.168.230.1 -d

示例03:若主机存活只显示其 ip。

arping 192.168.230.1 -c 1 | grep "bytes from" | cut -d" " -f 5 | cut -d "(" -f 2 | cut -d")" -f 1

由于一次只能探测一条,需要搭配脚本使用。

3.2:nmap

Nmap(Network Mapper)用于探测主机、端口和服务等信息。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灵活性。

基本语法

nmap 选项

部分选项

参数 说明
-sn Ping Scan - disable port scan.
-iL <inputfilename> Input from list of hosts/networks.

示例01:扫描网段所有存活主机。

nmap 10.133.30.1-254 -sn

示例02:扫描文件中的主机是否存活

nmap -iL iplist.txt -sn

3.3:netdiscover

Netdiscover 是一个基于 ARP 协议的网络扫描工具,用于发现本地网络中活动主机的 IP 地址和 MAC 地址。

Active/passive ARP reconnaissance tool.

特点

  • 专用于二层发现
  • 可用于无线和交换网络环境
  • 主动和被动探测

基本语法

netdiscover 选项

部分选项

参数 说明
-i device your network device.
-l file scan the list of ranges contained into the given file.
-p do not send anything, only sniff.(passive mode)

示例01:指定网络接口,扫描网段存活主机。

netdiscover -i eth0 -r 1.1.1.0/24

示例02:指定文件中读取 ip。

netdiscover -l iplist.txt

示例03:指定网络接口,被动侦查。

netdiscover -i eth1 -p

3.4:Scapy

Scapy 是一个 Python 网络数据包处理库,它可以用于构建、发送和解析网络数据包。它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接口,可以用于网络协议的开发、网络流量分析、网络扫描和攻击等任务。

特点

  • 作为 Python 库进行调用
  • 也可作为单独的工具使用
  • 分析、创建、修改、注入网络流量

命令行输入 scapy 进入。

示例01:一个简单二层发现脚本 arp_disc.py。

#!/usr/bin/python

import logging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sys from scapy.all import *
from scapy.layers.l2 import ARP logging.getLogger("scapy.runtime").setLevel(logging.ERROR) if len(sys.argv) != 2:
print("Usage: ./arp_disc.py <interface>")
print("Example: ./arp_disc.py eth0")
sys.exit() interface = str(sys.argv[1])
ip = subprocess.check_output("ifconfig " + interface + " | grep 'inet ' | cut -d 't' -f 2 | cut -d ' ' -f 2", shell=True).strip().decode()
print("IP address:", ip)
prefix = ip.split('.')[0] + '.' + ip.split('.')[1] + '.' + ip.split('.')[2] + '.' for addr in range(0, 254):
answer = sr1(ARP(pdst=prefix + str(addr)), timeout=0.1, verbose=0) if answer == None:
pass
else:
print(prefix + str(addr)) print("END")
sys.exit()

4:三层发现

三层发现:主要通过 ip、icmp 协议发现存活主机。

优点

  • 可路由
  • 速度比较快

缺点

  • 速度比二层慢
  • 经常被边界防火墙过滤

4.1:ping

Ping 是一种计算机网络工具,用于测试主机之间的连通性和测量往返时间(RTT)。使用 ICMP 协议(控制消息协议)。

基本语法

ping 选项

部分选项

参数 说明
<destination> dns name or ip address.
-c <count> stop after count replies.

示例:如果主机 ping 得通,只显示其 ip 地址。

ping 1.1.1.1 -c 1 | grep "bytes from" | cut -d " " -f 4 | cut -d ":" -f 1

ping 对于大量探测需要靠脚本实现。

4.2:Scapy

命令行输入 scapy 进入或作为 python 模块使用。

示例01:pinger.py。

#!/usr/bin/python

import logging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sys from scapy.all import *
from scapy.layers.inet import IP, ICMP logging.getLogger("scapy.runtime").setLevel(logging.ERROR) if len(sys.argv) != 2:
print("Usage: ./pinger.py </24 network address>")
print("Example: ./pinger.py 172.16.36.0")
sys.exit() address = str(sys.argv[1])
prefix = address.split('.')[0] + '.' + address.split('.')[1] + '.' + address.split('.')[2] + '.' for addr in range(0, 254):
answer = sr1(IP(dst=prefix + str(addr))/ICMP(), timeout=0.1, verbose=0) if answer == None:
pass
else:
print(prefix + str(addr)) print("END")
sys.exit()

4.3:nmap

基本语法

nmap 选项

部分选项

参数 说明
-sn Ping Scan - disable port scan.

示例

nmap -sn 1.1.1.100-250

4.4:fping

fping(Fast Ping)用于测试主机的可达性和响应时间。与标准 ping 工具不同,fping 具有一些额外的功能和选项。支持并发探测与批量操作。

基本语法

fping 选项

部分选项

参数 说明
-g--generate generate target list (only if no -f specified). (give start and end IP in the target list, or a CIDR address)
-c--count=N count mode: send N pings to each target.
-f--file=FILE read list of targets from a file.

示例01

fping 1.1.1.1 -c 2

示例02

fping -g 1.1.1.50 1.1.1.100

示例03

fping -g 1.1.1.0/24

4.5:hping3

hping3 是一种网络扫描和测试工具,可以创建和发送自定义的 TCP/IP 数据包,并监视目标主机的响应。

  • 能够发送几乎任意 TCP / IP 包。
  • 功能强大但每次只能扫描一个目标。

基本语法

hping3 选项

部分选项

参数 说明
-c--count packet count.
-1--icmp ICMP mode.

示例01

hping3 1.1.1.1 --icmp -c 2

示例02:一个简单的脚本。

for addr in $(seq 1 254); do hping3 1.1.1.$addr --icmp -c 1 >> handle.txt & done

4.6:traceroute

traceroute 命令用于跟踪数据包在互联网中的路径。

基本语法

traceroute 选项

示例

traceroute 1.1.1.1

5:四层发现

四层发现:主要基于 TCP、UDP 协议来发现存活主机。

优点

  • 可路由且结果可靠
  • 不太可能被防火墙过滤
  • 甚至可以发现所有端口都被过滤的主机

缺点

  • 基于状态过滤的防火墙可能过滤扫描
  • 全端口扫描速度慢

原理

  • TCP

    • 全连接扫描(TCP Connect Scan)

      扫描器尝试与目标主机的端口建立完整的TCP连接。如果连接成功建立,则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目标主机存活。

    • 半开放扫描(SYN 扫描,TCP SYN Scan)

      扫描器发送一个 TCP SYN 包(同步包)到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如果收到目标主机的 TCP SYN/ACK 包(同步/应答包),则表示该端口是开放的(主机存活);如果收到目标主机的 RST 包(复位包)或没有收到任何响应,则表示该端口是关闭的。

    • ACK 扫描

      发送未经请求的ACK包到目标主机的端口,通过观察返回的响应或未响应来判断端口的状态。大多数操作系统对于未经请求的 ACK 包会返回一个 RST 包。在很多情况下可能被防火墙或入侵检测系统所阻止。

  • UDP

    • 扫描器向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发送一个UDP数据包,然后根据接收到的响应进行判断。(例如,ICMP端口不可达消息)

5.1:Scapy

命令行输入 scapy 进入或作为 python 模块使用。

示例01:基于 TCP 的脚本 ACK_ping.py。

#!/usr/bin/python

import logging
import sys from scapy.all import *
from scapy.layers.inet import IP, TCP logging.getLogger("scapy.runtime").setLevel(logging.ERROR) if len(sys.argv) != 2:
print("Usage: ./ACK_ping.py </24 network address>")
print("Example: ./ACK_ping.py 172.16.36.0")
sys.exit() address = str(sys.argv[1])
prefix = address.split('.')[0] + '.' + address.split('.')[1] + '.' + address.split('.')[2] + '.' for addr in range(0, 254):
response = sr1(IP(dst=prefix + str(addr))/TCP(dport=2222, flags='A'), timeout=0.1, verbose=0) try:
if int(response[TCP].flags) == 4:
print(prefix + str(addr))
except:
pass print("END")
sys.exit()

示例02:基于 UDP 的脚本 UDP_ping.py。

#!/usr/bin/python

import logging
import sys from scapy.all import *
from scapy.layers.inet import IP, UDP logging.getLogger("scapy.runtime").setLevel(logging.ERROR) if len(sys.argv) != 2:
print("Usage: ./UDP_ping.py </24 network address>")
print("Example: ./UDP_ping.py 172.16.36.0")
sys.exit() address = str(sys.argv[1])
prefix = address.split('.')[0] + '.' + address.split('.')[1] + '.' + address.split('.')[2] + '.' for addr in range(0, 254):
response = sr1(IP(dst=prefix + str(addr))/UDP(dport=2222), timeout=0.1, verbose=0) try:
if int(response[IP].proto) == 1:
print(prefix + str(addr))
except:
pass print("END")
sys.exit()

5.2:nmap

基本语法

nmap 选项

部分选项

参数 说明
-sn Ping Scan - disable port scan.
-PS/PA/PU/PY[portlist] TCP SYN/ACK, UDP or SCTP discovery to given ports.

示例01

nmap 1.1.1.100-254 -PU 53 -sn

示例02

nmap 192.168.230.1-200 -PA 80 -sn

5.3:hping3

基本语法

hping3 选项

部分选项

参数 说明
-2--udp UDP mode.

示例01:UDP 模式发现。

hping3 --udp 1.1.1.1 -c 1

示例02:简单一句话脚本。

for addr in $(seq 1 254); do hping3 --udp 1.1.1.$addr -c 1 >> t.txt; done

运行完后查看文件即可

grep Unreachable t.txt | cut -d " " -f 5 | cut -d "=" -f 2

示例03:TCP 模式发现。

hping3 1.1.1.1 -c 1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唐)李白

《Kali渗透基础》04. 主动信息收集(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小白日记7:kali渗透测试之主动信息收集-发现(一)--二层发现:arping/shell脚本,Netdiscover,scapy

    主动信息收集 被动信息收集可能不准确,可以用主动信息收集验证   特点:直接与目标系统交互通信,无法避免留下访问痕迹 解决方法:1.使用受控的第三方电脑进行探测,使用代理 (做好被封杀的准备)   2 ...

  2. kali linux之主动信息收集(二层发现)

    主动信息收集: 直接与目标系统交互信息,无法避免留下访问的痕迹 使用受控的第三方电脑进行探测,如(使用代理或者使用肉鸡,做好被封杀的准备,使用噪声迷惑目标,淹没真实的探测流量) 识别活着的主机,会有潜 ...

  3. 小白日记8:kali渗透测试之主动信息收集(二)三层发现:ping、traceroute、scapy、nmap、fping、Hping

    三层发现 三层协议有:IP以及ICMP协议(internet管理协议).icmp的作用是用来实现intenet管理的,进行路径的发现,网路通信情况,或者目标主机的状态:在三层发现中主要使用icmp协议 ...

  4. 小白日记9:kali渗透测试之主动信息收集(二)四层发现:TCP、UDP、nmap、hping、scapy

    四层发现 四层发现的目的是扫描出可能存活的IP地址,四层发现虽然涉及端口扫描,但是并不对端口的状态进行精确判断,其本质是利用四层协议的一些通信来识别主机ip是否存在. 四层发现的优点: 1.可路由且结 ...

  5. kali linux之主动信息收集(三层发现,四层发现)

    三层发现: 比二层发现的优点即可路由,就是速度比二层慢,相对我们来说还是算快的,经常被边界防火墙过滤 ip icmp协议 OSI七层模型

  6. kali渗透-基础篇

    渗透之meterpreter 模拟场景:小明是我室友,整天游戏人生,浑浑噩噩,前途迷茫,每次上课交作业都要看我的,于是我开启了apche服务器,给他下载作业(别问我为什么不用QQ传,因为要装逼!),他 ...

  7. 网络安全-主动信息收集篇第二章SNMP扫描

    SNMP扫描: snmp在中大型企业中可以用来做网络管理和网络监控的使用,当开启了snmp简单网络管理后,那么客户机就可以通过这个协议向该设备发送snmp协议内容可以轻松查询到目标主机的相关信息. 以 ...

  8. 网络安全-主动信息收集篇第二章-三层网络发现之ping

    第三层网络扫描基于TCP/IP.ICMP协议. 优点:可路由.速度比较快 缺点:相对于二层网络扫描较慢,容易被边界防火墙过滤 所有扫描发现技术,都会有相应的对抗办法,所以无论是来自二层的网络扫描还是来 ...

  9. 网络安全-主动信息收集篇第二章-二层网络扫描之Netdiscover

    专用于二层发现 可用于无限和交换网络环境 主动和被动探测 主动模式:netdiscover –i 网卡名 –r IP/网络位  /   netdiscover –l IPList.txt 被动 net ...

  10. 网络安全-主动信息收集篇第二章-二层网络扫描之nmap

    nmap是网络层.传输层最重要的扫描工具之一,可以结合脚本对应用层的扫描和对网络弱点发现. 网络层发现nmap使用: Usage: nmap [Scan Type(s)] [Options] {tar ...

随机推荐

  1. 【一步步开发AI运动小程序】二、引入插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阿里体育等IT大厂,推出的"乐动力"."天天跳绳"AI运动APP,让云上运动会.线上运动会.健身打卡.AI体育指导等概念空前火热.那 ...

  2.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代码实现———顺序表

    一.前言 最近在重新学习数据结构啦,网上说这本书挺不错哒,于是我开始啃这本书咯...有一说一,严奶奶的书挺好的,就是有点大量使用指针...需要沉下心来,看一看画一画才能懂,我自己手敲了一遍书上代码,加 ...

  3. css设置边框四角样式

    开发中使用css 伪类 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运用好了能轻松实现许多复杂的样式,大大减少使用图片消耗带宽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使用伪类来实现登录框的四角样式 html代码如下 <div class= ...

  4. Python批量填补遥感影像的无效值NoData

      本文介绍基于Python中ArcPy模块,对大量栅格遥感影像文件批量进行无效值(NoData值)填充的方法.   在处理栅格图像文件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图像中存在有无效值(即NoData值)的情况. ...

  5. NOIP模拟测试A3 赛后总结

    T1 谜之阶乘 可以发现题目要求我们求的实际上是若干个连续整数 \(c_i\) ,使得 \(\displaystyle \prod c_i = n\),通过打表可以发现这些连续整数的长度 \(d\) ...

  6. Hive常见时间日期函数的使用与问题整理

    这里整理一下Hive常见的时间函数和日期函数和用法,作为平时数据处理过程的一个检索和记录. 平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如果不经常使用时间函数,一时间遇到一些时间上的处理,难免会想不起来. hive本身提供 ...

  7. 2023-06-22:一所学校里有一些班级,每个班级里有一些学生,现在每个班都会进行一场期末考试 给你一个二维数组 classes ,其中 classes[i] = [passi, totali] 表

    2023-06-22:一所学校里有一些班级,每个班级里有一些学生,现在每个班都会进行一场期末考试 给你一个二维数组 classes ,其中 classes[i] = [passi, totali] 表 ...

  8. SparkMLlib机器学习实践:基于聚类的社交媒体分析

    目录 <Spark MLlib 机器学习实践:基于聚类的社交媒体分析> 一.引言 社交媒体作为现代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调研.品牌监控.内容分析.用户互动等领域.在这个领 ...

  9. Java输入三个班每班三个人,输入成绩,分别计算每个班级的总分和平均分

    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score; ...

  10. WPF 入门笔记 - 04 - 数据绑定 - 补充内容:资源基础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也许以后还有缘相见. --三体 该篇作为[WPF 入门笔记 - 04 - 数据绑定] - Additional Content 章节的补充内容 前言 XAML 资源概述 (WP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