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的强大功能,相信大家都了解一二。之前看过HashMap的源代码,都是基于JDK1.6的,并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在趁着寒假有时间,温故而知新。文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 HashMap的数据结构
  • put方法
  • get方法

(一)HashMap的底层数据结构

 static class Node<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int hash;
final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 Node(int hash,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 {
this.hash = hash;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this.next = next;
} public final K getKey() { return key; }
public final V getValue() { return value; }
public final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key + "=" + value; } //hashCode等其他代码
}

首先,HashMap 是 Map 的一个实现类,它代表的是一种键值对的数据存储形式。Key 不允许重复出现,Value 随意。jdk 8 之前,其内部是由数组+链表来实现的,而 jdk 8 对于链表长度超过 8 的链表将转储为红黑树。

底层数据结构就是 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长度>8),其中有一个静态内部类

static class Node<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这个静态内部类就是一个小的方块,在jdk1.8之前只在构造方法里面初始化的,现在是在第一次put的时候初始化的。

(二)HashMap的put方法

put 方法的源码分析是本篇的一个重点,因为通过该方法我们可以窥探到 HashMap 在内部是如何进行数据存储的,所谓的数组+链表+红黑树的存储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在何种情况下将链表转换成红黑树来优化性能的。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们看这个 put 方法: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也就是put方法调用了putVal方法,其中传入一个参数位hash(key),我们首先来看看hash这个方法。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是一个静态final方法。这是为什么key可以位null的原因了,当插入的key值为null,他会自动把他当作0进行处理

并且调用了key的hashcode,这就是为什么map的key一定要重写hashcode和equals方法。

并且与h右移16位异或。我们来详细看看这里为什么这样做。

我们知道,按位异或就是把两个数按二进制,相同就取0,不同就取1。

比如:0101 ^ 1110 的结果为 1011。异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把一个数右移16位即丢弃低16为,就是任何小于2^16的数,右移16后结果都为0(2的16次方再右移刚好就是1)。

任何一个数,与0按位异或的结果都是这个数本身(很好验证)。

所以这个hash()函数对于非null的hash值,仅在其大于等于2^16的时候才会重新调整其值,小于2^16不做调整直接取他的hashcode值。

至于为什么右移16位异或,这是知乎上面的一幅图片

看到没有,变得“松散”了很多,至于为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们继续往下看putVal这个方法。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如果 table 还未被初始化,那么初始化它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n = (tab = resize()).length;
//根据键的 hash 值找到该键对应到数组中存储的索引
//如果为 null,那么说明此索引位置并没有被占用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不为 null,说明此处已经被占用,只需要将构建一个节点插入到这个链表的尾部即可
else {
Node<K,V> e; K k;
//当前结点和将要插入的结点的 hash 和 key 相同,说明这是一次修改操作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如果 p 这个头结点是红黑树结点的话,以红黑树的插入形式进行插入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遍历此条链表,将构建一个节点插入到该链表的尾部
else {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if ((e = p.next) ==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如果插入后链表长度大于等于 8 ,将链表裂变成红黑树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遍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与某个结点的 hash和key,这依然是一次修改操作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e 不是 null,说明当前的 put 操作是一次修改操作并且e指向的就是需要被修改的结点
if (e != null) {
V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e.value = 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如果添加后,数组容量达到阈值,进行扩容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

注释已经很清楚了,我想说下这个初始化的问题

//如果 table 还未被初始化,那么初始化它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n = (tab = resize()).length;

这个resize()方法既可以初始化,也可以扩容,都是这个函数完成的。并且在多线程下,不会出现之前的死锁导致cpu飙升至100%,只会出现数据丢失的问题。

首先,我们看 resize 这个方法是如何对 table 进行初始化的

 //第一部分
final Node<K,V>[] resize() {
Node<K,V>[] oldTab = table;
//拿到旧数组的长度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int oldThr = threshold;
int newCap, newThr = 0;
//说明旧数组已经被初始化完成了,此处需要给旧数组扩容
if (oldCap > 0) {
//极限的限定,达到容量限定的极限将不再扩容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oldTab;
}
//未达到极限,将数组容量扩大两倍,阈值也扩大两倍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oldThr << 1;
}
//数组未初始化,但阈值不为 0,为什么不为 0 ?
//上述提到 jdk 大神偷懒的事情就指的这,构造函数根据传入的容量打造了一个合适的数组容量暂存在阈值中
//这里直接使用
else if (oldThr > 0)
newCap = oldThr;
//数组未初始化并且阈值也为0,说明一切都以默认值进行构造
else {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这里也是在他偷懒的后续弥补
//newCap = oldThr 之后并没有计算阈值,所以 newThr = 0
if (newThr == 0) {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threshold = newThr;
//根据新的容量初始化一个数组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旧数组不为 null,这次的 resize 是一次扩容行为
if (oldTab != null) {
//将旧数组中的每个节点位置相对静止地拷贝值新数组中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e<K,V> e;
//获取头结点
if ((e = oldTab[j]) != null) {
oldTab[j] = null;
//说明链表或者红黑树只有一个头结点,转移至新表
if (e.next == null)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如果 e 是红黑树结点,红黑树分裂,转移至新表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这部分是将链表中的各个节点原序地转移至新表中
else {
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Node<K,V> next;
do {
next = e.next;
if ((e.hash & oldCap) == 0) {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else {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if (loTail != null) {
loTail.next = null;
newTab[j] = loHead;
}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不论你是扩容还是初始化,都可以返回 newTab
return newTab;

JDK大神真的是太厉害了,膜拜啊膜拜。

将冲突多的,比如链表或者红黑树,放到扩容后的那一半,那么以后冲突就会减少很多。

就是判断旧的数组那一位到底为不为一。比如4(0100),只要第二位为1,全部放到highHead那里,否则lowHead.

我们看上面代码的第62行

这个oldCap表示扩容之前数组的长度,一定是为2的倍数。即二进制中只有一位为1,其他位都位0

 if ((e.hash & oldCap) == 0)

如果原 oldCap 为 10000 的话,那么扩容后的 newCap 则为 100000,会比原来多出一位。所以我们只要知道原索引值的前一位是 0 还是 1 即可,如果是 0,那么它和新容量与后还是 0 并不改变索引的值,如果是 1 的话,那么索引值会增加 oldCap。

这样就分两步拆分当前链表,一条链表是不需要移动的,依然保存在当前索引值的结点上,另一条则需要变动到 index + oldCap 的索引位置上。

既假如原数组前一位是0那么还是原index位置,否则就是两倍。

至此,put方法就差不多了。可以详细的看下代码的注释,结合jdk来理解。

ps. 我其实看的时候有一个疑问。为何不把冲突的全部放到扩容的另外一半呢。这也许就是JDK1.8的新特性吧

我去网上找了找1.8之前的扩容,就是把链表全部放进后面。

所以会产生死循环。而你1.8以后,分成了两个,肯定不会出现指向同一个元素,所以不会出现死循环。

不过我觉得这是一个鸡肋,HashMap线程不安全,没必要考虑这些。

将冲突多的全部放到扩容后的另外一半,我觉得是最好的。(只是个人建议哈)

(三)HashMap的get方法

相对于put方法,get方法就简单很多了。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K,V> e;
//直接调用了getNode()
return (e = getNode(hash(key), key)) == null ? null : e.value;
}
 final Node<K,V> getNode(int hash, Object key) {
Node<K,V>[] tab; Node<K,V> first, e; int n; K k;
//先判断数组是否为空,长度是否大于0,那个node节点是否存在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first = tab[(n - 1) & hash]) != null) {
//如果找到,直接返回
if (first.hash == hash && // always check first node
((k = first.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first;
if ((e = first.next) != null) {
//如果是红黑树,去红黑树找
if (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return ((TreeNode<K,V>)first).getTreeNode(hash, key);
//链表找
do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while ((e = e.next) != null);
}
}
return null;
}

总结:

终于写完了,也是自己的第一篇博文,写了自己比较熟悉的HashMap,花了自己挺久的时间。

之前一直在github wenbochang888 上面写,发觉排版很是麻烦,所以来到了博客园,博客园也是我经常逛的博客之一,没有广告,博文质量高,反正就是非常的喜欢。

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无聊就去写写,没有必要说一天几篇,几天几篇什么的,自己开心就好。

自己文笔不好,很多东西表达不出来,望见谅。

基于JDK1.8的HashMap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基于jdk1.8的HashMap源码学习笔记

    作为一种最为常用的容器,同时也是效率比较高的容器,HashMap当之无愧.所以自己这次jdk源码学习,就从HashMap开始吧,当然水平有限,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促进共同学习进步,就是喜欢程序员 ...

  2. Java集合(七)--基于jdk1.8的HashMap源码

    HashMap在开发中经常用,面试源码方面也会经常问到,在之前也多次了解过源码,今天算是复习一下,顺便好好总结一下,包括在后面有 相关面试题.本文不会对红黑树代码由太多深入研究,特别是删除方面太复杂, ...

  3. 基于JDK1.8的ConcurrentHashMap分析

    之前看过ConcurrentHashMap的分析,感觉也了解的七七八八了.但昨晚接到了面试,让我把所知道的ConcurrentHashMap全部说出来. 然后我结结巴巴,然后应该毫无意外的话就G了,今 ...

  4. HashMap 源码分析 基于jdk1.8分析

    HashMap 源码分析  基于jdk1.8分析 1:数据结构: transient Node<K,V>[] table;  //这里维护了一个 Node的数组结构: 下面看看Node的数 ...

  5. 【集合框架】JDK1.8源码分析之HashMap(一) 转载

    [集合框架]JDK1.8源码分析之HashMap(一)   一.前言 在分析jdk1.8后的HashMap源码时,发现网上好多分析都是基于之前的jdk,而Java8的HashMap对之前做了较大的优化 ...

  6. 基于JDK1.8版本的hashmap源码笔记(二)

    这一篇是接着上一篇写的, 上一篇的地址是:基于JDK1.8版本的hashmap源码分析(一)     /**     * 返回boolean类型的值,当集合中包含key的键值,就返回true,否则就返 ...

  7. Java集合类源码解析:HashMap (基于JDK1.8)

    目录 前言 HashMap的数据结构 深入源码 两个参数 成员变量 四个构造方法 插入数据的方法:put() 哈希函数:hash() 动态扩容:resize() 节点树化.红黑树的拆分 节点树化 红黑 ...

  8. 基于JDK1.8,Java容器源码分析

    容器源码分析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以下源码分析基于 JDK 1.8. 在 IDEA 中 double shift 调出 Search EveryWhere,查找源码文件,找到之后就可以阅读源码. Lis ...

  9. Java中HashMap底层实现原理(JDK1.8)源码分析

    这几天学习了HashMap的底层实现,但是发现好几个版本的,代码不一,而且看了Android包的HashMap和JDK中的HashMap的也不是一样,原来他们没有指定JDK版本,很多文章都是旧版本JD ...

随机推荐

  1. 如何使用mysql命令行

    现在向大家介绍mysql命令行下,从数据库的建立到表数据的删除全过程,希望对网友有所帮助 方法/步骤 1.登陆mysql 打cmd命令终端,如果已经添加了mysql的环境变量,可以直接使用命令 mys ...

  2. mybatis-pageHelper做分页

    Mybatis-PageHelpera是一个很好的第三方分页插件,支持很多数据库,几乎主流的数据库都支持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pagehelper/Mybatis- ...

  3. 爬取知名社区技术文章_setting_5

    # -*- coding: utf-8 -*- # Scrapy settings for JobBole project # # For simplicity, this file contains ...

  4. Redis清空数据

    进入redis目录下 redis-cli -h IP -p 端口 -a 密码 flushall

  5. Gsp

    Gsp 接触到了groovy开发,自然就接触到了gsp.在grails开发中,gsp作为Grails的视图技术,事实上, 不过是标准 HTML 加上一些提供动态内容的 Grails 标记而已. gsp ...

  6. 号外号外!解决github+hexo+yilia评论插件的问题!!!

    先走一波效果图!    本人网站--http://www.wenzheng.club/ ps:效果还是不错的,支持QQ微信登录,支持表情,甚至gif动图评论! 插件采用韩国服务器的来必力评论插件--h ...

  7. Struts2如何搭建?

    如何搭建Struts2:   1.导入jar包 commons-fileupload-1.3.jar commons-io-2.0.1.jar commons-lang3-3.1.jar freema ...

  8. 1、突然对jQuery的心血来潮

    起因 随着饿百新零售项目一期的告一段落,算是暂时从加班的修罗场里面解放出来了,于是就想搞点事情,正好看项目js库的时候发现了躺在角落的jQuery,想到当初看源码的时候断断续续的没有看完一直是心头的遗 ...

  9. PHPSTUDY下升级mysql后无法启动

    说来也是搞笑,之前很早就想看Laravel了~其中,之前项目忙,还有就是自己也出了点事故!但是呢,我个人哭过,抱怨过,但是我还是很懂我自己的.也许没心没肺也是一种好事,但也是坏事~ 闲话说多了,来说正 ...

  10. shiro权限控制(二):分布式架构中shiro的实现

    前言:前段时间在搭建公司游戏框架安全验证的时候,就想到之前web最火的shiro框架,虽然后面实践发现在netty中不太适用,最后自己模仿shiro写了一个缩减版的,但是中间花费两天时间弄出来的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