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Python的self用法之前,先来介绍下Python中的类和实例
我们知道,面向对象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类(class)和实例(instance)。

类是抽象的模板,比如学生这个抽象的事物,可以用一个Student类来表示。

而实例是根据类创建出来的一个个具体的“对象”,每一个对象都从类中继承有相同的方法,但各自的数据可能不同。

1、以Student类为例,在Python中,定义类如下:

class Student(object):
pass

(Object)表示该类从哪个类继承下来的,Object类是所有类都会继承的类。

2、实例:定义好了类,就可以通过Student类创建出Student的实例,创建实例是通过类名+()实现:

student = Student()

3、由于类起到模板的作用,因此,可以在创建实例的时候,把我们认为必须绑定的属性强制填写进去。这里就用到Python当中的一个内置方法__init__方法

例如在Student类时,把name、score等属性绑上去: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注意:(1)__init__方法的第一参数永远是self,表示创建的类实例本身,因此,在__init__方法内部,就可以把各种属性绑定到self,因为self就指向创建的实例本身。

      (2)有了__init__方法,在创建实例的时候,就不能传入空的参数了,必须传入与__init__方法匹配的参数,但self不需要传,Python解释器会自己把实例变量传进去:

       另外,这里self就是指类本身,self.name就是Student类的属性变量,是Student类所有。而name是外部传来的参数,不是Student类所自带的。

     故,self.name = name的意思就是把外部传来的参数name的值                 赋值给Student类自己的属性变量self.name

4、和普通数相比,在类中定义函数只有一点不同,就是第一参数永远是类的本身实例变量self,并且调用时,不用传递该参数。

  除此之外,类的方法(函数)和普通函数没啥区别,你既可以用默认参数、可变参数或者关键字参数*args是可变参数,args接收的是一个tuple**kw是关键字参数,kw接收的是一个dict)。

5、既然Student类实例本身就拥有这些数据,那么要访问这些数据,就没必要从外面的函数去访问,而可以直接在Student类的内部定义访问数据的函数(方法),这样,就可以把”数据”封装起来。

 这些封装数据的函数是和Student类本身是关联起来的,称之为类的方法:

class Student(obi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def print_score(self):
print "%s: %s" % (self.name, self.score)

这样一来,我们从外部看Student类,就只需要知道,创建实例需要给出name和score。

而如何打印,都是在Student类的内部定义的,这些数据和逻辑被封装起来了,调用很容易,但却不知道内部实现的细节。

如果要让内部属性不被外部访问,可以把属性的名称前加上两个下划线。

在Python中,实例的变量名如果以开头,就变成了一个私有变量(private),只有内部可以访问,外部不能访问,所以,我们把Student类改一改: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__name = name
self.__score = score
def print_score(self):
print "%s: %s" %(self.__name,self.__score)

改完后,对于外部代码来说,没什么变动,但是已经无法从外部访问实例变量.__name和实例变量.__score了:

>>> student = Student('Hugh', 99)
>>> student.__name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AttributeError: 'Student'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__name'

这样就确保了外部代码不能随意修改对象内部的状态,这样通过访问限制的保护,代码更加健壮。

但是如果外部代码要获取name和score怎么办?可以给Student类增加get_name和get_score这样的方法: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def get_score(self):
return self.__score

如果又要允许外部代码修改score怎么办?可以给Student类增加set_score方法: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set_score(self, score):
self.__score = score

需要注意的是,在Python中,变量名类似__xxx__的,也就是以双下划线开头,并且以双下划线结尾的,是特殊变量,特殊变量是可以直接访问的,不是private变量,所以,不能用__name____score__这样的变量名。

有些时候,你会看到以一个下划线开头的实例变量名,比如_name,这样的实例变量外部是可以访问的,但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定,当你看到这样的变量时,意思就是,“虽然我可以被访问,但是,请把我视为私有变量,不要随意访问”。

封装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随时给Student类增加新的方法,比如:get_grade:

class Student(object):
...
def get_grade(self):
if self.score >= 90:
return 'A'
elif self.score >= 60:
return 'B'
else:
return 'C'

同样的,get_grade方法可以直接在实例变量上调用,不需要知道内部实现细节:

>>> student.get_grade()
'A'

6、self的仔细用法
(1)、self代表类的实例,而非类。

class Test:
def ppr(self):
print(self)
print(self.__class__) t = Test()
t.ppr()
执行结果: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84E080>
<class '__main__.Test'>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self代表的是类的实例。而self.__class__则指向类。
注意:把self换成this,结果也一样,但Python中最好用约定俗成的self。
(2)、self可以不写吗?
在Python解释器的内部,当我们调用t.ppr()时,实际上Python解释成Test.ppr(t),也就是把self替换成了类的实例。

class Test:
def ppr():
print(self) t = Test()
t.ppr()

运行结果如下: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l.py", line 6, in <module>
t.ppr()
TypeError: ppr() takes 0 positional arguments but 1 was given

运行时提醒错误如下:ppr在定义时没有参数,但是我们运行时强行传了一个参数。

由于上面解释过了t.ppr()等同于Test.ppr(t),所以程序提醒我们多传了一个参数t。

这里实际上已经部分说明了self在定义时不可以省略。

当然,如果我们的定义和调用时均不传类实例是可以的,这就是类方法。

class Test:
def ppr():
print(__class__) Test.ppr() 运行结果:
<class '__main__.Test'>

(3)、在继承时,传入的是哪个实例,就是那个传入的实例,而不是指定义了self的类的实例。

class Parent:
def pprt(self):
print(self) class Child(Parent):
def cprt(self):
print(self)
c = Child()
c.cprt()
c.pprt()
p = Parent()
p.pprt()

运行结果:

<__main__.Child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080>
<__main__.Child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080>
<__main__.Paren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240>

解释:
运行c.cprt()时应该没有理解问题,指的是Child类的实例。
但是在运行c.pprt()时,等同于Child.pprt(c),所以self指的依然是Child类的实例,由于self中没有定义pprt()方法,所以沿着继承树往上找,发现在父类Parent中定义了pprt()方法,所以就会成功调用。

(4)、在描述符类中,self指的是描述符类的实例

class Desc:
def __get__(self, ins, cls):
print('self in Desc: %s ' % self )
print(self, ins, cls)
class Test:
x = Desc()
def prt(self):
print('self in Test: %s' % self)
t = Test()
t.prt()
t.x

运行结果如下:

self in Test: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570B8>
self in Desc: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83E208>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83E208>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570B8> <class '__main__.Test'>

这里主要的疑问应该在:Desc类中定义的self不是应该是调用它的实例t吗?怎么变成了Desc类的实例了呢?
因为这里调用的是t.x,也就是说是Test类的实例t的属性x,由于实例t中并没有定义属性x,所以找到了类属性x,而该属性是描述符属性,为Desc类的实例而已,所以此处并没有顶用Test的任何方法。

那么我们如果直接通过类来调用属性x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面是把t.x改为Test.x运行的结果。

self in Test: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2570B8>
self in Desc: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23E208>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23E208> None <class '__main__.Test'>

【python】self用法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format 用法详解

    format 用法详解 不需要理会数据类型的问题,在%方法中%s只能替代字符串类型 单个参数可以多次输出,参数顺序可以不相同 填充方式十分灵活,对齐方式十分强大 官方推荐用的方式,%方式将会在后面的版 ...

  2. python os用法详解

    前言:在自动化测试中,经常需要查找操作文件,比如说查找配置文件(从而读取配置文件的信息),查找测试报告(从而发送测试报告邮件),经常要对大量文件和大量路径进行操作,这就依赖于os模块,所以今天整理下比 ...

  3. python yaml用法详解

    YAML是一种直观的能够被电脑识别的的数据序列化格式,容易被人类阅读,并且容易和脚本语言交互.YAML类似于XML,但是语法比XML简单得多,对于转化成数组或可以hash的数据时是很简单有效的. Py ...

  4. Python self用法详解

    在定义类的过程中,无论是显式创建类的构造方法,还是向类中添加实例方法,都要求将 self 参数作为方法的第一个参数.例如,定义一个 Person 类: class Person: def __init ...

  5. 关于python format()用法详解

    str.format() 这个特性从python2.6而来 其实实现的效果和%有些类似 不过有些地方更方便 通过位置映射: In [1]: '{0},{1}'.format('kzc',18) Out ...

  6. python format用法详解

    #常用方法:print('{0},{1}'.format('zhangk', 32)) print('{},{},{}'.format('zhangk','boy',32)) print('{name ...

  7. Python——print用法详解

    1.print语法格式 print()函数具有丰富的功能,详细语法格式如下:print(value, ..., sep=' ', end='\n', file=sys.stdout, flush=Fa ...

  8. [转]使用python来操作redis用法详解

    转自:使用python来操作redis用法详解 class CommRedisBase(): def __init__(self): REDIS_CONF = {} connection_pool = ...

  9. 【python】redis基本命令和基本用法详解

    [python]redis基本命令和基本用法详解 来自http://www.cnblogs.com/wangtp/p/5636872.html 1.redis连接 redis-py提供两个类Redis ...

  10. Python中第三方库Requests库的高级用法详解

    Python中第三方库Requests库的高级用法详解 虽然Python的标准库中urllib2模块已经包含了平常我们使用的大多数功能,但是它的API使用起来让人实在感觉不好.它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时代, ...

随机推荐

  1. 部门人员能力模型的思考:海军 or 海盗——By Me

    我们欢迎您的加入,与我们一起推动安全可视化团队的成长,实现技术上共同进步和感情上的更多互相支持!

  2. (4.3)ODBC/OLE DB/ADO概念与使用情况

    一.ODBC   ODBC的由来 1992年Microsoft和Sybase.Digital共同制定了ODBC标准接口,以单一的ODBC API来存取各种不同的数据库.随后ODBC便获得了许多数据库厂 ...

  3. 批量处理任务进度条控制—基于BackgroundWorker

    今天要做一个批量处理图层数据的功能,希望在处理任务过程中,各个任务都能在进度条中显示自己的当前进度,决定继续使用强大易用的BackgroundWorker组件.通过在RunWorkerComplete ...

  4. corethink功能模块探索开发(十七)opencmf.php 配置文件

    图样: opencmf.php存在于每个模块的根目录,是模块配置文件. 能进行持久化配置参数保存,一开始我以为是写文件或者做缓存,后来在数据库中发现admin_module表,存储了每个模块的配置参数 ...

  5. python安装virtualenv

    pip install virtualenv 为了使用更方便用,安装另外一个,windows下要-win,linux下不用 pip install virtualenvwrapper-win 使用方法 ...

  6. iOS学习之数据持久化详解

    前言 持久存储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在重启设备时也不会丢失数据.Cocoa框架提供了几种数据持久化机制: 1)属性列表: 2)对象归档: 3)iOS的嵌入式关系数据库SQLite3: 4)Core Da ...

  7. [笔记] Ubuntu下编译ffmpeg+openh264+x264

    [下载代码]   - ffmpeg: git clone git://source.ffmpeg.org/ffmpeg.git - openh264: git clone https://github ...

  8. LeetCode:比较含退格字符串【844】

    LeetCode:比较含退格字符串[844] 题目描述 给定 S 和 T 两个字符串,当它们分别被输入到空白的文本编辑器后,判断二者是否相等,并返回结果. # 代表退格字符. 示例 1: 输入:S = ...

  9. 怎么理解TCP的面向连接和UDP的无连接(不面向连接)?

    TCP关心分组是否准确送达,甚至仔细到给每个分组编号并收到目的端的确认“我已经收到啦~你继续发~”才继续发送后续的分组,而UDP则不然,它只负责把分组封装好后直接发送到链路上,至于目的端收到与否并不关 ...

  10. html基本标签介绍及应用

    <!-- html标签 特征: 1.空白折叠现象 2.对空格和换行不敏感 3.标签要严格封闭 p标签的嵌套 多注意!!!!!! html中: 1.行内标签(不换行) (1)在一行内显示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