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线段树扫描法的题,网搜各种讲解,发现大多数都讲得太过简洁,不是太容易理解。所以自己打算写一个详细的。看完必会o(∩_∩)o

顾名思义,扫描法就是用一根想象中的线扫过所有矩形,在写代码的过程中,这根线很重要。方向的话,可以左右扫,也可以上下扫。方法是一样的,这里我用的是由下向上的扫描法。

如上图所示,坐标系内有两个矩形。位置分别由左下角和右上角顶点的坐标来给出。上下扫描法是对x轴建立线段树,矩形与y平行的两条边是没有用的,在这里直接去掉。如下图。

现想象有一条线从最下面的边开始依次向上扫描。线段树用来维护当前覆盖在x轴上的线段的总长度,初始时总长度为0。用ret来保存矩形面积总和,初始时为0。

由下往上扫描,扫描到矩形的底边时将它插入线段树,扫描到矩形的顶边时将底边从线段树中删除。而在代码中实现的方法就是,每条边都有一个flag变量,底边为1,顶边为-1。

用cover数组(通过线段树维护)来表示某x轴坐标区间内是否有边覆盖,初始时全部为0。插入或删除操作直接让cover[] += flag。当cover[] > 0 时,该区间一定有边覆盖。

开始扫描到第一条线,将它压入线段树,此时覆盖在x轴上的线段的总长度L为10。计算一下它与下一条将被扫描到的边的距离S(即两条线段的纵坐标之差,该例子里此时为3)。

则 ret += L * S. (例子里增量为10*3=30)

结果如下图

  橙色区域表示已经计算出的面积。

扫描到第二条边,将它压入线段树,计算出此时覆盖在x轴上的边的总长度。

例子里此时L=15。与下一条将被扫描到的边的距离S=2。 ret += 30。 如下图所示。

绿色区域为第二次面积的增量。

接下来扫描到了下方矩形的顶边,从线段树中删除该矩形的底边,并计算接下来面积的增量。如下图。

 蓝色区域为面积的增量。

此时矩形覆盖的总面积已经计算完成。 可以看到,当共有n条底边和顶边时,只需要从下往上扫描n-1条边即可计算出总面积。

==============================      分割线      ========================================

此题因为横坐标包含浮点数,因此先离散化。另外,因为用线段树维护的是覆盖在x轴上的边,而边是连续的,并非是一个个断点,因此线段树的每一个叶子结点实际存储的是该点与下一点之间的距离。代码中r+1, r-1的地方多多体会。代码我是看着HH大神的代码写的,基本一样。在这里膜拜一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algorithm>
#define maxn 222
#define lson l, m, rt << 1
#define rson m + 1, r, rt << 1 | 1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cover[maxn<<];
double sum[maxn<<], x[maxn];
struct seg
{
double l, r, h;
int flag;
seg() {}
seg(double a,double b,double c,int d) : l(a), r(b), h(c), flag(d) {}
bool operator < (const seg &cmp) const
{
return h < cmp.h;
}
}ss[maxn];
int bin(double key, int len, double x[])
{
int l = , r = len - ;
while (l <= r)
{
int m = (l + r) >> ;
if (key == x[m]) return m;
else if (key < x[m]) r = m - ;
else l = m + ;
}
return -;
}
void PushUp(int rt,int l,int r)
{
if (cover[rt]) sum[rt] = x[r+] - x[l];
else if (l == r) sum[rt] = ;
else sum[rt] = sum[rt<<] + sum[rt<<|];
}
void update(int L,int R,int f,int l,int r,int rt)
{
if (L <= l && r <= R)
{
cover[rt] += f;
PushUp(rt, l, r);
return;
}
int m = (l + r) >> ;
if (L <= m) update(L, R, f, lson);
if (m < R) update(L, R, f, rson);
PushUp(rt, l, r);
}
int main()
{
int n;
int cas = ;
//freopen("data.in","r",stdin);
while (~scanf("%d",&n) && n)
{
int m = ;
for (int i = ; i < n; i++)
{
double x1,y1,x2,y2;
scanf("%lf%lf%lf%lf",&x1,&y1,&x2,&y2);
x[m] = x1;
ss[m++] = seg(x1, x2, y1, );
x[m] = x2;
ss[m++] = seg(x1, x2, y2, -);
}
sort(x, x + m);
sort(ss, ss + m);
int k = ;
for (int i = ; i < m; i++)
if (x[i] != x[i-]) x[k++] = x[i];
memset(cover, , sizeof(cover));
memset(sum, , sizeof(sum));
double ret = ;
for (int i = ; i < m - ; i++)
{
int l = bin(ss[i].l, k, x);
int r = bin(ss[i].r, k, x) - ;
if (l <= r) update(l, r, ss[i].flag, , k - , );
ret += sum[] * (ss[i+].h - ss[i].h);
}
printf("Test case #%d\nTotal explored area: %.2lf\n\n",cas++,ret);
}
return ;
}

POJ 1151 Atlantis 线段树求矩形面积并 方法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OJ 1151 / HDU 1542 Atlantis 线段树求矩形面积并

    题意:给出矩形两对角点坐标,求矩形面积并. 解法:线段树+离散化. 每加入一个矩形,将两个y值加入yy数组以待离散化,将左边界cover值置为1,右边界置为2,离散后建立的线段树其实是以y值建的树,线 ...

  2. POJ 1151Atlantis 扫描线+线段树求矩形面积并

    题目链接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

  3. HDU - 1255 覆盖的面积(线段树求矩形面积交 扫描线+离散化)

    链接:线段树求矩形面积并 扫描线+离散化 1.给定平面上若干矩形,求出被这些矩形覆盖过至少两次的区域的面积. 2.看完线段树求矩形面积并 的方法后,再看这题,求的是矩形面积交,类同. 求面积时,用被覆 ...

  4. HDU 1828 / POJ 1177 Picture --线段树求矩形周长并

    题意:给n个矩形,求矩形周长并 解法:跟求矩形面积并差不多,不过线段树节点记录的为: len: 此区间线段长度 cover: 此区间是否被整个覆盖 lmark,rmark: 此区间左右端点是否被覆盖 ...

  5. 【hdu1542】线段树求矩形面积并

    分割线内容转载自http://hzwer.com/879.html ------------------------------------------------------------------ ...

  6. POJ 1151 Atlantis 线段树+离散化+扫描线

    这次是求矩形面积并 /* Problem: 1151 User: 96655 Memory: 716K Time: 0MS Language: G++ Result: Accepted */ #inc ...

  7. hdu 1542&&poj 1151 Atlantis[线段树+扫描线求矩形面积的并]

    Atlantis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6/32768 K (Java/Others) Total S ...

  8. POJ 1151 - Atlantis 线段树+扫描线..

    离散化: 将所有的x轴坐标存在一个数组里..排序.当进入一条线段时..通过二分的方式确定其左右点对应的离散值... 扫描线..可以看成一根平行于x轴的直线..至y=0开始往上扫..直到扫出最后一条平行 ...

  9. 【hdu1255】线段树求矩形面积交

    题意大概就是上图这个样子.<=100组测试数据,每组<=1000个矩形. 题解: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做了上一题矩形面积并应该就会了.. 对于每个节点维护3个值: cnt:该节点所代表的这 ...

随机推荐

  1. StackOverflow Update: 560M Pageviews A Month, 25 Servers, And It's All About Performance

    http://highscalability.com/blog/2014/7/21/stackoverflow-update-560m-pageviews-a-month-25-servers-and ...

  2. 文科生也能看懂的iptables教程(转载)

    据说还是个MM, 写得很通俗易懂, 还很诙谐, 原文:http://dallascao.com/cn/iptables-tutorial-for-newbies/ 对于斗胆开始玩vps的文科生来讲,i ...

  3. access的逻辑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ADD [新增字段] BOOLEAN或者Alter TABLE [表名] ADD [新增字段] YESNO 或者Alter TABLE [表名] ADD [新增字段] ...

  4. SharePoint 数据迁移解决方案

    前言:说来惭愧,我们的SharePoint内网门户跑了2年,不堪重负,数据量也不是很大,库有60GB左右,数据量几万条,总之由于各种原因吧,网站速度非常慢,具体问题研究了很久,也无从解决,所有考虑用N ...

  5. Android环境的搭建

    一.Java环境的配置(以JDK1.7为例) 在环境变量下查看,查看是否存在JAVA_HOME,没有的话新建一个 JAVA_HOME:java安装目录下jdk的安装目录 Path:jdk目录下面的bi ...

  6. 【转】牛人整理分享的面试知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设计模式、Linux编程,数据结构总结

    基础篇: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设计模式 一:操作系统 1. 进程的有哪几种状态,状态转换图,及导致转换的事件. 2.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3. 进程通信的几种方式. 4. 线程同步几种方式.(一定要会 ...

  7. Xcode 插件失效的临时解决方案

    每当Xcode升级之后,都会导致原有的Xcode插件不能使用,这是因为每个插件的Info.plist中记录了该插件兼容的Xcode版本的DVTPlugInCompatibilityUUID,而每个版本 ...

  8. java网络---再论URL & URI

    关于URL 和URI的关系,在本系列的第二篇:java网络---基本web概念 中已经简述了. 这里重复一点,就是URI包含URL,或者说URI是父类,URL就是子类的概念. 本篇再来详述这2个概念. ...

  9. zobrist hashing

    Zobrist 哈希是一种专门针对棋类游戏而提出来的编码方式,以其发明者 Albert L.Zobrist 的名字命名.Zobrist 哈希通过一种特殊的置换表,也就是对棋盘上每一位置的各个可能状态赋 ...

  10. SpringMVC 返回 html 视图页面,SpringMVC与Servlet,Servlet重定向与转发

    1. SpringMVC与Servlet的关系 SpringMVC框架是建立在Servlet之上的,提供各种功能,各种封装,各种方便的同时,它一点儿也没有限制Servlet,我们完全可以在Sp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