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题目涉及到二叉树,所以先把二叉树的一些基本的创建和遍历写一下,方便之后的本地代码调试。

为了方便,这里使用的数据为char类型数值,初始化数据使用一个数组。

因为这些东西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做过多详述。


创建

1、定义一些内容:

// 二叉树节点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tree_node
{
struct tree_node *pL;
struct tree_node *pR;
char data;
}TREE_NODE_S // 输入数据的无效值,若读到无效值,则说明该节点为空
#define INVALID -1 // 全局变量,记录当前输入的数组位置
char count = 0 // 在遍历树的时候,需要对data做的操作
typedef void (*pfprocData)(char *p);

2、使用递归方式创建原始二叉树。

其基本思想与先序遍历基本一样,只不过一个是对数据做输出,一个是对数据做输入。

TREE_NODE_S* createNode(char *str)
{
TREE_NODE_S *pTemp = NULL;
char data = *(str+count);
count ++;
if (data != INVALID)
{
pTemp = (TREE_NODE_S *)calloc(1, sizeof(TREE_NODE_S));
if (NULL == pTemp)
{
return pTemp;
}
pTemp->data = data;
pTemp->pL = createNode(str);
pTemp->pR = createNode(str);
}
return pTemp;
}

3、这里再提供一种无返回值、传树的二级指针的创建方法:

createNode2(TREE_NODE_S **p, char *str)
{
TREE_NODE_S *pTemp = NULL;
char data = *(str+count);
count ++;
if (data != INVALID)
{
pTemp = (TREE_NODE_S *)calloc(1, sizeof(TREE_NODE_S));
if (NULL == pTemp)
{
*p = NULL;
return;
}
// 这里直接对指针进行赋值
*p = pTemp;
pTemp->data = data;
createNode2(&(pTemp->pL), str);
createNode2(&(pTemp->pR), str);
}
else
{
*p = NULL;
}
return;
}

遍历

三种常见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 这里pfprocData,是用来处理结构体里面的数据部分的函数
void frontOrder(TREE_NODE_S *p, pfprocData pfunc)
{
if (NULL == p)
{
return;
}
pfunc(&(p->data));
frontOrder(p->pL, pfunc);
frontOrder(p->pR, pfunc);
return;
} void middleOrder(TREE_NODE_S *p, pfprocData pfunc)
{
if (NULL == p)
{
return;
}
middleOrder(p->pL, pfunc);
pfunc(&(p->data));
middleOrder(p->pR, pfunc);
return;
} void lastOrder(TREE_NODE_S *p, pfprocData pfunc)
{
if (NULL == p)
{
return;
}
lastOrder(p->pL, pfunc);
lastOrder(p->pR, pfunc);
pfunc(&(p->data));
return;
}

测试

// 先创建出如下两种树,然后做遍历输出

//          1
// / \
// 2 4
// \
// 3
char ps1[] = {1, 2, INVALID, 3, INVALID, INVALID, 4, INVALID, INVALID}; // 1
// / \
// 2 6
// / \ \
// 3 5 7
// \
// 4
char ps2[] = {1, 2, 3, INVALID, 4, INVALID, INVALID, 5, INVALID, INVALID, 6, INVALID, 7, INVALID, INVALID}; // 这里只对节点数据进行打印
void procData(char *p)
{
printf("%u ", *p);
} int main(void)
{
TREE_NODE_S *pstTreeHead1 = NULL;
TREE_NODE_S *pstTreeHead2 = NULL; pstTreeHead1 = createTree2(ps1);
pstTreeHead2 = createTree2(ps2) // 如果使用第二个创建方法,则:
// createTree(&pstTreeHead1, ps1);
// createTree(&pstTreeHead2, ps2); printf("%-14s", "frontOrder:");
frontOrder(pstTreeHead1, procData);
printf("\n"); printf("%-14s", "frontOrder:");
frontOrder(pstTreeHead2, procData);
printf("\n"); printf("%-14s", "middleOrder:");
middleOrder(pstTreeHead2, procData);
printf("\n"); printf("%-14s", "lastOrder:");
lastOrder(pstTreeHead2, procData);
printf("\n");
}

leadcode的Hot100系列--二叉树创建和遍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eadcode的Hot100系列--17. 电话号码的字母组合--回溯的另一种想法的应用

    提交leetcode的时候遇到了问题,一直说访问越界,但仔仔细细检查n多遍,就是检查不出来. 因为我用到了count全局变量,自加一来表明当前数组访问的位置, 后来突然想到,是不是在leetcode在 ...

  2. leadcode的Hot100系列--64. 最小路径和--权值最小的动态规划

    如果这个: leadcode的Hot100系列--62. 不同路径--简单的动态规划 看懂的话,那这题基本上是一样的, 不同点在于: 1.这里每条路径相当于多了一个权值 2.结论不再固定,而是要比较不 ...

  3. leadcode的Hot100系列--226. 翻转二叉树

    这玩意儿基本上还是遍历的那一套, 这里使用先序遍历的方式,直接对左右子树进行对调即可. (虽然看题目的时候,感觉都一样,但真正写出来之后,印象还是深刻了很多) struct TreeNode* inv ...

  4. leadcode的Hot100系列--617. 合并二叉树

    合并,就是两个树的结构交集部分,数据相加,否则,取非空部分. 所以,这里相当于是对两棵树同时遍历: 如果两棵树节点都不为空,则数据相加, 否则,直接指针把不为空的节点复制过来. 注:这里没有申请内存, ...

  5. leadcode的Hot100系列--104. 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依然使用递归思想. 思路: 1.树的深度 = max (左子树深度,右子树深度)+ 1 . ------> 这里的加1是表示自己节点深度为1. 2.如果当前节点为null,则说明它的左右子树深度 ...

  6. leadcode的Hot100系列--155. 最小栈

    栈:先入后出,后入先出 像电梯一样,先进入电梯的,走到电梯最深处,后进入电梯的,站在电梯门口, 所以电梯打开的时候,后进入的会先走出来,先进入的会后走出来. push,对应入电梯,把数据往里面压 po ...

  7. Python -二叉树 创建与遍历算法(很详细)

    树表示由边连接的节点.它是一个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具有以下特性. 一个节点被标记为根节点. 除根节点之外的每个节点都与一个父节点关联. 每个节点可以有一个arbiatry编号的chid节点. 我们使用 ...

  8. leadcode的Hot100系列--78. 子集--回溯

    上一篇说了使用位运算来进行子集输出,这里使用回溯的方法来进行排序. 回溯的思想,我的理解就是: 把解的所有情况转换为树或者图,然后用深度优先的原则来对所有的情况进行遍历解析. 当然,因为问题中会包涵这 ...

  9. leadcode的Hot100系列--78. 子集--位运算

    看一个数组的子集有多少,其实就是排列组合, 比如:[0,1] 对应的子集有:[] [0] [1] [1,1] 这四种. 一般对应有两种方法:位运算 和 回溯. 这里先使用位运算来做. 位运算 一个长度 ...

随机推荐

  1. 安装Eclipse完PyDev插件中没有出现

    假设你是在Window7在环境搭建.请确保您使用以管理员身份运行Eclipse. PyDev插件安装后没有显示是由于PyDev的执行须要Java7,能够通过升级JDK的版本号来完毕,而且配置环境变量( ...

  2. 用callgraph生成的函数调用关系图

    Wu Zhangjin 创作于 2015/04/05 评论打赏 By Falcon of TinyLab.org 2015/04/03 1 故事缘由 源码分析是程序员离不开的话题.无论是研究开源项目, ...

  3.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 解决方法

    输入 fdisk -l 可以看到 输入 fdisk /dev/xvdb 跟着向导一步步做下去(如果不知道该输入什么,就输入“m”并回车,可以打印出菜单): Command (m for help): ...

  4. Emgu-WPF 激光雷达研究-定位实现

    原文:Emgu-WPF 激光雷达研究-定位实现 特定位置或障碍物位置定位实现. 读取激光雷达数据并存储于本地作为测试数据.每一帧数据对同一障碍物的定位信息均存在偏差.所以先对需要定位的点进行数据取样. ...

  5. WPF学习目录

    基本概念 数据源Source-目标Target WPF生命周期 App.xaml 依赖属性 WPF路由 线程操纵UI问题 利用属性中设置.查看DataContext/Command等 分析布局 写数据 ...

  6. boost库asio详解8——几个TCP的简单例子

    摘于boost官网的几个例子, 做了点小修改, 笔记之. 同步客户端 void test_asio_synclient() { typedef boost::asio::io_service IoSe ...

  7. 对c&c++源文件和头文件分开的好处的一点认识

    对c&c++程序来说,基本上来说都是要把源文件和头文件分别编写.一般都是代表一个基本功能的源文件引用相应的头文件. 一个 相关功能的模块可能有若干对源文件和头文件组成.这是基于组件编程的核心. ...

  8. 毕设(一)C#的百度api调用

    这个学期就要毕业了,选了一个无人机地面站软件设计的题目,这几天也开始着手做, 首先做了一个百度地图的调用,这里因为是上位机的开发,所有就不介绍Javascript的 调用方法,核心是用到一个类Http ...

  9. memcached的使用一

    1.安装memcached  需要一个memcache.exe文件,打开cmd窗口,切换到可执行文件目录,执行memcache -的install命令. 2.连接服务 做测试可以打开电脑的telnet ...

  10. Qt在各平台上的搭建qt-everywhere(Qt for windows7-64bit, Ubuntu 12.04-32bit, 嵌入式x86平台, 嵌入式arm平台)

    下载地址:http://download.qt.io/ 当进入解压好的源码包后,使用./configure –help命令,可以获得相应帮助,前面是*号的表示默认参数. +号表示该功能要求被评估,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