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用户体系和文件权限总结
一、
Linux系统用户和用户组相关文件
1、 /etc/passwd文件
这个passwd文件是Linux用户信息文件。文件格式说明如下:
root:x:0:0:root:/root:/bin/bash bin:x:1:1:bin:/bin:/sbin/nologin …………………………………………….. …………………………………………….. hadoop:x:500:500::/home/hadoop:/bin/bash |
文件中每一行是一个用户,各列以:分割,各列的含义如下:
l 第一个是用户名称
l 第二个是密码,但是这个字段现在已经不用了,密码存在在/etc/shadow文件中了,所以这里固定写x就是了。
l 第三个是UID,UID是用户的唯一标示。
UID |
说明 |
0 |
是系统管理员的UID |
1~499 |
是系统用户的UID |
500 ~ 65535 |
是一般用户使用的UID,Linux 2.6.x内核可以支持最大UID为2^32-1 |
l 第四个是GID,是指用户所在的首选组的ID,和/etc/group文件里的组ID对应。
l 第五个是用户信息说明信息,默认是和用户名一样的值。
l 第六个是用户的Home目录路径。
l 第七个是用户默认的Shell路径,Linux的Shell类型很多,但是大多数是/bin/bash。
2、 /etc/shadow文件
这个shadow文件是用户密码信息文件,文件格式说明如下:
root:$6$QDRTibzVfjM.GBM7$AwsFKXFBGdKxHf7NzSN3Evu5NBtUoNSDt2bw/aXdcnQOK5N9kKJqPZ6uGFE3C9zasUl9UwrgJhzF7rAPJXkXl/:16981:0:99999:7::: bin:*:15980:0:99999:7::: daemon:*:15980:0:99999:7::: hadoop:$6$MiYjLlgY$Oqrs15mLyzULRD.m4e2WmTEp9Aq.CziOhpCXW.U4LypK4wfQKww/RR6re3L0r.hOB2IZpc1zTyHGH9vpy9bKh1:16982:0:99999:7::: |
文件中每行是一个用户,每行用:分割形成9个列。以下是各个列的说明:
l 第一列是用户名,用户名与/etc/passwd文件中的用户名对应。
l 第二列是密码。密码是经过加密过的,系统不同计算规则不同。
l 第三列是最后一次修改密码的日期,这里是16982,意思是从1970-01-01那天之后16982天的日期。
l 第四列是密码不可更新的天数,就是在设置密码后,N天之内不能再次修改,防止频繁修改密码,如果是0,就是随时可以修改密码。
l 第五列是密码必须修改的天数,就是在设置密码后,N天后必须修改密码,不然会变成过期状态。这里是一堆九,大约是273年。
l 第六列是密码更改必须修改前多少天发出警告,这里是7天。
l 第七列是密码过期后N天内还可以使用,不过过期后使用时会强制要去修改密码,如果在过期N天后还没有修改密码,那账号就不能再使用了。
l 第八列是账号失效时间,指定日期之后,就无法再使用了。
l 第九个是预留的列,暂时没用。
3、 /etc/group文件
这个group文件是记录用户组信息的,文件格式如下:
root:x:0: bin:x:1:bin,daemon daemon:x:2:bin,daemon hadoop:x:500: |
文件中一行是一个用户组,每行用:分割为四列:
l 第一列为组名称
l 第二列为组密码,组密码已经移动到/etc/gshadow文件中了,所以这个固定是x。
l 第三列是GID,是用户组的唯一ID,/etc/passwd用户信息中的第四个字段就对应于这里的GID。
l 第四列是这个用户组下的用户名称,多个用户名以逗号分割,如果想将某个用户添加到一个组中,就在目标组这一行,添加上这个用户名。
4、 Linux用户登录流程
当一个客户端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Linux系统时,Linux系统会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验证:
(1)
寻找/etc/passwd文件中是否有此账号,没有就报错。
(2)
如果有就读取这个用户对应的UID、GID、shell设置信息。
(3)
然后拿着UID去/etc/shadow文件中验证密码。
(4)
验证通过后,就进入对应的shell环境。
二、
Linux用户管理、用户组管理
1、 添加用户
(1)
useradd 用户名
是添加一个用户,用户的各个信息采用默认值。
(2)
新用户的默认值可以用
useradd –D 命令来查看
[root@localhost ~]# useradd -D GROUP=100 默认的用户最GID HOME=/home 默认的Home目录路径 INACTIVE=-1 默认的密码失效日,为-1是永远不会失效 EXPIRE= 账号失效日 SHELL=/bin/bash 用户默认使用的shell SKEL=/etc/skel 用户Home目录的内容模板目录 CREATE_MAIL_SPOOL=yes 是否主动创建邮箱 |
(3)
useradd 用户名
命令执行后,没有指定密码,所以新用户状态是被封锁的,用户无法登陆,需要设置密码。
2、 设置密码
(1)
passwd 用户名
是为指定用户修改密码,如果只有passwd,就是修改当前用户的密码。
(2)
关于密码长度和复杂度要求,root可以设置任何长度和复杂度的密码,但是用其他账号是不允许设置短密码和低复杂度的密码的。
3、 修改用户
修改用户信息用usermod命令,各个参数如下:
-c :后面接用户的说明,即 /etc/passwd 第五列的说明列,可以加入一些用户的说明。 -d :后面接用户的Home目录,即修改 /etc/passwd 的第六列; -e :后面接日期,格式是 YYYY-MM-DD 也就是在 -f :后面接天数,为 shadow 的第七列。 -g :后面接初始用户组,修改 /etc/passwd 的第四个列,即是 GID 的列! -G :后面接次要用户组,修改这个使用者能够支援的用户组,修改的是 /etc/group -a :与 -G 合用,可‘增加次要用户组的支援’而非‘设定’! -l :后面接用户名称。是修改用户名称, /etc/passwd 的第一列! -s :后面接 Shell 的实际档案,例如 -u :后面接 UID 数字!即 -L :暂时将使用者的密码冻结,让他无法登入。其实仅改 /etc/shadow 的密码列。 -U |
4、 删除用户
userdel命令是用来删除用户。
userdel –r 用户名
是将用户和用户相关的所有数据全部删除。
三、
Linux文件权限管理
1、 Linux中文件权限划分
Linux系统中的目录和文件的访问身份分为三类:owner、group、others,分别简写为:o、g、o
l owner是文件的所有者。
l group是文件所有者所在组的其他成员。
l others就是不在所有者的所在组的其他用户。
每个身份对文件的权限又分为:read、write、execute。分别简写为:r、w、x,数字表示分别为:4,2,1
2、 ls –s 命令显示的信息
[root@localhost total drwxr-xr-x. -rw-r--r--. 1 root root 50010 Jun |
显示的结果信息,一行是一个目录或者一个文件,每行用空格分隔为七列:
l 第一列是权限信息:这部分的类似于 drwxr-xr-x 可以分为四部分:
(1)
第一个字符是表示文件类型,可以为以下几种类型
字符 |
含义 |
字符 |
含义 |
- |
文件 |
b |
存储设备,如硬盘 |
d |
目录 |
c |
串口设备,如键盘、鼠标 |
l |
链接文件 |
(2)
剩下的9个字符,可以平均分为三组,每组三个字符,字符由rwx-是个字符组成,分别代表是否有读取、写入、执行、无任何权限。
(3)
第一组定义了文件所有者对文件所拥有的权限
(4)
第二组为同用户组的用户对文件所拥有的权限
(5)
第三组为其他组用户对文件所拥有的权限
l 第二列是连接信息
l 第三列是所有者是哪个用户
l 第四列是文件所属用户组,一个所有者用户可能会属于多个组,这个属性是表面文件属于哪个组。
l 第五列是文件大小,单位默认是Byte。
l 第六列是最后修改日期,如要显示完整的时间格式,ls命令可以用参数 –l –full-time
l 第七列是目录名或者文件名。如果名字前面有个.就说明这个是一个隐藏文件。
3、 修改文件的权限
(1)
修改文件的权限用命令chmod来执行,有两种权限定义方式:数据方式和符号方式。
(2)
数字方式修改文件权限
像上面说说的,用三组rwx字符就可以表述出文件的owner、group、others三种身份的用户所拥有的权限信息。
而read用4表示,writer用2表示,execute用1表示;rwx可以用[4+2+1]=7表示。r-x可以用[4+1]=5表示。
那么某一个文件的三个身份的权限信息就可以用三个数字表示。
例如:要将1.sh文件的权限设置为所有者可读可写可以执行,同组可读可执行不可写,其他组的用户没有权限。
chmod 750
1.sh
(3)
符号类型修改文件权限
chmod |
u g o a |
+ (增加) - = |
r w x |
文件或者目录 |
例如:要将1.sh文件的的其他组用户添加可读权限:chmod o+r 1.sh
例如:要将1.sh文件的的所有用户添加可执行限:chmod a+x 1.sh
4、 修改文件的所有者
(1)
修改文件的所有者用命令
chown 用户名 文件/目录
(2)
修改文件的所属组命令chgrp 用户组 文件/目录
(3)
修改文件的所有者和所属组用命令 chown 用户名:用户组 文件/目录
5、 目录权限和子文件权限关系
附件列表
Linux用户体系和文件权限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ux用户管理和文件权限
linux用户管理和文件权限 新建用户:useradd ftpuser useradd -g gxx userxx修改密码:passwd ftpuser新增用户组:# groupadd gr ...
- Linux - 用户管理与文件权限
目录 Linux - 用户管理与文件权限 创建普通用户 切换用户 userdel删除用户 sudo 命令 文件与目录权限 Linux权限的解读 目录权限 查看用户权限的命令 文件权限 修改权限的命令 ...
- Linux 用户管理 与 文件权限
Linux 用户管理 与 文件权限 用户组操作 1.groupadd命令 groupadd [-g -o] gid group 各个选项具体含义如下: -g:指定新建用户组的GID号,该GID号必须唯 ...
- linux用户身份和文件权限
1.用户身份与能力 root管理员是linux 的超级用户,他拥有系统的所有权,能够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如添加/删除用户,启动/关闭服务进程,开启/禁用硬件设备…… "Linux系统中的管理 ...
- Linux用户身份与文件权限学习笔记
用户身份 管理员UID为0:系统的管理员用户 系统用户UID为1~999:服务程序会有独立的系统用户负责运行:防止被黑客入侵进行提权,并有效控制被破坏的范围 普通用户UID从1000开始:是由管理员创 ...
- linux用户身份与文件权限
用户 useradd [ 参数 ] 用户名 添加用户 sudo useradd -d /home/test -u 1001 -s /bin/bash name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更改用 ...
- Linux学习之用户身份与文件权限
Linux学习之用户身份与文件权限 1 用户身份及能力 Linux系统的管理员之所以是root,并不是因为其名叫root,而是该用户身份号码数值(UID)为0. 管理员UID为0:系统的管理员用户 系 ...
- 网卡配置文件详解 用户管理与文件权限篇 文件与目录权限 软连接 tar解压命令 killall命令 linux防火墙 dns解析设置 计划任务crond服务 软件包安装 阿里云 yum源 安装
Linux系统基础优化及常用命令 Linux基础系统优化 引言没有,只有一张图. Linux的网络功能相当强悍,一时之间我们无法了解所有的网络命令,在配置服务器基础环境时,先了解下网络参数设定命令. ...
- Linux常用命令--用户管理,文件权限,打包命令等
幕布链接 Linux常用命令--用户管理,文件权限,打包命令等
随机推荐
- 问题记录:EntityFramework 一对一关系映射
EntityFramework 一对一关系映射有很多种,比如主键作为关联,配置比较简单,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Teacher { public int Id { get; set; } ...
- CSS 3学习——transform 2D转换
首先声明一点,transform属性不为none的元素是它的定位子元素(绝对定位和固定定位)的包含块,而且对内创建一个新的层叠上下文. 注意:可以通过 transform-box 属性指定元素的那个盒 ...
- CSS知识总结(七)
CSS常用样式 5.背景样式 1)背景颜色 background-color : transparent | color 常用值:①英文单词,②十六进制,③RGB或RGBA 另外,还有一种是 渐变色彩 ...
- redis成长之路——(一)
为什么使用redis Redis适合所有数据in-momory的场景,虽然Redis也提供持久化功能,但实际更多的是一个disk-backed的功能,跟传统意义上的持久化有比较大的差别,那么可能大家就 ...
- 大数据之Yarn——Capacity调度器概念以及配置
试想一下,你现在所在的公司有一个hadoop的集群.但是A项目组经常做一些定时的BI报表,B项目组则经常使用一些软件做一些临时需求.那么他们肯定会遇到同时提交任务的场景,这个时候到底如何分配资源满足这 ...
- IP报头
位字段的值设置为二进制的0100表示IP版本4(IPv4).设置为0110表示IP版本6(IPv6) 位,它表示32位字长的IP报头长度,设计报头长度的原因是数据包可选字段大小会发生变化.IP ...
- 解决WINDOWS防火墙开启后Ping不通
WINDOWS系统由于安全考虑,当开启防火墙时,默认不允许外主机对其进行ping功能,即别的电脑ping不通本机.别的主机ping不通本机是因为本机的防火墙关闭了ICMP回显功能,只要把这回显功能打开 ...
- 我的MYSQL学习心得(五) 运算符
我的MYSQL学习心得(五) 运算符 我的MYSQL学习心得(一) 简单语法 我的MYSQL学习心得(二) 数据类型宽度 我的MYSQL学习心得(三) 查看字段长度 我的MYSQL学习心得(四) 数据 ...
- CYQ.Data V5 分布式缓存Redis应用开发及实现算法原理介绍
前言: 自从CYQ.Data框架出了数据库读写分离.分布式缓存MemCache.自动缓存等大功能之后,就进入了频繁的细节打磨优化阶段. 从以下的更新列表就可以看出来了,3个月更新了100条次功能: 3 ...
- 入园记------我的DBA之路
今天周一拖着疲惫的身躯 11点才离开公司,回到家估计写完这篇博客就要17号了. 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很黑,突然很多感触,一个人在北京拼搏,不敢停止学习的脚步,因为只要停下来就会感觉到孤独. 回顾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