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eq=x)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x+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eq=y),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y+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握手过程中传送的包里不包含数据,三次握手完毕后,客户端与服务器才正式开始传送数据。理想状态下,TCP连接一旦建立,在通信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动关闭连接之前,TCP 连接都将被一直保持下去。

传输数据过程:

a.超时重传

超时重传机制用来保证TCP传输的可靠性。每次发送数据包时,发送的数据报都有seq号,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会回复ack进行确认,表示某一seq号数据已经收到。发送方在发送了某个seq包后,等待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收到对应的ack回复,就会认为报文丢失,会重传这个数据包。

b.快速重传

接受数据一方发现有数据包丢掉了。就会发送ack报文告诉发送端重传丢失的报文。如果发送端连续收到标号相同的ack包,则会触发客户端的快速重传。比较超时重传和快速重传,可以发现超时重传是发送端在傻等超时,然后触发重传;而快速重传则是接收端主动告诉发送端数据没收到,然后触发发送端重传。

c.流量控制

这里主要说TCP滑动窗流量控制。TCP头里有一个字段叫Window,又叫Advertised-Window,这个字段是接收端告诉发送端自己还有多少缓冲区可以接收数据。于是发送端就可以根据这个接收端的处理能力来发送数据,而不会导致接收端处理不过来。 滑动窗可以是提高TCP传输效率的一种机制。

d.拥塞控制

滑动窗用来做流量控制。流量控制只关注发送端和接受端自身的状况,而没有考虑整个网络的通信情况。拥塞控制,则是基于整个网络来考虑的。考虑一下这样的场景:某一时刻网络上的延时突然增加,那么,TCP对这个事做出的应对只有重传数据,但是,重传会导致网络的负担更重,于是会导致更大的延迟以及更多的丢包,于是,这个情况就会进入恶性循环被不断地放大。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网络内有成千上万的TCP连接都这么行事,那么马上就会形成“网络风暴”,TCP这个协议就会拖垮整个网络。为此,TCP引入了拥塞控制策略。拥塞策略算法主要包括:慢启动,拥塞避免,拥塞发生,快速恢复。

四次握手断开连接:

第一次挥手:主动关闭方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主动方到被动关闭方的数据传送,也就是主动关闭方告诉被动关闭方:我已经不会再给你发数据了(当然,在fin包之前发送出去的数据,如果没有收到对应的ack确认报文,主动关闭方依然会重发这些数据),但此时主动关闭方还可以接受数据。

第二次挥手:被动关闭方收到FIN包后,发送一个ACK给对方,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与SYN相同,一个FIN占用一个序号)。

第三次挥手:被动关闭方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被动关闭方到主动关闭方的数据传送,也就是告诉主动关闭方,我的数据也发送完了,不会再给你发数据了。

第四次挥手:主动关闭方收到FIN后,发送一个ACK给被动关闭方,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至此,完成四次挥手。

两个问题:

(1)为什么连接的时候是三次握手而断开的时候是四次握手?

  TCP建立连接要进行3次握手,而断开连接要进行4次,这是由于TCP的半关闭造成的,因为TCP连接是全双工的(
即数据可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递)所以进行关闭时每个方向上都要单独进行关闭,这个单方向的关闭就叫半关闭.
关闭的方法是一方完成它的数据传输后,就发送一个FIN来向另一方通告将要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当一端收到一个FIN,它必须
通知应用层TCP连接已终止了这个方向的数据传送,发送FIN通常是应用层进行关闭的结果.

(2)为什么不能两次握手能进行连接而是三次握手?

  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现在把三次握手改成仅需要两次握手,死锁是可能发生的。作为例子,考虑计算机S和C之间的通信,假定C给S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S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S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C在S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S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S建立什么样的序列号,C甚至怀疑S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C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S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S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所以采用三次握手是为了防止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主机。

参考:图解TCP/IP

http://blog.csdn.net/qq276592716/article/details/19762121

TCP/IP 三次握手和四次握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IP三次挥手,四次断开(精简)

    很多协议都是基于TCP/IP协议的基础之上进行工作的,可能我们了解这些原理近期看来并无实际作用,因为它不像如一些web服务器配置一样,配置了我就可以使用,就可以提供服务. 但是从我们长远发展角度来看, ...

  2. TCP连接和连接释放(TCP的三次挥手和四次握手)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运输连接是用来传送TCP报文的.TCP运输连接的建立和释放是每一次面向连接的通信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运输连接就有三个阶段,即: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 ...

  3. TCP/I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握手流程解析

    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2cto.com/net/201310/251896.html TCP/I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握手流程解析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 ...

  4. TCP/I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握手流程解析(转载及总结)

    原文地址:http://www.2cto.com/net/201310/25189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TCP/I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握手流程解析 一.TCP报文格式  TCP/IP协议的详 ...

  5. 在深谈TCP/IP三步握手&四步挥手原理及衍生问题—长文解剖IP

    如果对网络工程基础不牢,建议通读<细说OSI七层协议模型及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下面就是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Interne ...

  6. TCP/I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握手

    TCP/I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握手流程解析 一.TCP报文格式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解>三卷本.下面是TCP报文格式图:图1 TCP报文格式  上图中有几个 ...

  7. 31.TCP/IP 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TCP/IP三次握手 TCP建立连接为什么是三次握手,而不是两次或四次? TCP,名为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IP协议号为6. 顺便说一句,原则上任何数据传输都无法确保绝对可靠,三次握手 ...

  8. TCP/I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的正确姿势

    0.史上最容易理解的: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257281 A 理解TCP/I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的正确姿势http ...

  9. TCP/IP 三次握手,四次断开

    TCP/IP 三次握手,四次断开 一.TCP报文格式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解>三卷 本. 下面是TCP报文格式图: 图 ...

  10. WireShark抓包分析以及对TCP/I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的分析

    WireShark抓包分析TCP/I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Wireshark介绍: Wireshark(前称Ethereal)是一个网络封包分析软件.功能十分强大,是一个可以在多个操作系统平台上的开源 ...

随机推荐

  1. 自定义使用S缓存方法

    <?php $info=S("name","lizhaoyao"); $name=S("name"); var_dump($name) ...

  2. 【原创】javascript——事件思维导图

  3. GB2312转换成UTF-8与utf_8转换成GB2312

    本文转载:http://www.cnblogs.com/jonhson/archive/2010/08/10/1796536.html /// <summary> /// utf_8转换成 ...

  4. 用Excel完成专业化数据统计、分析工作

    使用Excel可以完成很多专业软件才能完成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比如:直方图.相关系数.协方差.各种概率分布.抽样与动态模拟.总体均值判断,均值推断.线性.非线性回归.多元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等.本专题 ...

  5. uboot中的mmc命令

    一:mmc的命令例如以下: 1:对mmc读操作 mmc read addr blk# cnt 2:对mmc写操作 mmc write addr blk# cnt 3:对mmc擦除操作 mmc eras ...

  6. [RxJS] Filtering operators: takeLast, last

    Operators take(), skip(), and first() all refer to values emitted in the beginning of an Observable ...

  7. android 06 LinearLayout

    xml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la ...

  8. css考核点整理(十)-响应式开发经验,响应式页面的三种核心技术是什么

    响应式开发经验,响应式页面的三种核心技术是什么

  9. windows10UWP:Segoe MDL2 图标指南

    windows10 UWP 开发中,图标的使用非常广泛.为此,微软建议大家使用 Segoe MDL2 Assets 字体来获取图标.Segoe MDL2 Assets 包括了哪里图标,微软在 http ...

  10. 利用DIV,实现简单的网页布局

    <html lang="en"><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G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