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wall-cmd命令详解
https://blog.csdn.net/GMingZhou/article/details/78090963
实例
# 安装firewalld
yum install firewalld firewall-config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 启动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 或者 firewall-cmd --state 查看状态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 停止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禁用 # 你也可以关闭目前还不熟悉的FirewallD防火墙,而使用iptables,命令如下:
yum install iptables-services
systemctl start iptables
systemctl enable iptables
配置firewalld
```
firewall-cmd --version # 查看版本
firewall-cmd --help # 查看帮助 # 查看设置:
firewall-cmd --state # 显示状态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 查看区域信息
firewall-cmd --get-zone-of-interface=eth0 # 查看指定接口所属区域
firewall-cmd --panic-on # 拒绝所有包
firewall-cmd --panic-off # 取消拒绝状态
firewall-cmd --query-panic # 查看是否拒绝 firewall-cmd --reload # 更新防火墙规则
firewall-cmd --complete-reload
# 两者的区别就是第一个无需断开连接,就是firewalld特性之一动态添加规则,第二个需要断开连接,类似重启服务 # 将接口添加到区域,默认接口都在public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interface=eth0
# 永久生效再加上 --permanent 然后reload防火墙 # 设置默认接口区域,立即生效无需重启
firewall-cmd --set-default-zone=public # 查看所有打开的端口:
firewall-cmd --zone=dmz --list-ports # 加入一个端口到区域:
firewall-cmd --zone=dmz --add-port=8080/tcp # 打开一个服务,类似于将端口可视化,服务需要在配置文件中添加,/etc/firewalld 目录下有services文件夹,这个不详细说了,详情参考文档
firewall-cmd --zone=work --add-service=smtp # 移除服务
firewall-cmd --zone=work --remove-service=smtp # 显示支持的区域列表
firewall-cmd --get-zones # 设置为家庭区域
firewall-cmd --set-default-zone=home # 查看当前区域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 设置当前区域的接口
firewall-cmd --get-zone-of-interface=enp03s # 显示所有公共区域(public)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all # 临时修改网络接口(enp0s3)为内部区域(internal)
firewall-cmd --zone=internal --change-interface=enp03s # 永久修改网络接口enp03s为内部区域(internal)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internal --change-interface=enp03s
服务管理
# 显示服务列表
Amanda, FTP, Samba和TFTP等最重要的服务已经被FirewallD提供相应的服务,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查看: firewall-cmd --get-services # 允许SSH服务通过
firewall-cmd --enable service=ssh # 禁止SSH服务通过
firewall-cmd --disable service=ssh # 打开TCP的8080端口
firewall-cmd --enable ports=8080/tcp # 临时允许Samba服务通过600秒
firewall-cmd --enable service=samba --timeout=600 # 显示当前服务
firewall-cmd --list-services # 添加HTTP服务到内部区域(internal)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internal --add-service=http
firewall-cmd --reload # 在不改变状态的条件下重新加载防火墙
端口管理
# 打开443/TCP端口
firewall-cmd --add-port=443/tcp # 永久打开3690/TCP端口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3690/tcp # 永久打开端口好像需要reload一下,临时打开好像不用,如果用了reload临时打开的端口就失效了
firewall-cmd --reload # 查看防火墙,添加的端口也可以看到
firewall-cmd --list-all
控制端口 / 服务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控制端口的开放,一种是指定端口号另一种是指定服务名。虽然开放 http 服务就是开放了 80 端口,但是还是不能通过端口号来关闭,也就是说通过指定服务名开放的就要通过指定服务名关闭;通过指定端口号开放的就要通过指定端口号关闭。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指定端口的时候一定要指定是什么协议,tcp 还是 udp。知道这个之后以后就不用每次先关防火墙了,可以让防火墙真正的生效。
firewall-cmd --add-service=mysql # 开放mysql端口
firewall-cmd --remove-service=http # 阻止http端口
firewall-cmd --list-services # 查看开放的服务
firewall-cmd --add-port=3306/tcp # 开放通过tcp访问3306
firewall-cmd --remove-port=80tcp # 阻止通过tcp访问3306
firewall-cmd --add-port=233/udp # 开放通过udp访问233
firewall-cmd --list-ports # 查看开放的端口
伪装 IP
firewall-cmd --query-masquerade # 检查是否允许伪装IP
firewall-cmd --add-masquerade # 允许防火墙伪装IP
firewall-cmd --remove-masquerade# 禁止防火墙伪装IP
端口转发
端口转发可以将指定地址访问指定的端口时,将流量转发至指定地址的指定端口。转发的目的如果不指定 ip 的话就默认为本机,如果指定了 ip 却没指定端口,则默认使用来源端口。 如果配置好端口转发之后不能用,可以检查下面两个问题:
- 比如我将 80 端口转发至 8080 端口,首先检查本地的 80 端口和目标的 8080 端口是否开放监听了
- 其次检查是否允许伪装 IP,没允许的话要开启伪装 IP
firewall-cmd --add-forward-port=port=80:proto=tcp:toport=8080 # 将80端口的流量转发至8080
firewall-cmd --add-forward-port=proto=80:proto=tcp:toaddr=192.168.1.0.1 # 将80端口的流量转发至192.168.0.1
firewall-cmd --add-forward-port=proto=80:proto=tcp:toaddr=192.168.0.1:toport=8080 # 将80端口的流量转发至192.168.0.1的8080端口
- 当我们想把某个端口隐藏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在防火墙上阻止那个端口访问,然后再开一个不规则的端口,之后配置防火墙的端口转发,将流量转发过去。
- 端口转发还可以做流量分发,一个防火墙拖着好多台运行着不同服务的机器,然后用防火墙将不同端口的流量转发至不同机器。
firewall-cmd命令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cmd命令详解
这几天用了一下Windows系统的“黑框”,即win+R键,发现有些命令都忘了,还得查,就总结了一下: cmd命令 CMD命令:开始->运行->键入cmd或command(在命令行里可以看 ...
- docker的cmd命令详解-前后台理解
CMD 指令的格式和 RUN 相似,也是两种格式: shell 格式:CMD <命令> exec 格式:CMD ["可执行文件", "参数1", & ...
- centos7中firewall防火墙命令详解
为了架设ss在vultr上买了一个日本的vps 用的是centos7的系统 防火墙是 firewall 捣鼓了两天 在这里总结一下. 如果小伙伴也准备在vultr上买vps 在注册是 可以使用这个优 ...
- Windows学习总结(10)——Windows系统中常用的CMD命令详解
1.ping命令 ping是电脑网络故障诊断中的常用的命令,它的作用是用来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者网络连接速度.我们来看一下PING命令的具体表述. 日常的诊断过程中我们最常用到的就是诊断连接是否通畅. ...
- Linux下ps命令详解 Linux下ps命令的详细使用方法
http://www.jb51.net/LINUXjishu/56578.html Linux下的ps命令比较常用 Linux下ps命令详解Linux上进程有5种状态:1. 运行(正在运行或在运行队列 ...
- DOS命令详解
DOS命令详解 命令 \? 可以进入命令帮助 1.md命令创建目录. MKDIR [drive:]pathMD [drive:]path 如果命令扩展被启用,MKDIR 会如下改变: 如果需要,MKD ...
- IIS7.0 Appcmd 命令详解和定时重启应用池及站点的设置
IIS7.0 Appcmd 命令详解 废话不说!虽然有配置界面管理器!但是做安装包的时候命令创建是必不可少的!最近使用NSIS制作安装包仔细研究了一下Appcmd的命令,可谓是功能齐全. 上网查了些资 ...
- hbase shell基础和常用命令详解(转)
HBase shell的基本用法 hbase提供了一个shell的终端给用户交互.使用命令hbase shell进入命令界面.通过执行 help可以看到命令的帮助信息. 以网上的一个学生成绩表的例子来 ...
- bat批处理文件命令详解
bat批处理文件命令详解 echo.@.call.pause.rem(小技巧:用::代替rem)是批处理文件最常用的几个命令 echo 表示显示此命令后的字符 echo off 表示在此语句后所有运 ...
- 把java文件打包成.jar (jar命令详解)
把java文件打包成.jar (jar命令详解) 先打开命令提示符(win2000或在运行框里执行cmd命令,win98为DOS提示符),输入jar Chelp,然后回车(如果你盘上已经有了jdk1. ...
随机推荐
- JS实现倒计时效果,并退出系统
背景:由于单点登录后,一直在本系统操作,可是门户体统的会话失效时间有30分钟,所以30分钟后,需要重新登录系统才可以进行操作. 方法:想过在本系统中的每个操作都先跟门户系统进行交互,渠道refresh ...
- iOS 中 UIView 和 CALayer 的关系
UIView 有一个名叫 layer ,类型为 CALayer 的对象属性,它们的行为很相似,主要区别在于:CALayer 继承自 NSObject ,不能够响应事件. 这是因为 UIView 除了负 ...
- IO模型之AIO代码及其实践详解
一.AIO简介 AIO是java中IO模型的一种,作为NIO的改进和增强随JDK1.7版本更新被集成在JDK的nio包中,因此AIO也被称作是NIO2.0.区别于传统的BIO(Blocking IO, ...
- 7层网络以及5种Linux IO模型以及相应IO基础
一.七层网络模型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它是一个七层的. ...
- ipv4与ipv6 Inet4Address类和Inet6Address类
在设置本地IP地址的时候,一些人会疑惑IPv4与IPv6的区别是什么?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分享ipv4与ipv6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ipv4与ipv6的区别 在windows 7以 ...
- thinkphp5自动生成文档/注释代码自动生成api文档
composer require weiwei/api-doc dev-master 安装之后,readme 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代码: 部分界面: gitbub:https://github.com/z ...
- VS Code Monokai Pro验证
最新的VS Code Monokai Pro激活方式 需要vscode,并且安装了monokai pro插件 进入目录 Mac OS cd -/.vscode/extensions/monokai.t ...
- GIS 基础知识简介
前言 前一段时间,在公司进行了分析 GIS 基础信息的介绍.之所以会有这个介绍以及为什么是我?这个个中缘由说下. 公司不是一个GIS方面的公司,但是由于业务的需要,经常需要用到地图(要和地图打交道), ...
- Latex快速注释掉多行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中你想要注释掉的内容,同时按住Ctrl+Alt+Shift+→
- python - Flask 基础 - 蓝图( Blueprint )(2)
""" 蓝图:为开发者提供的目录结构 - 使用: 1. 根目录创建一个跟项目名一样的文件 - 创建后第一步,在这个文件夹中添加一个 __init__.py 的配置文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