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系列 List(四):LinkedList
LinkedList 是链表的经典实现,其底层采用链表节点的方式实现。
public class LinkedList<E>
extends AbstractSequentialList<E>
implements List<E>, Deque<E>,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从类继承结构图可以看到,LinkedList 不仅实现了 List 接口,还实现了 Deque 双向队列接口。
原理
为了深入理解 LinkedList 的原理,我们将从类成员变量、构造方法、核心方法两个方面逐一介绍。
类成员变量
// 链表大小
transient int size = 0;
// 首节点
transient Node<E> first;
// 尾节点
transient Node<E> last;
// Node节点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
Node<E> next;
Node<E> prev;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其采用了链表节点的方式实现,并且每个节点都有前驱和后继节点。
构造方法
LinkedList 总共有 2 个构造方法:
public LinkedList() {
}
public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
this();
addAll(c);
}
构造方法比较简单,这里不深入介绍。
核心方法
在 LinkedList 中最为核心的是查找、插入、删除、扩容这几个方法。
查找
LinkedList 底层基于链表结构,无法向 ArrayList 那样随机访问指定位置的元素。LinkedList 查找过程要稍麻烦一些,需要从链表头结点(或尾节点)向后查找,时间复杂度为 O(N)。相关源码如下:
public E get(int 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node(index).item;
}
Node<E> node(int index) {
/*
* 如果获取的元素小于容量的一般,则从头结点开始查找,否则从尾节点开始查找。
*/
if (index < (size >> 1)) {
Node<E> x = first;
// 循环向后查找,直至 i == index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Node<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上面的代码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遍历的方式定位目标位置的节点。获取到节点后,取出节点存储的值返回即可。这里面有个小优化,即通过比较 index 与节点数量 size/2 的大小,决定从头结点还是尾节点进行查找。
插入
LinkedList 除了实现了 List 接口相关方法,还实现了 Deque 接口的很多方法,例如:addFirst、addLast、offerFirst、offerLast 等。但这些方法的实现思路大致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只讲 add 方法的实现。
add 方法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直接插入队尾,一个是插入指定位置。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add方法:直接插入队列。
public boolean add(E e) {
linkLast(e);
return true;
}
可以看到其直接调用了 linkLast 方法,其实它就是 Deque 接口的一个方法。
void linkLast(E e) {
final Node<E> l = last;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last = newNode;
if (l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l.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上述代码进行了节点的创建以及引用的变化,最后增加链表的大小。
我们继续看第二个add方法:插入指定位置。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if (index == size)
linkLast(element);
else
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
如果我们插入的位置还是链表尾部,那么还是会调用 linkLast 方法。否则调用 node 方法取出插入位置的节点,否则调用 linkBefore 方法插入。
void linkBefore(E e, Node<E> succ) {
// assert succ != null;
final Node<E> pred = succ.prev;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succ);
succ.prev = newNode;
if (pred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pred.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上述代码进行了节点的创建以及引用的变化,最后增加链表的大小。
删除
删除节点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移除特定的元素,第二个是移除某个位置的元素。
我们先看第一个删除方法:移除特定的元素。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if (o == null) {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x.item == null) {
unlink(x);
return true;
}
}
} else {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o.equals(x.item)) {
unlink(x);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上述代码的大致思路为:遍历找到删除的节点,之后调用 unlink() 方法解除引用。我们继续看看 unlink() 方法的代码。
E unlink(Node<E> x) {
// assert x != null;
final E element = x.item;
final Node<E> next = x.next;
final Node<E> prev = x.prev;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xt;
} else {
prev.next = next;
x.prev = null;
}
if (next == null) {
last = prev;
} else {
next.prev = prev;
x.next = null;
}
x.item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unlink() 代码里就是做了一系列的引用修改操作。下面的步骤图非常详细地解释了整个删除过程。
本文图片来源于田小波的博客
总结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LinkedList 有如下特点:
- 底层基于链表实现,修改速度快,读取速度慢(读取时间复杂度O(N),修改时间复杂度O(N),因为要查找元素,所以修改也是O(N))。
- 非线程安全。
- 与 ArrayList 不同,LinkedList 没有容量限制,所以也没有扩容机制。
集合系列 List(四):LinkedList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 集合系列05之 Linked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概要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ArrayList,并了解了fail-fast机制.这一章我们接着学习List的实现类——LinkedList.和学习ArrayList一样,接下来呢,我们先对Linked ...
- 【转】Java 集合系列05之 Linked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概要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ArrayList,并了解了fail-fast机制.这一章我们接着学习List的实现类——LinkedList.和学习ArrayList一样,接下来呢,我们先对Linked ...
- Java 集合系列(四)—— ListIterator 源码分析
以脑图的形式来展示Java集合知识,让零碎知识点形成体系 Iterator 对比 Iterator(迭代器)是一种设计模式,是一个对象,用于遍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Iterator 包含四个方法 ...
- 【Java集合系列二】LinkedList解析
一.简介 1.LinkedList继承关系 2.LinkedList底层实现 LinkedList使用双向链表存储数据,所以没有默认的容量,也不会有扩容一说.只有两个指针,永远指向链表的两端:firs ...
- Java 集合系列08之 List总结(LinkedList, ArrayList等使用场景和性能分析)
概要 前面,我们学完了List的全部内容(ArrayList, LinkedList, Vector, Stack). Java 集合系列03之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 ...
- 【转】Java 集合系列08之 List总结(LinkedList, ArrayList等使用场景和性能分析)
概要 前面,我们学完了List的全部内容(ArrayList, LinkedList, Vector, Stack). Java 集合系列03之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 ...
- 【Java集合系列】目录
2017-07-29 13:49:40 一.Collection的全局继承关系 二.系列文章 [Java集合系列一]ArrayList解析 备注: 1.ArrayList本质上就是一个数组,所有对外提 ...
- Java 集合系列目录(Category)
下面是最近总结的Java集合(JDK1.6.0_45)相关文章的目录. 01. Java 集合系列01之 总体框架 02. Java 集合系列02之 Collection架构 03. Java 集合系 ...
- Java 集合系列 07 List总结(LinkedList, ArrayList等使用场景和性能分析)
java 集合系列目录: Java 集合系列 01 总体框架 Java 集合系列 02 Collection架构 Java 集合系列 03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
- Java 集合系列 04 Linked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集合系列目录: Java 集合系列 01 总体框架 Java 集合系列 02 Collection架构 Java 集合系列 03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
随机推荐
- PHP7 break和continue的区别
break:结束当前 for,foreach,while,do-while 或者 switch 结构的执行. continue:在循环结构用用来跳过本次循环中剩余的代码并在条件求值为真时开始执行下一次 ...
- BeetleX之TCP服务应用详解
BeetleX是.net core平台下的一个开源TCP 通讯组件,它不仅使用简便还提供了出色性能的支持,可以轻易让你实现上百万级别RPS吞吐的服务应用.组件所提供的基础功能也非常完善,可以让你轻易扩 ...
- Python面向对象-@property装饰器
python中,我们可以直接添加和修改属性的值: >>> class Student(object): ... pass ... >>> s = Student() ...
- JS---封装缓动(变速)动画函数---增加任意多个属性&增加回调函数
封装缓动(变速)动画函数---增加任意多个属性&增加回调函数 回掉函数fn,在所有元素到达目的位置后,判断是否传入一个函数,有就调用 if(fn){fn()}; 这样一次点击,产生多个动画 & ...
- DDMS files not found: xxx\hprof-conv.exe
出现如下错误: DDMS files not found: xxx\hprof-conv.exe The connection to adb is down, and a severe error h ...
- Pikachu-环境搭建
1.首先进行基础环境——本地服务器搭建. 这里使用xampp实现. 首先安装软件 配置apache 启动xampp以搭建本地服务器 2.安装Pikachu 配置xampp数据库信息 打开config. ...
- numpy的基本API(四)——拼接、拆分、添加、删除
numpy的基本拼接.拆分.添加.删除API iwehdio的博客园:https://www.cnblogs.com/iwehdio/ 1.np.concatenate((a, b), axis=0) ...
- C语言程序设计100例之(11):求质数
例11 求质数 问题描述 质数是指除了有1和自身作为约数外,不再有其他约数的数.比如:3.5.7是质数.而9不是质数,因为它还有约数3. 编写程序求给定区间中的所有质数. 输入格式 两个整数a和b, ...
- Linux - CentOS 7 安装 .Net Core 运行环境
阿里云的CentOS 7.7 64位,所需要的环境:MySql 5.7,.Net Core 2.2 ,Nginx 我这里用的 Xshell 工具,首先用root进入系统 版本信息 打开终端输入命令: ...
- Asp.net Core3.0 跨域配置
原文:http://www.zilaohu.cn/Jie/Detail_Jie?ID=78840a04-55b8-4988-80b2-f964fd822d63 下面配置后:被拒绝的域请求后,可以进入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