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算法杂货铺——分类算法之决策树(Decision tree)
https://www.cnblogs.com/leoo2sk/archive/2010/09/19/decision-tree.html
3.1、摘要
在前面两篇文章中,分别介绍和讨论了朴素贝叶斯分类与贝叶斯网络两种分类算法。这两种算法都以贝叶斯定理为基础,可以对分类及决策问题进行概率推断。在这一篇文章中,将讨论另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分类算法——决策树(decision tree)。相比贝叶斯算法,决策树的优势在于构造过程不需要任何领域知识或参数设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探测式的知识发现,决策树更加适用。
3.2、决策树引导
通俗来说,决策树分类的思想类似于找对象。现想象一个女孩的母亲要给这个女孩介绍男朋友,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女儿:多大年纪了?
母亲:26。
女儿:长的帅不帅?
母亲:挺帅的。
女儿:收入高不?
母亲:不算很高,中等情况。
女儿:是公务员不?
母亲:是,在税务局上班呢。
女儿:那好,我去见见。
这个女孩的决策过程就是典型的分类树决策。相当于通过年龄、长相、收入和是否公务员对将男人分为两个类别:见和不见。假设这个女孩对男人的要求是:30岁以下、长相中等以上并且是高收入者或中等以上收入的公务员,那么这个可以用下图表示女孩的决策逻辑(声明:此决策树纯属为了写文章而YY的产物,没有任何根据,也不代表任何女孩的择偶倾向,请各位女同胞莫质问我^_^):
上图完整表达了这个女孩决定是否见一个约会对象的策略,其中绿色节点表示判断条件,橙色节点表示决策结果,箭头表示在一个判断条件在不同情况下的决策路径,图中红色箭头表示了上面例子中女孩的决策过程。
这幅图基本可以算是一颗决策树,说它“基本可以算”是因为图中的判定条件没有量化,如收入高中低等等,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决策树,如果将所有条件量化,则就变成真正的决策树了。
有了上面直观的认识,我们可以正式定义决策树了: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个树结构(可以是二叉树或非二叉树)。其每个非叶节点表示一个特征属性上的测试,每个分支代表这个特征属性在某个值域上的输出,而每个叶节点存放一个类别。使用决策树进行决策的过程就是从根节点开始,测试待分类项中相应的特征属性,并按照其值选择输出分支,直到到达叶子节点,将叶子节点存放的类别作为决策结果。
可以看到,决策树的决策过程非常直观,容易被人理解。目前决策树已经成功运用于医学、制造产业、天文学、分支生物学以及商业等诸多领域。知道了决策树的定义以及其应用方法,下面介绍决策树的构造算法。
3.3、决策树的构造
不同于贝叶斯算法,决策树的构造过程不依赖领域知识,它使用属性选择度量来选择将元组最好地划分成不同的类的属性。所谓决策树的构造就是进行属性选择度量确定各个特征属性之间的拓扑结构。
构造决策树的关键步骤是分裂属性。所谓分裂属性就是在某个节点处按照某一特征属性的不同划分构造不同的分支,其目标是让各个分裂子集尽可能地“纯”。尽可能“纯”就是尽量让一个分裂子集中待分类项属于同一类别。分裂属性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
1、属性是离散值且不要求生成二叉决策树。此时用属性的每一个划分作为一个分支。
2、属性是离散值且要求生成二叉决策树。此时使用属性划分的一个子集进行测试,按照“属于此子集”和“不属于此子集”分成两个分支。
3、属性是连续值。此时确定一个值作为分裂点split_point,按照>split_point和<=split_point生成两个分支。
构造决策树的关键性内容是进行属性选择度量,属性选择度量是一种选择分裂准则,是将给定的类标记的训练集合的数据划分D“最好”地分成个体类的启发式方法,它决定了拓扑结构及分裂点split_point的选择。
属性选择度量算法有很多,一般使用自顶向下递归分治法,并采用不回溯的贪心策略。这里介绍ID3和C4.5两种常用算法。
3.3.1、ID3算法
从信息论知识中我们直到,期望信息越小,信息增益越大,从而纯度越高。所以ID3算法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信息增益度量属性选择,选择分裂后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进行分裂。下面先定义几个要用到的概念。
设D为用类别对训练元组进行的划分,则D的熵(entropy)表示为:
其中pi表示第i个类别在整个训练元组中出现的概率,可以用属于此类别元素的数量除以训练元组元素总数量作为估计。熵的实际意义表示是D中元组的类标号所需要的平均信息量。
现在我们假设将训练元组D按属性A进行划分,则A对D划分的期望信息为:
而信息增益即为两者的差值:
ID3算法就是在每次需要分裂时,计算每个属性的增益率,然后选择增益率最大的属性进行分裂。下面我们继续用SNS社区中不真实账号检测的例子说明如何使用ID3算法构造决策树。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设训练集合包含10个元素:
其中s、m和l分别表示小、中和大。
设L、F、H和R表示日志密度、好友密度、是否使用真实头像和账号是否真实,下面计算各属性的信息增益。
因此日志密度的信息增益是0.276。
用同样方法得到H和F的信息增益分别为0.033和0.553。
因为F具有最大的信息增益,所以第一次分裂选择F为分裂属性,分裂后的结果如下图表示:
在上图的基础上,再递归使用这个方法计算子节点的分裂属性,最终就可以得到整个决策树。
上面为了简便,将特征属性离散化了,其实日志密度和好友密度都是连续的属性。对于特征属性为连续值,可以如此使用ID3算法:
先将D中元素按照特征属性排序,则每两个相邻元素的中间点可以看做潜在分裂点,从第一个潜在分裂点开始,分裂D并计算两个集合的期望信息,具有最小期望信息的点称为这个属性的最佳分裂点,其信息期望作为此属性的信息期望。
3.3.2、C4.5算法
ID3算法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偏向于多值属性,例如,如果存在唯一标识属性ID,则ID3会选择它作为分裂属性,这样虽然使得划分充分纯净,但这种划分对分类几乎毫无用处。ID3的后继算法C4.5使用增益率(gain ratio)的信息增益扩充,试图克服这个偏倚。
C4.5算法首先定义了“分裂信息”,其定义可以表示成:
其中各符号意义与ID3算法相同,然后,增益率被定义为:
C4.5选择具有最大增益率的属性作为分裂属性,其具体应用与ID3类似,不再赘述。
3.4、关于决策树的几点补充说明
3.4.1、如果属性用完了怎么办
在决策树构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所有属性都作为分裂属性用光了,但有的子集还不是纯净集,即集合内的元素不属于同一类别。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更多信息可以使用了,一般对这些子集进行“多数表决”,即使用此子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作为此节点类别,然后将此节点作为叶子节点。
3.4.2、关于剪枝
在实际构造决策树时,通常要进行剪枝,这时为了处理由于数据中的噪声和离群点导致的过分拟合问题。剪枝有两种:
先剪枝——在构造过程中,当某个节点满足剪枝条件,则直接停止此分支的构造。
后剪枝——先构造完成完整的决策树,再通过某些条件遍历树进行剪枝。
关于剪枝的具体算法这里不再详述,有兴趣的可以参考相关文献。
(ZT)算法杂货铺——分类算法之决策树(Decision tree)的更多相关文章
- 算法杂货铺——分类算法之朴素贝叶斯分类(Naive Bayesian classification)
算法杂货铺——分类算法之朴素贝叶斯分类(Naive Bayesian classification) 0.写在前面的话 我个人一直很喜欢算法一类的东西,在我看来算法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其中蕴含着无与伦比 ...
- (ZT)算法杂货铺——分类算法之朴素贝叶斯分类(Naive Bayesian classification)
https://www.cnblogs.com/leoo2sk/archive/2010/09/17/naive-bayesian-classifier.html 0.写在前面的话 我个人一直很喜欢算 ...
- (ZT)算法杂货铺——分类算法之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
https://www.cnblogs.com/leoo2sk/archive/2010/09/18/bayes-network.html 2.1.摘要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朴素贝叶斯分类.朴素贝 ...
- 机器学习算法实践:决策树 (Decision Tree)(转载)
前言 最近打算系统学习下机器学习的基础算法,避免眼高手低,决定把常用的机器学习基础算法都实现一遍以便加深印象.本文为这系列博客的第一篇,关于决策树(Decision Tree)的算法实现,文中我将对决 ...
- 数据挖掘 决策树 Decision tree
数据挖掘-决策树 Decision tree 目录 数据挖掘-决策树 Decision tree 1. 决策树概述 1.1 决策树介绍 1.1.1 决策树定义 1.1.2 本质 1.1.3 决策树的组 ...
- 【机器学习算法-python实现】决策树-Decision tree(1) 信息熵划分数据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buptgshengod) 1.背景 决策书算法是一种逼近离散数值的分类算法,思路比較简单,并且准确率较高.国际权威的学术组织,数据挖掘国际 ...
- 用于分类的决策树(Decision Tree)-ID3 C4.5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ID3.C4.5和基于 Gini 的 CART 可用于分类,CART还可用于回归).决策树在分类过程中,表示的是基于特征对实例进行划分, ...
- ML之监督学习算法之分类算法一 ——— 决策树算法
一.概述 决策树(decision tree)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了数据中所蕴含的知识信息,因此决策树可以使用不熟悉的数据集合,并从中提取出一系列规则,在这些机器根据数据创建规则时,就是机器学习的过程. ...
- ML之监督学习算法之分类算法一 ———— k-近邻算法(最邻近算法)
一.概述 最近邻规则分类(K-Nearest Neighbor)KNN算法 由Cover 和Hart在1968年提出了最初的邻近算法, 这是一个分类(classification)算法 输入基于实例的 ...
随机推荐
- PythonStudy——nonlocal关键字
# 作用:将局部的变量提升为嵌套局部变量# 1.必须有同名嵌套局部变量,就是统一嵌套局部与局部的同名变量# -- 如果局部想改变嵌套局部变量的值(发生地址的变化),可以用nonlocal声明该变量 d ...
- Rocketlab公司火箭Electron介绍
http://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cket_Lab https://www.rocketlabusa.com/ Rocketlab(火箭实验室)是一家致力于 ...
- DEVEXPRESS GRIDVIEW 代码添加按钮(转)
https://www.cnblogs.com/qq-xiao/p/6122573.html 1.1 创建一个RepositoryItemButtonEdit方法 1 private Reposito ...
- MariaDB的安装与启动
MariaDB的安装与启动 1.安装前需要删除系统已存在的mysql及mariadb [root@vm172--- ~]# rpm -qa|grep mysql [root@vm172--- ~]# ...
- JavaScript的定时器如何先触发一次再延时
var data3=0; (function count3(){ console.log("count3:",data3++); setTimeout(count3,1000); ...
- redis 缓存击穿 看一篇成高手系列3
什么是缓存击穿 在谈论缓存击穿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下从缓存中加载数据的逻辑,如下图所示 因此,如果黑客每次故意查询一个在缓存内必然不存在的数据,导致每次请求都要去存储层去查询,这样缓存就失去了意义.如果 ...
- Getting Started with XlsxWriter
下面是一些关于使用XlsxWriter模块的简单介绍. 安装XlsxWriter 下面的是几个安装XlsxWriter模块的方法: 1.使用Pip 使用pip 方式是最推荐的从PyPi安装Python ...
- MS SQL 数据库所在C盘变得很大解决办法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MSSQL\LOG 一般是这个文件夹里的ERRORLOG变得很大.所以要清理. 执行一次EXEC sp_cy ...
- RAM和Flash区别
都是随机存储器,断电数据消失,但Flash有点不一样,它在消失数据之前,添加了一个""性质",这个性质能上电后再识别,且把这个信号返回到ram中,这样近似的把flash当 ...
- LeetCode——162. Find Peak Element
一.题目链接: https://leetcode.com/problems/find-peak-element/ 二.题目大意: 给定一个长度为N的一维数组,数组是无序的,要求找到数组中的极大值(或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