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了如何使用angular搭建起项目的前端框架,前端抽象出一个service层来向后端发送请求,后端则返回相应的json数据。本篇我们来介绍一下,如何在nodejs环境下利用express来搭建起服务端,使之正确的响应前端的请求。本文所讲的示例还是基于我们的学习项目QuestionMaker(https://github.com/Double-Lv/QuestionMaker)

运行起基于express的web服务器

express是一个web应用开发框架,它基于nodejs,扩展了很多web开发所需的功能,使得我们能够很方便的访问和操作request和response。请注意它和nginx或者tomcat并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开发框架,而不是服务器。
运行起基于express的web服务器是非常简单的,因为express都绑你封装好了。首先需要用npm安装好express,然后在项目根目录下新建一个server.js文件,内容如下: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var app = express();
app.listen(3000); var _rootDir = __dirname;
var protectDir = _rootDir + '/protect/'; app.use(express.static(_rootDir)); //注册路由
app.get('/', function(req, res){
res.sendFile(_rootDir+'/src/index.html');
}); app.use(function(req, res, next) {
res.status(404).sendFile(_rootDir+'/src/404.html');
});
app.use(function(err, req, res, next) {
console.error(err.stack);
res.status(500).send('500 Error');
});
上述代码实现了这几个功能,首先创建了http服务器,监听在3000端口。
然后app.use(express.static(_rootDir));这一行是使用了静态文件服务的中间件,这样我们项目下的js、css以及图片等静态文件就都可以访问到了。
接下来是注册路由,此处只匹配一个路由规则,那就是"/"(网站的根目录),当匹配到此路由后把首页文件index.html直接用res.sendFile方法给发送到浏览器端。这样浏览器用http://127.0.0.1:3001就可以访问到index.html了。网站的其他页面也可以通过配置类似的路由进行返回。express还支持配置模板引擎,默认支持ejs,你也可以自己配置其他的比如handlebars。
但是在本项目中,我们用的是angular的前端模板,所以后端就不需要模板了,没有进行配置。我们的路由机制也是完全使用的ng的前端路由,所以在express中只配置一条就够了。
在最后还有两块代码,分别是404和500错误的捕获。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是这样写呢?从上到下排下来就能分别捕获404和500了吗?其实这就是express的中间件机制,在此机制下,对客户端请求的处理像是一个流水线,把所有中间件串联起来,只要某个中间件把请求返回了,就结束执行,否则就从上到下一直处理此请求。
上面代码的流程就是,先按路由规则来匹配路径,如果路由匹配不到,则认为是发生404。500的错误请注意一个细节,在回调函数的参数中,第一个会传入err,就是错误对象,以此来标记是一个500错误。

理解中间件

express的核心是中间件机制,通过使用各种中间件,能够实现灵活的组装我们所需的功能。中间件是在管道中执行的,所谓管道就是像流水线一样,每到达一个加工区,相应的中间件就可以处理request和response对象,处理完后再送往下一个加工区。如果某个加工区把请求终结了,比如调用send方法返回给了客户端,那么处理就终止了。大部分情况下,都有现成的中间件供我们使用,比如用body-parser解析请求实体,用路由(路由也是一种中间件)来正确的派发请求。
比如我们在server.js中添加如下的代码:
app.use(function(req, res, next){
console.log('中间件1');
next();
}); app.use(function(req, res, next){
console.log('中间件2');
});

我们添加了两个中间件,请求过来之后会先被第一个捕获,然后进行处理,输出“中间件1”。后面接着执行了next()方法,就会进入下一个中间件。一个中间件执行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用next指向下一个中间件,要么将请求返回。如果什么都不做,请求将会被挂起,也就是说浏览器端将得不到返回,一直处于pendding状态。例如上面的中间件2,将会造成请求挂起,这是应该杜绝的。

 

路由设计

运行起了服务器,了解了中间件编程方式,接下来我们就该为前端提供api了。比如前端post一个请求到/api/submitQuestion来提交一份数据,我们该如何接收请求并做出处理呢,这就是路由的设计了。
给app.use的第一个参数传入路径可以匹配到对应的请求,例如:
app.use('/api/submitQuestion', function(){})
这样就可以捕获到刚刚的提交试题的请求,在第二个参数中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把数据插入到数据库。
但是,要注意了,express路由的正确使用姿势并不是这样的。app.use是用来匹配中间件的路径的,而不是请求的路径。因为路由也是一种中间件,所以这样的用法也是能够完成功能的,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按照官方标准的写法来写。
标准的写法是什么样子呢?代码如下:
var apiRouter = express.Router();
apiRouter.post('/submitQuestion', questionController.save);
app.use('/api', apiRouter);
我们利用的是express.Router这个对象,它同样有use、post、get等方法,用来匹配请求路径。然后我们再使用app.use把apiRouter作为第二个参数传进去。
要注意的是apiRouter.post和app.use的第一个参数。app.use匹配的是请求的“根路径”,这样可以把请求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所有的异步接口我们都叫api,那么这类请求我们就都应该挂在“/api”下。按照这样的规则,我们整个项目的路由规则如下:
//注册路由
app.get('/', function(req, res){
res.sendFile(_rootDir+'/src/index.html');
}); var apiRouter = express.Router();
apiRouter.post('/getQuestion', questionController.getQuestion);
apiRouter.post('/getQuestions', questionController.getQuestions);
apiRouter.post('/submitQuestion', questionController.save);
apiRouter.post('/updateQuestion', questionController.update);
apiRouter.post('/removeQuestion', questionController.remove);
apiRouter.post('/getPapers', paperController.getPapers);
apiRouter.post('/getPaper', paperController.getPaper);
apiRouter.post('/getPaperQuestions', paperController.getPaperQuestions);
apiRouter.post('/submitPaper', paperController.save);
apiRouter.post('/updatePaper', paperController.update);
apiRouter.post('/removePaper', paperController.remove); app.use('/api', apiRouter);

在router的第二个参数中,我们传入了questionController.save这样的方法,这是什么东西呢?怎么有点MVC的味道呢?没错,我们已经能够匹配到路由了,那服务端的业务逻辑以及数据库访问等该如何组织代码呢?

用“MVC”组织代码

用MVC的结构组织代码当然是黄金法则了。express可以用模板引擎来渲染view层,路由机制来组织controller层,但是express并没有明确规定MVC结构应该怎样写,而是把自由选择交给你,自己来组织MVC结构。当然你也可以组织别的形式,比如像Java中的“n层架构”。
在本项目中,我们就以文件夹的形式来简单组织一下。因为我们使用了前端模板,所以后端的view层就不存在了,只有controller和model。看一下项目的目录:
在protect下有两个文件夹controllers和models分别放C和M。我们路由中使用的questionController对象就定义在questionController.js中,来看一下用于保存试题的save方法是如何定义的:
var Question = require('../models/question');
module.exports = {
//添加试题
save: function(req, res){
var data = req.body.question;
Question.save(data, function(err, data){
if(err){
res.send({success: false, error: err});
}
else{
res.send({success: true, data: data});
}
});
}
}
questionController作为一个模块,使用标准的commonjs语法,我们定义了save方法,通过req.body.question,可以拿到前台传过来的数据。在这个模块中,我们require了位于model层的Question模型,没错,它就是用来操作数据库的,调用Question.save方法,这份数据就存入了数据库,然后在回调函数中,我们用res.send将json数据返回给前端。
定义好questionController后,我们就可以在server.js中把它给require进去了,然后就有了之前我们在路由中使用的
apiRouter.post('/submitQuestion', questionController.save);
整个流程就串通起来了。
models文件夹中放的就是模型了,用来管理与数据库的映射和交互,这里使用了mongoose作为数据库的操作工具,model层如何来编写,本篇就不做介绍了,在下一篇中我们再详细讲解。
最后再声明一下,本篇文章的代码是基于一个练习项目QuestionMaker,为了更好理解文章中的叙述,请查看项目的源码:https://github.com/Double-Lv/QuestionMaker

用“MEAN”技术栈开发web应用(二)express搭建服务端框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用“MEAN”技术栈开发web应用(三)用mongodb搭建数据库

    上一篇介绍了如何用express搭建起服务端MVC的开发架构,本篇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个Model层,也就是数据库访问层.包含如何使用mongodb搭建数据库,以及如何使用mongoose来访问数据. ...

  2. 用“MEAN”技术栈开发web应用(一)AngularJs前端架构

    前言 不知何时突然冒出“MEAN技术栈”这个新词,听起来很牛逼的样子,其实就是我们已经熟悉了的近两年在前端比较流行的技术,mongodb.express.angularjs.nodejs,由于这几项技 ...

  3. “MEAN”技术栈开发web应用

    “MEAN”技术栈开发web应用 上一篇我们讲了如何使用angular搭建起项目的前端框架,前端抽象出一个service层来向后端发送请求,后端则返回相应的json数据.本篇我们来介绍一下,如何在no ...

  4. Spring Security技术栈开发企业级认证与授权(一)环境搭建

    本项目是基于慕课网的Spring Security技术栈开发企业级认证与授权,采用IDEA开发,本文章用来记录该项目的学习过程. 慕课网视频:https://coding.imooc.com/clas ...

  5. Python全栈开发【基础二】

    Python全栈开发[基础二] 本节内容: Python 运算符(算术运算.比较运算.赋值运算.逻辑运算.成员运算) 基本数据类型(数字.布尔值.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 其他(编码,range,f ...

  6. Bootstrap 是一个用于快速开发 Web 应用程序和网站的前端框架

    Bootstrap 是一个用于快速开发 Web 应用程序和网站的前端框架.Bootstrap 是基于 HTML.CSS.JAVASCRIPT 的. 历史 Bootstrap 是由 Twitter 的 ...

  7. 从零开始开发IM(即时通讯)服务端(二)

    好消息:IM1.0.0版本已经上线啦,支持特性: 私聊发送文本/文件 已发送/已送达/已读回执 支持使用ldap登录 支持接入外部的登录认证系统 提供客户端jar包,方便客户端开发 github链接: ...

  8. CAS 5.1.x 的搭建和使用(二)—— 通过Overlay搭建服务端-其它配置说明

    CAS单点登录系列: CAS 5.1.x 的搭建和使用(一)—— 通过Overlay搭建服务端 CAS5.1.x 的搭建和使用(二)—— 通过Overlay搭建服务端-其它配置说明 CAS5.1.x ...

  9. Netty 学习(二):服务端与客户端通信

    Netty 学习(二):服务端与客户端通信 作者: Grey 原文地址: 博客园:Netty 学习(二):服务端与客户端通信 CSDN:Netty 学习(二):服务端与客户端通信 说明 Netty 中 ...

随机推荐

  1. 关于springmvc的配置文件

    开发常用的springmvc.xml配置文件,spring 3.0 spring-servlet.xml配置. <?xml version="1.0" encoding=&q ...

  2. JQuery初体验

    虽然做b/s也有一年半了,但是还没怎么认真的去看JQuery,趁自己生病的这几天,恶补一下JQuery方面的知识,保持学习的态度,内容很简单,聊以自慰一下>_<.废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了. ...

  3. CSS布局技巧 -- 内凹圆角

    圆角,相信每一个了解CSS属性的都知道,通过border-radius实现圆角(外凸圆角),但是如果需要实现内凹圆角怎么办呢?比如四角内凹的元素,比如如下所示这样的内凹圆角 对于这种问题,很多人的反应 ...

  4. Mysql连接到Visual studio注意

    测试环境:mysql(mysql-connector-net-6.9.7.msi)+visual studio2012 1.mysql安装ok的情况下!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数据源(ODBC)--用户D ...

  5. Html5应用程序缓存ApplicationCache

    应用缓存机制可以参考http://www.w3school.com.cn/html5/html_5_app_cache.asp,不再赘述.利用此机制,html5游戏可以实现和native app类似的 ...

  6. Unity加载模块深度解析(Shader)

    作者:张鑫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1949663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接上一篇 加载模块深度解析(二 ...

  7. c#利用WebClient和WebRequest获取网页源代码的比较

    前几天举例分析了用asp+xmlhttp获取网页源代码的方法,但c#中一般是可以利用WebClient类和WebRequest类获取网页源代码.下面分别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实现. WebClient类获取 ...

  8. ANSI C 所有的转义字符

    \a 响铃符 \b 回退符 \f 换页符 \n 换行符 \r 回车符 \t 横向制表符 \v 纵向制表符 \\ 反斜杠 \? 问号 \' 单引号 \" 双引号 \000 八进制数 \xhh ...

  9. hdu acm 2082 找单词

    找单词 Time Limit: 1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Total Submiss ...

  10. 第47讲:Scala多重界定代码实战及其在Spark中的应用源码解析

    今天学习了scala的多重界定 T >: A <: B 表示T同时有下界和下界,下界为A,上界为B,A为B的子类型.下界必须写在前面,上界必须写在后面,位置不能颠倒. T<:A w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