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了如何使用angular搭建起项目的前端框架,前端抽象出一个service层来向后端发送请求,后端则返回相应的json数据。本篇我们来介绍一下,如何在nodejs环境下利用express来搭建起服务端,使之正确的响应前端的请求。本文所讲的示例还是基于我们的学习项目QuestionMaker(https://github.com/Double-Lv/QuestionMaker)

运行起基于express的web服务器

express是一个web应用开发框架,它基于nodejs,扩展了很多web开发所需的功能,使得我们能够很方便的访问和操作request和response。请注意它和nginx或者tomcat并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开发框架,而不是服务器。
运行起基于express的web服务器是非常简单的,因为express都绑你封装好了。首先需要用npm安装好express,然后在项目根目录下新建一个server.js文件,内容如下: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var app = express();
app.listen(3000); var _rootDir = __dirname;
var protectDir = _rootDir + '/protect/'; app.use(express.static(_rootDir)); //注册路由
app.get('/', function(req, res){
res.sendFile(_rootDir+'/src/index.html');
}); app.use(function(req, res, next) {
res.status(404).sendFile(_rootDir+'/src/404.html');
});
app.use(function(err, req, res, next) {
console.error(err.stack);
res.status(500).send('500 Error');
});
上述代码实现了这几个功能,首先创建了http服务器,监听在3000端口。
然后app.use(express.static(_rootDir));这一行是使用了静态文件服务的中间件,这样我们项目下的js、css以及图片等静态文件就都可以访问到了。
接下来是注册路由,此处只匹配一个路由规则,那就是"/"(网站的根目录),当匹配到此路由后把首页文件index.html直接用res.sendFile方法给发送到浏览器端。这样浏览器用http://127.0.0.1:3001就可以访问到index.html了。网站的其他页面也可以通过配置类似的路由进行返回。express还支持配置模板引擎,默认支持ejs,你也可以自己配置其他的比如handlebars。
但是在本项目中,我们用的是angular的前端模板,所以后端就不需要模板了,没有进行配置。我们的路由机制也是完全使用的ng的前端路由,所以在express中只配置一条就够了。
在最后还有两块代码,分别是404和500错误的捕获。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是这样写呢?从上到下排下来就能分别捕获404和500了吗?其实这就是express的中间件机制,在此机制下,对客户端请求的处理像是一个流水线,把所有中间件串联起来,只要某个中间件把请求返回了,就结束执行,否则就从上到下一直处理此请求。
上面代码的流程就是,先按路由规则来匹配路径,如果路由匹配不到,则认为是发生404。500的错误请注意一个细节,在回调函数的参数中,第一个会传入err,就是错误对象,以此来标记是一个500错误。

理解中间件

express的核心是中间件机制,通过使用各种中间件,能够实现灵活的组装我们所需的功能。中间件是在管道中执行的,所谓管道就是像流水线一样,每到达一个加工区,相应的中间件就可以处理request和response对象,处理完后再送往下一个加工区。如果某个加工区把请求终结了,比如调用send方法返回给了客户端,那么处理就终止了。大部分情况下,都有现成的中间件供我们使用,比如用body-parser解析请求实体,用路由(路由也是一种中间件)来正确的派发请求。
比如我们在server.js中添加如下的代码:
app.use(function(req, res, next){
console.log('中间件1');
next();
}); app.use(function(req, res, next){
console.log('中间件2');
});

我们添加了两个中间件,请求过来之后会先被第一个捕获,然后进行处理,输出“中间件1”。后面接着执行了next()方法,就会进入下一个中间件。一个中间件执行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用next指向下一个中间件,要么将请求返回。如果什么都不做,请求将会被挂起,也就是说浏览器端将得不到返回,一直处于pendding状态。例如上面的中间件2,将会造成请求挂起,这是应该杜绝的。

 

路由设计

运行起了服务器,了解了中间件编程方式,接下来我们就该为前端提供api了。比如前端post一个请求到/api/submitQuestion来提交一份数据,我们该如何接收请求并做出处理呢,这就是路由的设计了。
给app.use的第一个参数传入路径可以匹配到对应的请求,例如:
app.use('/api/submitQuestion', function(){})
这样就可以捕获到刚刚的提交试题的请求,在第二个参数中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把数据插入到数据库。
但是,要注意了,express路由的正确使用姿势并不是这样的。app.use是用来匹配中间件的路径的,而不是请求的路径。因为路由也是一种中间件,所以这样的用法也是能够完成功能的,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按照官方标准的写法来写。
标准的写法是什么样子呢?代码如下:
var apiRouter = express.Router();
apiRouter.post('/submitQuestion', questionController.save);
app.use('/api', apiRouter);
我们利用的是express.Router这个对象,它同样有use、post、get等方法,用来匹配请求路径。然后我们再使用app.use把apiRouter作为第二个参数传进去。
要注意的是apiRouter.post和app.use的第一个参数。app.use匹配的是请求的“根路径”,这样可以把请求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所有的异步接口我们都叫api,那么这类请求我们就都应该挂在“/api”下。按照这样的规则,我们整个项目的路由规则如下:
//注册路由
app.get('/', function(req, res){
res.sendFile(_rootDir+'/src/index.html');
}); var apiRouter = express.Router();
apiRouter.post('/getQuestion', questionController.getQuestion);
apiRouter.post('/getQuestions', questionController.getQuestions);
apiRouter.post('/submitQuestion', questionController.save);
apiRouter.post('/updateQuestion', questionController.update);
apiRouter.post('/removeQuestion', questionController.remove);
apiRouter.post('/getPapers', paperController.getPapers);
apiRouter.post('/getPaper', paperController.getPaper);
apiRouter.post('/getPaperQuestions', paperController.getPaperQuestions);
apiRouter.post('/submitPaper', paperController.save);
apiRouter.post('/updatePaper', paperController.update);
apiRouter.post('/removePaper', paperController.remove); app.use('/api', apiRouter);

在router的第二个参数中,我们传入了questionController.save这样的方法,这是什么东西呢?怎么有点MVC的味道呢?没错,我们已经能够匹配到路由了,那服务端的业务逻辑以及数据库访问等该如何组织代码呢?

用“MVC”组织代码

用MVC的结构组织代码当然是黄金法则了。express可以用模板引擎来渲染view层,路由机制来组织controller层,但是express并没有明确规定MVC结构应该怎样写,而是把自由选择交给你,自己来组织MVC结构。当然你也可以组织别的形式,比如像Java中的“n层架构”。
在本项目中,我们就以文件夹的形式来简单组织一下。因为我们使用了前端模板,所以后端的view层就不存在了,只有controller和model。看一下项目的目录:
在protect下有两个文件夹controllers和models分别放C和M。我们路由中使用的questionController对象就定义在questionController.js中,来看一下用于保存试题的save方法是如何定义的:
var Question = require('../models/question');
module.exports = {
//添加试题
save: function(req, res){
var data = req.body.question;
Question.save(data, function(err, data){
if(err){
res.send({success: false, error: err});
}
else{
res.send({success: true, data: data});
}
});
}
}
questionController作为一个模块,使用标准的commonjs语法,我们定义了save方法,通过req.body.question,可以拿到前台传过来的数据。在这个模块中,我们require了位于model层的Question模型,没错,它就是用来操作数据库的,调用Question.save方法,这份数据就存入了数据库,然后在回调函数中,我们用res.send将json数据返回给前端。
定义好questionController后,我们就可以在server.js中把它给require进去了,然后就有了之前我们在路由中使用的
apiRouter.post('/submitQuestion', questionController.save);
整个流程就串通起来了。
models文件夹中放的就是模型了,用来管理与数据库的映射和交互,这里使用了mongoose作为数据库的操作工具,model层如何来编写,本篇就不做介绍了,在下一篇中我们再详细讲解。
最后再声明一下,本篇文章的代码是基于一个练习项目QuestionMaker,为了更好理解文章中的叙述,请查看项目的源码:https://github.com/Double-Lv/QuestionMaker

用“MEAN”技术栈开发web应用(二)express搭建服务端框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用“MEAN”技术栈开发web应用(三)用mongodb搭建数据库

    上一篇介绍了如何用express搭建起服务端MVC的开发架构,本篇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个Model层,也就是数据库访问层.包含如何使用mongodb搭建数据库,以及如何使用mongoose来访问数据. ...

  2. 用“MEAN”技术栈开发web应用(一)AngularJs前端架构

    前言 不知何时突然冒出“MEAN技术栈”这个新词,听起来很牛逼的样子,其实就是我们已经熟悉了的近两年在前端比较流行的技术,mongodb.express.angularjs.nodejs,由于这几项技 ...

  3. “MEAN”技术栈开发web应用

    “MEAN”技术栈开发web应用 上一篇我们讲了如何使用angular搭建起项目的前端框架,前端抽象出一个service层来向后端发送请求,后端则返回相应的json数据.本篇我们来介绍一下,如何在no ...

  4. Spring Security技术栈开发企业级认证与授权(一)环境搭建

    本项目是基于慕课网的Spring Security技术栈开发企业级认证与授权,采用IDEA开发,本文章用来记录该项目的学习过程. 慕课网视频:https://coding.imooc.com/clas ...

  5. Python全栈开发【基础二】

    Python全栈开发[基础二] 本节内容: Python 运算符(算术运算.比较运算.赋值运算.逻辑运算.成员运算) 基本数据类型(数字.布尔值.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 其他(编码,range,f ...

  6. Bootstrap 是一个用于快速开发 Web 应用程序和网站的前端框架

    Bootstrap 是一个用于快速开发 Web 应用程序和网站的前端框架.Bootstrap 是基于 HTML.CSS.JAVASCRIPT 的. 历史 Bootstrap 是由 Twitter 的 ...

  7. 从零开始开发IM(即时通讯)服务端(二)

    好消息:IM1.0.0版本已经上线啦,支持特性: 私聊发送文本/文件 已发送/已送达/已读回执 支持使用ldap登录 支持接入外部的登录认证系统 提供客户端jar包,方便客户端开发 github链接: ...

  8. CAS 5.1.x 的搭建和使用(二)—— 通过Overlay搭建服务端-其它配置说明

    CAS单点登录系列: CAS 5.1.x 的搭建和使用(一)—— 通过Overlay搭建服务端 CAS5.1.x 的搭建和使用(二)—— 通过Overlay搭建服务端-其它配置说明 CAS5.1.x ...

  9. Netty 学习(二):服务端与客户端通信

    Netty 学习(二):服务端与客户端通信 作者: Grey 原文地址: 博客园:Netty 学习(二):服务端与客户端通信 CSDN:Netty 学习(二):服务端与客户端通信 说明 Netty 中 ...

随机推荐

  1. <head></head>

    <!DOCTYPE html><html lang="en"><head>    <meta charset="utf-8&qu ...

  2. Java getResourceAsStream() 方法会缓存文件的问题

    xxx.get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d:/test-config.properties") 这方法确实会缓存文 ...

  3. myeclipse性能优化

    1. 取消启动项.这个设置立竿见影.Window->Preferences->General->Startup and Shutdown, Plug-ins activated on ...

  4. js动态生成二维码图片

    1.html代码 <div id="qrcode" style="width:200px; height:200px;position: fixed;bottom: ...

  5. My English Dictionary

    A axis 坐标轴 architecture 结构 B C consider 考虑 closure  闭包 clip  修剪 convert 改变 D default 默认的 valid 有效的 d ...

  6. IE8的兼容性问题

    IE的兼容性问题是前端开发人员的老大难问题,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IE6逐渐的被淘汰,现在以及很少有网站兼容IE6了,一般都兼容到IE8,现在我总结了一些IE8的兼容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1.使用meta ...

  7. 关于L'Hopital法则

    1.首先需要使用 罗尔定理 函数f(x)在闭区间[a,b]连续在开区间(a,b)可微,如果f(a)=f(b),那么至少存在一点c使函数导数f'(c)=0 注意需要再(a,b)可微,如果函数有角点,断点 ...

  8. ARP包分析(wireshark)

    ARP数据报格式(42字节) 这是用wireshark抓到的一个ARP包,42个字节. 这个ARP包的 以太网首部(14字节): 字段               长度(Byte)           ...

  9. 比较C++和C#的一个性能问题

    C++:只要你的代码正确,算法良好,你比较少关注性能问题,编译器会替你搞定绝大部分工作 C#:你的代码正确,算法良好,你还得用工具去分析优化性能,JIT为了快速工作,很多优化工作没有深入开展. 手工优 ...

  10. 【dubbo】dubbo项目基本结构及provider构建

    dubbo项目基本结构如下,分别部署于不同服务器: 1.provider(接口API 实现) 2.consumer(web) 3.zookeeper 4.DB provider构建 1.api构建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