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K学习笔记(四):OutputContext机制
首先NDK文档中的Op.h头文件中已经有了相关概念的解释,摘录翻译如下:
/*! \fn const OutputContext& Op::outputContext() const;
The current context that this Op is supposed to produce a picture
for. This includes the frame number, the view, etc.
*/
const OutputContext& outputContext() const { return outputContext_; }
即当前Op进行图像处理的一个实时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了帧数,视角(包括main视角,left视角,right视角,等)。
Op会对当前帧的画面进行处理,通过_validate()方法去确认图像相关信息,通过Knobs机制去读取工程文件中的属性参数并存储到knobs中,通过_requenst()去逐行请求图像信息,继而通过engine()方法综合现有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这是Op的一个简单的机制,一个Op实例只能处理一幅画面。那么Op该处理哪一帧图像呢?处理这一帧图像的哪一个视角呢(exr图像的header表中会记录视角信息)?这一切都由OutputContext机制决定。该机制会更早于Op属性实例化。OutputContext()机制启动后确定处理环境后才会实例化Op来进行下一步工作。
下面分析几个案例来解释这个机制:
默认的split_input()和OutputContext()方法是这样的:
virtual int split_input(int inputNo) const
{
return 1;
} virtual const OutputContext& inputContext(int n, int offset, OutputContext& oc) const
{
return outputContext();
}
一:
如果你希望input arrow在时间轴上的任何帧上都只进入第一帧(例如FrameHold),那么你需要这样重定义:
virtual const OutputContext& inputContext(int n, int offset, OutputContext& oc) const {
oc = outputContext();
oc.frame(1);
return oc;
}
第二行表示oc指向当前已经存在outputContext(),inputContext()方法中这样指认实际上表示inputContext()与outputContext()一致,即:输入哪一帧,处理哪一帧。第三行显式的为oc赋值1,表示无论何时只输入第一帧。第四行返回修改后的oc对象。
通过这种方式即可实现framehold的效果,无论时间轴怎样拖动,只显示指定的某一帧。
二:
如果你有一个Op想使用两个以上的输入帧来进行操作(比如FrameBlend),那你就需要重新定义split_input()。
virtual int split_input(int inputNo) const
{
if (inputNo == 0)
return 2;
return 1;
} virtual const OutputContext& inputContext(int n, int offset, OutputContext& oc) const
{
oc = outputContext();
if (inputNo == 0 && offset == 1)
oc.frame(oc.frame() + 1);
return oc;
}
第一个方法表示将第一个input arrow分出两个子input,每个input对应一个独立Op;第二个方法表示在第二个子input上输入下一帧的内容。即input(0,1)对应的Op处理input(0,0)应对Op处理帧的下一帧。这样就是在input(0)上同时处理生成两个Op来进行串帧处理了。inputContext(int n,int offset,OutputContext&oc)中n代表当前帧,offset代表当前input下的子input,oc表示当前outputContext()对象。
三:
virtual int split_input(int inputNo) const
{
return 11;
} virtual const OutputContext& inputContext(int n, int offset, OutputContext& oc) const
{
oc = outputContext();
oc.frame(oc.frame() - 5 + offset);
return oc;
}
在这个案例中通过split_input()方法为每个input定义了11个子inputs,目的是为每一个input都生成11个op,在每一帧都调用附近的11帧来生成图像。之后又定义了inputContext()方法,该方法继承了outputContext()方法,之后将当前帧向前偏移5帧,以oc.frame()-5为基准来添加offset,offset范围为0-10,这样就会生成oc.frame()-5到oc.frame()+5这个范围的input。每一帧的计算都会调用这个范围的input数据。通过这种结构,engine机制能够很容易的生成多帧混合图像。
但是这个机制有个缺陷,我们的原素材范围framerange假设为[1-100],经过这个机制之后framerange就变成[-4,105]了,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读写,于是nuke引入一个新的机制inputUIcontext().该机制同样继承自outputContext(),目的是在修复inputContext产生的帧数范围错误。我们只需要重新定义一下该函数即可:
virtual const OutputContext* inputUIContext(int n, OutputContext&) const
{
return &outputContext();
}
这样就可以将错误的范围重新指认回原来的应该的帧数范围了。
通过这OutputContext机制的这三个方法可以很轻松的解决时间线上多帧操作的问题,nuke的程序思路非常明确:
一个input对应一个op,多帧运算就实例化多个op,在engine方法中构建对应于多个input的row即可。
例如:
void TemporalMedian::engine ( int y, int x, int r,
ChannelMask channels, Row& row )
{
row.get(input0(), y, x, r, channels);
Row prevrow(x, r);
Row nextrow(x, r);
prevrow.get(input1(), y, x, r, channels);
nextrow.get(*input(2), y, x, r, channels);
该例子中就实例化了三个input,即:input0(),input1(),*input(2),每一个input的读写row实例即:row,preview,nextrow。
总结一下:
学习到这里Nuke的读写运算机制就很清晰了,剩下的就是算法移植了。希望自己的数学底子不要拖后腿。勤能补拙,再接再厉。
NDK学习笔记(四):OutputContext机制的更多相关文章
- NDK学习笔记(五)Reader机制
针对每一种后缀名Nuke都提供了对应的模块.为了决定用哪个版本的reader或writer模块,Nuke会先解析文件后缀名再以此为依据调用相关模块. 以JPG为例: 该文件格式有两种后缀名:.jpg和 ...
- muduo网络库学习笔记(四) 通过eventfd实现的事件通知机制
目录 muduo网络库学习笔记(四) 通过eventfd实现的事件通知机制 eventfd的使用 eventfd系统函数 使用示例 EventLoop对eventfd的封装 工作时序 runInLoo ...
- java学习笔记09--反射机制
java学习笔记09--反射机制 什么是反射: 反射是java语言的一个特性,它允许程序在运行时来进行自我检查并且对内部的成员进行操作.例如它允许一个java的类获取他所有的成员变量和方法并且显示出来 ...
- 零拷贝详解 Java NIO学习笔记四(零拷贝详解)
转 https://blog.csdn.net/u013096088/article/details/79122671 Java NIO学习笔记四(零拷贝详解) 2018年01月21日 20:20:5 ...
- MySql学习笔记四
MySql学习笔记四 5.3.数据类型 数值型 整型 小数 定点数 浮点数 字符型 较短的文本:char, varchar 较长的文本:text, blob(较长的二进制数据) 日期型 原则:所选择类 ...
- ZooKeeper学习笔记四:使用ZooKeeper实现一个简单的分布式锁
作者:Grey 原文地址: ZooKeeper学习笔记四:使用ZooKeeper实现一个简单的分布式锁 前置知识 完成ZooKeeper集群搭建以及熟悉ZooKeeperAPI基本使用 需求 当多个进 ...
- C#可扩展编程之MEF学习笔记(四):见证奇迹的时刻
前面三篇讲了MEF的基础和基本到导入导出方法,下面就是见证MEF真正魅力所在的时刻.如果没有看过前面的文章,请到我的博客首页查看. 前面我们都是在一个项目中写了一个类来测试的,但实际开发中,我们往往要 ...
- IOS学习笔记(四)之UITextField和UITextView控件学习
IOS学习笔记(四)之UITextField和UITextView控件学习(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developer_jiangqq) Author:hmjiangqq ...
- java之jvm学习笔记四(安全管理器)
java之jvm学习笔记四(安全管理器) 前面已经简述了java的安全模型的两个组成部分(类装载器,class文件校验器),接下来学习的是java安全模型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器. 安全管理器 ...
- Learning ROS for Robotics Programming Second Edition学习笔记(四) indigo devices
中文译著已经出版,详情请参考:http://blog.csdn.net/ZhangRelay/article/category/6506865 Learning ROS for Robotics Pr ...
随机推荐
- parson json解析
最近交互数据中用到JSON数据,很多年以前用过CJSON解析和生成JSON数据,貌似CJSON已经发展成为了libjson,本打算用libjson库,不过其提供的解析JSON方式采用了回调,是测试过程 ...
- Unity导航系统Navigation使用教程
Unity开发VR之Vuforia 本文提供全流程,中文翻译. Chinar 坚持将简单的生活方式,带给世人!(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 高分辨率用户请根据需求调整网页缩放比例) Chinar -- ...
- ZOJ 1002:Fire Net(DFS+回溯)
Fire Net Time Limit: 2 Seconds Memory Limit: 65536 KB Suppose that we have a square city with s ...
- C# 8.0、.NET Framework 4.8与NET Standard 2.1的一个说明
C# 8.0..NET Framework 4.8与NET Standard 2.1的一个说明 https://blog.csdn.net/sD7O95O/article/details/846098 ...
- hdu4135 Co-prime 容斥原理
Given a number N, you are asked to count the number of integers between A and B inclusive which are ...
- ionic1页面间传递参数的问题
1. $scope.routeinfo是我要传递的参数--到scheddulcontent这个页面去: $state.go( "scheddulcontent" , { 'rou ...
- Go Example--原子计数器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runtime" "sync/atomic" "time" ) ...
- zabbix使用企业微信发送告警信息
用qq邮箱发送告警信息一点都不方便,看到网上说也可以使用微信发送告警信息,所以就试了一下. 首先先试着在虚拟主机上给微信发送信息. 我们需要注册企业微信,注册时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就是注册时选择组织, ...
- Dynamic Code Evolution for Java dcevm 原理
在hostswap dcevm中我们对Dynamic Code Evolution VM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这篇文章将介绍Dynamic Code Evolution VM的实现原理. 有两个概念需要 ...
- The Guardian’s Migration from MongoDB to PostgreSQL on Amazon RDS
转载一片mongodb 迁移pg 数据库的文章 原文:https://www.infoq.com/news/2019/01/guardian-mongodb-postgresql The Guar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