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list列表的11个内置方法
先来逼逼两句:
在实际开发中,经常需要将一组(不只一个)数据存储起来,以便后边的代码使用。
在VBA中有使用数组,可以把多个数据存储到一起,通过数组下标可以访问数组中的每个元素。
Python 中没有数组,但是加入了更加强大的列表(list)。
下面就对列表的内置方法进行介绍。
通过dir(list)可以查看列表的属性和内置方法。
print(dir(list))
Python学习交流Q群:660193417###
['__add__', '__class__', '__contains__', '__delattr__', '__delitem__', '__dir__', '__doc__', '__eq__', '__format__', '__ge__', '__getattribute__', '__getitem__', '__gt__', '__hash__', '__iadd__', '__imul__', '__init__', '__init_subclass__', '__iter__', '__le__', '__len__', '__lt__', '__mul__', '__n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reversed__', '__rmul__', '__setattr__', '__setitem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append', 'clear', 'copy', 'count', 'extend', 'index', 'insert', 'pop', 'remove', 'reverse', 'sort']
可以看出,列表有11个内置方法。
1 append()、extend()、insert()方法
2 clear()、remove()、pop()方法
3 count()、index()方法
4 sort()、reverse()方法
5 copy()方法
1 append()、extend()、insert()方法 list.append(obj)
obj – 表示到添加到列表末尾的数据,它可以是单个元素,也可以是列表、元组等。
在列表的末尾追加元素。
list1 = ['Python', 'C++', 'Java']
# 追加元素
list1.append('PHP')
print(list1)
#追加元组,整个元组被当成一个元素
t = ('JavaScript', 'C#', 'Go')
list1.append(t)
print(list1)
#追加列表,整个列表被当成一个元素
list1.append(['Ruby', 'SQL'])
print(list1)
['Python', 'C++', 'Java', 'PHP']
['Python', 'C++', 'Java', 'PHP', ('JavaScript', 'C#', 'Go')]
['Python', 'C++', 'Java', 'PHP', ('JavaScript', 'C#', 'Go'), ['Ruby', 'SQL']]
list.extend(seq)
seq – 元素列表,可以是列表、元组、集合、字典,若为字典,则仅会将键(key)作为元素依次添加至原列表的末尾。
在列表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个序列中的多个值(用新列表扩展原来的列表)。
extend() 和 append() 的不同之处在于:extend() 不会把列表或元组视为一个整体,而是把它们包含的元素逐个添加到列表中。
Python学习交流Q群:660193417###
list2 = ['Python', 'C++', 'Java']
# 追加元素
list2.extend('C')
print(list2)
# 追加元组,元祖被拆分成多个元素
t = ('JavaScript', 'C#', 'Go')
list2.extend(t)
print(list2)
# 追加列表,列表被拆分成多个元素
list2.extend(['Ruby', 'SQL'])
print(list2)
['Python', 'C++', 'Java', 'C']
['Python', 'C++', 'Java', 'C', 'JavaScript', 'C#', 'Go']
['Python', 'C++', 'Java', 'C', 'JavaScript', 'C#', 'Go', 'Ruby', 'SQL']
list.insert(index, obj)
index – 对象obj需要插入的索引位置。
obj – 要插入列表中的对象。
将指定对象插入列表的指定位置。
list3 = ['Google', 'Runoob', 'Taobao']
list3.insert(1, 'Baidu')
print ('列表插入元素后为 : ', list3)
列表插入元素后为 : ['Google', 'Baidu', 'Runoob', 'Taobao']
2 clear()、remove()、pop()方法
list.clear()
清空列表,类似于del a[:]。
list1 = ['Google', 'Runoob', 'Taobao', 'Baidu']
list2 = ['Google', 'Runoob', 'Taobao', 'Baidu']
list1.clear()
del list2[:]
print("列表清空后的list1: ", list1)
print("列表清空后的list2: ", list2)
列表清空后的list1: []
列表清空后的list2: []
列表清空后的list1: []
列表清空后的list2: []
list.remove(obj)
移除列表中某个值的第一个匹配项。
list1 = ['Google', 'Baidu', 'Runoob', 'Taobao', 'Baidu']
list1.remove('Taobao')
print ("列表现在为 : ", list1)
list1.remove('Baidu')
print ("列表现在为 : ", list1)
列表现在为 : ['Google', 'Baidu', 'Runoob', 'Baidu']
列表现在为 : ['Google', 'Runoob', 'Baidu']
list.pop([index=-1])
index – 可选参数,要移除列表元素的索引值,不能超过列表总长度,默认为 index=-1,删除最后一个列表值。
移除列表中的一个元素(默认最后一个元素),并且返回该元素的值。
list1 = ['Google', 'Runoob', 'Taobao']
print(list1.pop())
print ("列表现在为 : ", list1, end="\n\n")
print(list1.pop(0))
print ("列表现在为 : ", list1)
Taobao
列表现在为 : ['Google', 'Runoob']
Google
列表现在为 : ['Runoob']
3 count()、index()方法
list.count(obj)
统计某个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aList = [123, 'Google', 'Runoob', 'Taobao', 123];
print ("123 元素个数 : ", aList.count(123))
print ("Runoob 元素个数 : ", aList.count('Runoob'))
123 元素个数 : 2
Runoob 元素个数 : 1
list.index(x[, start[, end]])
start -- 可选,查找的起始位置。
end -- 可选,查找的结束位置。
从列表中找出某个值第一个匹配项的索引位置,如果没有找到对象则抛出异常。
list1 = ['Google', 'Runoob', 'Taobao', 'Runoob', 'QQ']
print ('Runoob 索引值为', list1.index('Runoob'))
print ('Runoob 索引值为', list1.index('Runoob',2,4))
list1 = ['Google', 'Runoob', 'Taobao', 'Runoob', 'QQ']
print ('Runoob 索引值为', list1.index('Runoob'))
print ('Runoob 索引值为', list1.index('Runoob',2,4))
Runoob 索引值为 1
Runoob 索引值为 3
4 sort()、reverse()方法
list.sort( key=None, reverse=False)
key -- 指定在进行比较前要在每个列表元素上调用的函数(或其他可调用对象)。
reverse -- 排序规则,reverse = True 降序, reverse = False 升序(默认)。
aList = ['Google', 'Runoob', 'Taobao', 'Facebook']
aList.sort() # 升序排列
print("List : ", aList)
List : ['Facebook', 'Google', 'Runoob', 'Taobao']
# 获取序列的第二个元素
def take_second(elem):
return elem[1]
# 列表
list1 = [(2, 2), (3, 4), (4, 1), (1, 3)]
# 指定第二个元素,升序排列
list1.sort(key=take_second)
# 输出类别
print('排序后的列表:', list1)
排序后的列表:[(4, 1), (2, 2), (1, 3), (3, 4)]
对于排序,Python中还有一个 sorted() 内置函数。两者的区别在于,list.sort() 方法会直接修改原列表(并返回 None 以避免混淆),而 sorted() 内置函数会返回一个新的排序后的列表。
student_tuples = [('john', 'A', 15),('jane', 'B', 12),('dave', 'B', 10)]
new_tuples = sorted(student_tuples, key=lambda student: student[2]) # sort by age
print("排序前:",student_tuples)
print("排序后:",new_tuples)
排序前:[('john', 'A', 15), ('jane', 'B', 12), ('dave', 'B', 10)]
排序后:[('dave', 'B', 10), ('jane', 'B', 12), ('john', 'A', 15)]
list.reverse()
对列表的元素进行反向排序。
list1 = ['Google', 'Runoob', 'Taobao', 'Baidu']
list1.reverse()
print ("列表反向排序后: ", list1)
列表反向排序后: ['Baidu', 'Taobao', 'Runoob', 'Google']
5 copy()方法
list.copy()
复制列表,类似于 a[:]。
注意:list.copy()方法所遵循的拷贝原理,是浅拷贝,也就是说,只拷贝父对象,不会拷贝对象内部的子对象。关于深拷贝和浅拷
贝的更多内容,参见
文末的延伸阅读[1]。
a = [1, 2, [3, 4], 5, 6]
b = a.copy()
a.append(7)
a[2][1] = 10
print("a = ", a)
print("b = ", b)
a = [1, 2, [3, 10], 5, 6, 7]
b = [1, 2, [3, 10], 5, 6]
可以看出,列表a中新增元素,对列表b没有影响;但是如果修改了a中的列表对象,同样也会影响到b。
Python: list列表的11个内置方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学习笔记:(三)list(列表)常用的内置方法
list(列表)包含一些内置的方法,以下为详细介绍: (方法调用:对象.方法(参数)) 1.append() 在列表的末尾添加新的对象 如: lst=[1,2,3] lst.append(4) --- ...
- python之字符串,列表,字典,元组,集合内置方法总结
目录 数字类型的内置方法 整型/浮点型 字符串类型的内置方法 列表的内置方法 字典的内置方法 元组的内置方法 集合类型内置方法 布尔类型 数据类型总结 数字类型的内置方法 整型/浮点型 加 + 减 - ...
- Python之面向对象之反射、内置方法
一.静态方法(staticmethod)和类方法(classmethod) 类方法:有个默认参数cls,并且可以直接用类名去调用,可以与类属性交互(也就是可以使用类属性) 静态方法:让类里的方法直接被 ...
- python 入门基础4 --数据类型及内置方法
今日目录: 零.解压赋值+for循环 一. 可变/不可变和有序/无序 二.基本数据类型及内置方法 1.整型 int 2.浮点型float 3.字符串类型 4.列表类型 三.后期补充内容 零.解压赋值+ ...
- python基础语法18 类的内置方法(魔法方法),单例模式
类的内置方法(魔法方法): 凡是在类内部定义,以__开头__结尾的方法,都是类的内置方法,也称之为魔法方法. 类的内置方法,会在某种条件满足下自动触发. 内置方法如下: __new__: 在__ini ...
- python for循环while循环数据类型内置方法
while 条件: 条件成立之后循环执行的子代码块 每次执行完循环体子代码之后都会重新判断条件是否成立 如果成立则继续执行子代码如果不成立则退出 break用于结束本层循环 ### 一:continu ...
- 4月17日 python学习总结 反射、object内置方法、元类
一.反射 下述四个函数是专门用来操作类与对象属性的,如何操作? 通过字符串来操作类与对象的属性,这种操作称为反射 class People: country="China" def ...
- python - setitem/getitem/delitem类的内置方法
# class 内置方法: # __setitem__ # __getitem__ # __delitem__ class Test(): X = 100 def __getitem__(self, ...
- Python之面向对象:类的内置方法
1.def __add__(self,other): c1+c2 两个实例的加法操作就是执行__add__()方法 2.__str__(self): print一个实例的时候,执行的是__str__( ...
随机推荐
- partOne讲解思路
讲解思路 分解:把一个复杂的大问题,拆解成更可执行.更好理解的小步骤. 模式识别:找出相似模式,高效解决细分问题. 抽象:聚焦最重要的信息,忽视无用细节. 算法:设计一步一步的解决路径,解决整个问 ...
- python基础练习题(题目 学习使用auto定义变量的用法)
day28 --------------------------------------------------------------- 实例042:变量作用域 题目 学习使用auto定义变量的用法 ...
- UML的三项基础
UML的定义 UML语义:描述基于UML的精确元模型定义. UML表示法:定义UML符号和文本语法提供标准. 五类模型图 用例视图:用例图 逻辑视图:类图.对象图.包图(我把包放在一起的图) 静态视图 ...
- 【第二课】从零开始学习Linux(学习笔记)
之前工作会接触Linux,会常用的命令和服务,看过一些书,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整理,现在放空自己,从零开始学习. 每日学习打卡: 2022-04-04
- zookeeper篇-zookeeper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基础命令
点赞再看,养成习惯,微信搜索「小大白日志」关注这个搬砖人. 文章不定期同步公众号,还有各种一线大厂面试原题.我的学习系列笔记. 前提:我把zookeepee安装在了服务器/usr/local/java ...
- plicp 点云迭代最近邻点配准法
输入参数 点云A的极坐标集合 点云A对应Lidar所在pose 点云B的极坐标集合 点云B对应Lidar所在pose Features 根据两个点云的弧度关系确定找点的起始位置 根据两个点云的弧度关系 ...
- 数据结构_C语言_二叉树先序、中序、后序遍历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struct BiTreeNode { char data; struct B ...
- victoriaMetrics无法获取抓取target的问题
victoriaMetrics无法获取抓取target的问题 问题描述 最近在新环境中部署了一个服务,其暴露的指标路径为:10299/metrics,配置文件如下(名称字段有修改): apiVersi ...
- 微信H5页面唤醒APP并传参跳转uniapp
主要实现是利用微信内置浏览器支持的<wx-open-launch-app>开放标签可以让你的H5网页拉起APP 在链接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 ...
- 操作系统实现-printk
博客网址:www.shicoder.top 微信:18223081347 欢迎加群聊天 :452380935 这一次我们来实现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函数print,大家都知道这个是可变参数函数,那具体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