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Hertz[həːts] 是一个 Golang 微服务 HTTP 框架,在设计之初参考了其他开源框架 fasthttpginecho 的优势, 并结合字节跳动内部的需求,使其具有高易用性、高性能、高扩展性等特点,目前在字节跳动内部已广泛使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微服务选择使用 Golang,如果对微服务性能有要求,又希望框架能够充分满足内部的可定制化需求,Hertz 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源码该如何阅读,本身就值得思考。这篇文章我将以第一次阅读Hertz源码的视角,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借此梳理一下自己阅读源码的方法论。

接下来需要你对应打开Hertz的官方文档,以及在本地克隆Hertz的代码仓库,我们开始吧。

Hertz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cloudwego/hertz

Hertz文档地址:https://www.cloudwego.io/zh/docs/hertz/getting-started/

二、架构设计

这是一张Hertz官方文档的架构设计图,图中的一个个组件对应hertz源码包内的一个个package文件夹,实现了对应的功能,如下:

三、快速开始

接下来按照文档的指示,通过hertz的命令行工具初始化一个最简单的hertz项目,先观其形,再会其意。

对应文档地址:https://www.cloudwego.io/zh/docs/hertz/getting-started/

# 安装hertz的命令行工具,用于生成hertz初始代码
go install github.com/cloudwego/hertz/cmd/hz@latest
# 通过hz工具生成代码,如果创建的项目不在GOPATH/src路径下,则需要额外声明-module参数
hz new -module hertz-study

此时按照文档指示,对项目进行编译运行可以访问这个HTTP服务了,它默认实现了一个/ping接口。

curl http://127.0.0.1:8888/ping
# 响应
{"message":"pong"}%

四、源码解析

server概览

首先看一下main.go函数,这是hertz服务的启动入口,大概可以猜测内容是:1. 初始化了一个默认的hz服务;2. 完成了一些注册工作;3. 启动hz服务(HTTP服务)。

func main() {
  h := server.Default()

  register(h)
  h.Spin()
}

回想刚刚这个 http://127.0.0.1:8888/ping 的接口服务,它所声明的IP和Port并未由你手动指定,并且/ping接口也不是你编写的,或许是这个server.Default()的作用。

反之我如果需要指定HTTP服务启动的各种定制化的配置,是否是给这个server.Default()传参数?又或者是换一个创建h的方法?

Default()

// Default creates a hertz instance with default middlewares.
func Default(opts ...config.Option) *Hertz {
  h := New(opts...)
  h.Use(recovery.Recovery())

  return h
}

查看Default()方法,发现确实可以传入参数(猜测就是可以自定义配置的内容),然后我们进一步分析New方法的内容,它接受了一个不定长度的Option数组为参。

// Option is the only struct that can be used to set Options.
type Option struct {
F func(o *Options)
}

// New creates a hertz instance without any default config.
func New(opts ...config.Option) *Hertz {
options := config.NewOptions(opts)
h := &Hertz{
Engine: route.NewEngine(options),
}
return h
}

接着我们再进入config.NewOptions方法观察这个Option切片将如何把我们自定义的内容应用到Hertz服务的初始化上去。

func NewOptions(opts []Option) *Options {
  options := &Options{
     KeepAliveTimeout: defaultKeepAliveTimeout,
     ReadTimeout: defaultReadTimeout,
     IdleTimeout: defaultReadTimeout,
     RedirectTrailingSlash: true,
     RedirectFixedPath: false,
     HandleMethodNotAllowed: false,
     UseRawPath: false,
     RemoveExtraSlash: false,
     UnescapePathValues: true,
     DisablePreParseMultipartForm: false,
     Network: defaultNetwork,
     Addr: defaultAddr,
     MaxRequestBodySize: defaultMaxRequestBodySize,
     MaxKeepBodySize: defaultMaxRequestBodySize,
     GetOnly: false,
     DisableKeepalive: false,
     StreamRequestBody: false,
     NoDefaultServerHeader: false,
     ExitWaitTimeout: defaultWaitExitTimeout,
     TLS: nil,
     ReadBufferSize: defaultReadBufferSize,
     ALPN: false,
     H2C: false,
     Tracers: []interface{}{},
     TraceLevel: new(interface{}),
     Registry: registry.NoopRegistry,
  }
  // 将自定义配置应用上去的方法
  options.Apply(opts)
  return options
}

func (o *Options) Apply(opts []Option) {
for _, op := range opts {
op.F(o)
}
}

通过观察config.NewOptions源码,它首先初始化了一个Options结构,这个结构存放了Hertz服务的各种初始化信息,此时的Options的各个属性都是默认固定的,直到调用了options.Apply(opts)方法,将自定义的配置应用上去。

并且应用上去的方式很特别,它将这个默认创建的Options结构的指针作为参数传递给每一个你声明的Option的F方法,通过F方法的调用去为Options结构赋值,因为是指针,自然能将所有的赋值应用到同一个Options上去。

而具体的Option的F方法如何定义,则可以灵活实现,这也是Hertz拥有良好扩展性的原因之一。

// Default creates a hertz instance with default middlewares.
func Default(opts ...config.Option) *Hertz {
 // h是*Hertz类型,是框架的核心结构
  h := New(opts...)
  h.Use(recovery.Recovery())

  return h
}

此时注意到还有一个h.Use(recovery.Recovery())方法,写法很像是gin框架的中间件使用方式。

// Recovery returns a middleware that recovers from any panic and writes a 500 if there was one.
func Recovery() app.HandlerFunc {
  return func(c context.Context, ctx *app.RequestContext) {
     defer func() {
        if err := recover(); err != nil {
           stack := stack(3)

           hlog.CtxErrorf(c, "[Recovery] %s panic recovered:\n%s\n%s\n",
              timeFormat(time.Now()), err, stack)
           ctx.AbortWithStatus(consts.StatusInternalServerError)
        }
    }()
     ctx.Next(c)
  }
}

通过阅读注释确实发现这是个中间件,用于从panic中recover。

register()

func main() {
  h := server.Default()

  register(h)
  h.Spin()
}

回到最初的main方法中,经过分析我们知道了Default方法大致完成了默认(自定义)Hertz结构的声明,下面看一下register函数的内容

// register registers all routers.
func register(r *server.Hertz) {

  router.GeneratedRegister(r)

  customizedRegister(r)
}

// GeneratedRegister registers routers generated by IDL.
func GeneratedRegister(r *server.Hertz) {
//INSERT_POINT: DO NOT DELETE THIS LINE!
}

// customizeRegister registers customize routers.
func customizedRegister(r *server.Hertz) {
r.GET("/ping", handler.Ping)

// your code ...
}

register(h)的工作是路由注册(也就是接口的声明),内部完成了两种类型的注册,GeneratedRegister()的注释指出这部分路由是由IDL生成的,关于IDL先卖个关子,你只要知道IDL描述了接口交互的结构。

customizedRegister()则是用于注册自定义的路由接口,并且初始化了一个你熟悉的/ping,当然也你可以在这里注册自己需要的路由,使用的方式也与gin很相似。

Spin()

最后分析一下main方法中的的第三部分,Spin方法。

// Spin runs the server until catching os.Signal or error returned by h.Run().
func (h *Hertz) Spin() {
  errCh := make(chan error)
  h.initOnRunHooks(errCh)
  go func() {
     // 核心方法
     errCh <- h.Run()
  }()

  signalWaiter := waitSignal
  if h.signalWaiter != nil {
     signalWaiter = h.signalWaiter
  }

  if err := signalWaiter(errCh); err != nil {
     hlog.Errorf("HERTZ: Receive close signal: error=%v", err)
     if err := h.Engine.Close(); err != nil {
        hlog.Errorf("HERTZ: Close error=%v", err)
    }
     return
  }

  hlog.Infof("HERTZ: Begin graceful shutdown, wait at most num=%d seconds...", h.GetOptions().ExitWaitTimeout/time.Second)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h.GetOptions().ExitWaitTimeout)
  defer cancel()

  if err := h.Shutdown(ctx); err != nil {
     hlog.Errorf("HERTZ: Shutdown error=%v", err)
  }
}

完成了一系列的初始化和声明操作之后,Spin()负责触发Hertz的运行,并且处理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异常。其核心是errCh <- h.Run()

func (engine *Engine) Run() (err error) {
  if err = engine.Init(); err != nil {
     return err
  }

  if !atomic.CompareAndSwapUint32(&engine.status, statusInitialized, statusRunning) {
     return errAlreadyRunning
  }
  defer atomic.StoreUint32(&engine.status, statusClosed)

  // trigger hooks if any
  ctx := context.Background()
  for i := range engine.OnRun {
     if err = engine.OnRun[i](ctx); err != nil {
        return err
    }
  }

  return engine.listenAndServe()
}

再看到末尾的engine.listenAndServe()方法,这是一个接口,查看其实现类,发现可以追溯到standard和netpoll两个包。

作为一个HTTP服务,最重要的就是提供网络通信交互能力,Hertz使用了可插拔的自研网络库netpoll负责网络通信,进一步优化了性能,这部分也将在后续的文章着重分析。

至此Hertz服务开始运行,你可以通过控制台请求:

curl http://127.0.0.1:8888/ping
{"message":"pong"}%

五、小结

使用hz工具生成最简易的Hertz代码后,本文粗浅地分析了main方法的内容,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服务配置声明Default()、路由注册register()、HTTP服务启动Spin()

虽然没有提及Hertz框架架构图当中的各种类型的package,但是其实处处有它们的身影,后续文章将以此文为基础,深入分析框架的各个功能组件,揭开Hertz的神秘面纱。

字节微服务HTTP框架Hertz使用与源码分析|拥抱开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ystrix微服务容错处理及回调方法源码分析

    前言 在 SpringCloud 微服务项目中,我们有了 Eureka 做服务的注册中心,进行服务的注册于发现和服务治理.使得我们可以摒弃硬编码式的 ip:端口 + 映射路径 来发送请求.我们有了 F ...

  2. 【集合框架】JDK1.8源码分析之HashMap(一) 转载

    [集合框架]JDK1.8源码分析之HashMap(一)   一.前言 在分析jdk1.8后的HashMap源码时,发现网上好多分析都是基于之前的jdk,而Java8的HashMap对之前做了较大的优化 ...

  3. 【集合框架】JDK1.8源码分析之ArrayList详解(一)

    [集合框架]JDK1.8源码分析之ArrayList详解(一) 一. 从ArrayList字表面推测 ArrayList类的命名是由Array和List单词组合而成,Array的中文意思是数组,Lis ...

  4. MyBatis框架的使用及源码分析(十一) StatementHandler

    我们回忆一下<MyBatis框架的使用及源码分析(十) CacheExecutor,SimpleExecutor,BatchExecutor ,ReuseExecutor> , 这4个Ex ...

  5. MyBatis框架的使用及源码分析(九) Executor

    从<MyBatis框架的使用及源码分析(八) MapperMethod>文中我们知道执行Mapper的每一个接口方法,最后调用的是MapperMethod.execute方法.而当执行Ma ...

  6. zookeeper服务发现实战及原理--spring-cloud-zookeeper源码分析

    1.为什么要服务发现? 服务实例的网络位置都是动态分配的.由于扩展.失败和升级,服务实例会经常动态改变,因此,客户端代码需要使用更加复杂的服务发现机制. 2.常见的服务发现开源组件 etcd—用于共享 ...

  7. 【集合框架】JDK1.8源码分析之Comparable && Comparator(九)

    一.前言 在Java集合框架里面,各种集合的操作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Comparable和Comparator,虽然它们与集合没有显示的关系,但是它们只有在集合里面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下面是开始我 ...

  8. 【集合框架】JDK1.8源码分析之Collections && Arrays(十)

    一.前言 整个集合框架的常用类我们已经分析完成了,但是还有两个工具类我们还没有进行分析.可以说,这两个工具类对于我们操作集合时相当有用,下面进行分析. 二.Collections源码分析 2.1 类的 ...

  9. Java集合框架之接口Collection源码分析

    本文我们主要学习Java集合框架的根接口Collection,通过本文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Collection的属性及提供的方法.在介绍Collection接口之前我们不得不先学习一下Iterable, ...

随机推荐

  1. 3.对互斥事件和条件概率的相互理解《zobol的考研概率论教程》

    tag:这篇文章没太多思考的地方,就是做个过渡 1.从条件概率来定义互斥和对立事件 2.互斥事件是独立事件吗? 3.每个样本点都可以看作是互斥事件,来重新看待条件概率 一.从条件概率来定义互斥和对立事 ...

  2. 使用aggregation API扩展你的kubernetes API

    Overview What is Kubernetes aggregation Kubernetes apiserver aggregation AA 是Kubernetes提供的一种扩展API的方法 ...

  3. Vue回炉重造之三次封装axios

    源码目录 在src目录下建立一个request文件夹.里面建立两个文件: http.js api.js 源码内容 http.js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 引入axio ...

  4. C++ 炼气期之数组探幽

    1. 数组概念 变量是内存中的一个存储块,大小由声明时的数据类型决定. 数组可以认为是变量的集合,在内存中表现为一片连续的存储区域,其特点为: 同类型多个变量的集合. 每一个变量没有自己的名字. 数组 ...

  5. mysql InnoDB通过.frm和.ibd恢复表和数据

    ibdata1是一个用来构建innodb系统表空间的文件,这个文件包含了innodb表的元数据.撤销记录.修改buffer和双写buffer.如果file-per-table选项打开的话,该文件则不一 ...

  6. 数据孤岛下的新破局 Real Time DaaS:面向 AP+TP 业务的数据平台架构

    从传统数仓,到大数据平台,再到数据中台和湖仓一体新数据平台,在日益加重的数据孤岛困扰下,面向AP场景的解决方案可谓浩如烟海.但实际上,企业在TP类型业务上的投入和AP的比率却高达9:1,为什么没有为T ...

  7. JDBCToolsV3 :DAO

    编写文件和步骤 ①,bean模块:数据类Course,包含数据的class,封装数据类型; ②,DAO:1)定义对数据的操作接口,及规定标准(包含怎样的操作).例如:CourseDAO数据库操作的接口 ...

  8. jdbc 08: statement应用场景

    jdbc连接mysql,statement的应用场景 package com.examples.jdbc.o8_statement应用场景; import java.sql.*; import jav ...

  9. CSS 导航栏底线向两边延伸动画

    利用元素向左移动的同时,宽度变长,实现两边延伸效果. react代码: <ul className="tab"> { moduleList.map((item: any ...

  10. 记一次 .NET 某智慧物流 WCS系统 CPU 爆高分析

    一:背景 1. 讲故事 哈哈,再次见到物流类软件,上个月有位朋友找到我,说他的程序出现了 CPU 爆高,让我帮忙看下什么原因,由于那段时间在苦心研究 C++,分析和经验分享也就懈怠了,今天就给大家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