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背景

我们说分子动力学模拟是一个牛顿力学的过程,在使用量子化学的手段或者深度学习的方法或者传统的力场方法,去得到某个时刻某个位置的受力之后,就可以获取下一步的整个系统的状态信息。这个演化的过程所使用的算法,也在历史上演化了多次,从1967年的Verlet算法,到后来的Leap-Frog算法,再到Velocity-Verlet算法。我们可以先看一看这三种算法的形式,再从刘维尔方程出发,看看Velocity-Verlet算法的由来。

Verlet算法

我们把\(r(t+\delta t)\)和\(r(t-\delta t)\)看做是两个函数,分别对\(r(t+\delta t)\)和\(r(t-\delta t)\)在时刻\(t\)处进行二阶泰勒展开有:

\[r(t+\delta t)=r(t)+v(t)\delta t+\frac{F(t)}{2m}\delta t^2\\
r(t-\delta t)=r(t)-v(t)\delta t+\frac{F(t)}{2m}\delta t^2
\]

将上面第二个公式中的\(v(t)\delta t\)项移到左侧,把\(r(t-\delta t)\)移到右侧,再代入到第一个公式中,就可以得到下一步的坐标:

\[r(t+\delta t)=2r(t)-r(t-\delta t)+\frac{F(t)}{m}\delta t^2+O(\delta t^4)
\]

然后再把1、2两个公式相减,就可以得到当前时刻的速度:

\[v(t)=\frac{r(t+\delta t)-r(t-\delta t)}{2\delta t}+O(\delta t^2)
\]

到这里就得到了Verlet算法的更新步骤,过程也非常的简单。但是有个比较致命的问题是,Verlet算法的更新中,不仅仅需要到上一步的坐标位置,还需要用到上上一步的坐标位置,这就有可能导致两个问题:

  1. 第一步的更新,没有上上一步的信息;
  2. 在算法执行的过程中,每次迭代不仅仅要存储上一步的坐标位置,还需要额外存储上上一步的位置,更新较为麻烦,也会占据额外的空间。

目前这种传统的Verlet算法应用已经较少,主要还是使用接下来要讲到的Leap-Frog算法和Velocity-Verlet算法。

Leap-Frog算法

在蛙跳法中,引入了另外一个概念:用两点之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近似为两个点之间的平均速度,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坐标更新公式:

\[r(t+\delta t)=r(t)+v(t+\frac{\delta}{2})\delta t
\]

其中半步的速度是基于上一个半步的速度来更新的:

\[v(t+\frac{\delta t}{2})=v(t-\frac{\delta t}{2})+\frac{F(t)\delta t}{m}=v(t-\frac{\delta t}{2})-\frac{\partial V}{\partial r(t)}\cdot\frac{\delta t}{m}
\]

在上面的方程中已经用势能对坐标的偏导来替代力的计算,这也跟哈密顿力学中只有势能项显含坐标有关。虽然到这里我们已经完成了坐标和速度的更新,但是速度和坐标之间是不同步的,为此我们还需要用两个半步速度取平均来计算一个时间同步的速度:

\[v(t+\delta t)=\frac{v(t+\frac{\delta t}{2})-v(t-\frac{\delta t}{2})}{2}
\]

由于这里只涉及到前半步的速度,而不涉及到前一步的坐标,因此Leap-Frog算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

刘维尔方程与Velocity Verlet

首先我们看一下刘维尔方程的形式:

\[\frac{d\rho(p,q,t)}{dt}=\frac{\partial\rho}{\partial t}+\hat{L}\rho=0
\]

其中刘维尔算子\(\hat{L}\)的形式为:

\[\hat{L}=\hat{L_1}+\hat{L_2}=\sum_{i=1}^{3N}\left(\frac{\partial H}{\partial p_i}\frac{\partial}{\partial q_i}-\frac{\partial H}{\partial q_i}\frac{\partial}{\partial p_i}\right)
\]

其中写成\(\hat{L_1}\)和\(\hat{L_2}\)的形式也是为了方便后面做Trotter分解:

\[\hat{L_1}=\sum_{i=1}^{3N}\frac{\partial H}{\partial p_i}\frac{\partial}{\partial q_i}\\
\hat{L_2}=-\sum_{i=1}^{3N}\frac{\partial H}{\partial q_i}\frac{\partial}{\partial p_i}
\]

写完刘维尔方程的表述之后,我们再回过头看看刘维尔方程的物理含义,这里的密度函数\(\rho(p,q,t)\)是指在相空间中粒子的分布密度,对于整体的积分有:

\[N=\int\rho(p,q,t)dqdp
\]

这里的\(N\)所表示的就是整个系统的总粒子数。因此,实际上刘维尔方程所表述的内容就是:分布函数沿着相空间的任何轨迹是常数。

Trotter-Suzuki分解

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个知识点,虽然对于两个常数\(a,b\)来说,其加和的指数可以等于指数的乘积,即\(e^{a+b}=e^{a}e^{b}\),但如果是对于两个矩阵\(A,B\)的话,类似的等式往往是不成立的。而Trotter-Suzuki公式,将其表示为一个显式的误差:

\[e^{\sum_{j=1}^{m}H_jt}=\prod_{j=1}^{m}e^{H_jt}+O(m^2t^2)
\]

此时我们再回顾刘维尔算子的分解:\(\hat{L}=\hat{L_1}+\hat{L_2}\),再进一步将其分解为:\(\hat{L}=\frac{\hat{L_2}}{2}+\hat{L_1}+\frac{\hat{L_2}}{2}\),至于为什么用这个形式来分解,我也不懂,也许是尝试出来的。基于这个形式的分解,我们将其代入到刘维尔算子的演化中。定义一个广义参量\(x(t)=\{p(t),q(t)\}\),则刘维尔算子对该参量的演化为:

\[\begin{align}
e^{\hat{L}t}x(0)&=e^{(\frac{\hat{L_2}}{2}+\hat{L_1}+\frac{\hat{L_2}}{2})t}x(0)\\
&\approx e^{\hat{L_2}t/2}e^{\hat{L_1}t}e^{\hat{L_2}t/2}x(0)\\
&\approx e^{\hat{L_2}t/2}e^{\hat{L_1}t}\left(1+\hat{L_2}\frac{\delta t}{2}\right)x(0)\\
&=e^{\hat{L_2}t/2}e^{\hat{L_1}t}\left(x(0)-\frac{\delta t}{2}\sum_{i=1}^{3N}\frac{\partial H}{\partial q_i}\frac{\partial x(0)}{\partial p_i}\right)\\
&=e^{\hat{L_2}t/2}e^{\hat{L_1}t}x(1)
\end{align}
\]

观察上述推导过程的倒数第二步,因为\(x(t)=\{p(t),q(t)\}\),并且在相空间中所有的\(p_i\)是正交的关系,因此\(\frac{\partial x(0)}{\partial p_i}\)得到的结果全为1。又因为在哈密顿力学中有\(-\frac{\partial H}{\partial q}=\frac{dp}{dt},\frac{\partial H}{\partial p}=\frac{dq}{dt}\)。因此,假定\(x(0)=\{p_i(t_0),q_i(t_0)\},i=1,2,...,3N\),则\(x(1)=\{p_i(t_0)+\frac{dp(t_0)}{dt}\frac{\delta t}{2},q_i(t_0)\},i=1,2,...,3N\)。使用类似的方法,我们继续往下推导:

\[\begin{align}
e^{\hat{L}t}x(0)&\approx e^{\hat{L_2}t/2}e^{\hat{L_1}t}x(1)\\
&=e^{\hat{L_2}t/2}\left(x(1)+\delta t\sum_{i=1}^{3N}\frac{\partial H}{\partial p_i}\frac{\partial x(1)}{\partial q_i}\right)\\
&=e^{\hat{L_2}t/2}x(2)
\end{align}
\]

其中\(x(2)=\{p_i(t_0)+\frac{dp(t_0)}{dt}\frac{\delta t}{2},q_i(t_0)+\frac{dq(t_0)}{dt}\delta t\},i=1,2,...,3N\),同样的方法,再完成最后一步的分解:

\[\begin{align}
e^{\hat{L}t}x(0)&\approx e^{\hat{L_2}t/2}x(2)\\
&=x(2)-\frac{\delta t}{2}\sum_{i=1}^{3N}\frac{\partial H}{\partial q_i}\frac{\partial x(2)}{\partial p_i}\\
&=x(3)
\end{align}
\]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前面\(x(0)\rightarrow x(1)\)的演化中共轭动量项在\(\hat{L_2}\)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但是显含的动量项保持不变,因此这里的偏导项得到的结果依然是1,那么就有\(x(3)=\{p_i(t_0)+\frac{dp(t_0)}{dt}\delta t,q_i(t_0)+\frac{dq(t_0)}{dt}\delta t\},i=1,2,...,3N\)。到这一步,问题逐渐露出端倪,我们发现在刘维尔算子的作用下,经过Trotter-Suzuki分解和Taylor展开的操作,正则坐标\(q\)和共轭动量\(p\)已经完成了一个时间单位\(delta t\)的演化,正对应到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的单步演化。

Velocity Verlet算法

参考上一个章节中刘维尔算子的演化过程\(x(0)\rightarrow x(1)\),我们可以先将速度进行半步演化:

\[v(t+\frac{\delta t}{2})=v(t)+\frac{F(t)}{m}\frac{\delta t}{2}+O(\delta t^3)
\]

参考\(x(1)\rightarrow x(2)\)过程,我们可以将坐标进行单步演化:

\[r(t+\delta t)=r(t)+v(t+\frac{\delta t}{2})\delta t+O(\delta t^4)
\]

最后参考\(x(2)\rightarrow x(3)\)的过程,将半步演化的速度再同步到单步演化:

\[v(t+\delta t)=v(t+\frac{\delta t}{2})+\frac{F(t+\delta t)}{m}\frac{\delta t}{2}+O(\delta t^2)
\]

这个过程最漂亮的地方在于,演化的参数不依赖于上一步或者上半步的任何参数,只需要具备了\(v(t),r(t)\)即可演化得到\(v(t+\delta t),r(r+\delta t)\),当然,这里面需要用量子化学或者深度学习或者是力场参数的形式,去分别计算得\(t\)和\(t+\delta t\)时刻的作用力。

总结概要

本文延续历史上分子动力学模拟演化算法的发展顺序,分别讲述了Verlet、LeapFrog和Velocity-Verlet三个算法的形式,并且结合刘维尔方程,推导了Velocity-Verlet算法中的三个演化步骤的内在含义。三种不同的演化算法,都有不同的初始依赖,而对于计算过程而言,越多的初始依赖,就会涉及到越多的参数存储问题。一个好的演化算法,只需要依赖于少量的参数,而具备较高的精度。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链接为:https://www.cnblogs.com/dechinphy/p/liouville.html

作者ID:DechinPhy

更多原著文章请参考:https://www.cnblogs.com/dechinphy/

打赏专用链接:https://www.cnblogs.com/dechinphy/gallery/image/379634.html

腾讯云专栏同步: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column/91958

从刘维尔方程到Velocity-Verlet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碰撞回避算法(一) Velocity Obstacle

    碰撞回避是机器人导航,游戏AI等领域的基础课题.几十年来,有很多算法被提出.注意这里主要指的是局部的碰撞回避算法.尽管和全局的路径规划算法(A*算法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还是有所不同的(局部的碰撞 ...

  2. GameUnity 2.0 文档(五) 人工智能之---------------Flocking算法 (聚集,分散,列队 )

    AI是游戏的灵魂,是人物的智商,是让玩家觉得游戏是否幼稚的重要判断功能,下面我将介绍国外流行,国内不行的,ai算法. 主要介绍  Flocking  和 Reciprocal Velocity Obs ...

  3. tag-SMASS-1

    SMASS 是在vasp的DFTMD中决定着系综的类型,在手册中给出的该参数具体信息如下: SMASS = -3 | -2 | -1 | [real] ≥ 0 Default: SMASS = -3 ...

  4. D3.js 入门学习(二) V4的改动

    //d3.scan /* 新的d3.scan方法对数组进行线性扫描,并根据指定的比较函数返回至少一个元素的索引. 这个方法有点类似于d3.min和d3.max. 而d3.scan可以得到极值的索引而不 ...

  5. [翻译] 物理引擎javascript实现

    转自: How Physics Engines Work 高中物理全还给老师了啊啊啊啊啊啊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

  6. D3.js 力导向图的显示优化

    D3.js 作为一个前端,说到可视化除了听过 D3.js 的大名,常见的可视化库还有 ECharts.Chart.js,这两个库功能也很强大,但是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封装层次高,留给开发者可设计和控制的部 ...

  7. 游戏编程算法与技巧 Game Programming Algorithms and Techniques (Sanjay Madhav 著)

    http://gamealgorithms.net 第1章 游戏编程概述 (已看) 第2章 2D图形 (已看) 第3章 游戏中的线性代数 (已看) 第4章 3D图形 (已看) 第5章 游戏输入 (已看 ...

  8. velocity.js用法整理1

    velocity.js 此框架相对于JQ的运动算法, 有很大的优势. 例如,A和B两个元素,position:absolute;  top:0; 现在让A元素用JQ的animate,B用velocit ...

  9. 转 如何使用velocity模板引擎开发网站

    基于 Java 的网站开发,很多人都采用 JSP 作为前端网页制作的技术,尤其在是国内.这种技术通常有一些问题,我试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开发网站的,通常有几种方法: 1:功能确定后,由美工设计网页的UI( ...

随机推荐

  1. 如何生成Java文档注释(Java Doc Comments)

    在我们的Java SDK中已经提供了javadoc工具来生成我们的文档. 所以我们可以手动调用javadoc工具来生成文档,或者通过IDE生成.当然IDE也是调用javadoc,不过更快更省事. 注释 ...

  2. AndroidStudio项目提交到github最详细步骤【转】

    感谢大佬:https://www.cnblogs.com/imqsl/p/6763133.html 在使用studio开发的项目过程中有时候我们想将项目发布到github上,以前都是用一种比较麻烦的方 ...

  3. endl与\n的用法区别

    学习C++的时候,老师说换行有两种写法. 1 //方法一 2 3 std::cout<<"你好!\n李华"; 4 5 //方法二 6 7 std::cout<&l ...

  4. Linux curl命令进行网络请求

    原创:转载需注明原创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fanerwei222/p/11841353.html 1. curl get请求: curl http://www.baid ...

  5. Spring 是怎么处理循环依赖的?

    Java语法中的循环依赖 首先看一个使用构造函数的循环依赖,如下: public class ObjectA { private ObjectB b; public ObjectA(ObjectB b ...

  6. 2022寒假集训day6

    day6上午还是做四道题T1区域[上机练习]1.编程计算由"*"号围成的下列图形的面积.面积计算方法是统计*号所围成的闭合曲线中水平线和垂直线交点的数目.如下图所示,在 10*10 ...

  7. 手把手教你使用HarmonyOS本地模拟器

    2021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1)上,我们随DevEco Studio 3.0 Beta1版本发布首次推出了本地模拟器(也称为Local Emulator),支持模拟手机品类. 我们通过下面 ...

  8. Solution -「AGC 013E」「AT 2371」Placing Squares

    \(\mathcal{Description}\)   Link.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木板,木板上有 \(m\) 个标记点,第 \(i\) 个标记点距离木板左端点的距离为 \(x_i\ ...

  9. 【软件实施面试】MySQL和Oracle联合查询以及聚合函数面试总结

    软件实施面试系列文章第二弹,MySQL和Oracle联合查询以及聚合函数的面试总结.放眼望去全是MySQL,就不能来点Oracle吗?之前面过不少公司,也做过不少笔试题,现在已经很少做笔试题了.你肚子 ...

  10. Linux-CPU优化之上下文切换

    为什么大量进程(通常进程数大于CPU个数)的运行会导致CPU长时间处于等待时间而导致平均负债率过高呢?没有使用CPU且无不可中断的进程,这就涉及到了上下文切换. 巧妙地利用了时间片轮转的方式, CP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