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法——python
1、冒泡排序法(Bubble Sort)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它们两个;
-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样在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重复步骤1~3,直到排序完成。
def BubbleSort(lst): n=len(lst) if n<=1: return lst for i in range (n-1): for j in range(n-i-1): if lst[j]>lst[j+1]: (lst[j],lst[j+1])=(lst[j+1],lst[j]) return lst
2、快速排序法(Quick Sort)
-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称为 “基准”(pivot);
- 重新排序数列,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小的摆放在基准前面,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大的摆在基准的后面(相同的数可以到任一边)。在这个分区退出之后,该基准就处于数列的中间位置。这个称为分区(partition)操作;
- 递归地(recursive)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排序。
def QuickSort(lst): # 此函数完成分区操作 def partition(arr, left, right): key = left # 划分参考数索引,默认为第一个数为基准数,可优化 while left < right: # 如果列表后边的数,比基准数大或相等,则前移一位直到有比基准数小的数出现 while left < right and arr[right] >= arr[key]: right -= 1 # 如果列表前边的数,比基准数小或相等,则后移一位直到有比基准数大的数出现 while left < right and arr[left] <= arr[key]: left += 1 # 此时已找到一个比基准大的书,和一个比基准小的数,将他们互换位置 (arr[left], arr[right]) = (arr[right], arr[left]) # 当从两边分别逼近,直到两个位置相等时结束,将左边小的同基准进行交换 (arr[left], arr[key]) = (arr[key], arr[left]) # 返回目前基准所在位置的索引 return left def quicksort(arr, left, right): if left >= right: return # 从基准开始分区 mid = partition(arr, left, right) # 递归调用 # print(arr) quicksort(arr, left, mid - 1) quicksort(arr, mid + 1, right) # 主函数 n = len(lst) if n <= 1: return lst quicksort(lst, 0, n - 1) return lst
3、插入排序(Insert Sort)
-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该元素可以认为已经被排序;
- 取出下一个元素,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
- 如果该元素(已排序)大于新元素,将该元素移到下一位置;
- 重复步骤3,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
- 将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后;
- 重复步骤2~5。
def InsertSort(lst): n=len(lst) if n<=1: return lst for i in range(1,n): j=i target=lst[i] #每次循环的一个待插入的数 while j>0 and target<lst[j-1]: #比较、后移,给target腾位置 lst[j]=lst[j-1] j=j-1 lst[j]=target #把target插到空位 return lst
4、希尔排序法(Shell Sort)
- 选择一个增量序列t1,t2,…,tk,其中ti>tj,tk=1;
- 按增量序列个数k,对序列进行k 趟排序;
- 每趟排序,根据对应的增量ti,将待排序列分割成若干长度为m 的子序列,分别对各子表进行直接插入排序。仅增量因子为1 时,整个序列作为一个表来处理,表长度即为整个序列的长度。
def ShellSort(lst): def shellinsert(arr,n,d): for i in range(d,n): j=i temp=arr[i] #记录要出入的数 while j>0 and temp<arr[j-d]: #从后向前,找打比其小的数的位置 arr[j]=arr[j-d] #向后挪动 j-=d #if j!=i-d: #已发生位后移 可以不必判断 arr[j]=temp n=len(lst) if n<=1: return lst d=n//2 while d>=1: shellinsert(lst,n,d) d=d//2 return lst
5、选择排序法(Select Sort)
- 初始状态:无序区为R[1..n],有序区为空;
- 第i趟排序(i=1,2,3…n-1)开始时,当前有序区和无序区分别为R[1..i-1]和R(i..n)。该趟排序从当前无序区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 R[k],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交换,使R[1..i]和R[i+1..n)分别变为记录个数增加1个的新有序区和记录个数减少1个的新无序区;
- n-1趟结束,数组有序化了。
def SelectSort(lst): n = len(lst) if n<=1: return lst for i in range(0,n-1): minIndex = i for j in range(i+1,n): #比较一遍,记录索引不交换 if lst[j]<lst[minIndex]: minIndex=j lst[minIndex],lst[i]=lst[i],lst[minIndex] return lst
6、堆积排序法(Heap Sort)
- 将初始待排序关键字序列(R1,R2….Rn)构建成大顶堆,此堆为初始的无序区;
- 将堆顶元素R[1]与最后一个元素R[n]交换,此时得到新的无序区(R1,R2,……Rn-1)和新的有序区(Rn),且满足R[1,2…n-1]<=R[n];
- 由于交换后新的堆顶R[1]可能违反堆的性质,因此需要对当前无序区(R1,R2,……Rn-1)调整为新堆,然后再次将R[1]与无序区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得到新的无序区(R1,R2….Rn-2)和新的有序区(Rn-1,Rn)。不断重复此过程直到有序区的元素个数为n-1,则整个排序过程完成
def HeapSort(lst): def heapadjust(arr,start,end): #将以start为根节点的堆调整为大顶堆 temp=arr[start] son=2*start+1 while son<=end: if son<end and arr[son]<arr[son+1]: #找出左右孩子节点较大的 son+=1 if temp>=arr[son]: #判断是否为大顶堆 break arr[start]=arr[son] #子节点上移 start=son #继续向下比较 son=2*son+1 arr[start]=temp #将原堆顶插入正确位置 ####### n=len(lst) if n<=1: return lst #建立大顶堆 root=n//2-1 #最后一个非叶节点(完全二叉树中) while(root>=0): heapadjust(lst,root,n-1) root-=1 #掐掉堆顶后调整堆 i=n-1 while(i>=0): (lst[0],lst[i])=(lst[i],lst[0]) #将大顶堆堆顶数放到最后 heapadjust(lst,0,i-1) #调整剩余数组成的堆 i-=1 return lst
7、归并排序法(Merge Sort)
- 把长度为n的输入序列分成两个长度为n/2的子序列;
- 对这两个子序列分别采用归并排序;
- 将两个排序好的子序列合并成一个最终的排序序列
def MergeSort(lst): #合并左右子序列函数 def merge(arr,left,mid,right): temp=[] #中间数组 i=left #左段子序列起始 j=mid+1 #右段子序列起始 while i<=mid and j<=right: if arr[i]<=arr[j]: temp.append(arr[i]) i+=1 else: temp.append(arr[j]) j+=1 while i<=mid: temp.append(arr[i]) i+=1 while j<=right: temp.append(arr[j]) j+=1 for i in range(left,right+1): # !注意这里,不能直接arr=temp,他俩大小都不一定一样 arr[i]=temp[i-left] #递归调用归并排序 def mSort(arr,left,right): if left>=right: return mid=(left+right)//2 mSort(arr,left,mid) mSort(arr,mid+1,right) merge(arr,left,mid,right) n=len(lst) if n<=1: return lst mSort(lst,0,n-1) return lst
8、基数排序法(Radix Sort)
- 取得数组中的最大数,并取得位数;
- arr为原始数组,从最低位开始取每个位组成radix数组;
- 对radix进行计数排序(利用计数排序适用于小范围数的特点);
import math def RadixSort(lst): def getbit(x,i): #返回x的第i位(从右向左,个位为0)数值 y=x//pow(10,i) z=y%10 return z def CountSort(lst): n=len(lst) num=max(lst) count=[0]*(num+1) for i in range(0,n): count[lst[i]]+=1 arr=[] for i in range(0,num+1): for j in range(0,count[i]): arr.append(i) return arr Max=max(lst) for k in range(0,int(math.log10(Max))+1): #对k位数排k次,每次按某一位来排 arr=[[] for i in range(0,10)] for i in lst: #将ls(待排数列)中每个数按某一位分类(0-9共10类)存到arr[][]二维数组(列表)中 arr[getbit(i,k)].append(i) for i in range(0,10): #对arr[]中每一类(一个列表) 按计数排序排好 if len(arr[i])>0: arr[i]=CountSort(arr[i]) j=9 n=len(lst) for i in range(0,n): #顺序输出arr[][]中数到ls中,即按第k位排好 while len(arr[j])==0: j-=1 else: lst[n-1-i]=arr[j].pop() return lst
转载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571493/article/details/81875088
排序方法——python的更多相关文章
- 经典排序方法 python
数据的排序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步骤,也是数据结构的考点之一,下面介绍10种经典的排序方法. 首先,排序方法可以大体分为插入排序.选择排序.交换排序.归并排序和桶排序四大类,其中,插入排序又分为 ...
- Python 列表排序方法reverse、sort、sorted详解
python语言中的列表排序方法有三个:reverse反转/倒序排序.sort正序排序.sorted可以获取排序后的列表.在更高级列表排序中,后两中方法还可以加入条件参数进行排序. reverse() ...
- python 列表排序方法sort、sorted技巧篇
Python list内置sort()方法用来排序,也可以用python内置的全局sorted()方法来对可迭代的序列排序生成新的序列. 1)排序基础 简单的升序排序是非常容易的.只需要调用sorte ...
- python 列表排序方法reverse、sort、sorted基础篇
python语言中的列表排序方法有三个:reverse反转/倒序排序.sort正序排序.sorted可以获取排序后的列表.在更高级列表排序中,后两中方法还可以加入条件参数进行排序. reverse() ...
- Python中的排序方法sort(),sorted(),argsort()等
python 列表排序方法sort.sorted技巧篇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whaben/p/6495702.html,学习参考. Python list内置sort( ...
- python列表排序方法reverse、sort、sorted
python语言中的列表排序方法有三个:reverse反转/倒序排序.sort正序排序.sorted可以获取排序后的列表.在更高级列表排序中,后两中方法还可以加入条件参数进行排序. reverse() ...
- Python 列表排序方法reverse、sort、sorted操作方法
python语言中的列表排序方法有三个:reverse反转/倒序排序.sort正序排序.sorted可以获取排序后的列表.在更高级列表排序中,后两中方法还可以加入条件参数进行排序. reverse() ...
- python字符串排序方法
一般情况下,python中对一个字符串排序相当麻烦: 一.python中的字符串类型是不允许直接改变元素的.必须先把要排序的字符串放在容器里,如list. 二.python中的list容器的sort( ...
- Python中经典排序方法
数据的排序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步骤,也是数据结构的考点之一,下面介绍10种经典的排序方法. 首先,排序方法可以大体分为插入排序.选择排序.交换排序.归并排序和桶排序四大类,其中,插入排序又分为 ...
随机推荐
- 记录一下我的git连接不上GitHub问题
1.日常操作,提交代码,报错误下: $ git clone git@github.com:hanchao5272/myreflect.git Cloning into 'myreflect'... s ...
- 最新 美团java校招面经 (含整理过的面试题大全)
从6月到10月,经过4个月努力和坚持,自己有幸拿到了网易雷火.京东.去哪儿.美团等10家互联网公司的校招Offer,因为某些自身原因最终选择了美团.6.7月主要是做系统复习.项目复盘.LeetCode ...
- K8S从入门到放弃系列-(2)集群根证书准备
k8s从1.8版本开始,集群中各个组件需要使用TLS证书对通信进行加密,每个k8s集群都需要有独立的CA证书体系,这里我们采用比较常用的CloudFlare 的 PKI 工具集 cfssl 来生成 C ...
- Excel关联匹配函数
1.=VLOOKUP (lookup_value, table_array, col_index_num, [range_lookup]) lookup_value 相当于python中的键,用来 ...
- docker 的常用命令汇总
- STM32的I2C通讯过程
使用I2C外设通讯时,在通讯的不同阶段它会对“状态寄存器(SR1 及SR2)”的不同数据位写入参数,通过读取这些寄存器标志来了解通讯状态. 1.主发送器 可使用STM32标准库函数来直接检测这些事件的 ...
- 把axios挂载到vue实例上面/==Axios 各种请求方式传递参数格式
/*ajax请求*/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axios.defaults.baseURL = 'https://api.douban.com/v2/movie' ...
- php 获取某个月的周一
今天有个朋友问了一个问题,最后解决了下,先整理记下来,后面用到了再说 function getMonday($month = ''){ if(empty($month)){ $month = date ...
- 浅谈C++继承
C++中的继承 1.继承概念及定义: 概念: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使代码可以复用的最重要的手段-----继承是类设计层次的复用 定义: 父类->基类:子类-&g ...
- (九)Activitivi5之使用 RuntimeService 设置和获取流程变量
一.案例 /** * 设置流程变量数据 */ @Test public void setVariableValues(){ RuntimeService runtimeService=proces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