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泡排序介绍

  冒泡排序(英语: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二、冒泡排序原理

  1.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2.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一步做完,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3.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三、冒泡排序图解

四、冒泡排序总结

  1. 有N个数据需要比较N-1趟
  2. 每趟比较N-i次,i表示第几趟,例如7个数据,第四趟需要比较 7-4 = 3次

五、冒泡排序python代码实现

def bubble_sort(numlist):
# 需要排列的数据个数
N = len(numlist)
# i 控制一共需要多少趟 N-1
for i in range(N-1):
# j 控制每趟需要比较多少次(因为i是从0开始,所以N-i-1)
for j in range(N-i-1):
# 判断j和j+1两个位置的数据大小
if numlist[j]>numlist[j+1]:
# 交换(交换的代码有很多种写法)
temp = numlist[j]
numlist[j] = numlist[j+1]
numlist[j+1] = temp list = [19,2,13,8,34,25,7]
print("排序前list = %s"%list)
bubble_sort(list)
print("排序后list = %s"%list)

运行结果为:

排序前list = [19, 2, 13, 8, 34, 25, 7]
排序后list = [2, 7, 8, 13, 19, 25, 34]

六、冒泡排序C语言代码实现

#include <stdio.h>
// 创建一个冒泡函数,需要传递一个数组,和数组的长度
void bubble_sort(int array[],int arrayLength)
{
// i 控制一共需要循环多少趟,
for (int i=; i<arrayLength-; i++)
{
// j 控制每趟循环多少次
for (int j=; j<arrayLength-i-; j++)
{
//判断j和j+1位置上数的大小
if (array[j]>array[j+])
{
//交换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
array[j+] = temp;
}
}
}
}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 函数的声明
void bubble_sort(int array[],int arrayLength);
// 创建一个数组
int numArray[] = {,,,,,,};
//进行排序
bubble_sort(numArray,); printf("打印排序后的数组是:\n");
for (int i=; i<; i++)
{
printf("%d ",numArray[i]);
}
return ;
}

运算结果为:

打印排序后的数组是:
      

七、冒泡排序的优化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已经知道冒泡排序的原理和实现过程,但是在处理一些特殊数据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对冒泡排序优化,例如:一个数组本来就是有序,1,2,3,4,5,6,7,这样的一个数组已经是正确的顺序的,我们只需要比较一趟后,发现这一趟所有的数据都没有发生改变,就说明这已经是一个正确的顺序的,后面的循环就没必要循环下去了,这样便能提高程序的效率,而我们只需要在冒泡排序的代码中,判断是否这一样都没发生交换即可。

python代码实现如下:

def bubble_sort(numlist):
# 需要排列的数据个数
N = len(numlist)
# i 控制一共需要多少趟 N-1
for i in range(N-1): # 定义一个变量,用于记录是否在本趟中发生了交换
isChange = 0 # j 控制每趟需要比较多少次(因为i是从0开始,所以N-i-1)
for j in range(N-i-1):
# 判断j和j+1两个位置的数据大小
if numlist[j]>numlist[j+1]:
# 交换(交换的代码有很多种写法)
temp = numlist[j]
numlist[j] = numlist[j+1]
numlist[j+1] = temp
# 只要发生了交换,我们就改变isChange的值为1
isChange = 1 # 只要isChange =0说明已经是正确顺序了,直接break即可
if isChange == 0:
break list = [19,2,13,8,34,25,7]
print("排序前list = %s"%list)
bubble_sort(list)
print("排序后list = %s"%list)

运行结果为:

排序前list = [19, 2, 13, 8, 34, 25, 7]
排序后list = [2, 7, 8, 13, 19, 25, 34]

C语言代码实现如下:

#include <stdio.h>
// 创建一个冒泡函数,需要传递一个数组,和数组的长度
void bubble_sort(int array[],int arrayLength)
{
// i 控制一共需要循环多少趟,
for (int i=; i<arrayLength-; i++)
{
//定义一个变量,用于记录是否在本趟中发生了改变
int isChange = ;
// j 控制每趟循环多少次
for (int j=; j<arrayLength-i-; j++)
{
//判断j和j+1位置上d数的大小
if (array[j]>array[j+])
{
//交换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
array[j+] = temp;
// 只要发生了交换,我们就改变isChange的值为1
isChange = ;
}
}
// 只要isChange =0说明已经是正确顺序了,直接break即可
if (isChange == )
{
break;
}
}
}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 函数的声明
void bubble_sort(int array[],int arrayLength);
// 创建一个数组
int numArray[] = {,,,,,,};
//进行排序
bubble_sort(numArray,); printf("打印排序后的数组是:\n");
for (int i=; i<; i++)
{
printf("%d ",numArray[i]);
}
return ;
}

运行结果为:

打印排序后的数组是:
      

八、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 最优时间复杂度:O(n) (表示遍历一次发现没有任何可以交换的元素,排序结束。)
  • 最坏时间复杂度:O(n2)

九、冒泡排序算法的稳定性

  冒泡排序就是把小的元素往前调或者把大的元素往后调。比较是相邻的两个元素比较,交换也发生在这两个元素之间。所以,如果两个元素相等,是不会再交换的;如果两个相等的元素没有相邻,那么即使通过前面的两两交换把两个相邻起来,这时候也不会交换,所以相同元素的前后顺序并没有改变,所以冒泡排序是一种稳定排序算法。

python算法与数据结构-冒泡排序算法(32)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用Python实现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开篇

    一.概述 用Python实现的数据结构与算法 涵盖了常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全部由Python语言实现),是 Problem Solving with Algorithms and Data Struc ...

  2. Python实现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之队列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之队列.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 一.概述 队列(Queue)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线性数据结构,插入操作在队尾(rear)进行,删除操 ...

  3. 用python语言讲解数据结构与算法

    写在前面的话:关于数据结构与算法讲解的书籍很多,但是用python语言去实现的不是很多,最近有幸看到一本这样的书籍,由Brad Miller and David Ranum编写的<Problem ...

  4. [0x01 用Python讲解数据结构与算法] 关于数据结构和算法还有编程

    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奥维德 一.学习目标 · 回顾在计算机科学.编程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基本知识: · 理解“抽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理解并实现抽象 ...

  5. python 下的数据结构与算法---8:哈希一下【dict与set的实现】

    少年,不知道你好记不记得第三篇文章讲python内建数据结构的方法及其时间复杂度时里面关于dict与set的时间复杂度[为何访问元素为O(1)]原理我说后面讲吗?其实就是这篇文章讲啦. 目录: 一:H ...

  6. python 下的数据结构与算法---1:让一切从无关开始

    这段时间把<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 with python>以及<Problem Solving with  Algorithms and Dat ...

  7. 用Python实现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基本搜索

    一.顺序搜索 顺序搜索 是最简单直观的搜索方法:从列表开头到末尾,逐个比较待搜索项与列表中的项,直到找到目标项(搜索成功)或者 超出搜索范围 (搜索失败). 根据列表中的项是否按顺序排列,可以将列表分 ...

  8. Python实现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基本搜索详解

    一.顺序搜索 顺序搜索 是最简单直观的搜索方法:从列表开头到末尾,逐个比较待搜索项与列表中的项,直到找到目标项(搜索成功)或者 超出搜索范围 (搜索失败). 根据列表中的项是否按顺序排列,可以将列表分 ...

  9. python 下的数据结构与算法---2:大O符号与常用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复杂度速查表

    目录: 一:大O记法 二:各函数高阶比较 三:常用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复杂度速查表 四:常见的logn是怎么来的 一:大O记法 算法复杂度记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Big O notation(大O记 ...

随机推荐

  1. charles安装和使用(转)

    转发链接:https://blog.csdn.net/zhangxiang_1102/article/details/77855548

  2. Spring boot后台搭建一使用MyBatis集成Mapper和PageHelper

    目标: 使用 Spring  boot+MyBatis+mysql 集成 Mapper 和 PageHelper,实现基本的增删改查 先建一个基本的 Spring Boot 项目开启 Spring B ...

  3. radio和checkbox的js勾选使用

    Html: <table> <tr><th class="w1">党内职务</th><td colspan="3&q ...

  4. Oracle current redo.log出现坏块后的不完全恢复案例一则

    1异常出现      8月30日下午2时左右,接同事电话,说数据库异常宕机了,现在启动不了. 2初步分析 我让现场把alert.log发过来,先看看是什么问题.   关于ORA-00353和ORA-0 ...

  5. centos7 intall nvidia driver

    此教程是介绍于 CentOS 7 以上的 Linux 系统中安装 NVIDIA 显卡驱动和 CUDA Toolkit .此文中以 CentOS 7.4 64 bit 为例,显卡型号为 NVIDIA T ...

  6. leetocode 207 课程表

    解题思路: 本题可约化为:课程安排图是否是 有向无环图(DAG).即课程间规定了前置条件,但不能构成任何环路,否则课程前置条件将不成立. 思路是通过 拓扑排序 判断此课程安排图是否是 有向无环图(DA ...

  7. Deepin15.11源码安装Nginx17.5包括stream模块和njs模块

    一:先到官网下载nginx-1.17.5.tar.gz包并且解压到当前目录,解压后目录为:nginx-1.17.5: 二:下载njs源码(它没有像stream模块一样附带在了nginx源码里),因此首 ...

  8. mac远程连接linux 服务器桌面by VNC

    为了远程使用Linux服务器,折腾了一个下午.最终看来还是用vnc最简单了. 实验室有两台强劲的Linux服务器用来做研究.之前我一直都是用ssh登到服务器上去码代码,反应速度很快,感觉很不错.但是因 ...

  9. Spring MVC 问题归纳

    记录一些在Spring MVC配置中出现的问题 一.配置tomcat包没有加载 错误: idea调试web项目时出现: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org.spri ...

  10. 05- if-else语句、循环for

    if-else 语句 if是条件语句.if语句的语法是 if 条件{ #注意大括号和条件之间不能换行 执行代码 } if语句还包括else if 和 else 部分 package main im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