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CentOS中文站:http://www.centoscn.com/CentOS/2015/0507/5376.html
一、配置文件详解
在RHEL或者CentOS等Redhat系的Linux系统里,跟网络有关的主要设置文件如下:
/etc/host.conf 配置域名服务客户端的控制文件
/etc/hosts 完成主机名映射为IP地址的功能
/etc/resolv.conf 域名服务客户端的配置文件,用于指定域名服务器的位置
/etc/sysconfig/network 包含了主机最基本的网络信息,用于系统启动.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 系统启动时初始化网络的一些信息
/etc/xinetd.conf 定义了由超级进程xinetd启动的网络服务
/etc/networks 完成域名与网络地址的映射
/etc/protocols 设定了主机使用的协议以及各个协议的协议号
/etc/services 设定主机的不同端口的网络服务

  

1. /etc/host.conf文件的默认信息如下:

multi on           #允许主机拥有多个IP地址
order hosts,bind #主机名解析顺序,即本地解析,DNS域名解析的顺序 这个文件一般不需要我们修改,默认的解析顺序是本地解析,DNS服务器解析,也就是说在本系统里对于一个主机名首先进行本地解析,如果本地解析没有,然后进行DNS服务器解析。 2. /etc/hosts文件默认的内容大概如下: 127.0.0.1 butbueatiful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1 localhost6.localdomain6 localhost6 可见,默认的情况是本机ip和本机一些主机名的对应关系,第一行是ipv4信息,第二行是ipv6信息,如果用不上ipv6本机解析,一般把该行注释掉。
第一行的解析效果是,butbueatiful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都会被解析成127.0.0.1,我们可以用ping试试。
[root@butbueatiful ~]# ping -c 3 butbueatiful
PING butbueatiful (127.0.0.1)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butbueatiful (127.0.0.1): icmp_seq=1 ttl=64 time=0.061 ms
64 bytes from butbueatiful (127.0.0.1): icmp_seq=2 ttl=64 time=0.052 ms
64 bytes from butbueatiful (127.0.0.1): icmp_seq=3 ttl=64 time=0.051 ms --- butbueatiful ping statistics ---
3 packets transmitted, 3 received, 0% packet loss, time 1999ms
rtt min/avg/max/mdev = 0.051/0.054/0.061/0.009 ms [root@butbueatiful ~]# ping -c 3 localhost.localdomain
PING butbueatiful (127.0.0.1)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butbueatiful (127.0.0.1): icmp_seq=1 ttl=64 time=0.055 ms
64 bytes from butbueatiful (127.0.0.1): icmp_seq=2 ttl=64 time=0.035 ms
64 bytes from butbueatiful (127.0.0.1): icmp_seq=3 ttl=64 time=0.050 ms --- butbueatiful ping statistics ---
3 packets transmitted, 3 received, 0% packet loss, time 1999ms
rtt min/avg/max/mdev = 0.035/0.046/0.055/0.011 ms 看到上面的结果,你可能会问为什么ping localhost.localdomain的时候,下面显示的是却是butbueatiful,这是因为第一个主机名butbueatiful后面的那些主机名其实都是butbueatiful的主机别名。 如果我们要追加新的本地解析,比如我们希望在我们的机器里把yyyy.com和www.yyyy.com都解析成192.168.0.100,那么就追加如下一句即可:
192.168.0.100 yyyy.com www.yyyy.com 同样,在这里,www.yyyy.com是yyyy.com的主机别名。 如果你仔细一想,会发现,其实这个文件是很危险的,如果有人恶意修改了你这个文件,比如把淘宝的网站域名解析到了他的钓鱼网站,那你就要中招了。 3. /etc/resolv.conf, 指定域名解析的DNS服务器IP等信息, 配置参数一般接触到的有4个: nameserver 指定DNS服务器的IP地址
domain 定义本地域名信息
search 定义域名的搜索列表
sortlist 对gethostbyname返回的地址进行排序 但是最常用的配置参数是nameserver,其他的可以不设置,这个参数指定了DNS服务器的IP地址,如果设置不正确,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域名解析。
一般来说,推荐设置2个DNS服务器,比如我们用google的免费DNS服务器,那么该文件的设置内容如下: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8.8.4.4 同样,这个文件也是危险的,如果被人恶意改成了他自己的DNS服务器,他就可以为所欲为的控制你通过域名访问的每个目的地了,这就是常说的DNS劫持。 4. /etc/sysconfig/network, 典型的配置如下: NETWORKING=yes
NETWORKING_IPV6=no
HOSTNAME=butbueatiful
GATEWAY=192.168.0.1 参数简要解释: NETWORK 设置网络是否有效,yes有效,no无效
NETWORKING_IPV6 设置ipv6网络是否有效,yes有效,no无效
HOSTNAME 设置服务器的主机名,最好和/etc/hosts里设置一样,否则在使用一些程序的时候会有问题。
GATEWAY 指定默认网关IP 5. ifcfg-ethX, 设置对应网口的IP等信息, 比如第一个网口, 那么就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配置例子: 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
BROADCAST="192.168.0.255"
HWADDR="00:16:36:1B:BB:74"
IPADDR="192.168.0.100"
NETMASK="255.255.255.0"
ONBOOT="yes" 参数简要解释: DEVICE 设备名,不要自己乱改,和文件ifcfg-ethX里的ethX要一致
BROADCAST 广播地址
HWADDR 物理地址,这个你不要乱改
IPADDR IP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
ONBOOT 启动或者重启网络时,是否启动该设备,yes是启动,no是不启动
BOOTPROTO 开机协议,最常见的三个参数如下:
static(静态IP)
none(不指定,设置固定ip的情况,这个也行,但是如果要设定多网口绑定bond的时候,必须设成none)
dhcp(动态获得IP相关信息) 6. route-ethX,比如第一个网口eth0的路由信息,那么就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eth0: 比如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需求,通过eth0去网络172.17.27.0/24不走默认路由,需要走192.168.0.254,那么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用route命令追加路由信息:
[root@butbueatiful ~]# route add -net 172.17.27.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92.168.0.254 dev eth0 可是,你没意识到的是,这样只是动态追加的而已,重启网络后,路由信息就消失了,所以需要设置静态路由,这时候就要设置/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eth0文件了,如果没有该文件,你就新建一个:
[root@butbueatiful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eth0
#追加
172.17.27.0/24via 192.168.0.254 这下即使重启网络,重启系统,该路由也会自动加载,当然了,如果你没有这样的需要,那么这个文件就没必要创建和配置了。 二、常用的网络配置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Red Hat公司推出了RHEL6.2,随后CentOS也紧随其后退出了CentOS6.2。新的系统中厂商加入了大量虚拟化及云计算的元素,同时对于细节的改变也不少,这里我们仅对新系统中的网络参数做以详尽说明。 Linux中网络参数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
DNS服务器
主机名 历来Linux系统中修改这些参数的方式通常有:命令、文件两种。其中通过命令设置可以立即生效但重启后将失效,通过文件修改实现永久生效,但不会立即生效。 首先我们来看看命令的方式: ifconfig:查看与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
hostname:查看与设置主机名
route: 查看与设置路由信息(默认网关等) 通过文件的方式修改: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设备名(通常为ifcfg-eth0)
/etc/sysconfig/network
/etc/resolv.conf文件:设置DNS服务器 以上种种这些方式可以同时在5.0与6.0系统中实现,但6.0系统后官方文档中描述说:ifconfig与route是非常陈旧的命令,取而代之的是ip命令。 那么我们先看一下老的命令使用方式:
*************************************************************************
ifconfig 接口 选项|地址 # ifconfig eth0 up # 开启eth0网卡
# ifconfig eth0 down # 关闭eth0网卡
# ifconfig eth0 -arp # 关闭eth0网卡arp协议
# ifconfig eth0 promisc # 开启eth0网卡的混合模式
# ifconfig eth0 mtu 1400 # 设置eth0网卡的最大传输单元为1400
# ifconfig eth0 192.168.0.2/24 # 设置eth0网卡IP地址
# ifconfig eth0 192.168.0.2 netmask 255.255.255.0 # 功能同上 *************************************************************************
主机名: # hostname # 查看主机名
# hostname butbueatiful.com # 设置主机名为butbueatiful.com *************************************************************************
网关设置: route add [-net|-host] target [netmask] gw
route del [-net|-host] target [netmask] gw # route add -net 192.168.3.0/24 gw 192.168.0.254 # 设置到192.168.3.0网段的网关为192.168.0.254
# route add -net 192.168.3.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92.168.0.254 # 功能同上
# route add -host 192.168.4.4 gw 192.168.0.254 # 设置到192.168.4.4主机的网关为192.168.0.254
#
# route del -net 192.168.3.0/24 # 删除192.168.3.0网段的网关信息
# route del -host 192.168.4.4 # 删除192.168.4.4主机的网关信息
#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0.254 # 设置默认网关为192.168.0.254
# route del default gw 192.168.0.254 # 删除默认网关为192.168.0.254 ************************************************************************* 而如今官方不再推荐使用如此陈旧的命令而推荐使用 ip 这个命令,以下我们看看它的用法: ip [选项] 操作对象{link|addr|route...} # ip link show # 显示网络接口信息
# ip link set eth0 upi # 开启网卡
# ip link set eth0 down # 关闭网卡
# ip link set eth0 promisc on # 开启网卡的混合模式
# ip link set eth0 promisc offi # 关闭网卡的混个模式
# ip link set eth0 txqueuelen 1200 # 设置网卡队列长度
# ip link set eth0 mtu 1400 # 设置网卡最大传输单元
# ip addr show # 显示网卡IP信息
# ip addr add 192.168.0.1/24 dev eth0 # 设置eth0网卡IP地址192.168.0.1
# ip addr del 192.168.0.1/24 dev eth0 # 删除eth0网卡IP地址 # ip route list # 查看路由信息
# ip route add 192.168.4.0/24 via 192.168.0.254 dev eth0 # 设置192.168.4.0网段的网关为192.168.0.254,数据走eth0接口
#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192.168.0.254 dev eth0 # 设置默认网关为192.168.0.254
# ip route del 192.168.4.0/24 # 删除192.168.4.0网段的网关
# ip route del default # 删除默认路由 **************************************************************
接下来再看看通过文件修改网络参数:(CentOS6.2系统为例)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设备名
NM_CONTROLLED="yes" 设备是否被NetworkManager管理
ONBOOT="no" 开机是否启动
HWADDR="00:0C:29:59:E2:D3" 硬件地址(MAC地址)
TYPE=Ethernet 类型
BOOTPROTO=none 启动协议{none|dhcp}
IPADDR=192.168.0.1 IP地址
PREFIX=24 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0.254 默认网关
DNS1=202.106.0.20 主DNS
DOMAIN=202.106.46.151 辅助DNS
UUID=5fb06bd0-0bb0-7ffb-45f1-d6edd65f3e03 设备UUID编号 **************************************************************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butbueatiful.com 主机名 ************************************************************** 注意:在5.0时代DNS服务器写在 /etc/resolv.conf 文件中,但到了6.0时代DNS可以写在/etc/resolv.conf但是此时需要在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文件中添加 PEERDNS=no 配置,不然每次重启网卡就会重写/etc/resolv.conf文件的内容,当然了也可以直接写在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文件中。 后记: 1. 配置/etc/resolv.confg重启丢失解决方法: 一种方法是把 PEERDNS 设置为“no”。 找到网卡配置文件,位置和: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 文件中加入PEERDNS 选项。可以是 0, 1, 2等等,代表不同网卡的配置文件。例如,系统上第一张网卡是eth0的话,那它的配置文件就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然后在文件中把 PEERDNS 改为 ‘no’.
例如: DEVICE=eth0
BOOTPROTO=dhcp
ONBOOT=yes
TYPE=Ethernet
PEERDNS=no 这个选项可令 /etc/resolv.conf 在系统重启后不会被重写。 另一种方法是在这个文件中增加DNS:
如:
DNS1=127.0.0.1
DNS2=8.8.8.8 2. 安全设置 我们前面说了/etc/resolv.conf和/etc/hosts被人篡改了的话, 会很危险, 那我们在设置好着2个文件后, 做一下处理, 让这2个文件默认不能直接修改, 即使root也不行, 执行如下命令:
[root@butbueatiful ~]# chattr +i /etc/{resolv.conf,hosts} 如果我们自己想修改的时候,执行:
[root@butbueatiful ~]# chattr -i /etc/{resolv.conf,hosts} 然后就可以修改了,修改完了别忘记+i。 3. 网络排除思路 检查配置文件是否有错误(书写及语法错误等)
检查本机网络协议是否正确:# ping -c 3 127.0.0.1
检查本机网卡链路是否正确:# ping -c 3 192.168.0.1(本机IP地址)
检查网关是否正确: # ping -c 3 192.168.0.254(网关IP地址)
检查外部连通性: # ping -c 3 www.google.com.hk
检查硬件

  

CentOS网络配置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Vmware在NAT模式下网络配置详解

    Vmware在NAT模式下网络配置详解 Linux中的网络配置对于接触Linux不久的小白菜来说,还是小有难度的,可能是不熟悉这种与windows系列迥然不同的命令行操作,也可能是由于对Linux的结 ...

  2. Docker基础 :网络配置详解

    本篇文章将讲述 Docker 的网络功能,包括使用端口映射机制来将容器内应用服务提供给外部网络,以及通过容器互联系统让多个容器之间进行快捷的网络通信,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下. 大量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包含多个 ...

  3. linux网络配置详解

    一:相关网络配置的文件 1.网卡名配置相关文件 网卡名命名规则文件: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 PCI device 0x8086:0x1 ...

  4. VPS服务器下的centos网卡配置详解……

    自动激活网卡 安装了CENTOS 6.X后,每次启动了系统都需要手动激话网卡,以下方法可以在系统启动后自动激活网卡.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 ...

  5. caffe mnist实例 --lenet_train_test.prototxt 网络配置详解

    1.mnist实例 ##1.数据下载 获得mnist的数据包,在caffe根目录下执行./data/mnist/get_mnist.sh脚本. get_mnist.sh脚本先下载样本库并进行解压缩,得 ...

  6. Centos网络配置文件详解

    配置文件位置: 根目录下面的etc下面的sysconfig下面的network-scripts下面的网卡名称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网卡名称 如图:我 ...

  7. VMware虚拟机网络配置详解

    VMware网络配置:三种网络模式简介 安装好虚拟机以后,在网络连接里面可以看到多了两块网卡: 其中VMnet1是虚拟机Host-only模式的网络接口,VMnet8是NAT模式的网络接口,这些后面会 ...

  8. CentOS 7 网络配置详解

    今天在一台PC上安装了CentOS 7,当时选择了最小安装模式,安装完成后马上用ifconfig查看本机的ip地址(局域网已经有DHCP),发现报错,提示ifconfig命令没找到. ? 1 2 3 ...

  9. 虚拟机网络配置详解(NAT、桥接、Hostonly)

    VirtualBox中有四种网络连接方式: NAT Bridged Adapter Internal Host-only Adapter VMWare中有三种,其实它跟VMWare的网络连接方式都是一 ...

随机推荐

  1. Unity3D 调用模态对话框/Unity3D MessageBox

    Unity模态对话框/Unity MessageBox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将Unity的exe产品发布到某一个平台.比如某某斗地主发布到某Q游戏.这时候如果需要调试肿么办.办法无外乎那几个.1:源码调 ...

  2. iOS-硬件声音 ,振动,提示警告

    为了引起用户注意发出警告的时候,常常伴随有提示音震动等.系统声音服务提供了一个接口,用于播放不超过30秒的声音文件,他支持的格式有CAF,AIF,WAV. iOS使用该API支持3种不同的通知: 声音 ...

  3. bigworld源码分析(3)——dbMgr分析

    dbMgr主要是玩家数据的读取和保存的,例如在bigworld源码分析(3)中,玩家在认证的时候,loginApp需要通过dbMgr来验证玩家数据是否合法,这就是针对玩家的账号数据进行查询.本篇中,我 ...

  4. Why one-norm is an agreeable alternative for zero-nor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mashiqi Today I try to give a brief inspection on why we always choo ...

  5. oop、configparser、xml模块

    本节大纲:一:在python中,有两种编程思想.1:函数式编程.2:oop.无论是函数式编程还是oop都是相辅相成.并不是说oop比函数式编程就好.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其他语言中java等只能以面向对象 ...

  6. read.csv 把 "T" 读成 "TRUE" 的问题

    read.csv(text="A,B,T,T", header=FALSE) ## V1 V2 V3 V4 ## 1 A B TRUE TRUE RT, 有的时候R读取数据的时候容 ...

  7. JPush极光推送Java服务器端API

    // 对android和ios设备发送 JPushClient jpush = new JPushClient(masterSecret, appKey);   // 对android和ios设备发送 ...

  8. C语言编译和链接过程

    1.程序的编译  一般而言,大多数编译系统都提供编译驱动程序(complier driver),根据用户需求调用语言预处理器,编译器,汇编器和链接器.例如有如下历程://main.c void swa ...

  9. 将JZ2440的调试串口换成com2

    众所周知JZ2440 V3很小巧,精致.今天单就JZ2440的串口来讨论一些问题.我们在用串口进行调试的时候,需要用JZ2440自带的一根USB线连接电脑USB口和开发板的USB-com1口.先来看一 ...

  10. Codeforces Round #159 (Div. 2)

    A. Sockets 当插口数不够时,显然找最大\(a_i\)进行扩展. B. Playing Cubes 枚举起始颜色,Petya会尽可能相同颜色,Vasya则相反. C. View Angle 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