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流封装格式简单介绍:

H.264的语法元素进行编码后,生成的输出数据都封装为NAL Unit进行传递,多个NAL Unit的数据组合在一起形成总的输出码流。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NAL规定了一种通用的格式适应不同的传输封装类型。

通常NAL Unit的传输格式分两大类:字节流格式和RTP包格式

字节流格式:

  • 大部分编码器的默认输出格式
  • 每个NAL Unit以规定格式的起始码分割
  • 起始码:0x 00 00 00 01 或 0x 00 00 01

RTP数据包格式:

  • NAL Unit按照RTP数据包的格式封装
  • 使用RTP包格式不需要额外的分割识别码,在RTP包的封装信息中有相应的数据长度信息。
  • 可以在NAL Unit的起始位置用一个固定长度的长度码表示整个NAL Unit的长度

实际应用中字节流格式更为常用,下面的均以字节流格式来介绍。

通过查阅H.264官方说明文档,了解NAL字节流格式(在附录B)

有用数据前面会加 0x 00 00 00 01 或 0x 00 00 01,作为起始码,两个起始码中间包含的即为有用数据流

如: 00 00 00 01 43 23 56 78 32 1A 59 2D 78 00 00 00 01 C3 E2 …… 中,红色的部分即为有效数据。

本次使用上一篇笔记中生成的test.264作为例子。

使用Ultra Edit打开此文件,可以看到该文件的数据流:



接下来将写一个小程序,从二进制码流文件中截取实际的NAL数据。

二、C++程序 从码流中提取NAL有效数据:

新建一个VS工程,配置工程属性。将【常规-输出目录】和【调试-工作目录】改为$(SolutionDir)bin\$(Configuration)\,【调试-命令参数】改为test.264编译、运行程序。



在 bin\debug 目录下可看到生成的exe执行文件

接下来编写程序的功能:

提取起始码之间的有效数据

程序思路:

从码流中寻找 00 00 00 01 或 00 00 01序列,后面就是有效数据流,将之后的数据保存起来,直到遇到下一个(00) 00 00 01 停止。

下面开始编写程序:

① 打开码流文件

使用下面的代码测试,比较简单,不再解释,最后记得要把文件流关掉。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FILE *pFile_in = NULL;
// 打开刚才导入的二进制码流文件
_tfopen_s(&pFile_in, argv[1], _T("rb")); // 判断文件是否打开成功
if (!pFile_in)
{
printf("Error: Open File failed. \n");
}
fclose(pFile_in);
return 0;
}

② 寻找起始码

  • 使用数据类型unsigned char数据类型来存储单个字节码
  • 为了减少内存使用,使用数组 refix3,存储连续的三个字节码
  • 数组循环使用,新进来的数据放在弹出那位数据的位置上
  • 即:数组的存数顺序为 [0][1][2],下一个字符放在[0]的位置上,此时数据顺序为[1][2][0],再下一次[2][0][1]以此类推
  • 由于起始码有两种格式00 00 01 和 00 00 00 01,因此需要有两个判断分别对应

代码如下:

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

static int find_nal_prefix(FILE **pFileIn)
{
FILE *pFile = *pFileIn;
// 00 00 00 01 x x x x x 00 00 00 01
// 以下方法为了减少内存,及向回移动文件指针的操作
uint8 prefix[3] = { 0 }; /*
依次比较 [0][1][2] = {0 0 0}; 若不是,将下一个字符放到[0]的位置 -> [1][2][0] = {0 0 0} ; 下次放到[1]的位置,以此类推
找到三个连0之后,还需判断下一个字符是否为1, getc() = 1 -> 00 00 00 01
以及判断 [0][1][2] = {0 0 1} -> [1][2][0] = {0 0 1} 等,若出现这种序列则表示找到文件头
*/ // 标记当前文件指针位置
int pos = 0;
// 标记查找的状态
int getPrefix = 0;
// 读取三个字节
for (int idx = 0; idx < 3; idx++)
{
prefix[idx] = getc(pFile);
} while (!feof(pFile))
{
if ((prefix[pos % 3] == 0) && (prefix[(pos + 1) % 3] == 0) && (prefix[(pos + 2) % 3] == 1))
{
// 0x 00 00 01 found
getPrefix = 1;
break;
}
else if((prefix[pos % 3] == 0) && (prefix[(pos + 1) % 3] == 0) && (prefix[(pos + 2) % 3] == 0))
{
if (1 == getc(pFile))
{
// 0x 00 00 00 01 found
getPrefix = 2;
break;
}
}
else
{
fileByte = getc(pFile);
prefix[(pos++) % 3] = fileByte;
}
} return getPrefix;
}

③ 提取有效数据

  • 使用容器vector 存储有效数据
  • 函数find_nal_prefix() 添加参数 vector &nalBytes
  • 每次读取的数据都直接push到nalBytes中,若遇到起始码再把起始码pop掉
  • 本函数需要重复执行,第一次文件指针移动到有效数据起始位置;第二次提取两段起始码间的有效数据;第三次在移动到下一个起始码后;第四次提取有效数据... 以此类推。

函数调整为:

static int find_nal_prefix(FILE **pFileIn, vector<uint8> &nalBytes)
{
FILE *pFile = *pFileIn;
// 00 00 00 01 x x x x x 00 00 00 01
// 以下方法为了减少内存,及向回移动文件指针的操作
uint8 prefix[3] = { 0 };
// 表示读进来字节的数值
uint8 fileByte;
/*
依次比较 [0][1][2] = {0 0 0}; 若不是,将下一个字符放到[0]的位置 -> [1][2][0] = {0 0 0} ; 下次放到[1]的位置,以此类推
找到三个连0之后,还需判断下一个字符是否为1, getc() = 1 -> 00 00 00 01
以及判断 [0][1][2] = {0 0 1} -> [1][2][0] = {0 0 1} 等,若出现这种序列则表示找到文件头
*/ nalBytes.clear(); // 标记当前文件指针位置
int pos = 0;
// 标记查找的状态
int getPrefix = 0;
// 读取三个字节
for (int idx = 0; idx < 3; idx++)
{
prefix[idx] = getc(pFile);
// 每次读进来的字节 都放入vector中
nalBytes.push_back(prefix[idx]);
} while (!feof(pFile))
{
if ((prefix[pos % 3] == 0) && (prefix[(pos + 1) % 3] == 0) && (prefix[(pos + 2) % 3] == 1))
{
// 0x 00 00 01 found
getPrefix = 1;
// 这三个字符没用,pop掉
nalBytes.pop_back();
nalBytes.pop_back();
nalBytes.pop_back();
break;
}
else if((prefix[pos % 3] == 0) && (prefix[(pos + 1) % 3] == 0) && (prefix[(pos + 2) % 3] == 0))
{
if (1 == getc(pFile))
{
// 0x 00 00 00 01 found
getPrefix = 2;
// 这三个字符没用,pop掉 (最后那个1没填到vector中,不用pop)
nalBytes.pop_back();
nalBytes.pop_back();
nalBytes.pop_back();
break;
}
}
else
{
fileByte = getc(pFile);
prefix[(pos++) % 3] = fileByte;
nalBytes.push_back(fileByte);
}
} return getPrefix;
}

主函数调整为: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vector>
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FILE *pFile_in = NULL;
// 打开刚才导入的二进制码流文件
_tfopen_s(&pFile_in, argv[1], _T("rb")); // 判断文件是否打开成功
if (!pFile_in)
{
printf("Error: Open File failed. \n");
} vector<uint8> nalBytes;
find_nal_prefix(&pFile_in, nalBytes);
find_nal_prefix(&pFile_in, nalBytes);
for (int idx = 0; idx < nalBytes.size(); idx++)
{
printf("%x ", nalBytes.at(idx));
}
printf("\n"); find_nal_prefix(&pFile_in, nalBytes);
for (int idx = 0; idx < nalBytes.size(); idx++)
{
printf("%x ", nalBytes.at(idx));
}
printf("\n"); fclose(pFile_in); return 0;
}

以第一节最后数据流为例,执行以上代码后,程序输出结果如下:

【视频编解码·学习笔记】4. H.264的码流封装格式 & 提取NAL有效数据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视频编解码·学习笔记】4. H.264的码流封装格式

    一.码流封装格式简单介绍: H.264的语法元素进行编码后,生成的输出数据都封装为NAL Unit进行传递,多个NAL Unit的数据组合在一起形成总的输出码流.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NAL规定了一种通 ...

  2. 视音频编解码学习工程:H.264分析器

    =====================================================视音频编解码学习工程系列文章列表: 视音频编解码学习工程:H.264分析器 视音频编解码学习工 ...

  3. 【视频编解码·学习笔记】6. H.264码流分析工程创建

    一.准备工作: 新建一个VS工程SimpleH264Analyzer, 修改工程属性参数-> 输出目录:$(SolutionDir)bin\$(Configuration)\,工作目录:$(So ...

  4. 【视频编解码·学习笔记】8. 熵编码算法:基本算法列举 & 指数哥伦布编码

    一.H.264中的熵编码基本方法: 熵编码具有消除数据之间统计冗余的功能,在编码端作为最后一道工序,将语法元素写入输出码流 熵解码作为解码过程的第一步,将码流解析出语法元素供后续步骤重建图像使用 在H ...

  5. 【视频编解码·学习笔记】11. 提取SPS信息程序

    一.准备工作: 回到之前SimpleH264Analyzer程序,找到SPS信息,并对其做解析 调整项目目录结构: 修改Global.h文件中代码,添加新数据类型UINT16,之前编写的工程中,UIN ...

  6. 【视频编解码·学习笔记】5. NAL Unit 结构分析

    在上篇笔记中通过一个小程序,可以提取NAL Unit所包含的的字节数据.H.264码流中的每一个NAL Unit的作用并不是相同的,而是根据不同的类型起不同的作用.下面将对NAL Unit中的数据进行 ...

  7. 【视频编解码·学习笔记】3. H.264视频编解码工程JM的下载与编解码

    一.下载JM工程: JM是H.264标准制定团队所认可的官方参考软件.网址如下 http://iphome.hhi.de/suehring/tml/ 从页面中可找到相应的工程源码,本次选择JM 8.6 ...

  8. 【视频编解码·学习笔记】2. H.264简介

    一.H.264视频编码标准 H.264视频编码标准是ITU-T与MPEG合作产生的又一巨大成果,自颁布之日起就在业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严格地讲,H.264标准是属于MPEG-4家族的一部分,即MPEG- ...

  9. 【视频编解码·学习笔记】10. 序列参数集(SPS)介绍

    一.SPS 相关概念: SPS即 "Sequence Paramater Set",又称作序列参数集. SPS中保存了一组编码视频序列(Coded video sequence)的 ...

随机推荐

  1. C#泛型约束 (转载)

    六种类型的约束: T:结构 类型参数必须是值类型.可以指定除 Nullable 以外的任何值类型.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使用可空类型(C# 编程指南). T:类 类型参数必须是引用类型,包括任何类.接口 ...

  2. Java中CSS&JS篇基础笔记

    HTML就是由一组标签所组成的.HTML的字体标签: <font>标签: 属性:color,size,face HTML的排版标签: h标签:标题标签. p标签:段落标签. b标签:加粗标 ...

  3. iOS开发Mac配置(CocoaPods、SourceTree、ssh key)

    作为开发,有一个自己的饭碗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交接旧电脑的时候,你会遇到了一些问题,而自己的电脑就方便很多了. 要开发,当然要装一些与开发相关的东西,那么新电脑入手,要做些什么呢? 1.安装Xcode: ...

  4. App Store 加急审核解析

    什么是加急审核 首先,提交二进制文件到 App Store,是要交给 App Store Review 团队去审核的.下面这句话是我从他们那边拿到的官方数据: On average, 50 perce ...

  5. #leetcode刷题之路24-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给定一个链表,两两交换其中相邻的节点,并返回交换后的链表.你不能只是单纯的改变节点内部的值,而是需要实际的进行节点交换. 示例:给定 1->2->3->4, 你应该返回 2-> ...

  6. Qt串口接收使用多个LCD控件显示不同的数据

    https://blog.csdn.net/qq_30976353/article/details/84836124 参考链接

  7. yyy loves Maths VII(状压DP)

    题目背景 yyy对某些数字有着情有独钟的喜爱,他叫他们为幸运数字;然而他作死太多,所以把自己讨厌的数字成为"厄运数字" 题目描述 一群同学在和yyy玩一个游戏 每次,他们会给yyy ...

  8. C语言入门学习和整理 1-3

    1. int main() { char c = 'A'; printf("c=%c", c); } int main() { ; printf("c=%c", ...

  9. mysql数据库的系统操作基本操作

    本文主要总结并记录一下简单且常用的mysql 在cmd 窗口中操作的基本命令 命令停止mysql 数据库服务 1.(cmd)命令行 启动:net start mysql 停止:net stop mys ...

  10. Python 正则:前后界定和前后非界定

    在用正则去匹配识别手机号.QQ.微信号的时候,往往由于输入的文本可能非常的另类,比如,没有标点和隔断,这时`^`和`$`就用不上了. 不用其实也可以识别的,但是有个问题,手机后是11位数字,QQ是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