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历二叉树   traversing binary tree 线索二叉树 threaded binary tree 线索链表 线索化

1、

二叉树3个基本单元组成: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

以L、D、R分别表示遍历左子树、访问根节点、遍历右子树

可能的情况6种

排列A3 2

LDR LRD

DLR DRL

RLD RDL

若限定先左后右

LDR LRD  中根序遍历  后根序遍历

DLR  先根序遍历

先/中/后 序遍历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data):
self.left = None
self.right = None
self.data = data

def insert(self, data):
if self.data is None:
self.data = data
else:
if data < self.data:
if self.left is None:
self.left = Node(data)
else:
self.left.insert(data)
elif data == self.data:
pass
else:
if self.right is None:
self.right = Node(data)
else:
self.right.insert(data)

def find(self, data):
'''
???
:param data:
:return:
'''
cmp_data = self.data
if data < cmp_data:
if self.left:
return self.left.find(data)
elif data == cmp_data:
return True
else:
if self.right:
return self.right.find(data)
return False

def preorder_traversal(self):
'''
前序遍历
:return:
'''
if self.left:
self.left.preorder_traversal()
print(self.data, end=',')
if self.right:
self.right.preorder_traversal()

def inorder_traversal(self):
'''
中序遍历
:return:
'''

print(self.data, end=',')
if self.left:
self.left.inorder_traversal()
if self.right:
self.right.inorder_traversal()

def postorder_traversal(self):
'''
后序遍历
:return:
'''
if self.left:
self.left.postorder_traversal()
if self.right:
self.right.postorder_traversal()
print(self.data, end=',')

root = Node(12)
root.insert(6)
root.insert(14)
root.insert(3)
root.insert(1)
root.insert(11)
root.insert(15)
root.insert(13)
root.insert(2)
root.insert(0)
root.insert(16)
print('\n前序遍历0,1,2,3,6,11,12,14,13,15,16')
root.preorder_traversal()
print('\n中序遍历12,6,3,1,0,2,11,14,13,15,16')
root.inorder_traversal()
print('\n后序遍历0,2,1,3,11,6,13,16,15,14,12')
root.postorder_traversal()
'''
12
6 14
3 11 13 15
1 16
0 2

'''
print('\n')
for i in [3, 5, 15, 7, 0, -1]:
print('i', i)
r = root.find(i)

前序遍历0,1,2,3,6,11,12,14,13,15,16
0,1,2,3,6,11,12,13,14,15,16,
中序遍历12,6,3,1,0,2,11,14,13,15,16
12,6,3,1,0,2,11,14,13,15,16,
后序遍历0,2,1,3,11,6,13,16,15,14,12
0,2,1,3,11,6,13,16,15,14,12,

中序遍历的结果是升序排列

递归中的return

https://baike.baidu.com/item/递归函数/5634537?fr=aladdin

编程语言中,函数Func(Type a,……)直接或间接调用函数本身,则该函数称为递归函数。递归函数不能定义为内联函数。
在数学上,关于递归函数的定义如下:对于某一函数f(x),其定义域是集合A,那么若对于A集合中的某一个值X0,其函数值f(x0)由f(f(x0))决定,那么就称f(x)为递归函数。
 
 
 

https://baike.baidu.com/item/二叉搜索树

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又:二叉搜索树,二叉排序树)它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若它的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若它的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二叉搜索树作为一种经典的数据结构,它既有链表的快速插入与删除操作的特点,又有数组快速查找的优势;所以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一般会采用这种数据结构进行高效率的排序与检索操作。 [1] 

前序遍历 排序 二叉搜索树 递归函数的数学定义 return 递归函数不能定义为内联函数 f(x0)由f(f(x0))决定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AT 1043 Is It a Binary Search Tree (25分) 由前序遍历得到二叉搜索树的后序遍历

    题目 A Binary Search Tree (BST) is recursively defined as a binary tree which has the following proper ...

  2. L2-004 这是二叉搜索树吗? (25 分) (树)

    链接:https://pintia.cn/problem-sets/994805046380707840/problems/994805070971912192 题目: 一棵二叉搜索树可被递归地定义为 ...

  3. pta l2-4(这是二叉搜索树吗?)

    题目链接:https://pintia.cn/problem-sets/994805046380707840/problems/994805070971912192 题意:给定n以及n个整数,问该序列 ...

  4. 【遍历二叉树】07恢复二叉搜索树【Recover Binary Search Tree】

    开一个指针数组,中序遍历这个二叉搜索树,将节点的指针依次保存在数组里, 然后寻找两处逆序的位置, 中序便利里BST得到的是升序序列 ++++++++++++++++++++++++++++++++++ ...

  5. 二叉树系列 - 二叉搜索树 - [LeetCode] 中序遍历中利用 pre节点避免额外空间。题:Recover Binary Search Tree,Validate Binary Search Tree

    二叉搜索树是常用的概念,它的定义如下: The left subtree of a node contains only nodes with keys less than the node's ke ...

  6. 每日一题 - 剑指 Offer 33. 二叉搜索树的后序遍历序列

    题目信息 时间: 2019-06-26 题目链接:Leetcode tag:分治算法 递归 难易程度:中等 题目描述: 输入一个整数数组,判断该数组是不是某二叉搜索树的后序遍历结果.如果是则返回 tr ...

  7. 二叉搜索树 & 二叉树 & 遍历方法

    二叉搜索树 & 二叉树 & 遍历方法 二叉搜索树 BST / binary search tre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nary_searc ...

  8. 二叉搜索树的第k大的节点

    题目 给定一颗二叉搜索树,请找出其中的第k大的结点. 思路 如果中序遍历一棵二叉搜索树,遍历序列的数值则是递增排序,因此只需中序遍历一个二叉搜索树即可. #include <iostream&g ...

  9. 【二叉搜索树】PAT-天梯赛- L2-004. 这是二叉搜索树吗?

    大致题意: 一棵二叉搜索树可被递归地定义为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对于任一结点,    其左子树中所有结点的键值小于该结点的键值:    其右子树中所有结点的键值大于等于该结点的键值:    其左右子树 ...

随机推荐

  1. C#中的深度学习(五):在ML.NET中使用预训练模型进行硬币识别

    在本系列的最后,我们将介绍另一种方法,即利用一个预先训练好的CNN来解决我们一直在研究的硬币识别问题. 在这里,我们看一下转移学习,调整预定义的CNN,并使用Model Builder训练我们的硬币识 ...

  2. C语言实现汉诺塔

    汉诺塔 要把A柱子上的盘子移动到C柱子上,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借助B柱子,但是要求小的盘子在上大的盘子在下. 解题思路: 1.把A柱子上的前N-1个盘子借助C柱子,全部移动到B柱子上(过程暂不考虑),再把 ...

  3. Android Studio连接手机调试教程已决解

    Android Studio连接手机调试教程 Windows电脑连接安卓手机需要下载安装驱动,确保电脑联上网络. 准备条件: 1.电脑上安装应用宝软件. 2.手机开发者选项里面打开USB调试,USB安 ...

  4. 容器编排系统K8s之访问控制--RBAC授权

    前文我们了解了k8s上的访问控制机制,主要对访问控制中的第一关用户认证做了相关说明以及常规用户的配置文件的制作,回顾请参考:https://www.cnblogs.com/qiuhom-1874/p/ ...

  5. 使用JWT+RSA完成SSO单点登录

    无状态登录原理 1.1.什么是有状态? 有状态服务,即服务端需要记录每次会话的客户端信息,从而识别客户端身份,根据用户身份进行请求的处理,典型的设计如tomcat中的session. 例如登录:用户登 ...

  6. linux hosts_access

    linux hosts_access 概要 tcp连接的访问控制功能,通过libwrap提供,即编译到代码里的访问控制功能 可以通过ldd 命令查看程序是否链接了libwrap库 主要根据程序名称,以 ...

  7. 权限管理&用户组管理

    权限管理&用户组管理 Linux用户介绍: 1.什么是用户? 用户对硬件资源的操作都需要通过操作系统,比如用户要读取硬盘中的一份关键数据 出于安全考虑,操作系统的开发者们都专门开发了安全机制, ...

  8. 设计模式之委派模式(Delegate Pattern)深入浅出

    学习目标:精简程序逻辑,提升代码的可读性. 内容定位:希望通过对委派模式的学习,让自己写出更加优雅的代码的人群. 委派模式定义: 委派模式(Delegate Pattern)的基本作用是负责任务的调度 ...

  9. Kubernetes K8S之CPU和内存资源限制详解

    Kubernetes K8S之CPU和内存资源限制详解 Pod资源限制 备注:CPU单位换算:100m CPU,100 milliCPU 和 0.1 CPU 都相同:精度不能超过 1m.1000m C ...

  10. centos6.8环境搭建

    1.centos6 yum源失效解决方案 下载使用阿里的云仓库 curl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s://www.xmpan.com/C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