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作为一个可靠的面向流的传输协议,其可靠性和流量控制由滑动窗口协议保证,而拥塞控制则由控制窗口结合一系列的控制算法实现。
一、滑动窗口协议
关于这部分自己不晓得怎么叙述才好,因为理解的部分更多,下面就用自己的理解来介绍下TCP的精髓:滑动窗口协议。
所谓滑动窗口协议,自己理解有两点:1. “窗口”对应的是一段可以被发送者发送的字节序列,其连续的范围称之为“窗口”;2. “滑动”则是指这段“允许发送的范围”是可以随着发送的过程而变化的,方式就是按顺序“滑动”。在引入一个例子来说这个协议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先了解以下前提:
-1. TCP协议的两端分别为发送者A和接收者B,由于是全双工协议,因此A和B应该分别维护着一个独立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由于对等性(A发B收和B发A收),我们以A发送B接收的情况作为例子;
-2. 发送窗口是发送缓存中的一部分,是可以被TCP协议发送的那部分,其实应用层需要发送的所有数据都被放进了发送者的发送缓冲区;
-3. 发送窗口中相关的有四个概念:已发送并收到确认的数据(不再发送窗口和发送缓冲区之内)、已发送但未收到确认的数据(位于发送窗口之中)、允许发送但尚未发送的数据以及发送窗口外发送缓冲区内暂时不允许发送的数据;
-4. 每次成功发送数据之后,发送窗口就会在发送缓冲区中按顺序移动,将新的数据包含到窗口中准备发送;
TCP建立连接的初始,B会告诉A自己的接收窗口大小,比如为‘20’:
字节31-50为发送窗口

<a href="http://www.emacsvi.com/wp-content/uploads/2015/10/tcp_window01.png"><img src="http://www.emacsvi.com/wp-content/uploads/2015/10/tcp_window01-300x101.png" alt="tcp_window01" width="300" height="101" class="alignnone size-medium wp-image-302" /></a>

&nbsp;
A发送11个字节后,发送窗口位置不变,B接收到了乱序的数据分组:
<a href="http://www.emacsvi.com/wp-content/uploads/2015/10/tcp_window02.png"><img src="http://www.emacsvi.com/wp-content/uploads/2015/10/tcp_window02-300x142.png" alt="tcp_window02" width="300" height="142" class="alignnone size-medium wp-image-303" /></a>
&nbsp;
只有当A成功发送了数据,即发送的数据得到了B的确认之后,才会移动滑动窗口离开已发送的数据;同时B则确认连续的数据分组,对于乱序的分组则先接收下来,避免网络重复传递:
<a href="http://www.emacsvi.com/wp-content/uploads/2015/10/tcp_window03.png"><img src="http://www.emacsvi.com/wp-content/uploads/2015/10/tcp_window03-300x220.png" alt="tcp_window03" width="300" height="220" class="alignnone size-medium wp-image-304" /></a>
&nbsp;
二、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方面主要有两个要点需要掌握。一是TCP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的机制;二是如何考虑流量控制中的传输效率。
1. 流量控制
所谓流量控制,主要是接收方传递信息给发送方,使其不要发送数据太快,是一种端到端的控制。主要的方式就是返回的ACK中会包含自己的接收窗口的大小,并且利用大小来控制发送方的数据发送:
<a href="http://www.emacsvi.com/wp-content/uploads/2015/10/tcp_window04.png"><img src="http://www.emacsvi.com/wp-content/uploads/2015/10/tcp_window04-300x178.png" alt="tcp_window04" width="300" height="178" class="alignnone size-medium wp-image-305" /></a>
&nbsp;
这里面涉及到一种情况,如果B已经告诉A自己的缓冲区已满,于是A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时间后,B的缓冲区出现了富余,于是给A发送报文告诉A我的rwnd大小为400,但是这个报文不幸丢失了,于是就出现A等待B的通知||B等待A发送数据的死锁状态。为了处理这种问题,TCP引入了持续计时器(Persistence timer),当A收到对方的零窗口通知时,就启用该计时器,时间到则发送一个1字节的探测报文,对方会在此时回应自身的接收窗口大小,如果结果仍未0,则重设持续计时器,继续等待。
2. 传递效率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单个发送字节单个确认,和窗口有一个空余即通知发送方发送一个字节,无疑增加了网络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报文(请想想为了一个字节数据而添加的40字节头部吧!),所以我们的原则是尽可能一次多发送几个字节,或者窗口空余较多的时候通知发送方一次发送多个字节。对于前者我们广泛使用Nagle算法,即:
*1. 若发送应用进程要把发送的数据逐个字节地送到TCP的发送缓存,则发送方就把第一个数据字节先发送出去,把后面的字节先缓存起来;
*2. 当发送方收到第一个字节的确认后(也得到了网络情况和对方的接收窗口大小),再把缓冲区的剩余字节组成合适大小的报文发送出去;
*3. 当到达的数据已达到发送窗口大小的一半或以达到报文段的最大长度时,就立即发送一个报文段;
对于后者我们往往的做法是让接收方等待一段时间,或者接收方获得足够的空间容纳一个报文段或者等到接受缓存有一半空闲的时候,再通知发送方发送数据。

三、拥塞控制
网络中的链路容量和交换结点中的缓存和处理机都有着工作的极限,当网络的需求超过它们的工作极限时,就出现了拥塞。拥塞控制就是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常用的方法就是:
1. 慢开始、拥塞控制
2. 快重传、快恢复
一切的基础还是慢开始,这种方法的思路是这样的:
-1. 发送方维持一个叫做“拥塞窗口”的变量,该变量和接收端口共同决定了发送者的发送窗口;
-2. 当主机开始发送数据时,避免一下子将大量字节注入到网络,造成或者增加拥塞,选择发送一个1字节的试探报文;
-3. 当收到第一个字节的数据的确认后,就发送2个字节的报文;
-4. 若再次收到2个字节的确认,则发送4个字节,依次递增2的指数级;
-5. 最后会达到一个提前预设的“慢开始门限”,比如24,即一次发送了24个分组,此时遵循下面的条件判定:
*1. cwnd < ssthresh, 继续使用慢开始算法;
*2. cwnd > ssthresh,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改用拥塞避免算法;
*3. cwnd = ssthresh,既可以使用慢开始算法,也可以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6. 所谓拥塞避免算法就是:每经过一个往返时间RTT就把发送方的拥塞窗口+1,即让拥塞窗口缓慢地增大,按照线性规律增长;
-7. 当出现网络拥塞,比如丢包时,将慢开始门限设为原先的一半,然后将cwnd设为1,执行慢开始算法(较低的起点,指数级增长);

tcp的精髓:滑动窗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协议的滑动窗口协议以及流量控制

    参考资料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6275986-id-4109679.html http://network.51cto.com/art/201501/4640 ...

  2. TCP协议的滑动窗口具体是怎样控制流量的

    首先明确: 1)TCP滑动窗口分为接受窗口,发送窗口滑动窗口协议是传输层进行流控的一种措施,接收方通过通告发送方自己的窗口大小,从而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度,从而达到防止发送方发送速度过快而导致自己被淹没 ...

  3. 【图解】你还在为 TCP 重传、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发愁吗?看完图解就不愁了

    每日一句英语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 前言 前一篇「硬不硬你说了算!近 40 张图解被问千百遍的 TCP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面试题」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认可,在此特别感谢你们的认可,大家都暖暖的. 来了,今 ...

  4. UNIX网络编程——TCP连接的建立和断开、滑动窗口

    一.TCP段格式: TCP的段格式如下图所示: 源端口号与目的端口号: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加上IP首部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唯一确定一个TCP连接. 序号:序号表示在这个报文段中的第一个数据字节 ...

  5. TCP/IP滑动窗口

    T C P使用一种窗口(w i n d o w)机制来控制数据流.当一个连接建立时,连接的每一端分配一个缓冲区来保存输入的数据,并将缓冲区的尺寸发送给另一端.当数据到达时,接收方发送确认,其中包含了自 ...

  6. TCP状态转换图、滑动窗口、半连接状态、2MSL

    一.TCP状态转换图 下图对排除和定位网络或系统故障时大有帮助,也帮助我们更好的编写Linux程序,对嵌入式开发也有指导意义.    先回顾一下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以及关闭连接的四次握手过程 ...

  7. TCP通过滑动窗口和拥塞窗口实现限流,能抵御ddos攻击吗

    tcp可以通过滑动窗口和拥塞算法实现流量控制,限制上行和下行的流量,但是却不能抵御ddos攻击. 限流只是限制访问流量的大小,是无法区分正常流量和异常攻击流量的. 限流可以控制本软件或者应用的流量大小 ...

  8. 【转】20-TCP 协议(滑动窗口——基础)

    https://blog.csdn.net/q1007729991/article/details/70142341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同学 Luffy 给你打电话,让你记下一串手机号码, ...

  9. 【校招面试 之 网络】第2题 TCP的可靠传输、流量控制、滑动窗口

    1.可靠传输 (1)三次握手 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1)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A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B,并进入SYN_S ...

随机推荐

  1. [你必须知道的.NET]第三十二回,,深入.NET 4.0之,Tuple一二

    发布日期:2009.06.01 作者:Anytao © 2009 Anytao.com ,Anytao原创作品,转贴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Tuple,是函数式编程的概念之一,早见于Elang.F#等动态 ...

  2. GridControl的列显示成图片+文字,并且不同的文字对应不同的图片

    public static void SetDispatchStatus(GridView aGridView1, GridColumn aColStatus, bool aOnlyImage) { ...

  3. java编译错误:varargs 方法的非 varargs 调用

    转自:http://www.blogjava.net/ideame/archive/2007/03/23/105849.html 警告: 最后一个参数使用了不准确的变量类型的 varargs 方法的非 ...

  4. Spark源码分析(三)-TaskScheduler创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tovin/p/3879151.html 在SparkContext创建过程中会调用createTaskScheduler函 ...

  5. Shell练习 统计单词个数,降序排列

    原文:https://leetcode.com/problems/word-frequency/ Write a bash script to calculate the frequency of e ...

  6. C语言:几种字符输入函数的区别

    几种字符输入函数的区别: 1.getche()函数:用于从键盘读入一个字符并显示,然后直接执行下一条语   句. 2.getch()函数:用于从键盘中读入一个字符,但不显示在屏幕上,       然后 ...

  7. webapp 开发之iScroll 学习

    demo.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 ...

  8. 真正理解 git fetch, git pull 以及 FETCH_HEAD【转】

    转自:http://www.cnblogs.com/ToDoToTry/p/4095626.html 真正理解 git fetch, git pull 要讲清楚git fetch,git pull,必 ...

  9. 同步synchronized用法

    今天在高人的指导下,对同步synchronized用法有了更高一层的理解,非常感谢他的无私奉献.在此把代码贴出来方便日后查阅. publicclass SfServlet { privatestati ...

  10. Codeforces Round #206 div1 C

    CF的专业题解 : The problem was to find greatest d, such that ai ≥ d,  ai mod d ≤ k holds for each i. L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