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QQ:1095737364    QQ群:123300273     欢迎加入!

1.定义:

  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使用单一的总接口,即客户端不应该依赖那些它不需要的接口。

2.使用场景:

  类A通过接口I依赖类B,类C通过接口I依赖类D,如果接口I对于类A和类B来说不是最小接口,则类B和类D必须去实现他们不需要的方法。即将臃肿的接口I拆分为独立的几个接口,类A和类C分别与他们需要的接口建立依赖关系。也就是采用接口隔离原则。

3.使用特点

   根据接口隔离原则,当一个接口太大时,我们需要将它分割成一些更细小的接口,使用该接口的客户端仅需知道与之相关的方法即可。每一个接口应该承担一种相对独立的角色,不干不该干的事,该干的事都要干。这里的“接口”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指一个类型所具有的方法特征的集合,仅仅是一种逻辑上的抽象;另外一种是指某种语言具体的“接口”定义,有严格的定义和结构,比如Java语言中的interface。对于这两种不同的含义,ISP的表达方式以及含义都有所不同:
        (1) 当把“接口”理解成一个类型所提供的所有方法特征的集合的时候,这就是一种逻辑上的概念,接口的划分将直接带来类型的划分。可以把接口理解成角色,一个接口只能代表一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它特定的一个接口,此时,这个原则可以叫做“角色隔离原则”。
        (2) 如果把“接口”理解成狭义的特定语言的接口,那么ISP表达的意思是指接口仅仅提供客户端需要的行为,客户端不需要的行为则隐藏起来,应当为客户端提供尽可能小的单独的接口,而不要提供大的总接口。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实现一个接口就需要实现该接口中定义的所有方法,因此大的总接口使用起来不一定很方便,为了使接口的职责单一,需要将大接口中的方法根据其职责不同分别放在不同的小接口中,以确保每个接口使用起来都较为方便,并都承担某一单一角色。接口应该尽量细化,同时接口中的方法应该尽量少,每个接口中只包含一个客户端(如子模块或业务逻辑类)所需的方法即可,这种机制也称为“定制服务”,即为不同的客户端提供宽窄不同的接口。

4.实现案例

  举例来说明接口隔离原则:
    这个图的意思是:类A依赖接口I中的方法1、方法2、方法3,类B是对类A依赖的实现。类C依赖接口I中的方法1、方法4、方法5,类D是对类C依赖的实现。对于类B和类D来说,虽然他们都存在着用不到的方法(也就是图中红色字体标记的方法),但由于实现了接口I,所以也必须要实现这些用不到的方法。对类图不熟悉的可以参照程序代码来理解,代码如下:
interface I {
public void method1();
public void method2();
public void method3();
public void method4();
public void method5();
} class A{
public void depend1(I i){
i.method1();
}
public void depend2(I i){
i.method2();
}
public void depend3(I i){
i.method3();
}
} class B implements I{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类B实现接口I的方法1");
}
public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类B实现接口I的方法2");
}
public void method3() {
System.out.println("类B实现接口I的方法3");
}
//对于类B来说,method4和method5不是必需的,但是由于接口A中有这两个方法,
//所以在实现过程中即使这两个方法的方法体为空,也要将这两个没有作用的方法进行实现。
public void method4() {}
public void method5() {}
} class C{
public void depend1(I i){
i.method1();
}
public void depend2(I i){
i.method4();
}
public void depend3(I i){
i.method5();
}
} class D implements I{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类D实现接口I的方法1");
}
//对于类D来说,method2和method3不是必需的,但是由于接口A中有这两个方法,
//所以在实现过程中即使这两个方法的方法体为空,也要将这两个没有作用的方法进行实现。
public void method2() {}
public void method3() {} public void method4() {
System.out.println("类D实现接口I的方法4");
}
public void method5() {
System.out.println("类D实现接口I的方法5");
}
}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 = new A();
a.depend1(new B());
a.depend2(new B());
a.depend3(new B()); C c = new C();
c.depend1(new D());
c.depend2(new D());
c.depend3(new D());
}
}
    可以看到,如果接口过于臃肿,只要接口中出现的方法,不管对依赖于它的类有没有用处,实现类中都必须去实现这些方法,这显然不是好的设计。如果将这个设计修改为符合接口隔离原则,就必须对接口I进行拆分。在这里我们将原有的接口I拆分为三个接口,拆分后的设计如图2所示:
    照例贴出程序的代码,供不熟悉类图的朋友参考:
 interface I1 {
public void method1();
} interface I2 {
public void method2();
public void method3();
} interface I3 {
public void method4();
public void method5();
} class A{
public void depend1(I1 i){
i.method1();
}
public void depend2(I2 i){
i.method2();
}
public void depend3(I2 i){
i.method3();
}
} class B implements I1, I2{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类B实现接口I1的方法1");
}
public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类B实现接口I2的方法2");
}
public void method3() {
System.out.println("类B实现接口I2的方法3");
}
} class C{
public void depend1(I1 i){
i.method1();
}
public void depend2(I3 i){
i.method4();
}
public void depend3(I3 i){
i.method5();
}
} class D implements I1, I3{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类D实现接口I1的方法1");
}
public void method4() {
System.out.println("类D实现接口I3的方法4");
}
public void method5() {
System.out.println("类D实现接口I3的方法5");
}
}
    接口隔离原则的含义是:建立单一接口,不要建立庞大臃肿的接口,尽量细化接口,接口中的方法尽量少。也就是说,我们要为各个类建立专用的接口,而不要试图去建立一个很庞大的接口供所有依赖它的类去调用。本文例子中,将一个庞大的接口变更为3个专用的接口所采用的就是接口隔离原则。在程序设计中,依赖几个专用的接口要比依赖一个综合的接口更灵活。接口是设计时对外部设定的“契约”,通过分散定义多个接口,可以预防外来变更的扩散,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觉的接口隔离原则跟之前的单一职责原则很相似,其实不然。其一,单一职责原则原注重的是职责;而接口隔离原则注重对接口依赖的隔离。其二,单一职责原则主要是约束类,其次才是接口和方法,它针对的是程序中的实现和细节;而接口隔离原则主要约束接口接口,主要针对抽象,针对程序整体框架的构建。

5.注意事项

  采用接口隔离原则对接口进行约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接口尽量小,但是要有限度。对接口进行细化可以提高程序设计灵活性是不挣的事实,但是如果过小,则会造成接口数量过多,使设计复杂化。所以一定要适度。
    • 为依赖接口的类定制服务,只暴露给调用的类它需要的方法,它不需要的方法则隐藏起来。只有专注地为一个模块提供定制服务,才能建立最小的依赖关系。
    • 提高内聚,减少对外交互。使接口用最少的方法去完成最多的事情。
  运用接口隔离原则,一定要适度,接口设计的过大或过小都不好。设计接口的时候,只有多花些时间去思考和筹划,才能准确地实践这一原则。

设计模式原则(4)--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ISP)--接口隔离原则的更多相关文章

  1. ISP(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接口隔离原则

    ISP(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接口隔离原则 它要求如下: ①  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性要建立在最小接口上. ②  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比使用单一的总接口要好 ...

  2. 面象对象设计原则之四:接口隔离原则(The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ISP)

    接口隔离原则定义如下: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ISP):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使用单一的总接口,即客户端不应该依赖那些它不需要的接口. 根 ...

  3. 北风设计模式课程---接口分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北风设计模式课程---接口分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 接口分离原则描述为 "客户类不应被强迫依赖那些它们不需要的接口& ...

  4.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ISP)

    接口隔离原则: 1.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比使用单一的总接口要好. 2.一个类对另外一个类的依赖性应当是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的. 3.一个接口代表一个角色,不应当将不同的角色都交给一个接口.没有关系的接口合 ...

  5.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ISP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Text; namespace InterfaceSegregationPri ...

  6. 接口分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接口分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用于处理胖接口(fat interface)所带来的问题.如果类的接口定义暴露了过多的行为,则说明这个类的接口定义内聚程度 ...

  7. 第2章 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SOLID):4_接口隔离原则(ISP)

    4.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ISP) 4.1 定义 (1)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使用单一的总接口,即客户端不应该依赖那些它不需要的接口.类间的 ...

  8.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4】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定义: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问题由来:类A通过接口I依赖类B,类C通过接口I依赖类D,如果接口I对于类A和类B来说不是最小接口,则类B和类 ...

  9.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4):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接口隔离原则: 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比使用单一的总接口要好. 一个类对另外一个类的依赖性应当是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的. 一个接口代表一个角色,不应当将不同的角色都交给一个接口.没有关系的接口合并在一起,形 ...

随机推荐

  1. Freemarker实例教程

    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和本人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作者:永恒の_☆ 地址:http://blog.csdn.net/chenghui0317/a ...

  2. spring-boot集成thymeleaf。

    thymeleaf是前台页面展示,原来一直是jsp,jsp中包含很多服务器端的逻辑,逐渐淘汰.同样功能的还有freemarker.孰好孰坏不予评价,只做简单实现. 1.基本思路 (1)pom.xml中 ...

  3. python学习笔记10-文件操作

    能调用方法的一定是对象.文件本身也是一个对象.有很多自己内置的方法 #操作文件第一件事 建立文件对象 open函数 # 参数一:文件路径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都可以 # 参数二:模式选择 ‘r’ 读模式 ...

  4. C# 发送HTTP请求超时解决办法

    request.GetResponse();超时问题的解决,和HttpWebRequest多线程性能问题,请求超时的错误, 解决办法 1.将http的request的keepAlive设置为false ...

  5. Python中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GBM)调参方法详解

    原文地址:Complete Guide to Parameter Tuning in Gradient Boosting (GBM) in Python by Aarshay Jain 原文翻译与校对 ...

  6. CentOS6.7-64bit编译spark-1.6.1和spark-1.3.1

    编译spark-1.6.1 tar -zxvf spark-1.6.1.tgz -C /usr/local/src/ cd /usr/local/src/spark-1.6.1/ #设置内存2G ex ...

  7. VMware虚拟机屏幕大小只有400,800怎么办如何解决

    一,VMware中Linux虚拟机屏幕分辨率调整之前安装修改Linux分辨率命令行 在VMware中安装Linux虚拟机后,屏幕分辨率通常默认设置为800x600,并且不能通过“屏幕分辨率首选项”窗口 ...

  8. 【IT笔试面试题整理】字符串的组合

    [试题描述]输入一个字符串,输出该字符串中字符的所有组合.举个例子,如果输入abc,它的组合有a.b.c.ab.ac.bc.abc. 分析:这是一道很好的考查对递归理解的编程题,因此在过去一年中频繁出 ...

  9. JBOSS Spring Web

    jndi: <datasources> <xa-datasource> <jndi-name>jdbc/sss-local</jndi-name> &l ...

  10. vue-cli 使用better-scroll

    better-scroll  api文档https://ustbhuangyi.github.io/better-scroll/doc/zh-hans/ 一:安装better-scroll 插件 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