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格化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程序设计都是面向机器,从一开始使用的机器语言,到后面的汇编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语言,编写困难也容易出错。随着需求的发展,程序的编写从面向机器走向面向过程,但由于goto语句导致的面条式代码,极大的限制了程序的规模,“软件危机”产生,程序设计的思想又经历了几次革命,“结构化程序设计”作为解决软件危机的方案被提出来了,这个概念通过“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方法降低程序的复杂度,但需求永远发展的更快,又产生了第二次软件危机,这次软件危机主要体现在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上面,在这种背景下,面向对象的思想开始流行起来,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人们意识到了,为了保证程序的正确性和提升精简程度,同时注重后续维护和扩展的需求,要对整体程序进行更好的统筹规划,规格化就是辅助人类达到这个目标的一个极好的工具。

二、写法改进

  因为这几次作业都没有被报规格方面的bug,我就直接列举一些自己需要改进的规格写法了。

1.前置条件不完善、后置条件使用自然语言

    /**
* @REQUIRES: None;
* @MODIFIES: None;
* @EFFECTS: return state string;
*/



/**
* @REQUIRES: \this.mode>=0&&\this.mode<=3;
* @MODIFIES: None;
* @EFFECTS: (\result="stop") ==> (mode == 3);
* (\result="in service") ==> (mode == 0);
* (\result="waiting to serve") ==> (mode == 2);
* (\result="picking up passenger") ==> (mode == 1);
*/

  2.前置条件不全面

    /**
* @REQUIRES: None;
* @MODIFIES: \this.loacte;
* @EFFECTS: (\this.locate[i][j] == 1) ==> (\old.this.locate[i][j] == 2);
* (\this.locate[i][j] == 2) ==> (\old.this.locate[i][j] == 1);
*/



/**
* @REQUIRES: (i>=0)&&(i<80)&&(j>=0)&&(j<80);
* @MODIFIES: \this.loacte;
* @EFFECTS: (\this.locate[i][j] == 1) ==> (\old.this.locate[i][j] == 2);
* (\this.locate[i][j] == 2) ==> (\old.this.locate[i][j] == 1);
*/

  3.前置及后置条件不全面

/**
* @REQUIRES: None;
* @MODIFIES: None;
* @EFFECTS: (mode == 2)&&(resttimer == 0);
*/


/** * @REQUIRES: re!=null; * @MODIFIES: \this.r;this.mode;this.resttimer; * @EFFECTS: (\this.mode == 2)&&(\this.resttimer == 0)&&(this.r == re); */

  4.构造方法也应当约束传入的参数

/**
* @REQUIRES: None;
* @MODIFIES: this;
* @EFFECTS: (\this.start == s)&&(this.recordpath == rp)&&(this.end == e)&&(this.time == t);
*/


/** * @REQUIRES: (s != null)&&(rp != null)&&(e != null)&&(t != null); * @MODIFIES: this; * @EFFECTS: (\this.start == s)&&(this.recordpath == rp)&&(this.end == e)&&(this.time == t); */

  5.后置条件使用自然语言

/**
* @REQUIRES: p != null;
* @MODIFIES: \this.pos;
* @EFFECTS:set this.pos to p;
*/


/** * @REQUIRES: p != null; * @MODIFIES: \this.pos; * @EFFECTS:(\this.pos == p); */

三、总结归纳

  刚开始在得知要写规格的时候心里是比较烦又觉得这个没什么用,但是几次作业下来也算是明白了规格的意义,在扩展的时候有时会忘了当时写这个方法的时候有什么限制条件,此时规格就能提醒我,一份小作业尚且如此,大型工程想必是更加需要这种规范来保证多人合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了。

OO第三次博客作业的更多相关文章

  1. [BUAA OO]第三次博客作业

    OO第三次博客作业 1. 规格化设计的发展 我认为,规格化设计主要源自于软件设计的两次危机.第一次是由于大量存在的goto语句,让当时被广泛应用的面向过程式的编程语言臃肿不堪,在逻辑性上与工程规模上鱼 ...

  2. OO第三次博客作业——规格

    OO第三次博客作业——规格 一.调研结果: 规格的历史: 引自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5bba010001x9.html 传统科学的特点是发现世 ...

  3. OO第三次博客作业---透过代码看设计

    不得不说的JSF 经过前几次作业的煎熬.出租车的代码量不断地增多.而出租车问题在不断的完善,这也就牵涉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最初出租车程序的设计问题,如果一开始设计的就有问题的话,那么在后来的过程中就会遇 ...

  4. oo第三单元博客作业

    JML语言理论基础 Java建模语言(Java Modeling Language,JML)是一种进行详细设计的符号语言,他鼓励你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待Java的类和方法.JML是一种行为接口规格语言 ...

  5. OO第三次博客作业(第三单元总结)

    (1)梳理JML语言的理论基础.应用工具链情况 Java 建模语言(JML)将注释添加到 Java 代码中,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方法所执行的内容,而不必说明它们如何做到这一点.有了 JML,我们就可以描 ...

  6. OO第三次博客作业--第三单元总结

    一.JML 语言的理论基础及应用工具链 JML 是一种行为接口规格语言,提供了对方法和类型的规格定义手段.通过 JML 和其支持工具,不仅可以基于规格自动构造测试用例,并整合了 SMT Solver ...

  7. OO第四次博客作业!

    oo第四次博客作业 一.测试与正确性论证比较 测试只是单方面片面的证明对于当前的输入程序是正确的,测试只能证明程序有错误,不能说明程序是对的. 正确性论证是程序达到预期目的的一般性陈述,是通过规范化的 ...

  8. OO第4次博客作业

    OO第4次博客作业 一.第4单元设计 第四单元主要围绕UML图的结构进行JAVA代码编写,对JAVA的层次结构进行更多的认识.个人认为编程操作在实质上与上一章的PathContainer有许多的相同之 ...

  9. OO第四单元博客作业

    OO第四单元博客作业 BUAA_1706_HugeGun 目录 第四单元作业架构设计 四个单元架构设计及OO方法理解 四个单元测试理解与实践演进 课程收获 一点建议 第四单元作业架构设计 ### 第十 ...

随机推荐

  1. AB PLC与西门子S7-1200以太网通信

    前言:在项目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两个不同厂家的PLC需要互联进行通信交换数据,由于各自的通信协议有所不同,实现起来的难度较大,通常的做法是借助第三方的网关.本文介绍的是AB PLC与西门子S7-12 ...

  2. Vue技术内幕 出去看看吧

    Vue的 Vue构造函数的出生 出生文件 ./instance/index  实例方法和属性 .global-api/index   静态方法和属性 Vue平台化包装 Web平台化 vue 初始化 m ...

  3. 🍓rem单位在Chrome中字体大小异常 🍓

    这是一个很少出现,而一旦出现就让人头疼难当的bug.....网上资料比较少. 解决:https://oss.so/article/87 即为html标签设置-webkit-text-size-adju ...

  4. K-means clustering

    K-means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步骤如下: 1.随机初始化K个聚类中心u1,u2,...,uk 2.根据每个样本和各个聚类中心的距离给每个样本打上标签(例如,x(i)与u3的距离最小,则x(i)的标 ...

  5. 数据表为null的字段添加默认值

    UPDATE im_clusters SET `location`='深圳会展中心' WHERE `location` is NULL

  6. element el-tree 添加图标

    1.指定渲染函数:render-content="renderContent" <el-tree ref="tree" :data="funct ...

  7. 剑指offer数组2

    面试题39:数组中出现次数超过一半的数字 数组中有一个数字出现的次数超过数组长度的一半,请找出这个数字.例如输入一个长度为9的数组{1,2,3,2,2,2,5,4,2}.由于数字2在数组中出现了5次, ...

  8. python下载大文件

    1. wget def download_big_file_with_wget(url, target_file_name): """ 使用wget下载大文件 Note: ...

  9. webpack配置css相关loader注意先后顺序

    一.问题描述 在webpack3中,引入animate.css失败. 二.问题分析 1.难道是入口main.js引用方式不对? import animate from 'animate.css' 2. ...

  10. WPF:通过名字找控件

    var plotBorder = (Border)FindName(string.Format("PlotBorder{0}",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