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Linux 高负载的系统化分析
简介: 浅谈 Linux 高负载的系统化分析,阿里云系统组工程师杨勇通过对线上各种问题的系统化分析。
讲解 Linux Load 高如何排查的话题属于老生常谈了,但多数文章只是聚焦了几个点,缺少整体排查思路的介绍。所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文试图建立一个方法和套路,来帮助读者对 Load 高问题排查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从消除误解开始
没有基线的 Load,是不靠谱的 Load
从接触 Unix/Linux 系统管理的第一天起,很多人就开始接触 System Load Average 这个监控指标了,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指标的真正含义。一般说来,经常能听到以下误解:
- Load 高是 CPU 负载高……
传统 Unix 于 Linux 设计不同。Unix 系统,Load 高就是可运行进程多引发的,但对 Linux 来说不是。对 Linux 来说 Load 高可能有两种情况:
- 系统中处于
R状态的进程数增加引发的 - 系统中处于
D状态的进程数增加引发的
- Loadavg 数值大于某个值就一定有问题……
Loadavg 的数值是相对值,受到 CPU 和 IO 设备多少的影响,甚至会受到某些软件定义的虚拟资源的影响。Load 高的判断需要基于某个历史基线 (Baseline),不能无原则的跨系统去比较 Load。 - Load 高系统一定很忙…..
Load 高系统可以很忙,例如 CPU 负载高,CPU 很忙。但 Load 高,系统不都很忙,如 IO 负载高,磁盘可以很忙,但 CPU 可以比较空闲,如 iowait 高。这里要注意,iowait 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 CPU 空闲状态。另一种 Load 高,可能 CPU 和磁盘外设都很空闲,可能支持锁竞争引起的,这时候 CPU 时间里,iowait 不高,但 idle 高。
Brendan Gregg 在最近的博客 [Linux Load Averages: Solving the Mystery] (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7-08-08/linux-load-averages.html) 中,讨论了 Unix 和 Linux Load Average 的差异,并且回朔到 24 年前 Linux 社区的讨论,并找到了当时为什么 Linux 要修改 Unix Load Average 的定义。文章认为,正是由于 Linux 引入的 D 状态线程的计算方式,从而导致 Load 高的原因变得含混起来。因为系统中引发 D 状态切换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绝非 IO 负载,锁竞争这么简单!正是由于这种含混,Load 的数值更加难以跨系统,跨应用类型去比较。所有 Load 高低的依据,全都应该基于历史的基线。本微信公众号也曾写过一篇相关文章,可以参见Linux Load Average那些事儿。
如何排查 Load 高的问题
如前所述,由于在 Linux 操作系统里,Load 是一个定义及其含混的指标,排查 loadavg 高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其基本思路就是,根据引起 Load 变化的根源是 R 状态任务增多,还是 D 状态任务增多,来进入到不同的流程。
这里给出了 Load 增高的排查的一般套路,仅供参考:
在 Linux 系统里,读取 /proc/stat 文件,即可获取系统中 R 状态的进程数;但 D 状态的任务数恐怕最直接的方式还是使用 ps 命令比较方便。而 /proc/stat 文件里 procs_blocked 则给出的是处于等待磁盘 IO 的进程数:

通过简单区分 R 状态任务增多,还是 D 状态任务增多,我们就可以进入到不同的排查流程里。下面,我们就这个大图的排查思路,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R 状态任务增多
即通常所说的 CPU 负载高。此类问题的排查定位主要思路是系统,容器,进程的运行时间分析上,找到在 CPU 上的热点路径,或者分析 CPU 的运行时间主要是在哪段代码上。
CPU user 和 sys 时间的分布通常能帮助人们快速定位与用户态进程有关,还是与内核有关。另外,CPU 的 run queue 长度和调度等待时间,非主动的上下文切换 (nonvoluntary context switch) 次数都能帮助大致理解问题的场景。
因此,如果要将问题的场景关联到相关的代码,通常需要使用 perf,systemtap, ftrace 这种动态的跟踪工具。
关联到代码路径后,接下来的代码时间分析过程中,代码中的一些无效的运行时间也是分析中首要关注的,例如用户态和内核态中的自旋锁 (Spin Lock)。
当然,如果 CPU 上运行的都是有非常意义,非常有效率的代码,那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是不是负载真得太大了。
D 状态任务增多
根据 Linux 内核的设计, D 状态任务本质上是 TASK_UNINTERRUPTIBLE 引发的主动睡眠,因此其可能性非常多。但是由于 Linux 内核 CPU 空闲时间上对 IO 栈引发的睡眠做了特殊的定义,即 iowait,因此iowait 成为 D 状态分类里定位是否 Load 高是由 IO 引发的一个重要参考。
当然,如前所述, /proc/stat 中的 procs_blocked 的变化趋势也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判定因 iowait引发的 Load 高的一个参考。
CPU iowait 高
很多人通常都对 CPU iowait 有一个误解,以为 iowait 高是因为这时的 CPU 正在忙于做 IO 操作。其实恰恰相反, iowait 高的时候,CPU 正处于空闲状态,没有任何任务可以运行。只是因为此时存在已经发出的磁盘 IO,因此这时的空闲状态被标识成了 iowait ,而不是 idle。
但此时,如果用 perf probe 命令,我们可以清楚得看到,在 iowait 状态的 CPU,实际上是运行在 pid 为 0 的 idle 线程上:
相关的 idle 线程的循环如何分别对 CPU iowait 和 idle 计数的代码,如下所示:
而 Linux IO 栈和文件系统的代码则会调用 io_schedule,等待磁盘 IO 的完成。这时候,对 CPU 时间被记为 iowait 起关键计数的原子变量 rq->nr_iowait 则会在睡眠前被增加。注意,io_schedule 在被调用前,通常 caller 会先将任务显式地设置成 TASK_UNINTERRUPTIBLE 状态:
CPU idle 高
如前所述,有相当多的内核的阻塞,即 TASK_UNINTERRUPTIBLE 的睡眠,实际上与等待磁盘 IO 无关,如内核中的锁竞争,再如内存直接页回收的睡眠,又如内核中一些代码路径上的主动阻塞,等待资源。
Brendan Gregg 在最近的博客 [Linux Load Averages: Solving the Mystery] (http://www.brendangregg.com/blog/2017-08-08/linux-load-averages.html)中,使用 perf 命令产生的 TASK_UNINTERRUPTIBLE 的睡眠的火焰图,很好的展示了引起 CPU idle 高的多样性。本文不在赘述。
因此,CPU idle 高的分析,实质上就是分析内核的代码路径引起阻塞的主因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使用 perf inject 对 perf record 记录的上下文切换的事件进行处理,关联出进程从 CPU 切出 (swtich out) 和再次切入 (switch in) 的内核代码路径,生成一个所谓的 Off CPU 火焰图.
当然,类似于锁竞争这样的比较简单的问题,Off CPU 火焰图足以一步定位出问题。但是对于更加复杂的因 D 状态而阻塞的延迟问题,可能 Off CPU 火焰图只能给我们一个调查的起点。
例如,当我们看到,Off CPU 火焰图的主要睡眠时间是因为 epoll_wait 等待引发的。那么,我们继续要排查的应该是网络栈的延迟,即本文大图中的 Net Delay 这部分。
至此,你也许会发现,CPU iowait 和 idle 高的性能分析的实质就是 延迟分析。这就是大图按照内核中资源管理的大方向,将延迟分析细化成了六大延迟分析:
- CPU 延迟
- 内存延迟
- 文件系统延迟
- IO 栈延迟
- 网络栈延迟
- 锁及同步原语竞争
任何上述代码路径引发的 TASK_UNINTERRUPTIBLE 的睡眠,都是我们要分析的对象!
以问题结束
限于篇幅,本文很难将其所涉及的细节一一展开,因为读到这里,你也许会发现,原来 Load 高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系统的全面负载分析。怪不得叫 System Load 呢。这也是 Load 分析为什么很难在一篇文章里去全面覆盖。
本文也开启了浅谈 Linux 性能分析系列的第一章。后续我们会推出系列文章,就前文所述的六大延迟分析,一一展开介绍,敬请期待……
关于作者
杨勇 (Oliver Yang),Linux 内核工程师,来自阿里云系统组。曾就职于 EMC,Sun 中国工程研究院,在存储系统和 Solaris 内核开发领域工作。
本文为阿里云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浅谈 Linux 高负载的系统化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VS开发】【DSP开发】浅谈Linux PCI设备驱动(二)
我们在 浅谈Linux PCI设备驱动(一)中(以下简称 浅谈(一) )介绍了PCI的配置寄存器组,而Linux PCI初始化就是使用了这些寄存器来进行的.后面我们会举个例子来说明Linux PCI设 ...
- 浅谈 Linux 内核无线子系统
浅谈 Linux 内核无线子系统 本文目录 1. 全局概览 2. 模块间接口 3. 数据路径与管理路径 4. 数据包是如何被发送? 5. 谈谈管理路径 6. 数据包又是如何被接收? 7. 总结一下 L ...
- 浅谈Linux下/etc/passwd文件
浅谈Linux 下/etc/passwd文件 看过了很多渗透测试的文章,发现在很多文章中都会有/etc/passwd这个文件,那么,这个文件中到底有些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在Linu ...
- (转)浅谈 Linux 内核无线子系统
前言 Linux 内核是如何实现无线网络接口呢?数据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被发送和接收呢? 刚开始工作接触 Linux 无线网络时,我曾迷失在浩瀚的基础代码中,寻找具有介绍性的材料来回答如上面提到的那些高 ...
- 浅谈Linux中的信号处理机制(二)
首先谢谢 @小尧弟 这位朋友对我昨天夜里写的一篇<浅谈Linux中的信号处理机制(一)>的指正,之前的题目我用的“浅析”一词,给人一种要剖析内核的感觉.本人自知功力不够,尚且不能对着Lin ...
- []转帖] 浅谈Linux下的五种I/O模型
浅谈Linux下的五种I/O模型 https://www.cnblogs.com/chy2055/p/5220793.html 一.关于I/O模型的引出 我们都知道,为了OS的安全性等的考虑,进程是 ...
- Java网络编程和NIO详解7:浅谈 Linux 中NIO Selector 的实现原理
Java网络编程和NIO详解7:浅谈 Linux 中NIO Selector 的实现原理 转自:https://www.jianshu.com/p/2b71ea919d49 本系列文章首发于我的个人博 ...
- 浅谈linux中shell变量$#,$@,$0,$1,$2,$?的含义解释
浅谈linux中shell变量$#,$@,$0,$1,$2,$?的含义解释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浅谈linux中shell变量$#,$@,$0,$1,$2的含义解释.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就分享给 ...
- 浅谈linux IO csy 360技术 2021-01-18
浅谈linux IO csy 360技术 2021-01-18
- 浅谈Linux下如何修改IP
linux 下命令之浅谈//cd .. //返回上一级//创建文件夹touch test.txt//Linux不区分大小写//往一个文件中追加内容echo "****" > ...
随机推荐
- 小米Linux 运维工程师面试真题
小米Linux 运维工程师面试真题 首先我们来看下小米 Linux 运维工程师招聘岗位要求: [岗位定义]运维工程师 [岗位薪资]10K-24K [基本要求]北京 / 经验 3-5 年 / 本科及以上 ...
- 记录--vue3 + mark.js | 实现文字标注功能
这里给大家分享我在网上总结出来的一些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页面效果 具体实现 新增 1.监听鼠标抬起事件,通过window.getSelection()方法获取鼠标用户选择的文本范围或光标的当前位 ...
- 记录--Vue中使用websocket的正确姿势
这里给大家分享我在网上总结出来的一些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首先谈谈websocket是什么? WebSocket是一种在单个TCP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协议.WebSocket通信协议于201 ...
- Windows中控制台(cmd)模式下运行程序卡死/挂起现象解决方案(快速编辑模式)
最近在运行编译好的exe文件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通过cmd运行exe文件或者双击执行运行exe文件,偶尔会出现程序没有执行的情况.最开始发现这个现象时,还以为是程序出现了什么Bug.后面经过网上查 ...
- 开发必会系列:J2EE是什么
为什么Java是跨平台的? 高级语言通过编译器,转为汇编语言,汇编语言通过汇编器转为0和1. 当c转为汇编时,不同厂家cpu,用不同的指令集,所以有不同的汇编语言结果,导致c不能跨平台. java在各 ...
- 7.3万字肝爆Java8新特性,我不信你能看完!(建议收藏)
大家好,我是冰河~~ 说实话,肝这篇文章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关于Java8的新特性全在这儿了,建议先收藏后阅读. Java8有哪些新特性? 简单来说,Java8新特性如下所示: Lambda表达式 函 ...
- Kingbase ES函数参数模式与Oracle的异同
文章概要: 本文对主要就KES和Oracle的PLSQL中关于存储过程参数模式异同进行介绍,列举和验证了存在的差异 (如果想直接看差异的结论可直接跳到末尾). 一,存储过程的三种参数模式 重新回顾一下 ...
- 【Learning eBPF-1】什么是 eBPF?为什么它很吊?
本书中, eBPF 被称为一种 革命性的 内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网络.观测 和 安全工具中. 这种技术允许你在不重新编译内核的情况下,使能你的自定义工具,与内核数据进行交互.听起来很厉害. 1.1 追 ...
- 《写给程序员的Python教程》阅读随笔---python禅学(Zen_of_python)
Beautiful is better than ugly. Explicit is better than implicit. Simple is better than complex. Comp ...
- 知名压缩软件 xz 被植入后门,黑客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昨天,Andres Freund 通过电子邮件告知 oss-security@ 社区,他在 xz/liblzma 中发现了一个隐藏得非常巧妙的后门,这个后门甚至影响到了 OpenSSH 服务器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