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大致想跟大家分享以下篇章:

1、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一:浅谈分片集群

2、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二:搭建分片集群--哈希分片

3、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三:搭建分片集群--哈希分片 + 安全

4、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四:搭建分片集群--哈希分片 + 安全 + 区域

5、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五:详解平衡器

6、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六:详解配置数据库

7、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七:配置数据库管理

8、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八:分片管理

这一篇是实践篇。

1、说说分片集群的架构

这里要搭建的分片集群架构如下:

2个mongos,1个三个成员的副本集配置服务器,2个单实例的分片。图示如下:

简单介绍一下MongoDB分片集群由以下组件组成:

    • mongos:mongos作为查询路由器,提供客户端应用程序和分片集群之间的接口。
    • 配置服务器:配置服务器存储集群的元数据和配置信息。从MongoDB 3.4开始,配置服务器必须部署为副本集(CSRS)。
    • 分片:每个分片包含分片数据的一部分。每个分片可以部署为副本集。这里先做单实例,没有做副本集。

2、分片前注意事项

关于分片集群的一些注意点,请参阅: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一:浅谈分片集群 ,其中第4点,分片前考虑事项。

好啦。慎重考虑完分片前考虑事项的话,接下来就进入实践吧~~~

3、搭建哈希分片集群

下面是参照官网的  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tutorial/deploy-sharded-cluster-ranged-sharding/

3.1、搭建前准备:

物理环境:

我这边是用两个虚拟机模仿两台服务器的(真实服务器也按照这个方法实践,可以行得通)。

IP分别为192.168.209.155和192.168.209.156。其中,这两个IP之间必须互通。即192.168.209.155可以ping通192.168.209.156,192.168.209.156也可以ping通192.168.209.155。

配置大致如下:(此操作是建立在mongo3.4版本)

名称 主机 端口 副本集 Data路径 Log路径 配置文件路径
router1 192.168.209.155 6666 /etc/mongo_router1.conf
router2 192.168.209.156 6666 /etc/mongo_router2.conf
config1 192.168.209.155 6000 mongo_config /mongo_config1/data /mongo_config1/log /mongo_config1/mongo_config1.conf
config2 6001 /mongo_config2/data /mongo_config2/log /mongo_config2/mongo_config2.conf
config3 6002 /mongo_config3/data /mongo_config3/log /mongo_config3/mongo_config3.conf
shard1 192.168.209.155 6100 /mongo_shard1/data /mongo_shard1/log /mongo_shard1/mongo_shard1.conf
shard2 192.168.209.156 6100 /mongo_shard2/data /mongo_shard2/log /mongo_shard2/mongo_shard2.conf

接下来就来搭建哈希分片集群咯~~~

3.2、创建配置服务器副本集

部署具有三个成员的配置服务器副本集。

(1)   mongo_config1 (在192.168.209.155上操作)

1)         创建数据路径文件夹和日志路径文件夹

# sudo mkdir –p /mongo_config1/data

# sudo mkdir –p /mongo_config1/log

2)         创建配置文件

# sudo vim /mongo_config1/mongo_config1.conf

文件中的配置如下:(所有空位都是空格,不是TAB键哦,大小写是严格区分的)

storage:

 dbPath: “/mongo_config1/data”

 indexBuildRetry: false

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path: “/mongo_config1/log/mongo_config1.log

net:

 port: 6000

sharding:

 clusterRole: configsvr

replication:

 replSetName: mongo_config

如下图:

    

    关于mongo3.4的配置文件YAML格式,也可以参阅我的另一篇文章mongo3.4 配置文件 注意事项

3)         启动mongod实例

# mongod --fork --config /mongo_config1/mongo_config1.conf

--fork 是以线程方式启动mongod服务

--config 指定配置文件路径

(2)   mongo_config2(在192.168.209.155上操作)

1)         创建数据路径文件夹和日志路径文件夹

# sudo mkdir –p /mongo_config2/data

# sudo mkdir –p /mongo_config2/log

2)         创建配置文件

# sudo vim /mongo_config2/mongo_config2.conf

文件中的配置如下:(所有空位都是空格,不是TAB键哦,大小写是严格区分的)

storage:

 dbPath: “/mongo_config2/data”

 indexBuildRetry: false

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path: “/mongo_config2/log/mongo_config2.log

net:

 port: 6001

sharding:

 clusterRole: configsvr

replication:

 replSetName: mongo_config

如下图:

    

3)         启动mongod实例

# mongod --fork --config /mongo_config2/mongo_config2.conf

--fork 是以线程方式启动mongod服务

--config 指定配置文件路径

(3)   mongo_config3 (在192.168.209.155上操作)

1)         创建数据路径文件夹和日志路径文件夹

# sudo mkdir –p /mongo_config3/data

# sudo mkdir –p /mongo_config3/log

2)         创建配置文件

# sudo vim /mongo_config3/mongo_config3.conf

文件中的配置如下:(所有空位都是空格,不是TAB键哦,大小写是严格区分的)

storage:

 dbPath: “/mongo_config3/data”

 indexBuildRetry: false

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path: “/mongo_config3/log/mongo_config3.log

net:

 port: 6002

sharding:

 clusterRole: configsvr

replication:

 replSetName: mongo_config

如下图:

    

3)         启动mongod实例

# mongod --fork --config /mongo_config3/mongo_config3.conf

--fork 是以线程方式启动mongod服务

--config 指定配置文件路径

(4)   初始化副本集mongo_config(在192.168.209.155上操作)

1)         连接任意一个mongod实例

# sudo mongod --port 6000

2)         初始化副本集

输入以下命令:(这里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其实命令行打成一行即可)

rs.initiate(

  {

    _id: "mongo_config",

    configsvr: true,

    members: [

      { _id : 0, host : "192.168.209.155:6000" },

      { _id : 1, host : "192.168.209.155:6001" },

      { _id : 2, host : "192.168.209.155:6002" }

    ]

  }

)

_id:必须匹配传递给mongod 的--replSet参数。

members:是一个数组,每个副本集成员都需要一个文档。

configsvr:必须设置true。

3.3、创建分片

(1)   mongo_shard1 (在192.168.209.155上操作)

1)         为mongo_shard1创建配置文件

# sudo vim /mongo_shard1/mongo_shard1.conf

文件中的配置如下:(所有空位都是空格,不是TAB键哦,大小写是严格区分的)

storage:

 dbPath: “/mongo_shard1/data”

 indexBuildRetry: false

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path: “/mongo_shard1/log/mongo_shard1.log

net:

 port: 6100

sharding:

 clusterRole: shardsvr

如下图:

    

2)         启动mongod实例

# mongod --fork --config /mongo_shard1/mongo_shard1.conf

(2)   mongo_shard2(在192.168.209.156上操作)

1)         为mongo_shard2创建配置文件

# sudo vim /mongo_shard2/mongo_shard2.conf

文件中的配置如下:(所有空位都是空格,不是TAB键哦,大小写是严格区分的)

storage:

 dbPath: “/mongo_shard2/data”

 indexBuildRetry: false

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path: “/mongo_shard2/log/mongo_shard2.log

net:

 port: 6101

sharding:

 clusterRole: shardsvr

如下图:

2)         启动mongod实例

# mongod --fork --config /mongo_shard2/mongo_shard2.conf

3.3、创建路由

(1)   mongo_router1(在192.168.209.155上操作)

1)         为mongo_router1创建配置文件

# sudo vim /etc/mongo_router1.conf

文件中的配置如下:(所有空位都是空格,不是TAB键哦,大小写是严格区分的)

net:

 port: 6666

sharding:

 configDB: mongo_config/192.168.209.155:6000,192.168.209.155:6001,192.168.209.155:6002

如下图:

  

2)         启动mongos实例

# mongos --config /etc/mongo_router1.conf

(2)   mongo_router2(在192.168.209.156上操作)

1)         为mongo_router2创建配置文件

# sudo vim /etc/mongo_router2.conf

文件中的配置如下:(所有空位都是空格,不是TAB键哦,大小写是严格区分的)

net:

 port: 6666

sharding:

 configDB: mongo_config/192.168.209.155:6000,192.168.209.155:6001,192.168.209.155:6002

如下图:

    

2)         启动mongos实例

# mongos --config /etc/mongo_router2.conf

3.4、添加分片到集群

(1)   连接任意一个mongos,这里连接mongo_router1(在192.168.209.155上操作)

# mongo --port 6666

(2)   添加分片

1)         添加第一个分片mongo_shard1

sh.addShard(“192.168.209.155:6100”);

2)         添加第二个分片mongo_shard2

sh.addShard(“192.168.209.156:6100”);

3.5、为数据库启用分片(直接在3.4的窗口中运行即可)

sh.enableSharding(“databaseName”);

其中databaseName,为要分片的数据库。

3.6、使用哈希分片分片集合(直接在3.5的窗口中运行即可)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空集合,另一种是有数据的集合,但对于这两种情况都建议用以下方法。

(1)   对于确定作为分片键的字段,建立哈希索引

use databaseName;

db.collectionName.createIndex(Name:”hashed”);

其中,databaseName是3.5启用的分片数据库名称;collectionName是要分片的集合;Name是作为分片键的字段。

(2)   哈希分片

sh.shardCollection(“databaseName.collectionName”,{Name:”hashed”})

其中,databaseName是3.5启用的分片数据库名称;collectionName是要分片的集合;Name是作为分片键的字段。

--------------------------------------- over ------------------------------------------------------

以上资料,大部分是参考官网的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tutorial/deploy-sharded-cluster-ranged-sharding/

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二:搭建分片集群--哈希分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四:搭建分片集群--哈希分片 + 安全 + 区域

    这个系列大致想跟大家分享以下篇章: 1.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一:浅谈分片集群 2.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二:搭建分片集群--哈希分片 3.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三:搭建 ...

  2. 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三:搭建分片集群--哈希分片 + 安全

    这个系列大致想跟大家分享以下篇章: 1.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一:浅谈分片集群 2.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二:搭建分片集群--哈希分片 3.mongo 3.4分片集群系列之三:搭建 ...

  3. Elasticsearch-6.7.0系列(二)ES集群安装与验证

    准备3台centos7机器/虚拟机,每台都安装上elasticsearch6.7.0 ,安装过程参考我的另一篇博客<Elasticsearch-6.7.0系列(一)9200端口 .tar.gz版 ...

  4. 集群技术(二) MySQL集群简介与配置详解

    when?why? 用MySQL集群? 减少数据中心结点压力和大数据量处理(读写分离),采用把MySQL分布,一个或多个application对应一个MySQL数据库.把几个MySQL数据库公用的数据 ...

  5. MongoDB学习4:MongoDB复制集机制和原理,搭建复制集

    1.复制集的作用   1.1 MongoDB复制集的主要意义在于实现服务高可用   1.2 它的实现依赖于两个方面的功能:    · 数据写入时将数据迅速复制到另一个独立节点上    · 在接收写入的 ...

  6. 剖析Elasticsearch集群系列之二:分布式的三个C、translog和Lucene段

    转载: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anatomy-of-an-elasticsearch-cluster-part02 共识——裂脑问题及法定票数的重要性 共识是 ...

  7. WAS集群系列(6):集群搭建:步骤4:安装WAS升级软件

    逐步点击"下一步",注意一处流程,例如以下列举: "升级软件"安装的路径设置,建议与之前的WAS及IHS安装的绝对路径同样,例如以下所看到的: 逐步点击,完毕安 ...

  8. WAS集群系列(3):集群搭建:步骤1:准备文件

    说明:"指示轨迹"为"点选顺序",截图为点击后效果截图 环境 项目点 指标 WAS版本号 7.0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8 系统位数 64bit 内存 ...

  9. WAS集群系列(5):集群搭建:步骤3:安装IHS软件

    选择"安装IBM HTTPServer"选项,点击"安装向导".例如以下图提示: 安装提示,逐步点击"下一步",当中偶有几处细节注意就可以. ...

随机推荐

  1. Lua迭代器

    在Lua中我们常常使用函数来描述迭代器,每次调用该函数就返回集合的下一个元素.迭代器需要保留上一次成功调用的状态和下一次成功调用的状态,可以通过闭包提供的机制来实现这个任务(闭包中的外部局部变量可以用 ...

  2. 016 ppp authentication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Router>en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 ...

  3. 014 DNS

    解析主机名 Router>en Password: Router#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 ...

  4. Websphere优化 (四个方面)举例

    Websphere优化 一.简单介绍 环境 名称 版本号 server操作系统 Centos 5.6 应用server操作系统 Windows 7 Websphere版本号 WAS 7.0 数据库 O ...

  5. JAVA获取操作系统的信息

    列出全部信息: Properties prop = System.getProperties(); prop.list(System.out); 获取某个信息: String os = prop.ge ...

  6. chrome.socket

    chrome.socket https://chajian.baidu.com/developer/apps/socket.html#method-create 描述: 使用 chrome.socke ...

  7. String类的四个默认成员函数

    优化版的拷贝构造函数,先创建一个暂时实例tmp,接着把tmp._ptr和this->_ptr交换,因为tmp是一个局部变量.程序执行到该函数作用域外,就会自己主动调用析构函数.释放tmp._pt ...

  8. .net的程序的逆向分析。

    背景:碰到一个由c#写的exe,由于之前没有分析过.net的程序,记录下分析流程. 1)peid加载判断类型,可以看出没有加壳. 2)搜索c#的反编译以及调试工具. 1.NET.Reflector以及 ...

  9. NSoup解析处理Html

    以前在做网页静态生成的时候,使用正则表达式分析提取网页链接.最近搜索了解到java有个Jsoup解析网页,对应.net有个nsoup.处理网页非常好用. Document doc = NSoupCli ...

  10. 【OI】单调队列

    所谓单调队列,就是一个保持着某种性质的队列,通常是队列从队头到队尾,维护一种递增递减的关系. 这种队列通常用来解决一些连续区间的最值问题. 这种队列的入队要保证符合当前的性质,例如一个递增的单调序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