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学习 第二篇:矩阵和数组
向量是一维的,只有行这一个维度,没有其他维度。R可以创建更高维度的数据对象,例如,矩阵、数据框、数组,索引高维度的对象时,需要使用元素的下标。这些对象的下标都使用中括号[]和索引,第一个维度是row,第二个维度是column,维度依次增加,索引的格式是:var[row,column,,,]。数组是二维或多维(三维或多于三维),二维数组叫做矩阵。数组元素的类型是相同的,每个维度的元素数量是相同的。数据框是二维对象,每个数据列的数据类型是相同的,不同数据列的数据类型可以不同。
一,数组(array)
R使用arrary()函数创建数组,该函数至少需要两个向量参数:数组的元素值(data)向量,和维度(dim)向量,第三个参数是可选的维度名(dimnames)向量。数据(data)参数是数组的所有元素值向量,维度参数(dim)指定各个维度的元素数量,维度名(dimnames)参数是可选的,用于指定各个维度的名称。
array(data = NA, dim = length(data), dimnames = NULL)
数组的维度是有顺序的,维度参数(dim)的第一个维度是row,第二个维度是column,第三个维度是high,以此类推,数组是按照维度的顺序把数据(data)参数的数据填充到数组中。
严格来说,数组(或矩阵)的长度和维度是固定的,因此不能增加或删除行或列,但可以通过为数组(或矩阵)重新赋值来实现行或列的增加或删除。
1,创建数组
示例:data=c(1:12),dim=c(2:3:2),这说明,数组共有:第一维是2行,第二维是3列,第三维是2项(item),参数dimnames为三个维度的row,column和itme命名。
> three_d_array=array(
+ data=c(:),
+ dim=c(,,),
+ dimnames=list(
+ c('r1','r2'),
+ c('c1','c2','c3'),
+ c('h1','h2')
+ )
+ )
打印的结果如下,其中“ , , h1”,表示第三维的第一个item,数组按照(1,1,1),(2,1,1),(1,2,1),,的顺序填充元素值。
, , h1
c1 c2 c3
r1
r2 , , h2
c1 c2 c3
r1
r2
2,数组的维度和长度
函数dim()返回数组的各个维度的长度,输出的结果按照维度的顺序依次显示:
> dim(three_d_array)
[]
特别地,函数nrow(),ncol(),用于返回数组的第一个维度,第二个维度的长度:
> nrow(three_d_array)
[]
> ncol(three_d_array)
[]
把函数nrow(),ncol(),dim()应用于向量时,将返回NULL值,R提供另外两个函数NROW(), NCOL(),用于返回数组、矩阵和数据框的第一个维度,第二个维度的长度,这两个函数把向量看作是一维的矩阵。
函数length(),用于返回数组的长度,是数组的各个维度的乘积:
> length(three_d_array)
[]
3,数组的维度的名称
数据和矩阵的每个维度都有名称,使用函数rownames(),colnames()查看数组、矩阵的各行的名称和各列的名称:
> rownames(three_d_array)
[] "r1" "r2"
> colnames(three_d_array)
[] "c1" "c2" "c3"
使用函数dimnames(x)查看对象的所有维度的名称:
> dimnames(three_d_array)
[[]]
[] "r1" "r2" [[]]
[] "c1" "c2" "c3" [[]]
[] "h1" "h2"
二,矩阵(matrix)
矩阵是二维数组的特例,本质上也是二维数组。使用函数matrix()创建矩阵,必须传递的参数是数据(data)向量,行数(nrow)或列数(ncol),可选的参数是dimnames参数和byrow参数。
matrix(data = NA, nrow = , ncol = , byrow = FALSE, dimnames = NULL)
byrow参数的默认值是FALSE,表示按照列填充矩阵,这意味着,R首先填充第一列的所有行,再填充第二列的所有行,以此类推:
> a_matrix=matrix(
+ data=c(:),
+ nrow=,
+ byrow=FALSE,
+ dimnames = list(
+ c('r1','r2'),
+ c('c1','c2','c3')
+ )
+ )
返回的结果如下,矩阵使用data参数,先填充位置(1,1),再填充位置(2,1),以此类推:
> a_matrix
c1 c2 c3
r1
r2
矩阵只有两个维度,行(row)和列(column),可以使用nrow,ncol,dim函数获得矩阵各个维度的长度,可以使用length函数获得矩阵的长度,即矩阵的元素总数量。
三,索引数组和矩阵
R使用中括号[]表示索引,有四种指定索引的方法(正整数,负整数,逻辑值和元素的名称),下标的整数值从1开始,正整数表示选择该项,负整数表示剔除该项。在不同的维度上用不同的方式指定索引下标,是有效的,每个维度的下标使用逗号分割。如果相应的维度上,下标为空,那么表示该维度的所有元素。索引矩阵和数组的方法相同,只不过矩阵的维度比数组的维度多一个。
1,使用下标索引数组
例如,索引数组,包含所有的行(row),第一个维度的下标是空;选择第二个维度的第1,2列,第二个维度的下标是向量c(1:2);选择第三维度的第一项(item),第三个维度的下标是1:
> three_d_array[,:,]
c1 c2
r1
r2
2,使用元素的名称索引数组
例如,索引数组,包含素有的行(row),第一个维度的下标是空;选择第二个维度的第1,2列,第二个维度的下标是向量c("c1","c2");选择第三个维度的第2个元素,第三个维度的下标是"h2"
> three_d_array[,c("c1","c2"),"h2"]
c1 c2
r1
r2
3,使用逻辑值所有数组
匹配操作符 %in%, 如果左侧的向量的元素能够匹配右侧的向量中的任意元素,那么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cols <- colnames(three_d_array) %in% c("c1","c2")
> cols
[] TRUE TRUE FALSE
> hs <- as.vector(dimnames(three_d_array)[[]]) %in% c("h1")
> hs
[] TRUE FALSE
> three_d_array[,cols,hs]
c1 c2
r1
r2
R语言学习 第二篇:矩阵和数组的更多相关文章
- R语言学习笔记:矩阵与数组(array)
元素可以保存在多个维度的对象中,数组存储的是多维数据元素,矩阵的是数组的特殊情况,它具有两维. 创建数组的几种方法. 1. > m<-c(45,23,66,77,33,44,56,12,7 ...
- R语言学习 第九篇:plyr包
在数据分析中,整理数据的本质可以归纳为:对数据进行分割(Split),然后应用(Apply)某些处理函数,最后将结果重新组合(Combine)成所需的格式返回,简单描述为:Split - Apply ...
- R语言学习——向量,矩阵
在R中,基本的数据结构有:向量,矩阵,数组,数据框,列表,因子,函数等. 向量:一系列同类型的有序元素构成. 向量是一维结构. 向量是R最简单的数据结构,在R中没有标量. 标量被看成1个元素的向量. ...
- R语言学习-基础篇
从五月10日开始自学R in action,将我的学习所得逐渐发布在博客上. chapter1.新手上路 工作空间:存储着所有用户定义的对象(向量,矩阵,函数,数据框,列表): 当前的工目录保存是R用 ...
- R语言学习 第一篇:变量和向量
R是向量化的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对向量的运算不需要显式编写循环语句,它会自动地应用于向量的每一个元素.对象是R中存储数据的数据结构,存储在内存中,通过名称或符号访问.对象的名称由大小写字母.数字0-9 ...
- R语言学习-基础篇1
###第一周:R基础 rm(list = ls()) #ctr+L###矩阵相乘,函数diag()a=matrix(1:12,nrow=3,ncol=4)b=matrix(1:12,nrow=4,n ...
- R语言学习 第四篇:函数和流程控制
变量用于临时存储数据,而函数用于操作数据,实现代码的重复使用.在R中,函数只是另一种数据类型的变量,可以被分配,操作,甚至把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分支控制和循环控制,和通用编程语言的风格很相似, ...
- R语言编程艺术#02#矩阵(matrix)和数组(array)
矩阵(matrix)是一种特殊的向量,包含两个附加的属性:行数和列数.所以矩阵也是和向量一样,有模式(数据类型)的概念.(但反过来,向量却不能看作是只有一列或一行的矩阵. 数组(array)是R里更一 ...
- Java并发包下锁学习第二篇Java并发基础框架-队列同步器介绍
Java并发包下锁学习第二篇队列同步器 还记得在第一篇文章中,讲到的locks包下的类结果图吗?如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这个类很重要(在本 ...
随机推荐
- API接口安全设计(转)
接口的安全性主要围绕Token.Timestamp和Sign三个机制展开设计,保证接口的数据不会被篡改和重复调用,下面具体来看: Token授权机制:用户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后服务器给客户端返回一个To ...
- C#中获取数组中相加和最接近或等于(<=)给定值的算法
, ,,,,,,,,, }; List<List<int>> mylist = new List<List<int>>(); int length = ...
- RBAC用户角色权限设计方案【转载】
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就是用户通过角色与权限进行关联.简单地说,一个用户拥有若干角色,每一个角色拥有若干权限.这样,就构造成“用户-角色- ...
- Oracle EBS OPM 事务处理
--事务处理 --created by jenrry DECLARE l_iface_rec inv.mtl_transactions_interface%ROWTYPE; l_iface_lot_r ...
- Oracle EBS OM 取消订单行
DECLARE l_header_rec OE_ORDER_PUB.Header_Rec_Type; l_line_tbl OE_ORDER_PUB.Line_Tbl_Type; l_action_r ...
- November 13th, 2017 Week 46th Monday
Don't undermine your worth by comparing yourself with others. 别拿自己和他人比较,这只会降低你原有的价值. Honestly, I don ...
- [BZOJ 1568][JSOI2008]Blue Mary开公司
[BZOJ 1568][JSOI2008]Blue Mary开公司 题意 \(n\) 次操作, 维护一个一次函数集合 \(S\). 有两种操作: 给定 \(b\) 和 \(k\), 向 \(S\) 中 ...
- CentOs7 编译安装PHP7.1.5
1 创建php用户和用户组,并在github下载php7源码 #######新建php用户和php组 [root@typecodes ~]# groupadd -r www && us ...
- 【[AHOI2013]差异】
这个题一看就是为后缀家族设计的 我们看到我们要求的这个柿子 \[\sum_{i=1}^n\sum_{j=i+1}^nT_i+T_j-2\times lcp(T_i,T_j)\] 显然的是前面的那些东西 ...
- BZOJ2744:[HEOI2012]朋友圈(最大团,乱搞)
Description 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两个国家和睦相处,无忧无虑的生活着.一年一度的评比大会开始了,作为和平的两国,一个朋友圈数量最多的永远都是最值得他人的尊敬,所以现在就是需要你求朋友圈的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