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RPC协议
工作的时候,第一次接触CRPC协议,当时就很懵,啥是CRPC协议,一脸懵逼,于是就到网上去搜,填充知识空缺。
不少解释显得非常官方,我相信大家在各种平台上也都看到过,解释了又好像没解释,都在用一个我们不认识的概念去解释另外一个我们不认识的概念,懂的人不需要看,不懂的人看了还是不懂。
从TCP聊起
作为一个程序员,假设我们需要在A电脑的进程发一段数据到B电脑的进程,我们一般会在代码里使用socket进行编程。这时候,我们可选项一般也就TCP和UDP二选一。TCP可靠,UDP不可靠,只要稍微对可靠性有些要求,普通人一般无脑选TCP就对了。
在定义了socket之后,我们就可以愉快的对这个socket进行操作,比如用bind()
绑定IP端口,用connect()
发起建连。
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send()
发送数据,recv()
接收数据。
光这样一个纯裸的TCP连接,就可以做到收发数据了,那是不是就够了?不行,这么用会有问题。
字节流可以理解为一个双向的通道里流淌的数据,这个数据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二进制数据,简单来说就是一大堆 01 串。纯裸TCP收发的这些 01 串之间是没有任何边界的,你根本不知道到哪个地方才算一条完整消息。
正因为这个没有任何边界的特点,所以当我们选择使用TCP发送"夏洛"和"特烦恼"的时候,接收端收到的就是"夏洛特烦恼",这时候接收端没发区分你是想要表达"夏洛"+"特烦恼"还是"夏洛特"+"烦恼"。
这就是所谓的粘包问题。
说这个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纯裸TCP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你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一些自定义的规则,用于区分消息边界。
于是我们会把每条要发送的数据都包装一下,比如加入消息头,消息头里写清楚一个完整的包长度是多少,根据这个长度可以继续接收数据,截取出来后它们就是我们真正要传输的消息体。(中信银行在18年以前都是使用LR做socket协议的同学深有体会)
这里头提到的消息头,还可以放各种东西,比如消息体是否被压缩过和消息体格式之类的,只要上下游都约定好了,互相都认就可以了,这就是所谓的协议。
每个使用TCP的项目都可能会定义一套类似这样的协议解析标准,他们可能有区别,但原理都类似。
于是基于TCP,就衍生了非常多的协议,比如HTTP和RPC
TCP是传输层的协议,而基于TCP造出来的HTTP和各类RPC协议,它们都只是定义了不同消息格式的应用层协议而已。
HTTP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又叫做超文本传输协议。我们用的比较多,平时上网在浏览器上敲个网址就能访问网页,这里用到的就是HTTP协议
而RPC(Remote Procedure Call),又叫做远程过程调用。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协议,而是一种调用方式。
举个例子,我们平时调用一个本地方法就像下面这样。
res = localFunc(req)
如果现在这不是个本地方法,而是个远端服务器暴露出来的一个方法remoteFunc
,如果我们还能像调用本地方法那样去调用它,这样就可以屏蔽掉一些网络细节,用起来更方便,岂不美哉?
res = remoteFunc(req)

基于这个思路,大佬们造出了非常多款式的RPC协议,比如比较有名的gRPC(谷歌的),CRPC(中信的)
虽然大部分RPC协议底层使用TCP,但实际上它们不一定非得使用TCP,改用UDP或者HTTP,其实也可以做到类似的功能
既然有HTTP协议,为什么还要有RPC?
其实,TCP
是70年代出来的协议,而HTTP
是90年代才开始流行的。而直接使用裸TCP会有问题,可想而知,这中间这么多年有多少自定义的协议,而这里面就有80年代出来的RPC
。
所以我们该问的不是既然有HTTP协议为什么要有RPC,而是为什么有RPC还要有HTTP协议。
那既然有RPC了,为什么还要有HTTP呢?
现在电脑上装的各种联网软件,比如xx管家,xx卫士,它们都作为客户端(client)需要跟服务端(server)建立连接收发消息,此时都会用到应用层协议,在这种client/server (c/s)架构下,它们可以使用自家造的RPC协议,因为它只管连自己公司的服务器就ok了。
但有个软件不同,浏览器(browser),不管是chrome还是IE,它们不仅要能访问自家公司的服务器(server),还需要访问其他公司的网站服务器,因此它们需要有个统一的标准,不然大家没法交流。于是,HTTP就是那个时代用于统一 browser/server (b/s) 的协议。
也就是说在多年以前,HTTP主要用于b/s架构,而RPC更多用于c/s架构。但现在其实已经没分那么清了,b/s和c/s在慢慢融合。很多软件同时支持多端,比如某度云盘,既要支持网页版,还要支持手机端和pc端,如果通信协议都用HTTP的话,那服务器只用同一套就够了。而RPC就开始退居幕后,一般用于公司内部集群里,各个微服务之间的通讯。
那这么说的话,都用HTTP得了,还用什么RPC?
仿佛又回到了开头的样子,那这就要从它们之间的区别开始说起。
HTTP和RPC有什么区别
服务发现
首先要向某个服务器发起请求,你得先建立连接,而建立连接的前提是,你得知道IP地址和端口。这个找到服务对应的IP端口的过程,其实就是服务发现。
在HTTP中,你知道服务的域名,就可以通过DNS服务去解析得到它背后的IP地址,默认80端口。
而RPC的话,就有些区别,一般会有专门的中间服务去保存服务名和IP信息,比如consul或者etcd,甚至是redis。想要访问某个服务,就去这些中间服务去获得IP和端口信息。由于dns也是服务发现的一种,所以也有基于dns去做服务发现的组件,比如CoreDNS。
可以看出服务发现这一块,两者是有些区别,但不太能分高低。
底层连接形式
以主流的HTTP1.1协议为例,其默认在建立底层TCP连接之后会一直保持这个连接(keep alive),之后的请求和响应都会复用这条连接。
而RPC协议,也跟HTTP类似,也是通过建立TCP长链接进行数据交互,但不同的地方在于,RPC协议一般还会再建个连接池,在请求量大的时候,建立多条连接放在池内,要发数据的时候就从池里取一条连接出来,用完放回去,下次再复用,可以说非常环保。
由于连接池有利于提升网络请求性能,所以不少编程语言的网络库里都会给HTTP加个连接池,比如go就是这么干的。
可以看出这一块两者也没太大区别,所以也不是关键。
传输的内容
基于TCP传输的消息,说到底,无非都是消息头header和消息体body。
header是用于标记一些特殊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消息体长度。
body则是放我们真正需要传输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只能是二进制01串,毕竟计算机只认识这玩意。所以TCP传字符串和数字都问题不大,因为字符串可以转成编码再变成01串,而数字本身也能直接转为二进制。但结构体呢,我们得想个办法将它也转为二进制01串,这样的方案现在也有很多现成的,比如json,protobuf。
这个将结构体转为二进制数组的过程就叫序列化,反过来将二进制数组复原成结构体的过程叫反序列化。
对于主流的HTTP1.1,虽然它现在叫超文本协议,支持音频视频,但HTTP设计初是用于做网页文本展示的,所以它传的内容以字符串为主。header和body都是如此。在body这块,它使用json来序列化结构体数据。
我们可以随便截个图直观看下。
可以看到这里面的内容非常多的冗余,显得非常啰嗦。最明显的,像header
里的那些信息,其实如果我们约定好头部的第几位是content-type,就不需要每次都真的把"content-type"这个字段都传过来,类似的情况其实在body
的json结构里也特别明显。
而RPC,因为它定制化程度更高,可以采用体积更小的protobuf或其他序列化协议去保存结构体数据,同时也不需要像HTTP那样考虑各种浏览器行为,比如302重定向跳转啥的。因此性能也会更好一些,这也是在公司内部微服务中抛弃HTTP,选择使用RPC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上面说的HTTP,其实特指的是现在主流使用的HTTP1.1,HTTP2
在前者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进,所以性能可能比很多RPC协议还要好,甚至连gRPC
底层都直接用的HTTP2
。
那么问题又来了。
为什么既然有了HTTP2,还要有RPC协议?
这个是由于HTTP2是2015年出来的。那时候很多公司内部的RPC协议都已经跑了好些年了,基于历史原因,一般也没必要去换了。
总结
纯裸TCP是能收发数据,但它是个无边界的数据流,上层需要定义消息格式用于定义消息边界。于是就有了各种协议,HTTP和各类RPC协议就是在TCP之上定义的应用层协议。
RPC本质上不算是协议,而是一种调用方式,而像gRPC和thrift这样的具体实现,才是协议,它们是实现了RPC调用的协议。目的是希望程序员能像调用本地方法那样去调用远端的服务方法。同时RPC有很多种实现方式,不一定非得基于TCP协议。
从发展历史来说,HTTP主要用于b/s架构,而RPC更多用于c/s架构。但现在其实已经没分那么清了,b/s和c/s在慢慢融合。很多软件同时支持多端,所以对外一般用HTTP协议,而内部集群的微服务之间则采用RPC协议进行通讯。
RPC其实比HTTP出现的要早,且比目前主流的HTTP1.1性能要更好,所以大部分公司内部都还在使用RPC。
HTTP2.0在HTTP1.1的基础上做了优化,性能可能比很多RPC协议都要好,但由于是这几年才出来的,所以也不太可能取代掉RPC。
什么是RPC协议的更多相关文章
- 游戏编程系列[1]--游戏编程中RPC协议的使用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它是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的协议.RPC协议假定某些传输协议的存在 ...
- 传入的表格格式数据流(TDS)远程过程调用(RPC)协议流不正确。此 RPC 请求中提供了过多的参数。最多应为 2100
出现这个问题的背景是,判断一批激活码在系统中是否已经存在,很傻的一个作法是,把这一批激活码,以in(in (‘ddd‘,‘aaa‘))的形式来处理,导致问题的出现. 后来,查找资料,http://bb ...
- Hessian 二进制RPC协议框架
Hessian是一个由Caucho Technology开发的轻量级二进制RPC协议. 和其他Web服务的实现框架不同的是,Hessian是一个使用二进制轻量级的Web服务协议的框架,免除了许多附加的 ...
- 初识RPC协议
什么是rpc框架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是RPC框架?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RPC就是:远程调用框架(Remote Procedure Call) 那什么是远程调用? 通常我们调用一个php中的方法,比如 ...
- 转:传入的表格格式数据流(TDS)远程过程调用(RPC)协议流不正确 .
近期在做淘宝客的项目,大家都知道,淘宝的商品详细描述字符长度很大,所以就导致了今天出现了一个问题 VS的报错是这样子的 ” 传入的表格格式数据流(TDS)远程过程调用(RPC)协议流不正确“ 还说某 ...
- SQLServer 2000 Driver for JDBC][SQLServer]传入的表格格式数据流(TDS)远程过程调用(RPC)协议流不正确解决方法
问题:[SQLServer 2000 Driver for JDBC][SQLServer]传入的表格格式数据流(TDS)远程过程调用(RPC)协议流不正确.参数 1 (""): ...
- 网络协议 22 - RPC 协议(下)- 二进制类 RPC 协议
前面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文本类的 RPC 协议,对于陌生人之间的沟通,用 NBA.CBA 这样的缩略语,会使得协议约定非常不方便. 在讲 CDN 和 DNS 的时候,我们讲过接入层的设计 ...
- 网络协议 20 - RPC 协议(上)- 基于XML的SOAP协议
[前五篇]系列文章传送门: 网络协议 15 - P2P 协议:小种子大学问 网络协议 16 - DNS 协议:网络世界的地址簿 网络协议 17 - HTTPDNS:私人定制的 DNS 服务 网络协议 ...
- 网络协议 19 - RPC协议综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前五篇]系列文章传送门: 网络协议 14 - 流媒体协议:要说爱你不容易 网络协议 15 - P2P 协议:小种子大学问 网络协议 16 - DNS 协议:网络世界的地址簿 网络协议 17 - HT ...
- SQL :“传入的表格格式数据流(TDS)远程过程调用(RPC)协议流不正确” 错误
其中在DAL层调用存储过程来插入数据的参数 SqlParameter[] parameters = { new S ...
随机推荐
- c#如何使用WASM跨语言调用?
介绍Wasm(WebAssembly) WebAssembly(简称Wasm)是一种用于基于堆栈的虚拟机的二进制指令格式.Wasm被设计为编程语言的可移植编译目标,支持在web上部署客户端和服务器应用 ...
- JavaScript迭代协议
JavaScript迭代协议解读 迭代协议分为可迭代协议和迭代器协议. 协议指约定俗成的一系列规则. 可迭代协议 可迭代协议规定了怎么样算是一个可迭代对象:可迭代对象或其原型链上必须有一个键为[Sym ...
- [ABC141E] Who Says a Pun?
2023-02-17 题目 题目传送门 翻译 翻译 难度&重要性(1~10):4 题目来源 AtCoder 题目算法 dp,字符串 解题思路 看到求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串时,我们可以发现其与求最长 ...
- Linux 内核音频数据传递主要流程 (上)
Linux 用户空间应用程序通过声卡驱动程序(一般牵涉到多个设备驱动程序)和 Linux 内核 ALSA 框架导出的 PCM 设备文件,如 /dev/snd/pcmC0D0c 和 /dev/snd/p ...
- Python 创建或读取 Excel 文件
Excel是一种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金融.商业和教育等领域.它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可进行各种计算和公式运算,并能创建各种类型的图表和可视化数据.Excel的灵活性使其成为处理和管 ...
- 每日一题:如何判断是否是数组,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不要再用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instance of判断了!!!)
1.不要使用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 正常情况下: const arr = [1,2,3,4,5] const obj = {} console.log(Obj ...
- 4.Autofac依赖注入初使用
前面几篇文章只是初步搭建项目结构,那到底能否运行呢?(能是肯定的啦) 毕竟咱都NetCore了,所以依赖注入要搞起来.专业的解释我就不多说了,很多博客文章说的很详细(其实是我忘了那些术语怎么讲). 按 ...
- 深入理解 python 虚拟机:原来虚拟机是这么实现闭包的
深入理解 python 虚拟机:原来虚拟机是这么实现闭包的 在本篇文章当中主要从虚拟机层面讨论函数闭包是如何实现的,当能够从设计者的层面去理解闭包就再也不用死记硬背一些闭包的概念了,因为如果你理解闭包 ...
- IEEE 国际计算科学与工程会议 (CSE-2023)
随着计算机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基于数据的计算技术在支持下一代科学和工程应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今,科学和工程中基于云的复杂大数据应用由异构软件/硬件/网络组件组成,这些组件的容量.可用性和环境 ...
- nacos-mysql.sql
https://github.com/alibaba/nacos/blob/master/distribution/conf/nacos-mysql.sql # Nacos安装 /home/nac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