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RPC协议
工作的时候,第一次接触CRPC协议,当时就很懵,啥是CRPC协议,一脸懵逼,于是就到网上去搜,填充知识空缺。
不少解释显得非常官方,我相信大家在各种平台上也都看到过,解释了又好像没解释,都在用一个我们不认识的概念去解释另外一个我们不认识的概念,懂的人不需要看,不懂的人看了还是不懂。
从TCP聊起
作为一个程序员,假设我们需要在A电脑的进程发一段数据到B电脑的进程,我们一般会在代码里使用socket进行编程。这时候,我们可选项一般也就TCP和UDP二选一。TCP可靠,UDP不可靠,只要稍微对可靠性有些要求,普通人一般无脑选TCP就对了。
在定义了socket之后,我们就可以愉快的对这个socket进行操作,比如用bind()绑定IP端口,用connect()发起建连。
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send()发送数据,recv()接收数据。
光这样一个纯裸的TCP连接,就可以做到收发数据了,那是不是就够了?不行,这么用会有问题。
字节流可以理解为一个双向的通道里流淌的数据,这个数据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二进制数据,简单来说就是一大堆 01 串。纯裸TCP收发的这些 01 串之间是没有任何边界的,你根本不知道到哪个地方才算一条完整消息。
正因为这个没有任何边界的特点,所以当我们选择使用TCP发送"夏洛"和"特烦恼"的时候,接收端收到的就是"夏洛特烦恼",这时候接收端没发区分你是想要表达"夏洛"+"特烦恼"还是"夏洛特"+"烦恼"。

这就是所谓的粘包问题。
说这个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纯裸TCP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你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一些自定义的规则,用于区分消息边界。
于是我们会把每条要发送的数据都包装一下,比如加入消息头,消息头里写清楚一个完整的包长度是多少,根据这个长度可以继续接收数据,截取出来后它们就是我们真正要传输的消息体。(中信银行在18年以前都是使用LR做socket协议的同学深有体会)

这里头提到的消息头,还可以放各种东西,比如消息体是否被压缩过和消息体格式之类的,只要上下游都约定好了,互相都认就可以了,这就是所谓的协议。
每个使用TCP的项目都可能会定义一套类似这样的协议解析标准,他们可能有区别,但原理都类似。
于是基于TCP,就衍生了非常多的协议,比如HTTP和RPC

TCP是传输层的协议,而基于TCP造出来的HTTP和各类RPC协议,它们都只是定义了不同消息格式的应用层协议而已。
HTTP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又叫做超文本传输协议。我们用的比较多,平时上网在浏览器上敲个网址就能访问网页,这里用到的就是HTTP协议

而RPC(Remote Procedure Call),又叫做远程过程调用。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协议,而是一种调用方式。
举个例子,我们平时调用一个本地方法就像下面这样。
res = localFunc(req)
如果现在这不是个本地方法,而是个远端服务器暴露出来的一个方法remoteFunc,如果我们还能像调用本地方法那样去调用它,这样就可以屏蔽掉一些网络细节,用起来更方便,岂不美哉?
res = remoteFunc(req)
基于这个思路,大佬们造出了非常多款式的RPC协议,比如比较有名的gRPC(谷歌的),CRPC(中信的)
虽然大部分RPC协议底层使用TCP,但实际上它们不一定非得使用TCP,改用UDP或者HTTP,其实也可以做到类似的功能

既然有HTTP协议,为什么还要有RPC?
其实,TCP是70年代出来的协议,而HTTP是90年代才开始流行的。而直接使用裸TCP会有问题,可想而知,这中间这么多年有多少自定义的协议,而这里面就有80年代出来的RPC。
所以我们该问的不是既然有HTTP协议为什么要有RPC,而是为什么有RPC还要有HTTP协议。
那既然有RPC了,为什么还要有HTTP呢?
现在电脑上装的各种联网软件,比如xx管家,xx卫士,它们都作为客户端(client)需要跟服务端(server)建立连接收发消息,此时都会用到应用层协议,在这种client/server (c/s)架构下,它们可以使用自家造的RPC协议,因为它只管连自己公司的服务器就ok了。
但有个软件不同,浏览器(browser),不管是chrome还是IE,它们不仅要能访问自家公司的服务器(server),还需要访问其他公司的网站服务器,因此它们需要有个统一的标准,不然大家没法交流。于是,HTTP就是那个时代用于统一 browser/server (b/s) 的协议。
也就是说在多年以前,HTTP主要用于b/s架构,而RPC更多用于c/s架构。但现在其实已经没分那么清了,b/s和c/s在慢慢融合。很多软件同时支持多端,比如某度云盘,既要支持网页版,还要支持手机端和pc端,如果通信协议都用HTTP的话,那服务器只用同一套就够了。而RPC就开始退居幕后,一般用于公司内部集群里,各个微服务之间的通讯。
那这么说的话,都用HTTP得了,还用什么RPC?
仿佛又回到了开头的样子,那这就要从它们之间的区别开始说起。
HTTP和RPC有什么区别
服务发现
首先要向某个服务器发起请求,你得先建立连接,而建立连接的前提是,你得知道IP地址和端口。这个找到服务对应的IP端口的过程,其实就是服务发现。
在HTTP中,你知道服务的域名,就可以通过DNS服务去解析得到它背后的IP地址,默认80端口。
而RPC的话,就有些区别,一般会有专门的中间服务去保存服务名和IP信息,比如consul或者etcd,甚至是redis。想要访问某个服务,就去这些中间服务去获得IP和端口信息。由于dns也是服务发现的一种,所以也有基于dns去做服务发现的组件,比如CoreDNS。
可以看出服务发现这一块,两者是有些区别,但不太能分高低。
底层连接形式
以主流的HTTP1.1协议为例,其默认在建立底层TCP连接之后会一直保持这个连接(keep alive),之后的请求和响应都会复用这条连接。
而RPC协议,也跟HTTP类似,也是通过建立TCP长链接进行数据交互,但不同的地方在于,RPC协议一般还会再建个连接池,在请求量大的时候,建立多条连接放在池内,要发数据的时候就从池里取一条连接出来,用完放回去,下次再复用,可以说非常环保。
由于连接池有利于提升网络请求性能,所以不少编程语言的网络库里都会给HTTP加个连接池,比如go就是这么干的。
可以看出这一块两者也没太大区别,所以也不是关键。
传输的内容
基于TCP传输的消息,说到底,无非都是消息头header和消息体body。
header是用于标记一些特殊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消息体长度。
body则是放我们真正需要传输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只能是二进制01串,毕竟计算机只认识这玩意。所以TCP传字符串和数字都问题不大,因为字符串可以转成编码再变成01串,而数字本身也能直接转为二进制。但结构体呢,我们得想个办法将它也转为二进制01串,这样的方案现在也有很多现成的,比如json,protobuf。
这个将结构体转为二进制数组的过程就叫序列化,反过来将二进制数组复原成结构体的过程叫反序列化。
对于主流的HTTP1.1,虽然它现在叫超文本协议,支持音频视频,但HTTP设计初是用于做网页文本展示的,所以它传的内容以字符串为主。header和body都是如此。在body这块,它使用json来序列化结构体数据。
我们可以随便截个图直观看下。

可以看到这里面的内容非常多的冗余,显得非常啰嗦。最明显的,像header里的那些信息,其实如果我们约定好头部的第几位是content-type,就不需要每次都真的把"content-type"这个字段都传过来,类似的情况其实在body的json结构里也特别明显。
而RPC,因为它定制化程度更高,可以采用体积更小的protobuf或其他序列化协议去保存结构体数据,同时也不需要像HTTP那样考虑各种浏览器行为,比如302重定向跳转啥的。因此性能也会更好一些,这也是在公司内部微服务中抛弃HTTP,选择使用RPC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上面说的HTTP,其实特指的是现在主流使用的HTTP1.1,HTTP2在前者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进,所以性能可能比很多RPC协议还要好,甚至连gRPC底层都直接用的HTTP2。
那么问题又来了。
为什么既然有了HTTP2,还要有RPC协议?
这个是由于HTTP2是2015年出来的。那时候很多公司内部的RPC协议都已经跑了好些年了,基于历史原因,一般也没必要去换了。
总结
纯裸TCP是能收发数据,但它是个无边界的数据流,上层需要定义消息格式用于定义消息边界。于是就有了各种协议,HTTP和各类RPC协议就是在TCP之上定义的应用层协议。
RPC本质上不算是协议,而是一种调用方式,而像gRPC和thrift这样的具体实现,才是协议,它们是实现了RPC调用的协议。目的是希望程序员能像调用本地方法那样去调用远端的服务方法。同时RPC有很多种实现方式,不一定非得基于TCP协议。
从发展历史来说,HTTP主要用于b/s架构,而RPC更多用于c/s架构。但现在其实已经没分那么清了,b/s和c/s在慢慢融合。很多软件同时支持多端,所以对外一般用HTTP协议,而内部集群的微服务之间则采用RPC协议进行通讯。
RPC其实比HTTP出现的要早,且比目前主流的HTTP1.1性能要更好,所以大部分公司内部都还在使用RPC。
HTTP2.0在HTTP1.1的基础上做了优化,性能可能比很多RPC协议都要好,但由于是这几年才出来的,所以也不太可能取代掉RPC。
什么是RPC协议的更多相关文章
- 游戏编程系列[1]--游戏编程中RPC协议的使用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它是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的协议.RPC协议假定某些传输协议的存在 ...
- 传入的表格格式数据流(TDS)远程过程调用(RPC)协议流不正确。此 RPC 请求中提供了过多的参数。最多应为 2100
出现这个问题的背景是,判断一批激活码在系统中是否已经存在,很傻的一个作法是,把这一批激活码,以in(in (‘ddd‘,‘aaa‘))的形式来处理,导致问题的出现. 后来,查找资料,http://bb ...
- Hessian 二进制RPC协议框架
Hessian是一个由Caucho Technology开发的轻量级二进制RPC协议. 和其他Web服务的实现框架不同的是,Hessian是一个使用二进制轻量级的Web服务协议的框架,免除了许多附加的 ...
- 初识RPC协议
什么是rpc框架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是RPC框架?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RPC就是:远程调用框架(Remote Procedure Call) 那什么是远程调用? 通常我们调用一个php中的方法,比如 ...
- 转:传入的表格格式数据流(TDS)远程过程调用(RPC)协议流不正确 .
近期在做淘宝客的项目,大家都知道,淘宝的商品详细描述字符长度很大,所以就导致了今天出现了一个问题 VS的报错是这样子的 ” 传入的表格格式数据流(TDS)远程过程调用(RPC)协议流不正确“ 还说某 ...
- SQLServer 2000 Driver for JDBC][SQLServer]传入的表格格式数据流(TDS)远程过程调用(RPC)协议流不正确解决方法
问题:[SQLServer 2000 Driver for JDBC][SQLServer]传入的表格格式数据流(TDS)远程过程调用(RPC)协议流不正确.参数 1 (""): ...
- 网络协议 22 - RPC 协议(下)- 二进制类 RPC 协议
前面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文本类的 RPC 协议,对于陌生人之间的沟通,用 NBA.CBA 这样的缩略语,会使得协议约定非常不方便. 在讲 CDN 和 DNS 的时候,我们讲过接入层的设计 ...
- 网络协议 20 - RPC 协议(上)- 基于XML的SOAP协议
[前五篇]系列文章传送门: 网络协议 15 - P2P 协议:小种子大学问 网络协议 16 - DNS 协议:网络世界的地址簿 网络协议 17 - HTTPDNS:私人定制的 DNS 服务 网络协议 ...
- 网络协议 19 - RPC协议综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前五篇]系列文章传送门: 网络协议 14 - 流媒体协议:要说爱你不容易 网络协议 15 - P2P 协议:小种子大学问 网络协议 16 - DNS 协议:网络世界的地址簿 网络协议 17 - HT ...
- SQL :“传入的表格格式数据流(TDS)远程过程调用(RPC)协议流不正确” 错误
其中在DAL层调用存储过程来插入数据的参数 SqlParameter[] parameters = { new S ...
随机推荐
- 一文详解TextBrewer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TextBrewer:融合并改进了NLP和CV中的多种知识蒸馏技术.提供便捷快速的知识蒸馏框架.提升模型的推理速度,减少内存占用>,作者:汀丶. TextBrewer ...
- pentaho(keetle)数据同步实践
pentaho(keetle)数据同步实践 1 pentaho简介 pentaho可读作"彭塔湖",在keetle被pentaho公司收购后改名而来. pentaho是一款开源ET ...
- CAJViewer卡的解决办法
在做毕业设计时,使用了CAJViewer7.2版本的阅读器,使用起来非常卡,翻页总是不流畅,体验感极差. 最后实在受不了了,去百度了一下,在贴吧中看到了疑似解决方案,尝试了一下,真的不卡了.所以特此写 ...
-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读书笔记:基于栈的字节码解释执行引擎
虚拟机是如何调用方法的内容已经讲解完毕,从本节开始,我们来探讨虚拟机是如何执行方法中的字节码指令的.上文中提到过,许多Java虚拟机的执行引擎在执行Java代码的时候都有解释执行(通过解释器执行) ...
- Linux ALSA 核心简单分析
Linux 内核 ALSA 框架通过向用户空间导出多个设备文件,以使用户空间程序可以与内核的音频子系统交互,可以访问音频硬件设备. Linux 内核 ALSA 音频框架初始化 Linux 内核 ALS ...
- Vue【原创】整合el-dialog,可拖动可全屏最大化弹出框
项目中很多时候需要弹出框可以拖动并且可最大化,el-dialog是不满足的,这边采用指令的方式进行拓展. 先来个效果图: 首先来个v-darg指令: 1 import Vue from 'vue' 2 ...
- Empowering Long-tail Item Recommendation through Cross Decoupling Network (CDN)
Empowering Long-tail Item Recommendation through Cross Decoupling Network (CDN) 来源: KDD'2023 Google ...
- springboot打包与依赖包分离
前言: springboot项目部署时,需要本地打包成一个jar放到服务器进行部署(使用jenkins自动打包部署同理),部署包里包含了其它所有依赖包,整个包会比较大,小则几M,大则几十上百. 正文: ...
- [python] 在ubuntu中, 如何运行指定位置的py程序
首先打开终端 Ctrl + Alt + T 运行py程序 进入py文件所在目录 (例如: cd 桌面) 运行py程序: python a.py
- 10款Visual Studio实用插件
前言 俗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安装一些Visual Studio实用插件对自己日常的开发和工作效率能够大大的提升,避免996从选一款好的IDE实用插件开始.以下是我认为比较实用的Visu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