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模式,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模板拓印的方式。

  定义模板,就是定义框架、结构、原型。定义一个我们共同遵守的约定。

  定义了模板,我们的剩余工作就是对其进行充实、丰润,完善它的不足之处。

  定义模板采用抽象类来定义,公共的结构化逻辑需要在抽象类中完成,只将非公共的部分逻辑抽象成抽象方法,留待子类充实实现。

  所以上文所述不足之处就是这些抽象方法。

  总的来说,模板模式就是通过抽象类来定义一个逻辑模板,逻辑框架、逻辑原型,然后将无法决定的部分抽象成抽象类交由子类来实现,一般这些抽象类的调用逻辑还是在抽象类中完成的。这么看来,模板就是定义一个框架,比如盖房子,我们定义一个模板:房子要封闭,有门,有窗等等,但是要什么样的门,什么样的窗,这些并不在模板中描述,这个交给子类来完善,比如门使用防盗门,窗使用北向的窗等等。

  我们不凡就以建房为例来见识一下模板模式如何:

模板抽象类:HouseTemplate

 1 public abstract class HouseTemplate {
2
3 protected HouseTemplate(String name){
4 this.name = name;
5 }
6
7 protected String name;
8
9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buildDoor();
10
11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buildWindow();
12
13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buildWall();
14
15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buildBase();
16
17 //公共逻辑
18 public final void buildHouse(){
19
20 buildBase();
21 buildWall();
22 buildDoor();
23 buildWindow();
24
25 }
26
27 }

子类1:HouseOne

 2
3 HouseOne(String name){
4 super(name);
5 }
6
7 @Override
8 protected void buildDoor() {
9 System.out.println(name +"的门要采用防盗门");
10 }
11
12 @Override
13 protected void buildWindow() {
14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窗户要面向北方");
15 }
16
17 @Override
18 protected void buildWall() {
19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墙使用大理石建造");
20 }
21
22 @Override
23 protected void buildBase() {
24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地基使用钢铁地基");
25 }
26
27 }

子类2:HouseTwo

 1 public class HouseTwo extends HouseTemplate {
2
3 HouseTwo(String name){
4 super(name);
5 }
6
7 @Override
8 protected void buildDoor() {
9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门采用木门");
10 }
11
12 @Override
13 protected void buildWindow() {
14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窗户要向南");
15 }
16
17 @Override
18 protected void buildWall() {
19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墙使用玻璃制造");
20 }
21
22 @Override
23 protected void buildBase() {
24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地基使用花岗岩");
25 }
26
27 }

测试类:Clienter

 1 public class Clienter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4 HouseTemplate houseOne = new HouseOne("房子1");
5 HouseTemplate houseTwo = new HouseTwo("房子2");
6 houseOne.buildHouse();
7 houseTwo.buildHouse();
8 }
9
10 }

测试结果:

房子1的地基使用钢铁地基
房子1的墙使用大理石建造
房子1的门要采用防盗门
房子1的窗户要面向北方
房子2的地基使用花岗岩
房子2的墙使用玻璃制造
房子2的门采用木门
房子2的窗户要向南
房子1的地基使用钢铁地基
房子1的墙使用大理石建造
房子1的门要采用防盗门
房子1的窗户要面向北方
房子2的地基使用花岗岩
房子2的墙使用玻璃制造
房子2的门采用木门
房子2的窗户要向南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认识了模板模式中的基本方法和模板方法,其中HouseTemplate中的buildHouse方法就是基本方法,其余四个均为模板方法。其中基本方法一般会用final修饰,保证其不会被子类修改,而模板方法则使用protected修饰,表明其需要在子类中实现。

  其实,模板模式中还有一个钩子方法的概念,有人称,具有钩子方法的模板模式才算完整,也许吧。

  钩子方法时干啥的呢?钩子就是给子类一个授权,允许子类通过重写钩子方法来颠覆基本逻辑的执行,这有时候是非常有用的。就比如在盖房子的时候,有一个需要子类来决定是否建造厕所间的需求时,可以这么实现:

模板抽象类:HouseTemplate

 1 public abstract class HouseTemplate {
2
3 protected HouseTemplate(String name){
4 this.name = name;
5 }
6
7 protected String name;
8
9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buildDoor();
10
11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buildWindow();
12
13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buildWall();
14
15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buildBase();
16
17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buildToilet();
18
19 //钩子方法
20 protected boolean isBuildToilet(){
21 return true;
22 }
23
24 //公共逻辑
25 public final void buildHouse(){
26
27 buildBase();
28 buildWall();
29 buildDoor();
30 buildWindow();
31 if(isBuildToilet()){
32 buildToilet();
33 }
34 }
35
36 }

子类1:HouseOne

 1 public class HouseOne extends HouseTemplate {
2
3 HouseOne(String name){
4 super(name);
5 }
6
7 HouseOne(String name, boolean isBuildToilet){
8 this(name);
9 this.isBuildToilet = isBuildToilet;
10 }
11
12 public boolean isBuildToilet;
13
14 @Override
15 protected void buildDoor() {
16 System.out.println(name +"的门要采用防盗门");
17 }
18
19 @Override
20 protected void buildWindow() {
21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窗户要面向北方");
22 }
23
24 @Override
25 protected void buildWall() {
26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墙使用大理石建造");
27 }
28
29 @Override
30 protected void buildBase() {
31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地基使用钢铁地基");
32 }
33
34 @Override
35 protected void buildToilet() {
36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厕所建在东南角");
37 }
38
39 @Override
40 protected boolean isBuildToilet(){
41 return isBuildToilet;
42 }
43
44 }

子类2:HouseTwo

 public class HouseTwo extends HouseTemplate {

    HouseTwo(String name){
super(nam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buildDoor() {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门采用木门");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buildWindow() {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窗户要向南");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buildWall() {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墙使用玻璃制造");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buildBase() {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地基使用花岗岩");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buildToilet() {
System.out.println(name + "的厕所建在西北角");
} }
 

测试类:Clienter

 1  public class Clienter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4 HouseTemplate houseOne = new HouseOne("房子1", false);
5 HouseTemplate houseTwo = new HouseTwo("房子2");
6 houseOne.buildHouse();
7 houseTwo.buildHouse();
8 }
9
10 }

测试结果:

房子1的地基使用钢铁地基
房子1的墙使用大理石建造
房子1的门要采用防盗门
房子1的窗户要面向北方
房子2的地基使用花岗岩
房子2的墙使用玻璃制造
房子2的门采用木门
房子2的窗户要向南
房子2的厕所建在西北角

房子1的地基使用钢铁地基
房子1的墙使用大理石建造
房子1的门要采用防盗门
房子1的窗户要面向北方
房子2的地基使用花岗岩
房子2的墙使用玻璃制造
房子2的门采用木门
房子2的窗户要向南
房子2的厕所建在西北角

  通过直接结果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们通过重写钩子方法自定义了房子1不需要建造厕所(fasle)。

  钩子方法的作用也就一目了然啦。

  模板模式的关键点:

    1、使用抽象类定义模板类,并在其中定义所有的基本方法、模板方法,钩子方法,不限数量,以实现功能逻辑为主。其中基本方法使用final修饰,其中要调用基本方法和钩子方法,基本方法和钩子方法可以使用protected修饰,表明可被子类修改。

    2、定义实现抽象类的子类,重写其中的模板方法,甚至钩子方法,完善具体的逻辑。

  使用场景:

    1、在多个子类中拥有相同的方法,而且逻辑相同时,可以将这些方法抽出来放到一个模板抽象类中。

    2、程序主框架相同,细节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模板方法。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V1haoge/p/9558825.html

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模式及使用场景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图解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模式

    图解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模式 豆浆制作问题 模板方法模式基本介绍 模板方法模式原理类图 模板方法模式解决豆浆制作问题 模板方法模式的钩子方法 模板方法模式在Spring框架中的源码分析 模板方法模式 ...

  2. 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模式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模式的: 模板方法模式是类的行为模式.准备一个抽象类,将部分逻辑以具体方法以及具体构造函数的形式 ...

  3. 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模式(Template )

    前言: 最近学习了Glide开源图片缓存框架,在学习到通过使用ModelLoader自定义数据源的时候,Glide巧妙的使用了Java的模板模式来对外暴露处理不同的Url数据源,今天来学习总结一下模板 ...

  4. 13.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模式

    基本需求: 制作豆浆的流程 选材--->添加配料--->浸泡--->放到豆浆机打碎 通过添加不同的配料,可以制作出不同口味的豆浆 选材.浸泡和放到豆浆机打碎这几个步骤对于制作每种口味 ...

  5. 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模式以及钩子方法使用

    1.使用背景 模板方法模式是通过把不变行为搬到超类,去除子类里面的重复代码提现它的优势,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代码复用平台.当不可变和可变的方法在子类中混合在一起的时候, 不变的方法就会在子类中多次出现, ...

  6.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静态代理和JDK、CGLib动态代理)以及应用场景

    我做了个例子 ,需要可以下载源码:代理模式 1.前言: Spring 的AOP 面向切面编程,是通过动态代理实现的, 由两部分组成:(a) 如果有接口的话 通过 JDK 接口级别的代理 (b) 如果没 ...

  7. 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

    博客原文地址: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 Define the skeleton of an algorithm in an operation, deferring some ...

  8. Java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

    JAVA 设计模式 装饰者模式 用途 装饰者模式 (Decorator) 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Decorator 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装饰者模式是一种结构式模式 ...

  9. JAVA设计模式--装饰器模式

    装饰器模式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允许向一个现有的对象添加新的功能,同时又不改变其结构.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是作为现有的类的一个包装. 这种模式创建了一个装饰 ...

随机推荐

  1. Java知多少(73)文件的压缩处理

    Java.util.zip 包中提供了可对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进行处理的类,它们继承自字节流类OutputSteam 和 InputStream.其中 GZIPOutputStream 和 ZipOut ...

  2. Python_建造者模式

    #!/usr/bin/python # -*- coding:utf-8 -*- #建造者基类 class PersonBuilder(): def BuildHead(self): pass def ...

  3. Android短信监听实现,及Android4.4之后短信机制变更

    前阵子公司有一个项目,简单的监听短信应用,功能只有如下两个: 1.监听短信并获取短信内容上传服务器: 2.从服务器获取短信内容,发送出去    按照传统的思路,监听短信我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使用广播 ...

  4. [IR] Advanced XML Compression - XBW

    思考:与ISX对比后能得出什么结论 原理解析: We proposed the XBW-transform that mimics on trees the nice structural prope ...

  5. Python实现C代码统计工具(二)

    目录 Python实现C代码统计工具(二) 声明 一. 问题提出 二. 代码实现 三. 效果验证 Python实现C代码统计工具(二) 标签: Python 代码统计 声明 本文将对<Pytho ...

  6. WCF中序列化(XML\JSON\Dt)

    序列化 是将对象转换为容易传输的格式的过程.例如,可以序列化一个对象,然后使用 HTTP 通过 Internet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该对象.反之,反序列化根据流重新构造对象. 序列化描述了持久化 ...

  7. A - Wall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greedy King who ordered his chief Architect to build a wall around the ...

  8. yii2优化 - 开启 Schema 缓存

    开启 Schema 缓存 Schema 缓存是一个特殊的缓存功能,每当你使用活动记录时应该要开启这个缓存功能.如你所知, 活动记录能智能检测数据库对象的集合(例如列名.列类型.约束)而不需要手动地描述 ...

  9. CentOS安装中文支持包

    修改配置文件 LANG="zh_CN.UTF-8" 改为中文字符集 然后在查看更改后的系统语言变量 [root@5c46832b5c01 ~]# locale locale: Ca ...

  10. 没有上司的舞会|codevs1380|luoguP1352|树形DP|Elena

    没有上司的舞会  时间限制: 1 s  空间限制: 128000 KB  题目等级 : 钻石 Diamond   题目描述 Description Ural大学有N个职员,编号为1~N.他们有从属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