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web开发)
HTTP协议
HTTP协议简介
超文本传输协议(英文: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缩写:HTTP)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HTTP是万维网的数据通信的基础。
HTTP的发展是由蒂姆·伯纳斯-李于1989年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所发起。HTTP的标准制定由万维网协会(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和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进行协调,最终发布了一系列的RFC,其中最著名的是1999年6月公布的 RFC 2616,定义了HTTP协议中现今广泛使用的一个版本——HTTP 1.1。
2014年12月,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Bis(httpbis)工作小组将HTTP/2标准提议递交至IESG进行讨论,于2015年2月17日被批准。 HTTP/2标准于2015年5月以RFC 7540正式发表,取代HTTP 1.1成为HTTP的实现标准。
HTTP协议概述
HTTP是一个客户端终端(用户)和服务器端(网站)请求和应答的标准(TCP)。通过使用网页浏览器、网络爬虫或者其它的工具,客户端发起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器上指定端口(默认端口为80)。我们称这个客户端为用户代理程序(user agent)。应答的服务器上存储着一些资源,比如HTML文件和图像。我们称这个应答服务器为源服务器(origin server)。在用户代理和源服务器中间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层”,比如代理服务器、网关或者隧道(tunnel)。
尽管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应用,HTTP协议中,并没有规定必须使用它或它支持的层。事实上,HTTP可以在任何互联网协议上,或其他网络上实现。HTTP假定其下层协议提供可靠的传输。因此,任何能够提供这种保证的协议都可以被其使用。因此也就是其在TCP/IP协议族使用TCP作为其传输层。
通常,由HTTP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创建一个到服务器指定端口(默认是80端口)的TCP连接。HTTP服务器则在那个端口监听客户端的请求。一旦收到请求,服务器会向客户端返回一个状态,比如"HTTP/1.1 200 OK",以及返回的内容,如请求的文件、错误消息、或者其它信息。
HTTP工作原理
HTTP协议定义Web客户端如何从Web服务器请求Web页面,以及服务器如何把Web页面传送给客户端。HTTP协议采用了请求/响应模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报文,请求报文包含请求的方法、URL、协议版本、请求头部和请求数据。服务器以一个状态行作为响应,响应的内容包括协议的版本、成功或者错误代码、服务器信息、响应头部和响应数据。
以下是 HTTP 请求/响应的步骤:
1. 客户端连接到Web服务器
一个HTTP客户端,通常是浏览器,与Web服务器的HTTP端口(默认为80)建立一个TCP套接字连接。例如,http://www.luffycity.com。
2. 发送HTTP请求
通过TCP套接字,客户端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个文本的请求报文,一个请求报文由请求行、请求头部、空行和请求数据4部分组成。
3. 服务器接受请求并返回HTTP响应
Web服务器解析请求,定位请求资源。服务器将资源复本写到TCP套接字,由客户端读取。一个响应由状态行、响应头部、空行和响应数据4部分组成。
4. 释放连接TCP连接
若connection 模式为close,则服务器主动关闭TCP连接,客户端被动关闭连接,释放TCP连接;若connection 模式为keepalive,则该连接会保持一段时间,在该时间内可以继续接收请求;
5. 客户端浏览器解析HTML内容
客户端浏览器首先解析状态行,查看表明请求是否成功的状态代码。然后解析每一个响应头,响应头告知以下为若干字节的HTML文档和文档的字符集。客户端浏览器读取响应数据HTML,根据HTML的语法对其进行格式化,并在浏览器窗口中显示。
例如:在浏览器地址栏键入URL,按下回车之后会经历以下流程:
- 浏览器向 DNS 服务器请求解析该 URL 中的域名所对应的 IP 地址;
- 解析出 IP 地址后,根据该 IP 地址和默认端口 80,和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 浏览器发出读取文件(URL 中域名后面部分对应的文件)的HTTP 请求,该请求报文作为 TCP 三次握手的第三个报文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 服务器对浏览器请求作出响应,并把对应的 html 文本发送给浏览器;
- 释放 TCP连接;
- 浏览器将该 html 文本并显示内容;
HTTP请求方法
HTTP/1.1协议中共定义了八种方法(也叫“动作”)来以不同方式操作指定的资源:
GET
向指定的资源发出“显示”请求。使用GET方法应该只用在读取数据,而不应当被用于产生“副作用”的操作中,例如在Web Application中。其中一个原因是GET可能会被网络蜘蛛等随意访问。
HEAD
与GET方法一样,都是向服务器发出指定资源的请求。只不过服务器将不传回资源的本文部分。它的好处在于,使用这个方法可以在不必传输全部内容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取其中“关于该资源的信息”(元信息或称元数据)。
POST
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请求服务器进行处理(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数据被包含在请求本文中。这个请求可能会创建新的资源或修改现有资源,或二者皆有。
PUT
向指定资源位置上传其最新内容。
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TRACE
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OPTIONS
这个方法可使服务器传回该资源所支持的所有HTTP请求方法。用'*'来代替资源名称,向Web服务器发送OPTIONS请求,可以测试服务器功能是否正常运作。
CONNECT
HTTP/1.1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通常用于SSL加密服务器的链接(经由非加密的HTTP代理服务器)。
注意事项:
- 方法名称是区分大小写的。当某个请求所针对的资源不支持对应的请求方法的时候,服务器应当返回状态码405(Method Not Allowed),当服务器不认识或者不支持对应的请求方法的时候,应当返回状态码501(Not Implemented)。
- HTTP服务器至少应该实现GET和HEAD方法,其他方法都是可选的。当然,所有的方法支持的实现都应当匹配下述的方法各自的语义定义。此外,除了上述方法,特定的HTTP服务器还能够扩展自定义的方法。例如PATCH(由 RFC 5789 指定的方法)用于将局部修改应用到资源。
HTTP状态码
所有HTTP响应的第一行都是状态行,依次是当前HTTP版本号,3位数字组成的状态代码,以及描述状态的短语,彼此由空格分隔。
状态代码的第一个数字代表当前响应的类型:
- 1xx消息——请求已被服务器接收,继续处理
- 2xx成功——请求已成功被服务器接收、理解、并接受
- 3xx重定向——需要后续操作才能完成这一请求
- 4xx请求错误——请求含有词法错误或者无法被执行
- 5xx服务器错误——服务器在处理某个正确请求时发生错误
虽然 RFC 2616 中已经推荐了描述状态的短语,例如"200 OK","404 Not Found",但是WEB开发者仍然能够自行决定采用何种短语,用以显示本地化的状态描述或者自定义信息。
URL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统一资源定位符将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五个基本元素包括在一个简单的地址中:
- 传送协议。
- 层级URL标记符号(为[//],固定不变)
- 访问资源需要的凭证信息(可省略)
- 服务器。(通常为域名,有时为IP地址)
- 端口号。(以数字方式表示,若为HTTP的默认值“:80”可省略)
- 路径。(以“/”字符区别路径中的每一个目录名称)
- 查询。(GET模式的窗体参数,以“?”字符为起点,每个参数以“&”隔开,再以“=”分开参数名称与数据,通常以UTF8的URL编码,避开字符冲突的问题)
- 片段。以“#”字符为起点
以http://www.luffycity.com:80/news/index.html?id=250&page=1 为例, 其中:
http,是协议;
www.luffycity.com,是服务器;
80,是服务器上的网络端口号;
/news/index.html,是路径;
?id=250&page=1,是查询。
大多数网页浏览器不要求用户输入网页中“http://”的部分,因为绝大多数网页内容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文件。同样,“80”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文件的常用端口号,因此一般也不必写明。一般来说用户只要键入统一资源定位符的一部分(www.luffycity.com:80/news/index.html?id=250&page=1)就可以了。
由于超文本传输协议允许服务器将浏览器重定向到另一个网页地址,因此许多服务器允许用户省略网页地址中的部分,比如 www。从技术上来说这样省略后的网页地址实际上是一个不同的网页地址,浏览器本身无法决定这个新地址是否通,服务器必须完成重定向的任务。
HTTP请求格式
HTTP响应格式
HTTP协议(web开发)的更多相关文章
- 深入浅出HTTP协议(WEB开发和面试必备)
1. 基础概念篇 a.简介 HTTP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它的发展是万维网协会(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和 ...
- 初识HTTP协议web开发
HTTP协议 HTTP协议简介 超文本传输协议(英文: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缩写:HTTP)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HTTP是万维网的 ...
- HTTP协议web开发知识点
HTTP协议 HTTP协议简介 超文本传输协议(英文: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缩写:HTTP)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HTTP是万维网的数 ...
- Web开发——Http协议剖析
Http,即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建立在TCP/IP协议的基础上.在Web开发的过程中,Http协议是十分重要的,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就是基于Http协议的.Http协议如果展开全面讲解会有很多内容, ...
- PHP. 01. C/S架构、B/S架构、服务器类型、服务器软件、HTTP协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开发、PHP简介/常见语法、PHPheader()、 PHP_POST/GET数据获取和错误处理
C/S架构 Client/Server 指客户端,服务器 架构的意思 优点:性能性高:可将一部分的计算工作放在客户端上,服务器只需处理出局即可 洁面炫酷,可使用更多系统提供的效果 缺点:更新软件需 ...
- Python Web开发中的WSGI协议简介
在Python Web开发中,我们一般使用Flask.Django等web框架来开发应用程序,生产环境中将应用部署到Apache.Nginx等web服务器时,还需要uWSGI或者Gunicorn.一个 ...
- java web开发中常用的协议的使用和java-web 常见的缓冲技术
一.DNS协议 作用将域名解析为IP 类似于我们只需要知道中央一台,中央二台,而不需要知道它的频率,方便记忆. java dns 域名解析协议实现 1 域名解析,将域名可转换为ip地址InetAd ...
- 转载:Python Web开发最难懂的WSGI协议,到底包含哪些内容?
原文:PSC推出的第二篇文章-<Python Web开发最难懂的WSGI协议,到底包含哪些内容?>-2017.9.27 我想大部分Python开发者最先接触到的方向是WEB方向(因为总是有 ...
- Web开发HTTP协议知识_常用http方法、http状态码等(前端开发和面试必备))
http请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常基于TCP的连接方式,HTTP1.1版本中给出一种持续连 ...
随机推荐
- 微服务平台(Micro Service Platform : MSP)旨在提供一个集开发、测试、运维于一体的开发者专属平台,让开发者能快速构建或使用微服务,让开发更简单,让运维更高效。
微服务平台(Micro Service Platform : MSP)旨在提供一个集开发.测试.运维于一体的开发者专属平台,让开发者能快速构建或使用微服务,让开发更简单,让运维更高效. MSP采用业界 ...
- web打印控件Lodop轻松输出清晰的图表和条码
一.仅用两行语句实现极其复杂的图表打印.类似如下两句: LODOP.ADD_PRINT_CHART(0,0,400,400,5,document.getElementByI d('table001') ...
- 〖Linux〗Kubuntu 14.04的Eclipse 崩溃解决方法总结
1. 普通崩溃问题: eclipse/configuration/config.ini在后边添加 org.eclipse.swt.browser.DefaultType=mozilla 2. Kubu ...
- 你可能不知道的51个Linux经典命令
1.删除0字节文件 代码如下: find -type f -size 0 -exec rm -rf {} \; 2.查看进程按内存从大到小排列 代码如下: ps -e -o "%C : %p ...
- Volley 框架解析(二)--RequestQueue核心解读
主要围绕RequestQueue进行解读,它的两个请求队列CacheQueue.NetworkQueue是如何调用的,第一条请求的执行过程及如何处理重复请求?对RequestQueue及相关的类进行详 ...
- Ubuntu界面重新安装图形界面
前两天装了ubuntu12升级到16,升级完成后发现界面用的时候怪怪大的,感觉界面有问题:就从新安装了一下,还挺好用,shell脚本如下: #/bin/bash sudo apt-get update ...
- elasticsearch 支持中英文搜索和混合搜索
环境: ubuntu16.04 安装: elasticsearch 5.22 1. 第一步,安装java apt-get install default-jre apt-get install def ...
- oracle 12c common user与local user
12c的多租户架构,引入CDB和PDB概念,使得用户也分为两种:common用户和local用户. 1.common用户就是数据库的用户,这个用户在root和每个已存在的或以后要创建的PDB都是相同的 ...
- shiny: Web Application Framework for R
shiny: Web Application Framework for R 基于R语言的一个web框架,适用于数据分析与图表绘画展示类型的网站.
- connect by prior start with 语句实现树递归查询[百度经验]
TART WITH CONNECT BY PRIOR子句实现递归查询 TART WITH CONNECT BY PRIOR这个语法主要用于查询数据包中的树型结构关系.先看下原始数据时怎么样的吧! 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