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排序->插入排序->其它插入排序->表插入排序
文字描述
和之前的插入排序比,表插入排序可以保证排序过程中不移动记录;因此表插入排序所用的存储结构和之前的顺序存储不同,表插入排序采用静态链表类型作为待排记录序列的存储结构,设数组中下标0的分量为表头结点,并令表头结点记录的关键字取最大整数MAXINT。表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仍然是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有序表中,和直接插入排序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是以修改2次指针值代替1次移动记录。
示意图

算法分析
时间复杂度仍然是n*n, 因为排序过程中需要和数据个数相同的指针值,所以辅助空间为n,是稳定的排序方法。
代码实现
见附录1
另外, 与表插入排序相关的还有一个重排算法, 先依旧从文字描述, 示意图, 复杂度和代码实现四方面分析该算法.
文字描述
表插入排序的结果只是求得一个有序链表,则只能对它进行顺序查找, 不能进行随机查找. 为了能实现有序表的折半查找,尚需对记录进行重新排列.
重排记录的做法是: 顺序扫描有序链表, 将链表中第i个结点移动至数组的第i个分量重. 若第i个最小关键字的结点是数组中下标为p且p>i的分量,则互换SL.r[i]和SL.r[p],且令SL.r[i]中指针域的值改为p; 由于此时数组中所有小于i的分量中已经是“到位”的分量,则当p<i时,应顺链继续查找直到p>i或p==i为止。
示意图

算法分析
在重排记录的过程中,最坏情况是每个记录到位都必须进行一次记录的交换,即3次移动记录,所以重排记录至多需进行3(n-1)次记录的移动, 它并不增加表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还是n*n, 辅助空间为1
代码实现
见附录1
附录1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DEBUG //静态链表容量
#define SIZE 100
//最大整数
#define MAX 100 #define EQ(a, b) ((a) == (b))
#define LT(a, b) ((a) < (b))
#define LQ(a, b) ((a) <= (b)) //定义关键字类型为整数类型
typedef int KeyType;
//定义其它数据项为整数类型
typedef int InfoType; //记录类型
typedef struct{
//关键字项
KeyType key;
//其他数据项
InfoType otherinfo;
}RedType; //表结点类型
typedef struct{
//记录项
RedType rc;
//指针项
int next;
}SLNode; //静态链表类型
typedef struct{
//0号单元为表头结点
SLNode r[SIZE];
//链表当前长度
int length;
}SLinkListType; //顺序打印静态链表中的关键字和指向下个数据的指针
void PrintSList(SLinkListType SL){
int i = ;
printf("下标值:");
for(i=; i<=SL.length; i++){
printf("[%d] ", i);
}
printf("\n关键字:");
for(i=; i<=SL.length; i++){
printf(" %-4d", SL.r[i].rc.key);
}
printf("\n其他值:");
for(i=; i<=SL.length; i++){
printf(" %-4c", SL.r[i].rc.otherinfo);
}
printf("\n\n");
return ;
} //表插入排序算法
void TableInsertSort(SLinkListType *SL)
{
//0号位表头结点,存最大整数值MAX
SL->r[].rc.key = MAX;
//首先将静态链表中数组下标为1的分量和表头结点构成一个循环链表
SL->r[].next = ;
SL->r[].next = ; //和直接插入排序相似,只是不移动记录,只是改变指针指
int i = , q = , p = ;
for(i=; i<=SL->length; i++){
q = ;
p = SL->r[q].next;
while(LQ(SL->r[p].rc.key, SL->r[i].rc.key)){
q = p;
p = SL->r[q].next;
}
//以修改2次指针值代替移动记录
SL->r[q].next = i;
SL->r[i].next = p;
}
return ;
} /*
* 表插入排序相关的重排算法
*
* 根据静态链表SL中各结点的指针调整记录位置,
* 使得SL中各记录按关键字升序排序
*
*/
void Arrange(SLinkListType *SL)
{
//p指示第一个记录的当前位置
int p = SL->r[].next, q = ;
int i = ;
SLNode tmp; //SL.r[1..i-1]中记录已按关键字有序排列
for(i=; i<SL->length; ++i){
//第i个记录的在SL中的当前位置应不小于i
while(p<i){
p = SL->r[p].next;
}
//q指示尚未调整的表尾
q = SL->r[p].next;
if(p != i){
//交换记录,使第i个记录到位
tmp = SL->r[p];
SL->r[p] = SL->r[i];
SL->r[i] = tmp;
//指向被移走的记录,使得以后可由while循环找回
SL->r[i].next = p;
}
//p指示尚未调整的表尾,为找第i+1个记录作准备
p = q;
#ifdef DEBUG
printf("第%d趟重排:\n", i);
PrintSList(*SL);
#endif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f(argc < ){
return -;
}
SLinkListType SL;
int i = ;
for(i=; i<argc; i++){
if(i>SIZE)
break;
SL.r[i].rc.key = atoi(argv[i]);
SL.r[i].next = ;
SL.r[i].rc.otherinfo = 'a'+i-;
}
SL.length = (i-);
SL.r[].rc.key = ;
SL.r[].rc.otherinfo = '';
/*进行表插入排序*/
TableInsertSort(&SL);
printf("表插入排序之后的静态链表:\n");
PrintSList(SL); /*重排记录,使它能满足有序表的折半查找*/
Arrange(&SL);
return ;
}
表插入排序和重排算法
运行

内部排序->插入排序->其它插入排序->表插入排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 内部排序算法(交换排序,插入排序)注意点(C语言实现)
		对于算法思想的理解可以参考下面的这个帖子,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动图演示) - 一像素 - 博客园,因为算法的逻辑和数学很像,相应的基础资料一般也能在网上找到,所以,本帖子这谈论一些重要的注意点,其他人讲 ... 
- Java实现各种内部排序算法
		数据结构中常见的内部排序算法: 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 归并排序.基数排序.计数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 思想:每次将 ... 
- 常见内部排序算法对比分析及C++ 实现代码
		内部排序是指在排序期间数据元素全部存放在内存的排序.外部排序是指在排序期间全部元素的个数过多,不能同时存放在内存,必须根据排序过程的要求,不断在内存和外存之间移动的排序.本次主要介绍常见的内部排序算法 ... 
- 七内部排序算法汇总(插入排序、Shell排序、冒泡排序、请选择类别、、高速分拣合并排序、堆排序)
		写在前面: 排序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它的功能是将一个数据元素的随意序列,又一次排列成一个按keyword有序的序列.因此排序掌握各种排序算法很重要. 对以下介绍的各个排序,我们假定全部排 ... 
- 【排序】表插入排序算法(C语言版)
		排序耗时的操作主要分为两种:查找比较.记录移位. 1.表插入排序 在查找比较基础上,尽量减少记录移位步数,可以令排序操作耗时降低,表插入排序正是为减少移位次数而出现的. 在数据结构上,数据是存储在静态 ... 
- 数据结构C语言版 表插入排序 静态表
		数据结构C语言版 表插入排序.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 数据结构C语言版 表插入排序 算法10.3 P267-P270 编译 ... 
- 数据结构 - 表插入排序 具体解释 及 代码(C++)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同意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u012515223/article/details/24323125 表插入排序 具体解释 及 代码 ... 
- lintcode-173-链表插入排序
		173-链表插入排序 用插入排序对链表排序 样例 Given 1->3->2->0->null, return 0->1->2->3->null 标签 ... 
- 排序算法三:Shell插入排序
		排序算法三:Shell插入排序 声明: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lg1259156776/ 引言 在我的博文<"主宰世界"的10种算法短评> ... 
随机推荐
- 【iCore1S 双核心板_ARM】例程二:读取ARM按键状态
			实验原理: 按键的一端与STM32的GPIO(PB9)相连,且PB9外接一个1k大小的限流上接电阻. 初始化时把PB9设置成输入模式,当按键弹起时,PB9由于上拉电阻的作用呈高电平(3.3V): 当按 ... 
- 【iCore1S 双核心板_FPGA】例程七:基础逻辑门实验——逻辑门使用
			实验现象: 打开tool-->Netlist viewer-->RTL viewer可观察各个逻辑连接 核心代码: //-----------------Module_logic_gate ... 
- 【bootstrap组件】几个常用的好用bs组件
			这次开发了个小TRS系统,虽然是很小,但是作为初心者,第一次用到了很多看起来洋气使用起来有相对简单的各种前端(主要是和bootstrap配合使用)组件.包括bootstrap-select2,boot ... 
- Java知多少(57)主线程
			当Java程序启动时,一个线程立刻运行,该线程通常叫做程序的主线程(main thread),因为它是程序开始时就执行的.主线程的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 它是产生其他子线程的线程: 通常它必须最后完成执 ... 
- 面试Spring之bean的生命周期
			找工作的时候有些人会被问道Spring中Bean的生命周期,其实也就是考察一下对Spring是否熟悉,工作中很少用到其中的内容,那我们简单看一下. 在说明前可以思考一下Servlet的生命周期:实例化 ... 
- [React] 12 - Redux: async & middleware
			Ref: Redux 入门教程(二):中间件与异步操作 这里只是简单地了解中间件的概念,对于异步,貌似之后要讲的saga更胜一筹. reducer计算新状态的策略: Action 发出以后,Reduc ... 
- 相比Redis,Memcached真的过时了吗?
			下面内容来自Redis作者在stackoverflow上的一个回答,对应的问题是<Is memcached a dinosaur in comparison to Redis?>(相比Re ... 
- cocos2d-x游戏引擎核心(3.x)----事件分发机制之事件从(android,ios,desktop)系统传到cocos2dx的过程浅析
			(一) Android平台下: cocos2dx 版本3.2,先导入一个android工程,然后看下AndroidManifest.xml <application android:label= ... 
- eclipse无法连接到makertplace
			Eclipse需要安装一个Jcoco的插件,但是连接Eclipse Market的时候,总是出现如下的报错: Cannot open Eclipse Marketplace Cannot instal ... 
- db first和code first
			1. db first 是现有数据库,再写代码.根据数据库的表生成类. django里面:python manage.py inspectdb 2. code first 是先写代码,后创建数据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