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n.pingcap.com/blog/grpc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开发,TiDB 终于发了 RC3。RC3 版本对于 TiKV 来说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支持了 gRPC,也就意味着后面大家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对接 TiKV 了。

gRPC 是基于 HTTP/2 协议的,要深刻理解 gRPC,理解下 HTTP/2 是必要的,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 HTTP/2 相关的知识,然后再介绍下 gRPC 是如何基于 HTTP/2 构建的。

HTTP/1.x

HTTP 协议可以算是现阶段 Web 上面最通用的协议了,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应用都是基于 HTTP/1.x 协议,HTTP/1.x 协议是一个文本协议,可读性非常好,但其实并不高效,笔者主要碰到过几个问题:

Parser

如果要解析一个完整的 HTTP 请求,首先我们需要能正确的读出 HTTP header。HTTP header 各个 fields 使用 \r\n分隔,然后跟 body 之间使用 \r\n\r\n分隔。解析完 header 之后,我们才能从 header 里面的 content-length拿到 body 的 size,从而读取 body。

这套流程其实并不高效,因为我们需要读取多次,才能将一个完整的 HTTP 请求给解析出来,虽然在代码实现上面,有很多优化方式,譬如:

  • 一次将一大块数据读取到 buffer 里面避免多次 IO read
  • 读取的时候直接匹配 \r\n的方式流式解析

但上面的方式对于高性能服务来说,终归还是会有开销。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在于,HTTP/1.x 的协议是 文本协议,是给人看的,对机器不友好,如果要对机器友好,二进制协议才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大家对解析 HTTP/1.x 很感兴趣,可以研究下 http-parser,一个非常高效小巧的 C library,见过不少框架都是集成了这个库来处理 HTTP/1.x 的。

Request/Response

HTTP/1.x 另一个问题就在于它的交互模式,一个连接每次只能一问一答,也就是client 发送了 request 之后,必须等到 response,才能继续发送下一次请求。

这套机制是非常简单,但会造成网络连接利用率不高。如果需要同时进行大量的交互,client 需要跟 server 建立多条连接,但连接的建立也是有开销的,所以为了性能,通常这些连接都是长连接一直保活的,虽然对于 server 来说同时处理百万连接也没啥太大的挑战,但终归效率不高。

Push

用 HTTP/1.x 做过推送的同学,大概就知道有多么的痛苦,因为 HTTP/1.x 并没有推送机制。所以通常两种做法:

  • Long polling 方式,也就是直接给 server 挂一个连接,等待一段时间(譬如 1 分钟),如果 server 有返回或者超时,则再次重新 poll。
  • Web-socket,通过 upgrade 机制显式地将这条 HTTP 连接变成裸的 TCP,进行双向交互。

相比 Long polling,笔者还是更喜欢 web-socket 一点,毕竟更加高效,只是 web-socket 后面的交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面的 HTTP 了。

Hello HTTP/2

虽然 HTTP/1.x 协议可能仍然是当今互联网运用最广泛的协议,但随着 Web 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HTTP/1.x 越发显得捉襟见肘,我们急需另一套更好的协议来构建我们的服务,于是就有了 HTTP/2。

HTTP/2 是一个二进制协议,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可读性几乎为 0,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是有很多工具,譬如 Wireshark, 能够将其解析出来。

在了解 HTTP/2 之前,需要知道一些通用术语:

  • Stream: 一个双向流,一条连接可以有多个 streams。
  • Message: 也就是逻辑上面的 request,response。
  • Frame:数据传输的最小单位。每个 Frame 都属于一个特定的 stream 或者整个连接。一个 message 可能由多个 frame 组成。

Frame Format

Frame 是 HTTP/2 里面最小的数据传输单位,一个 Frame 定义如下( 直接从官网 copy 的):

+-----------------------------------------------+
| Length (24) |
+---------------+---------------+---------------+
| Type (8) | Flags (8) |
+-+-------------+---------------+-------------------------------+
|R| Stream Identifier (31) |
+=+=============================================================+
| Frame Payload (0...) ...
+---------------------------------------------------------------+

Length:也就是 Frame 的长度,默认最大长度是 16KB,如果要发送更大的 Frame,需要显式地设置 max frame size。 Type:Frame 的类型,譬如有 DATA,HEADERS,PRIORITY 等。 Flag 和 R:保留位,可以先不管。 Stream Identifier:标识所属的 stream,如果为 0,则表示这个 frame 属于整条连接。 Frame Payload:根据不同 Type 有不同的格式。

可以看到,Frame 的格式定义还是非常的简单,按照官方协议,可以非常方便的写一个出来。

Multiplexing

HTTP/2 通过 stream 支持了连接的多路复用,提高了连接的利用率。Stream 有很多重要特性:

  • 一条连接可以包含多个 streams,多个 streams 发送的数据互相不影响。
  • Stream 可以被 client 和 server 单方面或者共享使用。
  • Stream 可以被任意一段关闭。
  • Stream 会确定好发送 frame 的顺序,另一端会按照接收到的顺序来处理。
  • Stream 用一个唯一 ID 来标识。

这里在说一下 Stream ID,如果是 client 创建的 stream,ID 就是奇数,如果是 server 创建的,ID 就是偶数。ID 0x00 和 0x01 都有特定的使用场景,不会用到。

Stream ID 不可能被重复使用,如果一条连接上面 ID 分配完了,client 会新建一条连接。而 server 则会给 client 发送一个 GOAWAY frame 强制让 client 新建一条连接。

为了更大的提高一条连接上面的 stream 并发,可以考虑调大 SETTINGS_MAX_CONCURRENT_STREAMS,在 TiKV 里面,我们就遇到过这个值比较小,整体吞吐上不去的问题。

这里还需要注意,虽然一条连接上面能够处理更多的请求了,但一条连接远远是不够的。一条连接通常只有一个线程来处理,所以并不能充分利用服务器多核的优势。同时,每个请求编解码还是有开销的,所以用一条连接还是会出现瓶颈。

在 TiKV 有一个版本中,我们就过分相信一条连接跑多 streams 这种方式没有问题,就让 client 只用一条连接跟 TiKV 交互,结果发现性能完全没法用,不光处理连接的线程 CPU 跑满,整体的性能也上不去,后来我们换成了多条连接,情况才好转。

Priority

因为一条连接允许多个 streams 在上面发送 frame,那么在一些场景下面,我们还是希望 stream 有优先级,方便对端为不同的请求分配不同的资源。譬如对于一个 Web 站点来说,优先加载重要的资源,而对于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图片啥的,则使用低的优先级。

我们还可以设置 Stream Dependencies,形成一棵 streams priority tree。假设 Stream A 是 parent,Stream B 和 C 都是它的孩子,B 的 weight 是 4,C 的 weight 是 12,假设现在 A 能分配到所有的资源,那么后面 B 能分配到的资源只有 C 的 1/3。

Flow Control

HTTP/2 也支持流控,如果 sender 端发送数据太快,receiver 端可能因为太忙,或者压力太大,或者只想给特定的 stream 分配资源,receiver 端就可能不想处理这些数据。譬如,如果 client 给 server 请求了一个视频,但这时候用户暂停观看了,client 就可能告诉 server 别在发送数据了。

虽然 TCP 也有 flow control,但它仅仅只对一个连接有效果。HTTP/2 在一条连接上面会有多个 streams,有时候,我们仅仅只想对一些 stream 进行控制,所以 HTTP/2 单独提供了流控机制。Flow control 有如下特性:

  • Flow control 是单向的。Receiver 可以选择给 stream 或者整个连接设置 window size。
  • Flow control 是基于信任的。Receiver 只是会给 sender 建议它的初始连接和 stream 的 flow control window size。
  • Flow control 不可能被禁止掉。当 HTTP/2 连接建立起来之后,client 和 server 会交换 SETTINGS frames,用来设置 flow control window size。
  • Flow control 是 hop-by-hop,并不是 end-to-end 的,也就是我们可以用一个中间人来进行 flow control。

这里需要注意,HTTP/2 默认的 window size 是 64 KB,实际这个值太小了,在 TiKV 里面我们直接设置成 1 GB。

HPACK

在一个 HTTP 请求里面,我们通常在 header 上面携带很多该请求的元信息,用来描述要传输的资源以及它的相关属性。在 HTTP/1.x 时代,我们采用纯文本协议,并且使用 \r\n来分隔,如果我们要传输的元数据很多,就会导致 header 非常的庞大。另外,多数时候,在一条连接上面的多数请求,其实 header 差不了多少,譬如我们第一个请求可能 GET /a.txt,后面紧接着是 GET /b.txt,两个请求唯一的区别就是 URL path 不一样,但我们仍然要将其他所有的 fields 完全发一遍。

HTTP/2 为了结果这个问题,使用了 HPACK。虽然 HPACK 的 RFC 文档看起来比较恐怖,但其实原理非常的简单易懂。

HPACK 提供了一个静态和动态的 table,静态 table 定义了通用的 HTTP header fields,譬如 method,path 等。发送请求的时候,只要指定 field 在静态 table 里面的索引,双方就知道要发送的 field 是什么了。

对于动态 table,初始化为空,如果两边交互之后,发现有新的 field,就添加到动态 table 上面,这样后面的请求就可以跟静态 table 一样,只需要带上相关的 index 就可以了。

同时,为了减少数据传输的大小,使用 Huffman 进行编码。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 HPACK 和 Huffman 如何编码了。

小结

上面只是大概列举了一些 HTTP/2 的特性,还有一些,譬如 push,以及不同的 frame 定义等都没有提及,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参考 HTTP/2 RFC 文档

Hello gRPC

gRPC 是 Google 基于 HTTP/2 以及 protobuf 的,要了解 gRPC 协议,只需要知道 gRPC 是如何在 HTTP/2 上面传输就可以了。

gRPC 通常有四种模式,unary,client streaming,server streaming 以及 bidirectional streaming,对于底层 HTTP/2 来说,它们都是 stream,并且仍然是一套 request + response 模型。

Request

gRPC 的 request 通常包含 Request-Headers, 0 或者多个 Length-Prefixed-Message 以及 EOS。

Request-Headers 直接使用的 HTTP/2 headers,在 HEADERS 和 CONTINUATION frame 里面派发。定义的 header 主要有 Call-Definition 以及 Custom-Metadata。Call-Definition 里面包括 Method(其实就是用的 HTTP/2 的 POST),Content-Type 等。而 Custom-Metadata 则是应用层自定义的任意 key-value,key 不建议使用 grpc-开头,因为这是为 gRPC 后续自己保留的。

Length-Prefixed-Message 主要在 DATA frame 里面派发,它有一个 Compressed flag 用来表示改 message 是否压缩,如果为 1,表示该 message 采用了压缩,而压缩算法定义在 header 里面的 Message-Encoding 里面。然后后面跟着四字节的 message length 以及实际的 message。

EOS(end-of-stream) 会在最后的 DATA frame 里面带上了 END_STREAM这个 flag。用来表示 stream 不会在发送任何数据,可以关闭了。

Response

Response 主要包含 Response-Headers,0 或者多个 Length-Prefixed-Message 以及 Trailers。如果遇到了错误,也可以直接返回 Trailers-Only。

Response-Headers 主要包括 HTTP-Status,Content-Type 以及 Custom-Metadata 等。Trailers-Only 也有 HTTP-Status ,Content-Type 和 Trailers。Trailers 包括了 Status 以及 0 或者多个 Custom-Metadata。

HTTP-Status 就是我们通常的 HTTP 200,301,400 这些,很通用就不再解释。Status 也就是 gRPC 的 status, 而 Status-Message 则是 gRPC 的 message。Status-Message 采用了 Percent-Encoded 的编码方式,具体参考 这里

如果在最后收到的 HEADERS frame 里面,带上了 Trailers,并且有 END_STREAM这个 flag,那么就意味着 response 的 EOS。

Protobuf

gRPC 的 service 接口是基于 protobuf 定义的,我们可以非常方便的将 service 与 HTTP/2 关联起来。

  • Path : /Service-Name/{method name}
  • Service-Name : ?( {proto package name} "." ) {service name}
  • Message-Type : {fully qualified proto message name}
  • Content-Type : "application/grpc+proto"

后记

上面只是对 gRPC 协议的简单理解,可以看到,gRPC 的基石就是 HTTP/2,然后在上面使用 protobuf 协议定义好 service RPC。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一门语言没有 HTTP/2,protobuf 等支持,要支持 gRPC 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悲催的是,Rust 刚好没有 HTTP/2 支持,也仅仅有一个可用的 protobuf 实现。为了支持 gRPC,我们 team 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走了很多弯路,从最初使用纯 Rust 的 rust-grpc 项目,到后来自己基于 c-grpc 封装了 grpc-rs,还是有很多可以说的,后面再慢慢道来。如果你对 gRPC 和 rust 都很感兴趣,欢迎参与开发。

gRPC-rs: https://github.com/pingcap/grpc-rs

[转帖]深入了解 gRPC:协议的更多相关文章

  1. grpc协议

    gRPC详解 gRPC是什么? gRPC是什么可以用官网的一句话来概括 A high-performance, open-source universal RPC framework 所谓RPC(re ...

  2. [转帖]InfiniBand技术和协议架构分析

    InfiniBand技术和协议架构分析 2017年06月06日 20:54:16 Hardy晗狄 阅读数:15207 标签: 云计算存储Infiniband 更多 个人分类: 存储云计算   版权声明 ...

  3. GRPC协议的相关原理

    GRPC的Client与Server,均通过Netty Channel作为数据通信,序列化.反序列化则使用Protobuf,每个请求都将被封装成HTTP2的Stream,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客户端Cha ...

  4. [转帖]图解分布式一致性协议Paxos

    图解分布式一致性协议Paxos https://www.cnblogs.com/hugb/p/8955505.html   Paxos协议/算法是分布式系统中比较重要的协议,它有多重要呢? <分 ...

  5. [转帖]windows CIFS sabma协议识

    windows CIFS sabma协议识别 https://www.cnblogs.com/tcicy/p/9992871.html 公司的一个共享服务器就是 win2003的 mount 的时候 ...

  6. [转帖]传输层安全协议TLS 1.3 RFC 8446使互联网更快、更安全

    传输层安全协议TLS 1.3 RFC 8446使互联网更快.更安全 2018-08-12 11:38:19作者:LINUX人稿源:开源社区 https://ywnz.com/linuxyffq/261 ...

  7. [转帖]图解SSL/TLS协议

    图解SSL/TLS协议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4年9月20日 感谢 腾讯课堂NEXT学院 赞助本站,腾讯官方的前端课程 免费试学. http://www.ruanyifeng.com/bl ...

  8. grpc协议--客户端构造

    由于服务端不在构造,已经构造完成不做构造 gRPC 接口名字为service,proto文件内有定义 1.本目录生成grpc文件 python -m grpc_tools.protoc -I. --p ...

  9. Dubbo 在跨语言和协议穿透性方向的探索:支持 HTTP/2 gRPC

    Dubbo 在跨语言和协议穿透性方向上的探索:支持 HTTP/2 gRPC 和 Protobuf 本文整理自刘军在 Dubbo 成都 meetup 上分享的<Dubbo 在多语言和协议穿透性方向 ...

  10. TensorFlow中的通信机制——Rendezvous(二)gRPC传输

    背景 [作者:DeepLearningStack,阿里巴巴算法工程师,开源TensorFlow Contributor] 本篇是TensorFlow通信机制系列的第二篇文章,主要梳理使用gRPC网络传 ...

随机推荐

  1. JVM学习-类加载机制

    文章原文:https://gaoyubo.cn/blogs/4b481fd7.html 一.类加载机制 在JVM学习-Class文件结构中,讲了Class文件存储格式的具体细节.虽然Class文件中描 ...

  2. 用AI技术推动西安民俗文化,斗鱼超管团队有一套

    摘要:AI成为传统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助力传统文化朝着大众化.数字化.个性化.精准化方向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机,延续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斗鱼团队"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纵 ...

  3. Python中Round函数:怎么解释?怎么用?

    摘要:在本文中,介绍了什么是round函数以及如何从python内核中实现它.同时,还介绍舍入函数的一些缺点,以及如何纠正它们,如何在数据科学中广泛使用的库中发挥作用. Python中的舍入函数,返回 ...

  4. 不同数据库模式下DATE类型的行为解析

    摘要:本文章主要介绍了GaussDB(DWS)数据类型中的DATE类型在不同数据库模式下且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行为表现及对比.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GaussDB(DWS)数据类型之DATE类型 ...

  5. 云图说|每个成功的业务系统都离不开APIG的保驾护航

    摘要:华为云API网关(APIG)是为企业开发者及合作伙伴提供的高性能.高可用.高安全的API托管服务, 帮助企业轻松构建.管理和部署不同规模的API.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云图说]第243 ...

  6. vue2升级vue3:vue3 hooks库选用

    之前a-hooks:https://ahooks.js.org/,比react-use 精简好用.但是没有vue版本的. 网上有个人实现的:https://github.com/dewfall123/ ...

  7. nginx启动后,服务器还是无法访问,问题排除:设置防护墙开放断开

    首先检查 nignx -t 然后查看 ps -ef | grep  nginx 如果以上都没有问题那就是防火墙的问题 如果以上都没有问题那就是防火墙的问题 查看版本 firewall-cmd --ve ...

  8. 火山引擎 DataTester:A/B 实验如何应用在抖音的产品优化流程中?

    更多技术交流.求职机会,欢迎关注字节跳动数据平台微信公众号,回复[1]进入官方交流群 日前,在 WOT 全球创新技术大会上,火山引擎 DataTester 技术负责人韩云飞做了关于字节跳动 A/B 测 ...

  9. Solon 1.6.34 发布,更现代感的应用开发框架

    相对于 Spring Boot 和 Spring Cloud 的项目 启动快 5 - 10 倍 qps 高 2- 3 倍 运行时内存节省 1/3 ~ 1/2 打包可以缩小到 1/2 ~ 1/10(比如 ...

  10. 如何删除PPT中工具栏口袋动画

    口袋动画官网无法打开 http://www.papocket.com/ 插件无法使用 卸载 在[程序和功能]中卸载后,打开PPT,菜单还是存在 选项--加载项,点击以p开头的一串代码(com加载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