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ect首先是一个XBox 360外接体感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捕捉动作感知。由PrimeSense提供Range Camera技术,同类产品如任天堂Wii、Play Station Move,必须让玩家手里拿一个或者多个设备,才能完成所谓体感互动。

  Kinect最早定位是XBox 360外设,不需要任何道具完成整个动作识别和捕捉。他能够做的是两个,动作识别动作捕捉和3D立体语声识别。这是一个后台,所有的语音识别都是利用这个方式来做的。不过很遗憾,现在对汉语支持相对来说差一点,下面也会有语言识别方面专家来进行撰写,我们也特别希望能够把我们自己国内语言做的非常好。Kinect整个软件派发,之前也有一些八卦新闻,说Kinect技术是PrimeSense提供,然后找微软等等。任何一款成功产品都不是借助一个技术就能够实现的,所以在Kinect里有非常多的技术。

  Kinect主要识别算法和软件部分都是公司提供的,他是微软旗下一个游戏工作室,是微软全资持有公司。识别算法、跟软件相关的一些逻辑都是由这家公司实现的。国内外也有一些所谓可见光、或者红外识别公司,他们也是从这家公司拿到一些著作权。大家可以试他们产品,跟微软还是有差别的差别。国内还是采取主机,算法是自己写的,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相对精度差一点。

  Kinect发展历史并不长。由于一些授权问题,如果在开发的过程之中就把软件名字发布出来,最大问题就是域名申请,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问题。所以,不到产品发布那一刻微软的产品永远就只有CodeName,只有在产品发布最后1到2周的才会有一个正式名。当然也会存在一个问题,有的时候CodeName名字起的非常漂亮,到正式产品发布出来的时候名字也不是很好听。Kinect最早的CodeName是Project Natal。从2010年10月份开始上市,到2011年3月9号销售超过一千万部,有史以来销售最快的销售类电子产品。

  另外,他可以是一个包装形式,也可以是一个单独外设,国外售价应该是169美金。但是在国内前两天有人给我留言,说淘宝已经卖到700多人民币。现在也有淘宝的朋友到我微博上拉生意了,还是非常有前途的。

  前面我们也说过了,Kinect这个东西所有运算逻辑都是在预算本身完成的。说白了你只要实现一个USB,再做一个识别器就可以完成整个转换。所以,难度非常小,正由于这个原因现在被应用到不同领域里面。在微软发布官方Kinect SDK之前,有两个比较出名的项目,其中有一个openKinect。openKinect确实在配置和编程还有很多不足。而官方Kinect SDK整个配置非常简单,这也是微软一贯方式,他不但做了USB开发模式,还有相应API都做的非常好。Kinect的动作捕捉的机器学习技术,获得2011年MacRobert Award工程创新大奖。

  Kinect技术指标包括:输出视频帧率为30Hz、B-bitVGA分辨率(640×480 pixels),由于识别率大家觉得能够支持手指识别,据说在下一步Kinect更新后,分辨率会大幅提升。那个时候去捕捉手指上的动作都是可以的。最佳识别区域是1.2-3.5m,并且由于房间限制,两边可扩展区域0.7-6m,两边是一个梯形状态。很多同志买了Kinect之后都感慨自己房间不够大,一般客厅在这边放一个电视,那边有一个沙发,空间确实不太够。后来有人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把Kinect固定到你的液晶电视上,反正他所能够做的方式是千奇百怪的。

  Kinect最多可以支持4个人的识别,但是真正有效的可视识别最多支持两个人。并且有一点,两个人的位置不能交叉。必须是一个人站在左边,一个人站在右边,不能一前一后或者其他方式,这是目前的技术上的限制。另外,他的可视区域水平范围是57度,垂直范围是43度,其实上下浮动角度可调。一种方式是水平向上,这种方式适合家里有电视机柜,还有放在电视机下面有一个俯视的角度,Kinect会自动调整俯仰角度。

  每个人身上可以支持20个动作节点的捕捉,传统电影里面动作捕捉,美国是一个小时几千美金。你如果使用这个系统几千美金,Kinect使用是在你身上去粘各种各样的点,那种动作捕捉是非常精确,对于一些电影,或者游戏里面的动作捕捉是非常适用的。当然成本也非常之高,因为会把你人的3D影像跟一体动作全部输入电脑里面去,进行大量过滤还有处理方式。Kinect现在也有人拿它来做一个简单动作识别捕捉,当然了价钱非常便宜。但是,技术限制也非常明显,一个是捕捉点不够多。另外他只能够捕捉正面和侧面的一些动作,背面一些动作没法完全捕捉下来。现在Kinect只是能够替换掉一些简单的动作识别,或者动作捕捉的一些设备,不够把那种传统所谓复杂的动作识别,或者动作捕捉系统完全能替代掉,那套系统还是会在他的领域里面会运行非常好。但是Kinect的一个好处是,可以让一些更廉价的领域能够使用到所谓动作识别,和动作捕捉的技术,这是他的技术指标。

C#开发体感游戏 Kinect应用知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使用HTML5开发Kinect体感游戏

    一.简介 我们要做的是怎样一款游戏? 在前不久成都TGC2016展会上,我们开发了一款<火影忍者手游>的体感游戏,主要模拟手游章节<九尾袭来 >,用户化身四代,与九尾进行对决, ...

  2. OpenNI结合Unity3D Kinect进行体感游戏开发(转)

    OpenNI结合Unity3D Kinect进行体感游戏开发(转)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2-07-17 16:42     1. 下载安装Unity3D(目前版本为3.4)2. 下载OpenN ...

  3. 【CityHunter】基于LBS的AR体感游戏设计理念

    本人目前还不是游戏行业的圈内人士,并不懂得,游戏行业的生态圈,也不懂得,所谓的什么“中国市场环境”.所以不敢发表关于这方面的见解,不过我在这里想要插一句话,就是我认为啊,行业内,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分层次 ...

  4. [体感游戏] 1、MPU6050数据采集传输与可视化

    最近在研究体感游戏,到目前为止实现了基于51单片机的MPU6050数据采集.利用蓝牙模块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并利用C#自制串口数据高速采集软件,并且将数据通过自制的折线图绘制模块可视化地展示出来等功能 ...

  5. 使用unity3d和tensorflow实现基于姿态估计的体感游戏

    使用unity3d和tensorflow实现基于姿态估计的体感游戏 前言 之前做姿态识别,梦想着以后可以自己做出一款体感游戏,然而后来才发现too young.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趁着p ...

  6. scratch编程体感游戏

    体感游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摄像头和声控了,今天我们要用scratch编写一系列的体感游戏!!!是不是很激动呢? 首先我们来编摄像头类的: No.1拳头打幽灵 挥动头就能打到幽灵了哟! 具体程序如下 ...

  7. 使用IntelRealScene设备结合Cocos引擎实现体感游戏开发

    英特尔开发人员专区原文地址 Cocos游戏开发引擎对于广大开发者来说都比较熟悉,Intel RealScene是什么呢,简单理解是一种特殊的摄像头,可以捕捉用户的手势,面部表情等,进而实现AR,VR的 ...

  8. cocos2dx+KinectV2 体感游戏之微信打飞机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34609108/10038417 https://blog.csdn.net/qq_34609108/article/de ...

  9. Kinect+unity 实现体感格斗闯关小游戏

    文章目录 项目地址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1.2 项目目的 1.3 主要技术 2 设计 2.1 基本概念 2.2 框架 2.3 算法 2.4 模型 2.5 调查问卷 3 实现 3.1 技术难 ...

随机推荐

  1. 【国内独家首发】iPhone4 iOS7不完美越狱教程新鲜出炉

    准备工作: 1.Mac (OSX 10.8以上系统): 2.iPhone 4 (iPhone3, 1 iOS 7.0.2): 3.iPhone 4数据线一根: 4.下载越狱工具包:ios7_jb_ki ...

  2. @Html.DropDownList 设置选中值无效

    有时候在ASP.NET  MVC中用@Html.DropDownList 设置选中值无效,如图: 具体原因说不清,反正只要改个名字就行了!!!,如图:::

  3. 【android原生态RPG游戏框架源码】

    转载请注明原创地址:http://www.cnblogs.com/zisou/p/android-RPG.html 这份源码是在今年6月份写的,当时公司有一个技术部们的学习讨论的讲座,然后我自己就写了 ...

  4. [leetcode]Excel Sheet Column Number

    26进制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titleToNumber(string s) { ; ; i < s.size(); i++) { n = n * + s[ ...

  5. ORACLE自定义顺序排序-转

    ORACLE可以借助DECODE函数,自定义顺序排序: select * from ( select 'Nick' as item from dual union all select 'Viki' ...

  6. aiku给你们最真心地学习建议--转

     aiku给你们最真心地学习建议: 以前我最开始的就搞驱动,后来发现要熟悉hal层,接着就硬着看hal代码,第一次看,很剧痛,慢慢的,看习惯了,就好了,后来发现,搞驱动的人,不懂hal,很多时候就定位 ...

  7. 个性化EDM数据营销的三大提醒

    EDM数据营销行业已经进入个性化时代.但是怎样实现个性化仍然是一个重大课题.国内领先的智能化邮件营销服务商Focussend一直致力于探索和研究邮件营销领域的先进知识和做法,旨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有 ...

  8. 浅析MongoDB数据库的海量数据存储应用

    [摘要]当今已进入大数据时代,特别是大规模互联网web2.0应用不断发展及云计算所需要的海量存储和海量计算发展,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已无法满足这方面的需求.随着NoSQL数据库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可以较好 ...

  9. CCF推荐国际学术期刊

    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期刊 (计算机系统与高性能计算) 一.A类 序号 刊物简称 刊物全称 出版社 网址 1 TOCS 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Systems A ...

  10. 用Razor語法寫範本-RazorEngine組件介紹【转——非常好,可以用它来代替NVelocity】

    RazorEngine 官網網址:http://razorengine.codeplex.com 在找到RazorEngine之前曾經想過其他的方案,如T4與V8 Engine載jquery.te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