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

1.更新语句在MySQL中是如何执行的

2.重要的内存结构—Buffer Pool缓冲池

3.undo日志文件如何让更新的数据可以回滚

4.更新Buffer Pool缓冲池中的缓存数据

5.Redo Log Buffer如何避免宕机时数据丢失

6.如果还没提交事务时MySQL宕机了怎么办

7.提交事务时将redo日志写入磁盘中

8.redo日志刷盘策略的选择和建议

9.MySQL的redo log和binlog对比

10.提交事务时同时也会写入binlog

11.binlog日志的刷盘策略分析

12.基于binlog的redo log完成事务的提交

13.在redo日志中写入commit标记的意义

14.后台IO线程随机将内存更新后的脏数据刷盘

15.InnoDB存储引擎的架构原理总结

这里主要介绍MySQL的数据缓存机制

1.更新语句在MySQL中是如何执行的

假设有一条如下这样的SQL语句,那么这条语句是如何执行的呢?

update users set name = 'xxx' where id = 1;

首先Java系统会通过一个数据库连接将该SQL语句发送到MySQL上,然后经过SQL接口、查询解析器、查询优化器、执行器环节,在解析出了SQL语句、生成了执行计划后,再由执行器调用InnoDB存储引擎的接口去执行生成的执行计划。

下面介绍InnoDB存储引擎里的架构设计,以及如何基于InnoDB存储引擎完成一条更新语句的执行。

2.重要的内存结构—Buffer Pool缓冲池

InnoDB有一个非常重要、放在内存里的组件,就是缓冲池(Buffer Pool)。缓冲池会缓存很多磁盘文件数据,以便在查询时不用去查磁盘。如下图示:

所以当InnoDB存储引擎要执行更新语句时:比如对"id=1"这一行数据,会先判断"id=1"这一行数据是否在缓冲池里。如果不在,则直接从磁盘里加载到缓冲池里,且对这行记录加独占锁。

3.undo日志文件如何让更新的数据可以回滚

假设"id=1"这行数据的name原来是"zhangsan",现在要更新为"xxx"。那么InnoDB得先把原值"zhangsan"和"id=1"写入到undo日志文件中。

Java系统在执行一条SQL更新语句时,要是它在一个事务里,那么事务提交前是可以对数据进行回滚的。所以考虑到可能要回滚数据,InnoDB会把更新前的值写入undo日志文件。如下图示:

4.更新Buffer Pool缓冲池中的缓存数据

当InnoDB把要更新的那行记录从磁盘文件加载到了缓冲池,同时对它加完锁,而且还把更新前的旧值写入undo日志文件后,InnoDB就可以正式开始更新这行记录了。

更新的时候,会先更新缓冲池中的记录,此时这个数据就是脏数据了。所谓的更新内存缓冲池里的数据,意思就是把内存里的"id=1"这行数据的name字段修改为"xxx"。

为什么说此时这行数据是脏数据呢?因为这时磁盘上"id=1"这行数据的name字段还是"zhangsan",但内存里这行数据已经被修改了,所以它是脏数据。

5.Redo Log Buffer如何避免宕机时数据丢失

现在已经把内存里的数据进行了修改,但是磁盘上的数据还没修改。此时万一MySQL所在机器宕机,必然会导致内存里已修改的数据丢失。这该如何处理?

为此必须把对内存所做的修改写入一个Redo Log Buffer里,Redo Log Buffer也是内存里的一个缓冲区,是用来存放redo日志的。

所谓redo日志,就是记录InnoDB要对数据做什么修改。比如对"id=1"这行记录修改name字段的值为"xxx",就是一条redo日志。

6.如果还没提交事务时MySQL宕机了怎么办

在数据库中,哪怕执行一条SQL语句,其实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事务。只有当事务提交后,SQL语句才算执行结束。

所以如果还没提交事务MySQL宕机了,那么必然导致内存里Buffer Pool中修改过的数据都丢失,同时写入Redo Log Buffer中的日志也会丢失。

此时数据丢失其实是不要紧的。因为一条更新语句只要没提交事务,那么就代表还没执行成功。此时MySQL宕机虽然导致内存里的数据丢失,但还没影响磁盘上的数据。

7.提交事务时将redo日志写入磁盘中

如果InnoDB想要提交一个事务,就会根据一定的策略把redo日志从Redo Log Buffer中刷入到磁盘文件里,这个策略是通过如下这个参数来配置的: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1)当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0时

那么进行事务提交时,不会把Redo Log Buffer的数据刷入到磁盘文件里。这时即便提交了事务,但如果MySQL宕机了,内存里的数据也会全部丢失而且redo日志里没有数据。

(2)当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时

那么进行事务提交时,会把内存中的redo log刷入到磁盘文件里。只要事务提交成功,那么redo log就必然在磁盘里。哪怕此时Buffer Pool中更新过的数据还没刷新到磁盘,系统崩溃重启后,也可以根据磁盘中的redo log恢复。

(3)当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时

那么进行事务提交时,会把内存中的redo log写入到OS Cache缓存里。OS Cache缓存里的数据可能在1秒后才会被写入到磁盘文件中。

在这种模式下,当InnoDB存储引擎提交事务后,redo log可能还停留在OS Cache缓存里,还没实际进入到磁盘文件。而此时MySQL所在机器宕机了,那么OS Cache里的redo log也会丢失。从而出现即便提交了事务,但是数据还是丢失了的情况。

8.redo日志刷盘策略的选择和建议

通常建议设置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的值为1。也就是提交事务时,redo日志必须同时刷入磁盘文件里。这样可以严格保证提交事务后数据绝对不会丢失。

如果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0,那么提交事务后如果MySQL宕机而此时redo日志还没有刷盘,则会导致内存里的redo日志丢失,内存更新好的数据也丢失。

如果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那么提交事务后虽然redo日志进入了OS Cache,但OS Cache的数据此时还没进入磁盘文件而MySQL机器宕机了,则也会导致OS Cache的redo日志丢失。

所以一般设置redo日志刷盘策略为1,保证事务提交后数据不会丢失。

9.MySQL的redo log和binlog对比

MySQL的redo log,是一种偏向物理性的重做日志。因为其记录的是:对哪个数据页中的哪条记录做了什么修改。而且redo log是属于InnoDB存储引擎特有的日志文件。

MySQL的binlog,是一种偏向于逻辑性的日志,也叫归档日志。类似"对users表中id=1的一行记录做了更新操作,更新后的值是什么"。binlog不是InnoDB存储引擎特有的日志文件,binlog是属于MySQL数据库层面的日志文件。

10.提交事务时同时也会写入binlog

提交事务时,除了会把redo日志写入到磁盘文件中,还会把这次SQL更新对应的binlog日志写入到磁盘文件中。

下图加入了执行器这个组件,它会负责和InnoDB存储引擎进行交互:

步骤1:从磁盘加载数据到Buffer Pool缓存

步骤2:写入undo日志

步骤3:更新Buffer Pool里的数据

步骤4:写入redo日志到Redo Log Buffer

步骤5:redo日志刷入磁盘

步骤6:写入binlog日志

实际上,执行器是非常核心的一个组件。执行器会与存储引擎完成SQL语句在磁盘与内存层面的全部数据更新操作。

下图把一次更新语句的执行,拆分为两个阶段。其中步骤1、2、3、4是执行更新语句的阶段,而步骤5和6是属于提交事务的阶段。

11.binlog日志的刷盘策略分析

binlog日志也有不同的刷盘策略,通过sync_binlog参数可以控制binlog的刷盘策略,默认值是0。

(1)当sync_binlog设置为0时

表示执行器没有直接将binlog写入磁盘文件,而是先将binlog写入OS Cache缓存,与redo log的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的值为2一样。

如果OS Cache里的数据还没写入磁盘文件时,MySQL所在机器宕机,那么binlog日志也会丢失。

(2)当sync_binlog设置为1时

表示在提交事务时,执行器会把binlog直接写入到磁盘文件中。这样在提交事务后即便宕机,binlog也不会丢失。

12.基于binlog的redo log完成事务的提交

当MySQL把binlog写入磁盘后,接着就会完成最终的事务提交。此时会把本次更新对应的binlog文件名称和位置,都写入到redo日志里,同时在redo日志文件里写入一个commit标记。在完成这个事情后,才算是最终完成事务的提交。

13.在redo日志中写入commit标记的意义

写入commit标记是用来保持redo日志与binlog日志一致。也就是说,在提交事务的时候,上图的步骤5、6、7必须都执行完毕,才算是提交了事务。

(1)如果刚完成步骤5时,redo日志刚刷入到磁盘文件,MySQL宕机了

这时因为在redo日志没有最终的事务commit标记,所以此次事务不成功。因为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redo日志文件里有更新日志,但是binlog日志文件里没有对应的更新日志。否则就会导致数据不一致。

(2)如果在完成步骤6时,binlog日志已写入磁盘,MySQL宕机了

这时因为在redo日志没有最终的事务commit标记,所以此次事务也失败。所以必须要在redo日志写入最终的事务commit标记,才算事务提交成功。这样redo日志有本次更新的日志,binlog日志也有本次更新的日志,从而实现redo日志和binlog日志完全一致。

14.后台IO线程随机将内存更新后的脏数据刷盘

当完成事务提交后,MySQL已把内存中的Buffer Pool缓存数据更新了,同时磁盘里也有redo日志和binlog日志,但磁盘上的数据文件还是旧值。

这时MySQL会有一个后台IO线程,在事务提交后的某个时间,随机把内存Buffer Pool中修改后的脏数据刷回到磁盘上的数据文件里。

当IO线程把Buffer Pool里修改后的脏数据刷回磁盘后,磁盘上的数据才会跟内存里的数据一样,都是修改后的值。

当IO线程把脏数据刷回磁盘之前,即便MySQL宕机也没关系。因为重启后会根据redo日志恢复提交事务时所做的修改到内存里。之后IO线程还是会把修改后的数据刷到磁盘的数据文件里。

15.InnoDB存储引擎的架构原理总结

InnoDB存储引擎会使用Buffer Pool、Redo Log Buffer来缓存数据。InnoDB存储引擎有属于自己的undo日志文件、redo日志文件,MySQL也有属于自己的binlog日志文件。

执行更新时:会修改Buffer Pool里的数据、写undo日志、写Redo Log Buffer。

提交事务时:会把binlog刷入磁盘、在redo日志中写入事务标记,把redo日志刷入磁盘。最后InnoDB后台的IO线程会随机把Buffer Pool的脏数据刷入到磁盘文件。

(1)MySQL宕机重启如何确定是否需要从redo日志恢复数据

MySQL宕机重启,如何确定脏数据在宕机前是否已全部刷写回磁盘文件。

MySQL宕机重启,InnoDB会首先去查看数据页中LSN的数值。LSN就是InnoDB使用的一个版本标记的计数。如果数据页中的LSN异于redo日志的commit标记,那么就去查看redo日志的LSN大小。如果数据页的LSN值大,则说明数据页领先redo日志,不需要恢复,反之则需要从redo日志中恢复。

(2)从redo日志恢复数据时是全量恢复还是指定位置后恢复

redo日志是划归于一个redo日志组的。默认一个redo日志组有两个redo日志文件。写redo日志时是循环写入,写满一个redo日志文件再写另外一个。

在写满切换redo日志文件时,会触发数据库的检查点checkpoint。checkpoint所做的事就是把脏页刷新回磁盘。

当DB重启恢复时只需要恢复checkpoint之后的数据即可。所以redo日志文件大小不宜过大,不然导致恢复时需要更长的时间。redo日志文件大小也不宜过小,不然导致频繁切换触发检测点降低性能。

(3)既然有redo日志来保证崩溃恢复,为什么还要有binlog日志

binlog日志其实就是归档日志,主要用来做数据恢复的。MySQL最开始设计时只有MyISAM引擎只有binlog,不支持InnoDB。此外数据库备份以及hadoop系统数据分析都是binlog来实现的,所以还需要binlog。

(4)redo日志和binlog日志的数据结构是怎样的

redo日志是循环写,会把redo日志分为0,1,2,3四个区间,有两个指针。writepos指针是一边写一边向后移动,checkpoint指针是一边擦除一边向后移动。所以redo日志是不能保存很多记录的,必须持久化到磁盘中。binlog日志是追加写,不会覆盖之前的日志。

(5)binlog日志和redo日志是怎么保持一致性的

binlog日志和redo日志是通过两阶段提交来保持一致性的。否则如果数据库系统发生crash,则通过redo日志恢复的数据库和通过binlog日志恢复出来的临时库不一致。

MySQL原理简介—2.InnoDB架构原理和执行流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4、wordcount程序原理剖析及Spark架构原理

    一.wordcount程序原理深度剖析 二.Spark架构原理 1.

  2. 步步深入:MySQL架构总览->查询执行流程->SQL解析顺序

    前言: 一直是想知道一条SQL语句是怎么被执行的,它执行的顺序是怎样的,然后查看总结各方资料,就有了下面这一篇博文了. 本文将从MySQL总体架构--->查询执行流程--->语句执行顺序来 ...

  3. MySQL架构总览->查询执行流程->SQL解析顺序

    Reference:  https://www.cnblogs.com/annsshadow/p/5037667.html 前言: 一直是想知道一条SQL语句是怎么被执行的,它执行的顺序是怎样的,然后 ...

  4. Spark架构与作业执行流程简介(scala版)

    在讲spark之前,不得不详细介绍一下RDD(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打开RDD的源码,一开始的介绍如此: 字面意思就是弹性分布式数据集,是spark中最基本的数 ...

  5. MySQL架构与SQL执行流程

    MySQL架构设计 下面是一张MySQL的架构图: 上方各个组件的含义如下: Connectors 指的是不同语言中与SQL的交互 Management Serveices & Utiliti ...

  6. scrapy架构图与执行流程

    概览 本文描述了Scrapy的架构图.数据流动.以及个组件的相互作用 架构图与数据流 上图中各个数字与箭头代表数据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顺序,具体执行流程如下: 0. Scrapy将会实例化一个Crawle ...

  7. 步步深入:MySQL架构总览->查询执行流程->SQL解析顺序(转)

    文章转自   http://www.cnblogs.com/annsshadow/p/5037667.html https://www.cnblogs.com/cuisi/p/7685893.html

  8. Spark架构与作业执行流程简介

    https://www.cnblogs.com/shenh062326/p/3658543.html

  9. Spark集群基础概念 与 spark架构原理

    一.Spark集群基础概念 将DAG划分为多个stage阶段,遵循以下原则: 1.将尽可能多的窄依赖关系的RDD划为同一个stage阶段. 2.当遇到shuffle操作,就意味着上一个stage阶段结 ...

  10. 20181012关于mysql内部执行流程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annsshadow/p/5037667.html 步步深入:MySQL架构总览->查询执行流程->SQL解析顺序   前言: 一直是 ...

随机推荐

  1. HarmonyOS NEXT未成年人模式无缝联动所有应用,过滤非适龄内容

    背景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96.8%,超过80%的未成年人都拥有自己的上网设备,而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上网一直是家长们的担忧.市场上很多电子设备.系统推出了一些未成年人 ...

  2. 使用inno setup 打包Pyinstaller生成的文件夹

    背景:pyinstaller 6.5.0.Inno Setup 6.2.2 1. 需要先使用pyinstaller打包,生成包括exe在内的可执行文件夹 注意:直接使用pyinstaller打包,生成 ...

  3. 一文了解JSON

    目录 JSON 在JavaScript 中的使用. json 的定义 json 的访问 json 的两个常用方法 JSON 在 在 java 中的使用 javaBean 和 和 json 的互转 Li ...

  4. .NET 开源工业级移动端仓库管理系统

    前言 在工业生产中,定制化的软件对于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对于仓库管理,推荐一款开源的仓库管理系统(WMS)解决方案. 这款基于.NET 框架开发的移动应用,提供了全面的仓库操作.订单处理.主数据管理. ...

  5. Electron加载服务器端JS:高效打造跨平台桌面应用与本地 API 交互

    在现代桌面应用开发中,使用 Electron 加载远程服务器托管的前端资源,再与本地 API 交互,能够带来灵活的部署和强大的本地功能支持.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开发效率,还能充分利用 PC 端的资源和性 ...

  6. 深入C++引用及其注意事项、对引用取地址时的内存模型、const数组等

    const int f[10] = { 1,2,3,4,5,6,7,8,9,10 }; int main() { // test1 const int i = 3; int& j = cons ...

  7. Vue 3 + Vite + SuerMap iClient构建报错Uncaught TypeError utils.inherits is not a function

    一.现象 Uncaught TypeError: utils.inherits is not a function 二.问题产生原因 Elasticsearch本身就需要这些东西,以前没有问题是因为W ...

  8. .NET 代码混淆工具-JIEJIE.NET

    前言 JIEJIE.NET是一款强大的开源.NET程序集混淆工具.它利用深度加密技术和多样化的混淆策略,有效地保护了.NET软件的版权和源代码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项目介绍 JIEJIE. ...

  9. Android USB 整条通知链分析

    以Android13 为例:在Android 13中,USB插入拔出事件的通知链从硬件层到应用层,依次经过硬件.内核.HAL.Framework.以及应用广播等多个模块,整个流程涉及的具体文件和逻辑如 ...

  10. python安装sklearn

    安装sklearn这个包,首先要安装三个依赖包,如图划红线的部分. 要找这三个包,我们都可以登录:https://www.lfd.uci.edu/~gohlke/pythonlibs/#scipy 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