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标准库提供了 thread 和 threading 两个模块来对多线程进行支持。其中, thread 模块以低级、原始的方式来处理和控制线程,而 threading 模块通过对 thread 进行二次封装,提供了更方便的 api 来处理线程。 虽然使用 thread 没有 threading 来的方便,但它更灵活。

先看一段代码:

 #coding=gbk
import thread, time, random
count = 0
def threadTest():
global count
for i in xrange(10000):
count += 1
for i in range(10):
thread.start_new_thread(threadTest, ()) #如果对start_new_thread函数不是很了解,不要着急,马上就会讲解
time.sleep(3)
print count #count是多少呢?是10000 * 10 吗?

thread.start_new_thread function args [ , kwargs ] )

函数将创建一个新的线程,并返回该线程的标识符(标识符为整数)。参数 function 表示线程创建之后,立即执行的函数,参数 args 是该函数的参数,它是一个元组类型;第二个参数 kwargs 是可选的,它为函数提供了命名参数字典。函数执行完毕之后,线程将自动退出。如果函数在执行过程中遇到未处理的异常,该线程将退出,但不会影响其他线程的执行。

一个简单的例子:

#coding=gbk
import thread, time
def threadFunc(a = None, b = None, c = None, d = None):
print time.strftime('%H:%M:%S', time.localtime()), a
time.sleep(1)
print time.strftime('%H:%M:%S', time.localtime()), b
time.sleep(1)
print time.strftime('%H:%M:%S', time.localtime()), c
time.sleep(1)
print time.strftime('%H:%M:%S', time.localtime()), d
time.sleep(1)
print time.strftime('%H:%M:%S', time.localtime()), 'over' thread.start_new_thread(threadFunc, (3, 4, 5, 6)) #创建线程,并执行threadFunc函数。
time.sleep(5)

thread.exit ()

结束当前线程。调用该函数会触发 SystemExit 异常,如果没有处理该异常,线程将结束。

thread.get_ident ()

返回当前线程的标识符,标识符是一个非零整数。

thread.interrupt_main ()

在主线程中触发 KeyboardInterrupt异常。子线程可以使用该方法来中断主线程。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在子线程中调用 interrupt_main ,在主线程中捕获异常 :

import thread, time
thread.start_new_thread(lambda : (thread.interrupt_main(), ), ())
try:
time.sleep(2)
except KeyboardInterrupt, e:
print 'error:', e
print 'over'

下面介绍 thread 模块中的琐,琐可以保证在任何时刻,最多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共享资源。

thread.LockType 是 thread 模块中定义的琐类型。它有如下方法:

lock.acquire ( [ waitflag ] )

获取琐。函数返回一个布尔值,如果获取成功,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参数 waitflag 的默认值是一个非零整数,表示如果琐已经被其他线程占用,那么当前线程将一直等待,只到其他线程释放,然后获取访琐。如果将参数 waitflag 置为 0 ,那么当前线程会尝试获取琐,不管琐是否被其他线程占用,当前线程都不会等待。

lock.release ()

释放所占用的琐。

lock.locked ()

判断琐是否被占用。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文章开始处给出的那段代码:代码中定义了一个函数 threadTest ,它将全局变量逐一的增加 10000 ,然后在主线程中开启了 10 个子线程来调用 threadTest 函数。但结果并不是预料中的 10000 * 10 ,原因主要是对 count 的并发操作引来的。全局变量 count 是共享资源,对它的操作应该串行的进行。下面对那段代码进行修改,在对 count 操作的时候,进行加琐处理。看看程序运行的结果是否和预期一致。修改后的代码:

#coding=gbk
import thread, time, random
count = 0
lock = thread.allocate_lock() #创建一个琐对象
def threadTest():
global count, lock
lock.acquire() #获取琐 for i in xrange(10000):
count += 1 lock.release() #释放琐
for i in xrange(10):
thread.start_new_thread(threadTest, ())
time.sleep(3)
print count

threading.Thread

threading通过对thread模块进行二次封装,提供了更方便的API来操作线程。

Thread 是threading模块中最重要的类之一,可以使用它来创建线程。有两种方式来创建线程:一种是通过继承Thread类,重写它的run方法;另一种是创建一个threading.Thread对象,在它的初始化函数(__init__)中将可调用对象作为参数传入。下面分别举例说明。先来看看通过继承threading.Thread类来创建线程的例子:

 #coding=gbk
import threading, time, random
count = 0
class Counter(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 lock, threadName):
'''@summary: 初始化对象。 @param lock: 琐对象。
@param threadName: 线程名称。
'''
super(Counter, self).__init__(name = threadName) #注意:一定要显式的调用父类的初始
化函数。
self.lock = lock def run(self):
'''@summary: 重写父类run方法,在线程启动后执行该方法内的代码。
'''
global count
self.lock.acquire()
for i in xrange(10000):
count = count + 1
self.lock.release()
lock = threading.Lock()
for i in range(5):
Counter(lock, "thread-" + str(i)).start()
time.sleep(2) #确保线程都执行完毕
print count

在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Counter类,它继承了threading.Thread。初始化函数接收两个参数,一个是琐对象,另一个是线程的名称。在Counter中,重写了从父类继承的run方法,run方法将一个全局变量逐一的增加10000。在接下来的代码中,创建了五个Counter对象,分别调用其start方法。最后打印结果。这里要说明一下run方法 和start方法: 它们都是从Thread继承而来的,run()方法将在线程开启后执行,可以把相关的逻辑写到run方法中(通常把run方法称为活动[Activity]。);start()方法用于启动线程。

再看看另外一种创建线程的方法:

 import threading, time, random
count = 0
lock = threading.Lock()
def doAdd():
'''@summary: 将全局变量count 逐一的增加10000。
'''
global count, lock
lock.acquire()
for i in xrange(10000):
count = count + 1
lock.release()
for i in range(5):
threading.Thread(target = doAdd, args = (), name = 'thread-' + str(i)).start()
time.sleep(2) #确保线程都执行完毕
print count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定义了方法doAdd,它将全局变量count 逐一的增加10000。然后创建了5个Thread对象,把函数对象doAdd 作为参数传给它的初始化函数,再调用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线程启动后将执行doAdd函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threading.Thread类的初始化函数原型:

def __init__(self, group=None, target=None, name=None, args=(), kwargs={})

  •   参数group是预留的,用于将来扩展;
  •   参数target是一个可调用对象(也称为活动[activity]),在线程启动后执行;
  •   参数name是线程的名字。默认值为“Thread-N“,N是一个数字。
  •   参数args和kwargs分别表示调用target时的参数列表和关键字参数。

Thread类还定义了以下常用方法与属性:

Thread.getName()

Thread.setName()

Thread.name

用于获取和设置线程的名称。

Thread.ident

获取线程的标识符。线程标识符是一个非零整数,只有在调用了start()方法之后该属性才有效,否则它只返回None。

Thread.is_alive()

Thread.isAlive()

判断线程是否是激活的(alive)。从调用start()方法启动线程,到run()方法执行完毕或遇到未处理异常而中断 这段时间内,线程是激活的。

Thread.join([timeout])

调用Thread.join将会使主调线程堵塞,直到被调用线程运行结束或超时。参数timeout是一个数值类型,表示超时时间,如果未提供该参数,那么主调线程将一直堵塞到被调线程结束。下面举个例子说明join()的使用:

 import threading, time
def doWaiting():
print 'start waiting:', time.strftime('%H:%M:%S')
time.sleep(3)
print 'stop waiting', time.strftime('%H:%M:%S')
thread1 = threading.Thread(target = doWaiting)
thread1.start()
time.sleep(1) #确保线程thread1已经启动
print 'start join'
thread1.join() #将一直堵塞,直到thread1运行结束。
print 'end join'

threading.RLock和threading.Lock

在threading模块中,定义两种类型的琐:threading.Lock和threading.RLock。它们之间有一点细微的区别,通过比较下面两段代码来说明:

 import threading
lock = threading.Lock() #Lock对象
lock.acquire()
lock.acquire() #产生了死琐。
lock.release()
lock.release()
 import threading
rLock = threading.RLock() #RLock对象
rLock.acquire()
rLock.acquire() #在同一线程内,程序不会堵塞。
rLock.release()
rLock.release()

这两种琐的主要区别是:RLock允许在同一线程中被多次acquire。而Lock却不允许这种情况。注意:如果使用RLock,那么acquire和release必须成对出现,即调用了n次acquire,必须调用n次的release才能真正释放所占用的琐。

threading.Condition

可以把Condiftion理解为一把高级的琐,它提供了比Lock, RLock更高级的功能,允许我们能够控制复杂的线程同步问题。threadiong.Condition在内部维护一个琐对象(默认是RLock),可以在创建Condigtion对象的时候把琐对象作为参数传入。Condition也提供了acquire, release方法,其含义与琐的acquire, release方法一致,其实它只是简单的调用内部琐对象的对应的方法而已。Condition还提供了如下方法(特别要注意:这些方法只有在占用琐(acquire)之后才能调用,否则将会报RuntimeError异常。):

Condition.wait([timeout]):

wait方法释放内部所占用的琐,同时线程被挂起,直至接收到通知被唤醒或超时(如果提供了timeout参数的话)。当线程被唤醒并重新占有琐的时候,程序才会继续执行下去。

Condition.notify():

唤醒一个挂起的线程(如果存在挂起的线程)。注意:notify()方法不会释放所占用的琐。

Condition.notify_all()

Condition.notifyAll()

唤醒所有挂起的线程(如果存在挂起的线程)。注意:这些方法不会释放所占用的琐。

threading.Event

Event实现与Condition类似的功能,不过比Condition简单一点。它通过维护内部的标识符来实现线程间的同步问题。(threading.Event和.NET中的System.Threading.ManualResetEvent类实现同样的功能。)

Event.wait([timeout])

堵塞线程,直到Event对象内部标识位被设为True或超时(如果提供了参数timeout)。

Event.set()

将标识位设为Ture

Event.clear()

将标识伴设为False。

Event.isSet()

判断标识位是否为Ture。

threading.Timer

threading.Timer是threading.Thread的子类,可以在指定时间间隔后执行某个操作。下面是Python手册上提供的一个例子:

 def hello():
print "hello, world"
t = Timer(3, hello)
t.start() # 3秒钟之后执行hello函数。

threading模块中还有一些常用的方法没有介绍:

threading.active_count()
threading.activeCount()

获取当前活动的(alive)线程的个数。

threading.current_thread()
threading.currentThread()

获取当前的线程对象(Thread object)。

threading.enumerate()

获取当前所有活动线程的列表。

threading.settrace(func)

设置一个跟踪函数,用于在run()执行之前被调用。

threading.setprofile(func)

设置一个跟踪函数,用于在run()执行完毕之后调用。

(转)有关thread线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学习接水系统(java+thread线程)

    (一)项目框架分析 对于学生并发接水项目,根据面向对象的思想,需要创建两个对象,即学生和水龙头. 接下来主要讲解不排队接水和排队接水两张情况. 项目的目录文件如下: (二)不排队接水 假设有四个学生小 ...

  2. QT5 Thread线程

    QT5 Thread线程继承QThread方式 一.首先分析一下 QTimer Class与 Sleep()函数之间的秘密 QTimer *t = new QTimer(*parent); //创建Q ...

  3. Thread线程join方法自我理解

    Thread线程join方法自我理解 thread.join():等待thread线程运行终止,指的是main-thread(main线程)必须等待thread线程运行结束,才能继续thread.jo ...

  4. java 并发(三)---Thread 线程

    Thread 的状态 线程共有五种状态.分别是: (1)新建 (2)就绪 (3)运行 (4)阻塞 (5)死亡 ,下面列列举的状态需要结合状态示意图更好理解.  新建状态(New): 新创建了一个线程对 ...

  5. c++11中关于`std::thread`线程传参的思考

    关于std::thread线程传参的思考 最重要要记住的一点是:参数要拷贝到线程独立内存中,不管是普通类型.还是引用类型. 对于传递参数是引用类型,需要注意: 1.当指向动态变量的指针(char *) ...

  6. Thread 线程池

    Thread 线程池: 当使用多个较短存活期的线程有利时,运用线程池技术可以发挥作用.运用这一技术时,不是为每个任务创建一个全新的线程,而可以从线程池中抽出线程,并分配给任务.当线程完成任务后,再把它 ...

  7. Thread线程的基础知识及常见疑惑点

    引言 相信各位道友在平时工作中已经很少直接用到Thread线程类了,现在大多是通过线程池或者一些多线程框架来操作线程任务,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了解清楚Thread线程类中各种方法的含义,了解了底层才能更 ...

  8. Thread线程框架学习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wangkeqin/p/9351299.html Thread线程框架 线程定义:线程可以理解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函数.其存在的意义,就是并行,避免了 ...

  9. std::thread线程库详解(2)

    目录 目录 简介 最基本的锁 std::mutex 使用 方法和属性 递归锁 std::recursive_mutex 共享锁 std::shared_mutex (C++17) 带超时的锁 总结 简 ...

  10. Thread线程控制之sleep、join、setDaemon方法的用处

    Thread线程控制之sleep.join.setDaemon方法的用处 1. sleep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sleep(long millis) throws Interru ...

随机推荐

  1. memcahce 介绍以及安装以及扩展的安装

    简单介绍: memcache是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的内存对象缓存系统.通过在内存里维护一个巨大的hash表. 守护进程名: memcached 端口号: 单进程 依赖 libevent 安装memcac ...

  2. javascript 新知识

     document.compatMode 属性 BackCompat: Standards-compliant mode is not switched on. (Quirks Mode)  标准模式 ...

  3. 阿里云RDS实例内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迁移

    适用场景 本文适用于使用DTS实现相同实例下库名不同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迁移.本文以使用DTS将同一RDS实例下的amptest库迁移到jiangliu_amptest库为例来说明如何使用DTS实现相同 ...

  4. 卓有成效的团队建设经验与见解 Team Leader你会带团队吗?

    http://www.nowamagic.net/librarys/veda/detail/1955前言 这篇文章是写给Team Leader和往这个方向前进的人.也适合一般的程序员,对你们在团队合作 ...

  5. JS中的转义字符

    http://www.cnblogs.com/wangpei/archive/2009/05/09/1453260.html \b        退格 \t          TAB,水平 \v    ...

  6. EL表达式中fn函数

    JSTL 使用表达式来简化页面的代码,这对一些标准的方法,例如bean的getter/setter方法,请求参数或者context以及 session中的数据的访问非常方便,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 ...

  7. sim800L调试问题

    SIM800L默认上电开机,若此时没有把rst和pwk引脚提前设置好,SIM800l会使stm32进入硬件中断(这可能是因为方面电源的原因导致的),同时sim800L开机后需要一定的时间稳定下来,建议 ...

  8. python pandas groupby

    转自 : https://blog.csdn.net/Leonis_v/article/details/51832916 pandas提供了一个灵活高效的groupby功能,它使你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 ...

  9. 温故而知新 js 点击空白处关闭气泡

    诀窍1:使用el.contains(e) 来判断点击的区域诀窍2:使用mouseup 诀窍3:完成之后,移除事件 showpopover (e) { this.popover = !this.popo ...

  10. 修改host简化远程访问

    问题描述: 使用本机登陆服务器时,需要经常输入IP地址,在局域网下和非局域网下输入的IP又不一样,十分麻烦,如果可以给IP命名一个简单的名字,岂不是很方便? 解决方法: 修改host文件: vi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