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C语言中Exit函数的使用
C语言中Exit函数的使用
exit() 结束当前进程/当前程序/,在整个程序中,只要调用 exit ,就结束
return() 是当前函数返回,当然如果是在主函数main, 自然也就结束当前进程了,
如果不是,那就是退回上一层调用。在多个进程时.如果有时要检测上进程是否正常退出的.
就要用到上个进程的返回值..
exit(1)表示进程正常退出. 返回 1;
exit(0)表示进程非正常退出. 返回 0.
进程环境与进程控制(1): 进程的开始与终止
1. 进程的开始:
C程序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 原型如下: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通常main的返回值是int型, 正确返回0.
如果main的返回值为void或者无, 某些编译器会给出警告,
此时main的返回值通常是0.
关于main的命令行参数不做过多解释, 以下面的程序展示一下:
#i 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i;
for (i = 0; i < argc; i++)
printf("argv[%d]: %s\n", i, argv[i]);
return 0;
}
2. 进程终止:
C程序的终止分为两种: 正常终止和异常终止.
正常终止分为: return, exit, _exit, _Exit, pthreade_exit
异常中指分为: abort, SIGNAL, 线程响应取消
主要说一下正常终止的前4种, 即exit系列函数.
#i nclude <stdlib.h> /* ISO C */
void exit(int status);
void _Exit(int status);
#i nclude <unistd.h> /* POSIX */
void _exit(int status);
以上3个函数的区别是:
exit()(或return 0)会调用终止处理程序和用户空间的标准I/O清理程序(如fclose), _exit和_Exit不调用而直接由内核接管进行清
理.
因此, 在main函数中exit(0)等价于return 0.
3. atexit终止处理程序:
ISO C规定, 一个进程最对可登记32个终止处理函数, 这些函数由exit按登记相反的顺序自动调用. 如果同一函数登记多次, 也会被
调用多次.
原型如下:
#i nclude <stdlib.h>
int atexit(void (*func)(void));
其中参数是一个函数指针, 指向终止处理函数, 该函数无参无返回值.
以下面的程序为例:
#i nclude <stdlib.h>
static void myexit1()
{
printf("first exit handler\n");
}
static void myexit2()
{
printf("second exit handler\n");
}
int main()
{
if (atexit(my_exit2) != 0)
printf("can't register my_exit2\n");
if (atexit(my_exit1) != 0)
printf("can't register my_exit1\n");
if (atexit(my_exit1) != 0)
printf("can't register my_exit1\n");
printf("main is done\n");
return 0;
}
运行结果:
$ ./a.out
main is done
first exit handler
first exit handler
second exit handler运行结果:
$./a.out arg1 arg2 arg3
argv[0]: ./a.out
argv[1]: arg1
argv[2]: arg2
argv[3]: arg3
(转)C语言中Exit函数的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 C语言中exit函数的使用
exit() 结束当前进程/当前程序/,在整个程序中,只要调用 exit ,就结束 return() 是当前函数返回,当然如果是在主函数main, 自然也就结束当前进程了,如果不是,那就是退回上一 ...
- C语言中system()函数的用法总结(转)
system()函数功能强大,很多人用却对它的原理知之甚少先看linux版system函数的源码: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wait ...
- c语言中的c语言中realloc()函数解析
c语言中realloc()函数解析 真是有点惭愧,这些内容本应该很早就掌握的,以前只是糊里糊涂的用,不知道在内存中具体是怎么回事,现在才弄清楚. realloc(void *__ptr, size_t ...
- C语言中qsort函数用法
C语言中qsort函数用法-示例分析 本文实例汇总介绍了C语言中qsort函数用法,包括针对各种数据类型参数的排序,非常具有实用价值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C语言中的qsort ...
- 使用C语言中qsort()函数对浮点型数组无法成功排序的问题
一 写在开头 1.1 本节内容 本节主要内容是有关C语言中qsort()函数的探讨. 二 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法 qsort()是C标准库中的一个通用的排序函数.它既能对整型数据进行排序也能对浮点型数据进 ...
- C语言中malloc函数返回值是否需要类型强制转换问题
1. 在C语言中, 如果调用的函数没有函数原型, 则其返回值将默认为 int 型. 考虑调用malloc函数时忘记了 #include <stdlib.h>的情况 此时malloc函数返回 ...
- R语言中apply函数
前言 刚开始接触R语言时,会听到各种的R语言使用技巧,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用循环,效率特别低,要用向量计算代替循环计算.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R的循环操作for和while,都是基于R语言 ...
- C语言中malloc函数的理解
在C语言中malloc函数主要是用在堆内存的申请上,使用malloc函数时,函数会返回一个void *类型的值,这个值就是你申请的堆内存的首地址:为什么返回的地址是一个void *类型的地址呢?首先我 ...
- 关于C语言中printf函数“输出歧视”的问题
目录 关于C语言中printf函数"输出歧视"的问题 问题描述 探索问题原因 另一种研究方法 问题结论 关于C语言中printf函数"输出歧视"的问题 问题描述 ...
随机推荐
- Javascript特效代码大全(420个)(转)
转载自:Javascript特效代码大全(420个) 收集资料,以便使用+面试+学习 ├ Cookie脚本 ├ 随访问次数变提示 ├ 集成Cookies ├ 使窗口仅弹出一次 ├ 签名提示程序 ├ ...
- PyQt5资料
http://bbs.fishc.com/thread-59816-1-1.html https://pypi.python.org/pypi/PyQt5/ http://www.thehackeru ...
- ThinkPHP项目笔记之数据库配置篇
对于配置文件,有几点说明 common:公共配置,也就是前台,后台,都可以调用的文件,具有普遍性 前台/后台:就是针对前后台的配置文件,具有针对性. 如:(公共文件基本配置) <?php ret ...
- python MySQLdb在windows环境下的快速安装
python MySQLdb在windows环境下的快速安装.问题解决方式 使用python访问mysql,需要一系列安装 linux下MySQLdb安装见 Python MySQLdb在Linux下 ...
- Ubuntu 编译安装搭配LNMP 环境
这里用Nginx1.2.0+mysql5.6.33+php5.6.2搭配安装环境 ---------------------------------------------Nginx BEGIN--- ...
- Spring security UserDetailsService autowired注入失败错误
最近使用spring mvc + spring security 实现登录权限控制的时候,一直不能成功登录,检查过后是dao一直无法注入为null CustomUserDetailConfig.jav ...
- Woody的Python学习笔记3
Python运算符 Python逻辑运算符 and布尔与-假设x为false.x and y返回false,否则它返回y的计算值. or 布尔或-假设x是true,它返回true.否则它返回y的计算值 ...
- Fragment之间传数据
1.用bundle存Bundle bundle = new Bundle();bundle.putString("cid1", classList.get(i).getId()); ...
- kotlin正式由Goole公布为Android的最新开发语言
那么,现在大家开发Android的话一般来说都是直接用Java,这个没错吧(高手除外).嗯,那么用力那么久的Java,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想过Java的不足,已经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呢.当然,新修订的版本中 ...
- Redesign Your App for iOS 7 之 页面布局
Redesign Your App for iOS 7 之 页面布局 http://www.vinqon.com/codeblog/?detail/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