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js 开发指南 初始篇 | Next.js CLI
前言
欢迎学习 Next.js!在学习具体的知识点之前,我们先来创建一个 Next.js 项目。创建了可运行的项目,才能在学习的时候边调试边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幸运的是,Next.js 提供了开箱即用的 create-next-app脚手架,内置支持 TypeScript、ESLint 等功能,零配置即可实现自动编译和打包。
本篇我们会讲解创建项目的两种方式:自动创建项目和手动创建项目,以及开发项目时常用的脚本命令。同时我们会对脚本背后的 next 命令进行详解,帮助大家了解每个命令实现的功能以及可选参数。
1. 自动创建项目
1.1. 环境要求
此本小册基于的是目前最新版本的 v14 版本,需要 Node.js 18.17 及以后版本,支持 macOS、Windows、Linux 系统。
1.2. 创建项目
最快捷的创建 Next.js 项目的方式是使用 create-next-app脚手架,你只需要执行:
npx create-next-app@latest
接下来会有一系列的操作提示,比如设置项目名称、是否使用 TypeScript、是否开启 ESLint、是否使用 Tailwind CSS 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即可。如果刚开始你不知道如何选择,遵循默认选择即可,这些选择的作用我们会随着小册的学习逐渐了解。
注:为了减少展示的代码量,此本小册的示例代码并未使用 TypeScript。(想学习 TypeScript 的同学可以看我整理的最新的 TypeScript 官方文档)
完成选择之后,create-next-app 会自动创建项目文件并安装依赖,创建安装完的项目目录和文件如下:
如果你不使用 npx,也支持使用 yarn、pnpm、bunx:
yarn create next-app
pnpm create next-app
bunx create-next-app
1.3. 运行项目
查看项目根目录 package.json 文件的代码:
// package.json
"scripts": {
"dev": "next dev",
"build": "next build",
"start": "next start",
"lint": "next lint"
},
我们可以看到执行命令有 dev、build、start、lint,分别对应开发、构建、运行、代码检查。
开发的时候使用 npm run dev。部署的时候先使用 npm run build构建生产代码,再执行 npm run start运行生产项目。运行 npm run lint则会执行 ESLint 语法检查。
现在我们执行 npm run dev 运行项目吧!
命令行会提示运行在 3000 端口,我们在浏览器打开页面 http://localhost:3000/,看到如下内容即表示项目成功运行:
注:学习的时候为了避免浏览器插件带来的影响,建议在无痕模式下测试。
1.4. 示例代码
Next.js 提供了丰富的示例代码,比如 with-redux、api-routes-cors、with-electron、with-jest、with-markdown、with-material-ui、with-mobx,从这些名字中也可以看出,这些示例代码演示了 Next.js 的各种使用场景,比如 with-redux就演示了 Next.js 如何与 redux 搭配使用。
你可以访问 github.com/vercel/next… 来查看有哪些示例代码。如果你想直接使用某个示例代码,就比如 with-redux,无须手动 clone 代码,在创建项目的时候使用 --example 参数即可直接创建:
npx create-next-app --example with-redux your-app-name
注:使用示例代码的时候,并不会像执行 npx create-next-app时提示是否使用 TypeScript、ESLint 等,而是会直接进入项目创建和依赖安装。
2. 手动创建项目
大部分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手动创建 Next.js 项目,但了解这个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一个最基础的 Next.js 项目依赖哪些东西。
2.1. 创建文件夹并安装依赖
现在,创建一个文件夹,假设名为 next-app-manual,cd 进入该目录,安装依赖:
npm install next@latest react@latest react-dom@latest
npm 会自动创建 package.json 并安装依赖项。
2.2. 添加 scripts
打开 package.json,添加以下内容:
{
"scripts": {
"dev": "next dev",
"build": "next build",
"start": "next start",
"lint": "next lint"
}
}
2.3. 创建目录
在 next-app-manual下创建一个 layout.js 和 page.js文件:
// app/layout.js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RootLayout({ children }) {
return (
<html lang="en">
<body>{children}</body>
</html>
)
}
// app/page.js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Page() {
return <h1>Hello, Next.js!</h1>
}
2.4. 运行项目
现在运行 npm run dev,正常渲染则表示运行成功:
3. Next.js CLI
通过 package.json 中的代码我们知道:当我们运行 npm run dev 的时候,其实执行的是 next dev。next 命令就是来自于 Next.js CLI。Next.js CLI 可以帮助你启动、构建和导出项目。
完整的 CLI 命令,你可以执行 npx next -h 查看(-h 是 --help 的简写)。
从上图可以看到,next 可以执行的命令有多个,我们介绍下最常用的一些。
注:因为我们是使用 npx创建的项目,这种方式下避免了全局安装 create-next-app,所以我们本地全局并无 next 命令。如果你要执行 next 命令,可以在 next前加一个 npx,就比如这次用到的 npx next -h
3.1. next build
执行 next build 将会创建项目的生产优化版本:
npx next build
构建输出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构建时会输出每条路由的信息,比如 Size 和 First Load JS。注意这些值指的都是 gzip 压缩后的大小。其中 First Load JS 会用绿色、黄色、红色表示,绿色表示高性能,黄色或红色表示需要优化。
这里要解释一下 Size 和 First Load JS 的含义。正常我们开发的 Next.js 项目,其页面表现类似于单页应用,即路由跳转(我们称之为“导航”)的时候,页面不会刷新,而会加载目标路由所需的资源然后展示。
加载目标路由一共所需的 JS 大小 = 每个路由都需要依赖的 JS 大小 + 目标路由单独依赖项 JS 大小
其中:
- 加载目标路由一共所需的 JS 大小就是
First Load JS - 目标路由单独依赖项 JS 大小就是
Size - 每个路由都需要依赖的 JS 大小就是图中单独列出来的
First load JS shared by all
也就是说:
First Load JS = Size + First load JS shared by all
以上图中的 / 路由地址为例,89 kB(First Load JS)= 5.16 kB(Size) + 83.9 kB(First load JS shared by all)
使用官方文档中的介绍:
Size:导航到该路由时下载的资源大小,每个路由的大小只包括它自己的依赖项First Load JS:加载该页面时下载的资源大小First load JS shared by all:所有路由共享的 JS 大小会被单独列出来
现在我们访问生产版本的 http://localhost:3000/:
上图中红色框住的 JS 是每个页面都要加载的 JS,根据命令行中的输出,总共大小为 83.9 kB,413-dd2d1e77cac135ea.js 和 page-9a9638f75b922b0c.js 是这个页面单独的 JS,总共大小为 5.16 kB,所有JS 资源大小为 89 kB。(注:跟图中的数字没有完全一致是因为没有开启 gzip 压缩)
next build --profile
该命令参数用于开启 React 的生产性能分析(需要 Next.js v9.5 以上)。
next build --profile
然后你就可以像在开发环境中使用 React 的 profiler 功能。
如果你想测验这个功能,首先你的浏览器要装有 React 插件,然后你要对 React 的 Profiler API 有一定了解(其实就是测量组件渲染性能)。比如现在我们把 page.js 的代码改为:
// app/page.j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Page() {
return (
<React.Profiler id="hello">
<p>hello app server</p>
</React.Profiler>
)
}
执行 npm run dev,你在控制台里可以看到:
通常执行 npm run build 和 npm run start后,你再打开控制台,会发现在生产环境中不支持性能测量:
但如果你执行 npx next build --profile 再执行 npm run start,尽管 React 插件会显示当前在生产环境,但 Profiler 是可以使用的:
这个功能可以帮助大家排查线上的性能问题。
next build --debug
该命令参数用于开启更详细的构建输出:
next build --debug
开启后,将输出额外的构建输出信息如 rewrites、redirects、headers。
举个例子,我们修改下 next.config.js文件:
/** @type {import('next').NextConfig} */
const nextConfig = {
reactStrictMode: true,
async redirects() {
return [
{
source: '/index',
destination: '/',
permanent: true,
},
]
},
async rewrites() {
return [
{
source: '/about',
destination: '/',
},
]
}
}
module.exports = nextConfig
再执行 npx next build --debug,输出结果如下:
你可以看到相比之前的构建输出信息,多了 rewrites、redirects 等信息。
3.2. next dev
开发模式下,使用 next dev 运行程序,会自动具有热加载、错误报告等功能。默认情况下,程序将在 http://localhost:3000 开启。如果你想更改端口号:
npx next dev -p 4000
如果你想更改主机名(hostname):(以便其他主机访问)
npx next dev -H 192.168.1.2
3.3. next start
生产模式下,使用 next start运行程序。不过要先执行 next build构建出生产代码。运行的时候,跟开发模式相同,程序默认开启在 http://localhost:3000。如果你想更改端口号:
npx next start -p 4000
3.4. next lint
执行 next lint会为 pages/、app/、components/、lib/、src/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执行 ESLint 语法检查。如果你没有安装 ESLint,该命令会提供一个安装指导。如果你想要指定检查的目录:
next lint --dir utils
3.5. next info
next info会打印当前系统相关的信息,可用于报告 Next.js 程序的 bug。在项目的根目录中执行:
next info
打印信息类似于:
Operating System:
Platform: linux
Arch: x64
Version: #22-Ubuntu SMP Fri Nov 5 13:21:36 UTC 2021
Binaries:
Node: 16.13.0
npm: 8.1.0
Yarn: 1.22.17
pnpm: 6.24.2
Relevant packages:
next: 12.0.8
react: 17.0.2
react-dom: 17.0.2
这些信息可以贴到 GitHub Issues 中方便 Next.js 官方人员排查问题。
小结
恭喜你,完成本篇内容的学习!
这一节我们讲解了自动创建项目和手动创建项目两种创建项目的方式,如果是全新的项目,推荐使用自动创建方式。如果是项目中引入 Next.js,可以参考手动创建项目的方式。
Next.js 项目常用的脚本有三个:npm run dev用于开发时使用、npm run build用于构建生产版本、npm run start用于运行生产版本。
从 package.json中,我们得知这些脚本背后用的其实是 Next.js CLI 的 next 命令,然后我们对常用的 next 命令和相关参数进行了介绍。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些命令和参数自定义 npm 脚本。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恭喜你迈出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将进入路由篇,带大家了解 Next.js v13 带来颠覆式更新的的 App Route 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多写 demo 测试哦!
- 初始篇 | Next.js CLI
- 路由篇 | App Router
- 路由篇 | 动态路由、路由组、平行路由和拦截路由
- 路由篇 | 路由处理程序和中间件
- 路由篇 | 国际化
- 数据获取篇 | 数据获取、缓存与重新验证
- 数据获取篇 | Server Actions 与表单
- 渲染篇 | 从 CSR、SSR、SSG、ISR 开始说起
- 渲染篇 | 服务端组件和客户端组件
- 渲染篇 | Streaming 和 Edge Runtime
- 缓存篇 | Caching
- 样式篇 | Tailwind CSS、CSS-in-JS 与 Sass
- 组件篇 | Images
- 组件篇 | Font
- 组件篇 | Link 和 Script
- 优化篇 | 懒加载
- 配置篇 | TypeScript 和 ESLint
- 配置篇 | 环境变量、路径别名与 src 目录
- 配置篇 | MDX
- 配置篇 | 草稿模式和内容安全策略
- 配置篇 | 路由段配置项
- 部署篇 | 静态导出
- Metadata 篇 | 基于配置
- Metadata 篇 | 基于文件
- API 篇 | next.config.js(上)
- API 篇 | next.config.js(下)
- API 篇 | 请求相关的常用函数与方法
- API 篇 | 常用函数与方法
- 实战篇 | React Notes | 项目介绍与创建
- 实战篇 | React Notes | 侧边栏笔记列表
- 实战篇 | React Notes | 笔记预览界面
- 实战篇 | React Notes | 笔记编辑界面
- 实战篇 | React Notes | 笔记搜索
- 实战篇 | React Notes | 国际化
- 实战篇 | React Notes | Auth
- 实战篇 | React Notes | 文件上传
- 实战篇 | React Notes | 部署(一)
- 实战篇 | React Notes | 部署(二)
- 实战篇 | 博客 | 项目创建
- 实战篇 | 博客 | 博客后台
- 实战篇 | 博客 | MDX
- 实战篇 | 博客 | Server Actions
- 实战篇 | 博客 | 渲染原理
- 实战篇 | App | 需求分析
- 实战篇 | App | 数据库设计
- 实战篇 | App | 项目创建
- 实战篇 | App | 移动端处理
- 实战篇 | App | 接口开发
- 实战篇 | App | 数据请求
- 实战篇 | App | 构建部署
- 源码篇 | 源码架构
- 源码篇 | 调试代码
- 源码篇 | 路由实现
- 源码篇 | 渲染原理
- 源码篇 | 手写 SSR
- 源码篇 | mini-next
- 源码篇 | mini-next
- 源码篇 | mini-next
- 源码篇 | mini-next
- 面试篇 | 常见面试题及解析
- 面试篇 | 常见面试题及解析
- 面试篇 | 常见面试题及解析
Next.js 开发指南 初始篇 | Next.js CLI的更多相关文章
- Three.js开发指南---使用构建three.js的基本组件(第二章)
.gui本章的主要内容 1 场景中使用哪些组件 2 几何图形和材质如何关联 3 正投影相机和透视相机的区别 一,Three所需要的基本元素 场景scene:一个容器,用来保存并跟踪所有我们想渲染的物体 ...
- Node.js开发指南中的例子(mysql版)
工作原因需要用到nodejs,于是找到了<node.js开发指南>这本书来看看,作者BYVoid 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高材生,年纪竟比我还小一两岁,中华地广物博真是人才辈出,佩服. 言归正 ...
- 学习Nodejs:《Node.js开发指南》微博项目express2迁移至express4过程中填的坑
<Node.js开发指南>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BYVoid/microblog好不容易找到的基础版教程,但书中是基于express2的,而现在用的是express ...
- 《Three js开发指南》 PDF
电子版仅供预览及学习交流使用,下载后请24小时内删除,支持正版,喜欢的请购买正版书籍:<Three js开发指南> pdf下载地址:链接: https://pan.baidu.com/s/ ...
- 《node.js开发指南》partial is not defined的解决方案
由于ejs的升级,<node.js开发指南>中使用的 partial 函数已经摒弃,使用foreach,include代替 原来的代码是: <%- partial('listitem ...
- 《node.js开发指南》读书笔记(一)
在开发时如果修改了js内容,不能通过刷新浏览器直接看到效果,必须通过重启nodejs程序才能看到,这样显然不利于开发调试,supervisor可以实现这个功能,监视对代码的改动,并自动重启nodejs ...
- 《Node.js开发指南》知识整理
Node.js简介 Node是一个可以让JavaScript运行在服务器端的平台,抛弃了传统平台依靠多线程来实现高并发的设计思路,而采用单线程.异步式I/O.事件驱动式的程序设计模型. 安装和配置No ...
- Node.js 开发指南
1.Node.js 简介 Node.js 其实就是借助谷歌的 V8 引擎,将桌面端的 js 带到了服务器端,它的出现我将其归结为两点: V8 引擎的出色: js 异步 io 与事件驱动给服务器带来极高 ...
- Node.js 开发指南-读书笔记
1. Node.js 使用了单 线程.非阻塞的事件编程模式 Node.js 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异步式 I/O 与事件驱动的架构设计.对于高并发的解决方 案,传统的架构是多线程模型,也就是为每个业务逻辑 ...
- Quartz.net官方开发指南系列篇
Quartz.NET是一个开源的作业调度框架,是OpenSymphony 的 Quartz API的.NET移植,它用C#写成,可用于winform和asp.net应用中.它提供了巨大的灵活性而不牺牲 ...
随机推荐
- C#学习笔记--复杂数据类型、函数和结构体
C#基础 复杂数据类型 特点:多个数据变量地一个集合体,可以自己命名 种类:枚举.数组和结构体 枚举:整型常量的集合 数组:任意变量类型的顺序存储的数据集合 结构体:任意变量类型的数据组合成的数据块 ...
- Oracle 高可用 阅读笔记
1 个人理解概述 1.1 Oracle dg Oracle Data Guard通过从主数据库传输redo data,然后将apply redo到备用数据库,自动维护每个备用数据库.DG分为3个 ...
- .NET高性能开发-位图索引(一)
首先来假设这样一个业务场景,大家对于飞机票应该不陌生,大家在购买机票时,首先是选择您期望的起抵城市和时间,然后选择舱等(公务舱.经济舱),点击查询以后就会出现航班列表,随意的点击一个航班,可以发现有非 ...
- client-go实战之七:准备一个工程管理后续实战的代码
欢迎访问我的GitHub 这里分类和汇总了欣宸的全部原创(含配套源码):https://github.com/zq2599/blog_demos 本篇概览 本文是<client-go实战> ...
- Spring Cloud OpenFeign系列:简介和使用
目录 一.简介 二.使用 1.创建父工程 2.创建order-service模块 3.创建order-client模块 三.效果 四.配置说明 1.超时配置 全局超时配置 局部超时配置 2.Gzip压 ...
- SpringBoot如何缓存方法返回值?
目录 Why? HowDo annotation MethodCache MethodCacheAspect controller SpringCache EnableCaching Cacheabl ...
- ElectronReactAdmin跨平台管理系统|electron27+react18后台模板EXE
基于electron27+react18+arco电脑端后台管理程序EXE实例ElectronRAdmin. electron27-react18-admin 基于跨平台技术Electron集成Vit ...
- JSON文件解析工具类(java)
JSON文本转JSONObject对象 当我们给前端返回样式的时候,需要处理json格式的前端样式,往往只需要改变局部数据.但是每次操作都要构造一个JSON对象,如果层级比较多的话,写法较为复杂,也不 ...
- Web服务器及Web应用服务器
1. 如果仅需要展示html页面,而不要其他功能,apache:(nginx也是类似功能:它本身仅提供html静态页面的功能,不能支持jsp.java servlet.asp等功能,但通过同其他应用服 ...
- [Python急救站课程]太阳花的绘制
太阳花的绘制 from turtle import * color('red', 'yellow') # 分别定义填充颜色 begin_fill() while True: forward(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