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24篇集合

1 介绍

AOF(Append Only File)持久化:以独立日志的方式存储了 Redis 服务器的顺序指令序列,并只记录对内存进行修改的指令。

当Redis服务发生雪崩等故障时,可以重启服务并重新执行AOF文件中的指令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也就是说,通过重放(replay),来重新建立 Redis 当前实例的内存数据结构。这种模式有没有很熟悉,可以联想到MySQL主从同步时的relay log。

相对于咱们上一篇介绍的《RDB内存快照提供持久化能力》定点快照的做法,AOF的主要作用是解决了数据持久化的实时性,目前已经是Redis持久化的主流方式。

2 AOF实现日志记录

2.1 开启AOF日志记录

1、 开启AOF日志记录:在redis.conf文件中,找到 APPEND ONLY MODE 设置

appendonly yes  # 默认不开启, 为 no

2、配置默认文件名:在redis.conf文件中设置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2.2 执行流程

流程如上图所示,我们解析如下:

2.2.1 将所有的写命令(set、hset)Append 到aof_buf缓冲区中

Redis 接收到 set keyName someValue 命令的时候,会先将数据写到内存,Redis 会按照如下格式写入 AOF 文件。

  1. *3:表示当前指令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 $ + 数字开头,后面是3部分的具体内容:指令、键、值。
  2. 数字:表示这部分的命令、键、值多占用的字节大小。比如 $3表示这部分包含 3 个字符,也就是 set 的长度。

我们看看一个典型的aof文件示例,为了清晰表示,下面的注释都是手动加的:

[root@localhost bin]#vim appendonly.aof
# 执行 set key value
*3
$3 # 这边代表set命令,长度为3
set
$9
user_name # 这边代表keyName,长度为9
$5
brand # 这边代表keyValue,长度为5 # 执行 mset key1 1 ,key2 2 ,key33 3
# aof日志如下:
*7 # 本批命令需要往下读7行非 $ 开始的命令
$4 #接着读取4个字节宽度,‘mset’长度为4,记为 $4
mset
$4 #接着读取4个字节宽度,‘key1’长度为4,记为 $4
key1
$1 #接着读取1个字节宽度,‘1’长度为1,记为 $1
1
$4
key2
$1
2
$5 #接着读取的字节宽度,‘$key33’长度为5,记为 $5
key33
$1
3

2.2.2 AOF缓冲区根据策略向硬盘做sync同步

AOF为什么把命令append到aof_buf中,然后再进行同步?

这是因为Redis使用单进程响应命令(参考笔者这篇《深刻理解高性能Redis的本质》),如果每次写AOF文件命令都直接持久化到硬盘,那么操作会是不是被间断,且性能完全取决于硬盘I/O负载。这个跟 MySQL 就没啥区别了。

先写入缓冲区aof_buf中,Redis可以提供多种缓冲区同步硬盘的策略,在性能、安全、数据可靠性方面做出平衡。

同步策略需关注以下几个配置:

1、 appendfsync 模式

appendfsync always  # 接受写命令后立即写入磁盘,强持久化但执行慢,不推荐
appendfsync everysec # 每秒写入磁盘一次, 性能和持久化方面做了折中, 推荐
appendfsync no # 依赖操作系统自身同步的配置和策略,性能较佳,但是没法保证实时和完全持久化

2、no-appendfsync-on-rewrite

在 AOF 重写期间是否禁用 fsync。这可以提高重写性能,但可能会增加数据丢失的风险。

# 默认值:no
# 可选值:yes 或 no
no-appendfsync-on-rewrite yes

2.2.3 AOF文件Rewrite实现压缩

随着AOF文件越来越大,需要定期对AOF文件进行重写,达到压缩减负的目的,避免AOF文件过大导致性能和数据可靠性问题。

重写后的AOF文件变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进程内已超时的数据不再写入:在重写过程中,Redis不会将已经超时的数据写入新的AOF文件,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数据记录。

2、删除无效命令:旧的AOF文件中可能包含无效的命令,如del key1hdel key2srem keysset a111等。重写过程会识别并删除这些无效命令,只保留最终数据的写入命令,从而减小了文件大小。

3、合并多条写命令:为了进一步优化AOF文件的大小,重写过程会将多条写命令合并为一个。例如,lpush list alpush list blpush list c可以合并为lpush list a b c。这种合并减少了命令的数量,进而减小了AOF文件的大小。

4、防止单条命令过大:对于某些操作类型(如list、set、hash、zset),为了防止单条命令过大造成客户端缓冲区溢出,重写过程会以64个元素为界拆分多条命令。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了命令的数量,但它确保了每条命令的大小都在可控范围内,有助于维持整体文件大小的合理性。

总之AOF重写降低了文件占用空间,同时提升加载性能,因为更小的AOF 文件可以更快地被Redis加载。

AOF重写关注以下配置:

1、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触发 AOF 重写的增长百分比。例如,如果当前 AOF 文件大小是 100MB,并且这个值设置为 100,那么当 AOF 文件增长到 200MB 时,说明增长了100%,Redis 会尝试重写 AOF。

# 默认值:`100`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2、auto-aof-rewrite-min-size

AOF 文件的最小大小,以便触发重写。即使 AOF 文件的增长百分比超过了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设置的值,但如果文件大小小于这个值,Redis 也不会触发重写。

# 默认值:`64mb`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2.2.4 故障重启时的数据恢复

当Redis服务器重启时,可以加载AOF文件进行数据恢复。

流程如下:

  1. 当AOF和RDB文件同时存在时,优先加载AOF
  2. 若关闭了AOF(apendonly no),则加载RDB文件
  3. 加载AOF/RDB成功之后,redis重启成功。如果无相关的持久化,则直接启动成功。
  4. 如果AOF/RDB 数据恢复存在错误,则启动失败,并打印输出错误信息

2.3 RDB和AOF的比较和混合持久化

咱们上一篇介绍了《RDB内存快照提供持久化能力》定点快照的用户,那RDB跟AOF究竟孰优孰虑?

现实情况下,无论使用RDB或者AOF都差点意思。使用 rdb 来恢复内存状态,势必会丢失一部分数据。使用 AOF 日志重放,重放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 Redis 实例很大的情况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Redis 4.0 解决了这个问题,才用了一个新的持久化模式——混合持久化,该 混合模式 默认是关闭状态的。

将 RDB 文件的内容和 rdb快照时间点之后的增量的 AOF 日志文件存在一起。这时候 AOF 日志不需要再是全量的日志,而是最近一次快照时间点之后到当下发生的增量 AOF 日志,通常这部分 AOF 日志很小。

所以执行有如下顺序:

  • 查找rdb内容,如果存在先加载 rdb内容再 重放剩余的 aof。
  • 没有rdb内容,直接以aof格式重放整个文件。

    这样快照就不用频繁的执行,同时由于 AOF 只需要记录最近一次快照之后的数据,不需要记录所有的操作,避免了出现单次重放文件过大的问题。

开启混合持久化模式:

aof-use-rdb-preamble yes

这个设置告诉Redis在AOF重写时使用混合持久化模式。当这个选项设置为yes时,重写后的AOF文件将包含RDB格式的数据前缀和AOF格式的增量修改操作。

总结

  • RDB提供了快照模式,记录某个时间的Redis内存状态。RDB设计了 bgsave 和写时复制,尽可能避免执行快照期间对读写指令的影响,但是频繁快照会给磁盘带来压力以及 fork 阻塞主线程。需把握频率。
  • AOF 日志存储了 Redis 服务的顺序指令序列,通过重放(replay)指令来写入日志文件,并通过写回策略来避免高频读写给Redis带来压力。
  • RDB快照的照片时间间隔,必然会带来数据缺失,如果允许分钟级别的数据丢失,可以只使用 RDB。
  • 如果只用 AOF,写回策略优先使用 everysec 的配置选项,因为它在可靠性和性能之间取了一个平衡。
  • 数据不能丢失时,内存快照和 AOF 的混合使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Redis稳定性之战:AOF日志支撑数据持久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八十六:redis之RDB和AOF两种数据持久化机制

    详见:http://redisdoc.com/persistence/index.html redis.conf RDB机制 改为5秒内1次 文件已生成 关闭RDB,注释掉3个save,重启redis ...

  2. redis RDB快照和AOF日志持久化配置

    Redis持久化配置 Redis的持久化有2种方式   1快照  2是日志 Rdb快照的配置选项: save 900 1      // 900内,有1条写入,则产生快照 save 300 1000 ...

  3. Redis设计与实现2.2:数据持久化

    数据持久化 这是<Redis设计与实现>系列的文章,系列导航:Redis设计与实现笔记 RDB持久化 RDB 持久化功能所生成的 RDB 文件是一个经过压缩的二进制文件,通过该文件可以还原 ...

  4. Redis之RDB与AOF 笔记

    AOF定义:以日志的形式记录每个操作,将Redis执行过的所有指令全部记录下来(读操作不记录),只许追加文件但不可以修改文件,Redis启动时会读取AOF配置文件重构数据 换句话说,就是Redis重启 ...

  5. Redis之RDB与AOF

    AOF定义:以日志的形式记录每个操作,将Redis执行过的所有指令全部记录下来(读操作不记录),只许追加文件但不可以修改文件,Redis启动时会读取AOF配置文件重构数据 换句话说,就是Redis重启 ...

  6. Redis基础—了解Redis是如何做数据持久化的

    之前的文章介绍了Redis的简单数据结构的相关使用和底层原理,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一下Redis应该如何保证高可用. 数据持久化 我们知道虽然单机的Redis虽然性能十分的出色, 单机能够扛住10w的Q ...

  7. redis启动加载过程、数据持久化

    背景 公司一年的部分业务数据放在redis服务器上,但数据量比较大,单纯的string类型数据一年就将近32G,而且是经过压缩后的. 所以我在想能否通过获取string数据的时间改为保存list数据类 ...

  8. 【Azure Redis 缓存】Windows和Linux系统本地安装Redis, 加载dump.rdb中数据以及通过AOF日志文件追加数据

    任务描述 本次集中介绍使用Windows和Linux()搭建本地Redis服务器的步骤,从备份的RDB文件中加载数据,以及如何生成AOF文件和通过AOF文件想已经运行的Redis追加数据. 操作步骤 ...

  9. Redis 中的数据持久化策略(AOF)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的是 Redis 的一种基于内存快照的持久化存储策略 RDB,本质上他就是让 redis fork 出一个子进程遍历我们所有数据库中的字典,进行磁盘文件的写入. 但其实这种方式是有缺 ...

  10. Redis的持久化的两种方式drbd以及aof日志方式

    redis的持久化配置: 主要包括两种方式:1.快照  2 日志 来看一下redis的rdb的配置选项和它的工作原理: save 900 1 // 表示的是900s内,有1条写入,则产生快照 save ...

随机推荐

  1. 【五】gym搭建自己的环境之寻宝游戏,详细定义自己myenv.py文件以及算法实现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一]gym环境安装以及安装遇到的错误解决 [二]gym初次入门一学就会-简明教程 [三]gym简单画图 [四]gym搭建自己的环境,全网最详细版本,3分钟你就学会了! [五] ...

  2. 2.6 CE修改器:代码注入功能

    从本关开始,各位会初步接触到CE的反汇编功能,这也是CE最强大的功能之一.在第6关的时候我们说到指针的找法,用基址定位动态地址.但这一关不用指针也可以进行修改,即使对方是动态地址,且功能更加强大.代码 ...

  3. Linux的用户和权限 [补档-2023-07-07]

    Linux用户和权限 3-1. su用户切换命令 exit用户退出命令 ​ 用户切换命令的语法: ​ su [-] [用户名] ​ 其中: ​ - 可选,表示是否在切换用户后加载环境变量,建议带上. ...

  4. .net 工具箱不可用/怎样初始化vs环境 解决方案

    在开始菜单里面执行的.开始菜单->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Visual Studio Tools->Visual Studio 2005 命令提示 ...

  5. 使用Visual studio code 进行.NET 开发

    Visual studio code 作为一款强大的编辑器,相信很多开发者都用过.vs code 的强大源自开源生态丰富,编辑器本身简单,但是加上各式的插件,就变得无比牛逼,基本可以替代现有的大部分工 ...

  6. SecureCRT终端显示中文乱码问题的解决方案

    错误描述:在windows10下通过SecureCRT远程连接Linux终端时,如果Linux里面存放有带有中文的文件或文件名,那么SecureCRT终端就会显示乱码. 错误记录:如下图所示,在我的文 ...

  7. 20.1 DLL模块的显式加载和符号链接--《Windows核心编程》

    一.显式加载DLL模块使用函数 LoadLibrary/LoadLibraryEx HINSTANCE LoadLibrary(PCTSTR pSzDLLPathName); HINSTANCE Lo ...

  8. ListView改变行高的技巧

    改变 ListView 的行高 (Line Height) (cjc,2009.6.2) 改变 ListView 的行高 (Line Height) (cjc,2009.6.2) ListView在R ...

  9. Java-生成字符串的MD5值

    方法一:public static String getMd5(String str) { MessageDigest md5 = null; try { md5 = MessageDigest.ge ...

  10. 移位寄存器的设计(VHDL)及testbench的编写

    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常用的存储元件,此处由D触发器构成,如下图所示. 当时钟边沿到来时,存储在移位寄存器的数据朝一个方向移动一个BIT位. 移位寄存器的功能主要为:串并转换,并串转换和同步延迟. vhd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