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RRCF是亚马逊提出的一个流式异常检测算法,是对孤立森林的改进,可对时序或非时序数据进行异常检测。本文是我从事AIOps研发工作时所做的基于RRCF的时序异常检测方案。

1.      数据格式

将时间序列以滑动窗口的形式转换为d维空间点。例如对于时间序列[1,2,3,4,5,6,7,8],d=5,那么可以将该时间序列转换为4个空间点[(1,2,3,4,5),(2,3,4,5,6),(3,4,5,6,7),(4,5,6,7,8)]。RCF以这样的高维空间点进行建模和检测。

2.      参数

点的维度d;

森林里树的数量tree_num;

单棵树的大小tree_size,即一棵树中包含多少点;

异常阈值thresh,即根据RCF异常得分判定是否异常的阈值。

3.      RCF原理

3.1树的构建

输入:数据集S,数据的维度d。

输出:一个包含branch和leaf的树。

  1. 计算每个维度上的跨度:
  2. 维度选择:按照的概率随机选择一个维度q.
  3. 切分点选择:对维度q,按照均匀概率分布,随机选择该维度的一个切分点.
  4. 维度q和对应切分点p构成一个branch.该branch将数据集S切分为两个子节点:
  5. 若或者集合中只有一个点,则将该子节点标记为这棵树的叶子节点(leaf)。
  6. 若或者集合中的点的数量大于1,则重复迭代1~5步骤。直到所有的点都变为叶子节点(leaf)。

3.2点的删除和插入

可以证明(论文引理4、6):

1、点的删除:将点p从由S构成的树T中删除,得到的树T’和直接从点集S-{p}构建的树T’’的概率分布是一致的。

2、点的插入:将点p插入到由S构成的树T中,得到的树T’和直接从点集S∪{p}构建的树T’’的概率分布是一致的。

这两个引理意味着,要计算点的加入和删除带来的树的复杂度的变化,只需要将点插入到原有的树中,或从原有的树中删除,而不需要使用新的点集重新构建树。这是RCF算法可用于流式检测的理论依据。

3.3异常得分codisp的计算

树的表示:树的每一个叶子节点都可以使用一个bit向量进行表示,如(0,0,1,0),0代表是父节点的左孩子,1代表是父节点的右孩子,同时向量的长度(即比特数)也就是该叶子节点在树中的深度。因此,一棵树可由所有叶子节点的bit向量来刻画。

树的复杂度:将树T的复杂度|M(T)|定义为,描述一棵树所需要的bit数。因此树的复杂度也等于所有叶子节点在树中的深度的和。

点的displacement:将一个叶子节点从树中删除,将导致树的结构发生改变,也会导致树的复杂度发生改变。将一个点删除后,树的复杂度的变化量(减少量)定义为该点的displacement。点的displacement表征了一个点的异常程度,displacement越大,该点越可能是异常。

点的co-displacement:displacement是计算删除一个点后树的复杂度的变化量,假如被删除的点是异常点,但如果树中还存和被删除点十分靠近的点,那么删除这个异常点将不会导致树的结构发生大的变化,因此其displacement就不会很大,因此很可能会把这个点误判为非异常点。这种现象在异常检测领域被称为masking。为解决masking问题,使用co-displacement作为点的异常评分。

在计算co-disp时,除了删除待检测目标点,还要考虑删除与目标点比较接近的点集,然后计算树的复杂度的变化量。

具体做法为(证明见引理2):

从待检测的叶子节点出发,沿着叶子节点到根节点的路径,分别尝试删除该叶子节点、该叶节点的父、祖父、曾祖父……节点,每删除一个节点(也就是一个点集),计算模型复杂度的变化量。该叶子节点的co-disp定义为所有变化量的最大值。

异常检测:检测时,将待检测点插入到森林中的每一棵树中,计算所有树对该点的异常评分co-disp,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异常得分。

4.      异常检测过程

4.1热启动

4.1.1模型训练
  1. 将时间序列转化为空间点集S,且应保证|S|>=tree_num*tree_size;
  2. 如果|S|>tree_num*tree_size,对S进行下采样至 |S|=tree_num*tree_size;
  3. 对S进行分区,将其分为tree_num份,每份包含tree_size个点;
  4. 使用S的每一个分区构建一棵树,所有的树构成一个森林。
  5. 接收一个新点;
  6. 对该点是否异常进行判定:
4.1.2异常检测过程

i.            将新点插入到每一棵树中,并计算每一棵树对该点的异常评分co-disp;

ii.            计算所有树的异常评分的均值作为该点的异常得分;

iii.            异常得分与异常阈值比较,进行异常判定;

iv.            将新点从每棵树中删除;

  1. 将新点更新到模型中:

i.            随机选择一棵树;

ii.            将该树中最旧的点删除;

iii.            将新点插入该树;

4.2冷启动

也可以冷启动的方式运行,不事先训练模型,直接启动检测,为每个序列初始化一个模型(由若干空树构成的森林),随着数据的流入,树不断增长,直到达到设定的tree_size后,模型的大小不再改变,但仍然持续更新。这种工作方式可由引理6作支撑。过程类似:

a)       首先初始化tree_num棵空树;

b)      接收一个新点;

c)       对该点是否异常进行判定:

i.            将新点插入到每一棵树中,并计算每一棵树对该点的异常评分co-disp;

ii.            计算所有树的异常评分的均值作为该点的异常得分;

iii.            异常得分与异常阈值比较,进行异常判定;

iv.            将新点从每棵树中删除;

d)      将新点更新到模型中:

i.            随机选择一棵树;

ii.            如果树的大小已达到tree_size,则将该树中最旧的点删除,否则跳过;

iii.            将新点插入该树;

基于RRCF(robust random cut forest)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流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异常检测算法Robust Random Cut Forest(RRCF)关键定理引理证明

    摘要:RRCF是亚马逊发表的一篇异常检测算法,是对周志华孤立森林的改进.但是相比孤立森林,具有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文章的理论论证相对较为晦涩,且没给出详细的证明过程.本文不对该算法进行详尽的描述,仅对 ...

  2. 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S-H-ESD

    1. 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 Grubbs' Test Grubbs' Test为一种假设检验的方法,常被用来检验服从正太分布的单变量数据集(univariate data set)\(Y\) 中的单个异 ...

  3.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E)利用重建概率的异常检测

    本文为博主翻译自:Jinwon的Variational Autoencoder based Anomaly Detection using Reconstruction Probability,如侵立 ...

  4. AIOps探索:基于VAE模型的周期性KPI异常检测方法——VAE异常检测

    AIOps探索:基于VAE模型的周期性KPI异常检测方法 from:jinjinlin.com   作者:林锦进 前言 在智能运维领域中,由于缺少异常样本,有监督方法的使用场景受限.因此,如何利用无监 ...

  5. 异常检测-基于孤立森林算法Isolation-based Anomaly Detection-1-论文学习

    论文http://202.119.32.195/cache/10/03/cs.nju.edu.cn/da2d9bef3c4fd7d2d8c33947231d9708/tkdd11.pdf 1. INT ...

  6. 异常检测算法--Isolation Forest

    南大周志华老师在2010年提出一个异常检测算法Isolation Forest,在工业界很实用,算法效果好,时间效率高,能有效处理高维数据和海量数据,这里对这个算法进行简要总结. iTree 提到森林 ...

  7. 异常检测算法:Isolation Forest

    iForest (Isolation Forest)是由Liu et al. [1] 提出来的基于二叉树的ensemble异常检测算法,具有效果好.训练快(线性复杂度)等特点. 1. 前言 iFore ...

  8. 基于PySpark的网络服务异常检测系统 (四) Mysql与SparkSQL对接同步数据 kmeans算法计算预测异常

    基于Django Restframework和Spark的异常检测系统,数据库为MySQL.Redis, 消息队列为Celery,分析服务为Spark SQL和Spark Mllib,使用kmeans ...

  9. 基于PySpark的网络服务异常检测系统 阶段总结(二)

    在上篇博文中介绍了网络服务异常检测的大概,本篇将详细介绍SVDD和Isolation Forest这两种算法 1. SVDD算法 SVDD的英文全称是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 ...

随机推荐

  1. 双向链表及有关操作(C语言)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 含头节点双向链表定义及有关操作 */ //操作函数用到的状态码 #define TRU ...

  2. Java 树结构实际应用 一(堆排序2秒排完800w数据)

    堆排序 1 堆排序基本介绍 1) 堆排序是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而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堆排序是一种选择排序,它的最坏,最好,平均时间复 杂度均为 O(nlogn),它也是不稳定排序. 2) 堆是具有以下性 ...

  3. BuaacodingT651 我知道你不知道圣诞节做什么 题解(逻辑)

    题目链接 我知道你不知道圣诞节做什么 解题思路 第一句话:x,y不都为质数. 第二句话:对于xy=t,存在唯一一种x+y使得x,y不都为质数. 第三句话:对于x+y=s,存在唯一一种t=xy使得对于任 ...

  4. Python基础学习【day2】

    运算符 运算符有哪些? 加            + 减            - 乘            * 除            / 幂            ** 取余        % ...

  5. ARFoundation - 实现物体旋转, 平移,缩放

    ARFoundation - 实现物体旋转, 平移,缩放 本文目的是为了确定在移动端怎样通过单指滑动实现物体的旋转,双指实现平移和缩放. 前提知识: ARFoundation - touch poin ...

  6. UML和设计模式原则总结

    UML总结: uml就是统一建模语言,包括语义概念 标记符号和指南 具有静态 动态 环境上的和组织性的部分 .它不是编程语言.uml预览它涉及的主要领域有结构性(静态视图,用例视图,构件图,实现视图, ...

  7. 微信二维码引擎OpenCV开源研究

    <微信二维码引擎OpenCV开源研究> 一.编译和Test测试        opencv_wechat_qrcode的编译需要同时下载opencv(https://github.com/ ...

  8. java例题_35 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交换位置

    1 /*35 [程序 35 最大最小交换] 2 题目:输入数组,最大的与第一个元素交换,最小的与最后一个元素交换,输出数组. 3 */ 4 5 /*分析 6 * 1.先初始化一个数组,然后从键盘获得值 ...

  9. IT培训有哪些坑(二)?

    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一下IT培训都有哪些坑?有哪些不靠谱? 做招转的不靠谱.什么是招转?就是招聘转招生,名义上说的是招聘,但实际上做的就是招生.有很多大学刚毕业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他们大学毕业之后, ...

  10. Windows安装完ADFS后卸载ADFS清除ADFS数据库

    ADFS卸载后不会卸载掉之前ADFS配置后留下来的数据库,所以如果有必要去删掉这个数据库的话需要找到对应的路径去将数据库删除掉. 具体路径为C:/windows/wid/data/adfsartif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