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持久化RDB与AOF
redis 持久化
Redis是一种内存型数据库,一旦服务器进程退出,数据库的数据就会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edis提供了两种持久化的方案,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磁盘中,避免数据的丢失。
RDB 持久化
redis提供了RDB持久化的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将redis在内存中的的状态保存到硬盘中,它可以手动执行。
也可以再redis.conf中配置,定期执行。
RDB持久化产生的RDB文件是一个经过压缩的二进制文件,这个文件被保存在硬盘中,redis可以通过这个文件还原数据库当时的状态。
RDB(持久化)
内存数据保存到磁盘
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生成数据集的时间点快照(point-in-time snapshot)
优点:速度快,适合做备份,主从复制就是基于RDB持久化功能实现
rdb通过再redis中使用save命令触发 rdb rdb配置参数: dir /data/6379/
dbfilename dbmp.rdb 每过900秒 有1个操作就进行持久化 save 900秒 1个修改类的操作
save 300秒 10个操作
save 60秒 10000个操作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实验
1. 启动redis服务端,准备配置文件
redis.conf 写入(也可以在新建个文件--s15redis.conf写入)
port 6379
daemonize yes #后台运行
logfile /data/6379/redis.log # 日志文件存放的绝对路径
dir /data/6379 # redis的数据文件放的地方
dbfilename s15.rdb # 开启rdb功能,s15是自己定义
save 900 1 #rdb机制 每900秒 有1个修>改记录
save 300 10 #每300秒 10个修改
记录
save 60 10000 #每60秒内 10000修>改记录
2. 启动redis,测试RDB功能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redis-server redis.conf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redis-cli
127.0.0.1:6379> ping
PONG
127.0.0.1:6379> keys *
(empty list or set)
127.0.0.1:6379> set name "tom"
OK
127.0.0.1:6379> save # 通过是 save 触发持久化,使数据写入RDB文件
OK
127.0.0.1:6379>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ps -ef | grep redis
root 4457 1 0 19:13 ? 00:00:00 redis-server *:6379
root 4464 3349 0 19:14 pts/0 00:00:00 grep --color=auto redis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kill 4457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redis-server redis.conf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redis-cli
127.0.0.1:6379> keys *
1) "name"
2) "age"
127.0.0.1:6379>
AOF 持久化
AOF(append-only log file)
记录服务器执行的所有变更操作命令(例如set del等),并在服务器启动时,通过重新执行这些命令来还原数据集
AOF 文件中的命令全部以redis协议的格式保存,新命令追加到文件末尾。
优点:最大程序保证数据不丢
缺点:日志记录非常大
redis-client 写入数据 -> redis-server 同步命令 -> AOF文件
配置参数
AOF持久化配置,两条参数 appendonly yes
appendfsync always 总是修改类的操作
everysec 每秒做一次持久化
no 依赖于系统自带的缓存大小机制
实验
1. 准备 aof 配置文件
# redis.conf
daemonize yes
port 6379
logfile /data/6379/redis.log
dir /data/6379
dbfilename dbmp.rdb
requirepass redhat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appendonly yes
appendfsync everysec
2. 启动redis服务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redis-server redis.conf
3. 登录 redis-cli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redis-cli
4. 设置 keys * ,关闭redis,检查数据是否持久化 (同 RDB)
总结
rdb:基于快照的持久化,速度更快,一般用作备份,主从复制也是依赖于rdb持久化功能
aof:以追加的方式记录redis操作日志的文件。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redis数据安全,类似于mysql的binlog
redis不重启,切换RDB备份到AOF备份
注意 : 确保redis的版本在 2.2 以上.本文在redis4.0中,通过 config set 命令,从而达到目的.
实验
1. redis.conf 服务端的配置文件
注明: 这是在 RDB持久化模式下
daemonize yes
port 6379
logfile /data/6379/redis.log
dir /data/6379
dbfilename dbmp.rdb
save 900 1 #rdb机制 每900秒 有1个修改记录
save 300 10 #每300秒 10个修改记录
save 60 10000 #每60秒内 10000修改记录
2. 启动redis服务端
[root@localhost redis-4.0.10]#redis-server redis.conf
3. 登录 redis-cli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redis-cli
4. 通过命令,激活AOF持久化
127.0.0.1:6379> CONFIG set appendonly yes #用命令激活aof持久化(临时生效,注意写入到配置文件)
OK
127.0.0.1:6379>
127.0.0.1:6379>
127.0.0.1:6379> CONFIG SET save "" #关闭rdb持久化
5. 将AOF操作,写入配置文件中,永久生效
[root@localhost redis-4.0.10]#vim redis.conf :
port 6379
daemonize yes
logfile /data/6379/redis.log
dir /data/6379
#dbfilename s15.rdb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appendonly yes
appendfsync everysec
6. 测试AOF数据持久化,杀死redis进程,重新启动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vim redis.conf #写入AOF操作到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redis-cli
127.0.0.1:6379> keys*
(error) ERR unknown command 'keys*'
127.0.0.1:6379> keys *
1) "age"
2) "name"
127.0.0.1:6379> set addr jjjj
OK
127.0.0.1:6379> keys *
1) "age"
2) "addr"
3) "name"
127.0.0.1:6379>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ps -ef | grep redis
root 4622 1 0 20:01 ? 00:00:02 redis-server *:6379
root 4684 3349 0 20:19 pts/0 00:00:00 grep --color=auto redis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kill 4622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redis-server redis.conf
[root@localhost redis-4.0.10]# redis-cli
127.0.0.1:6379> keys *
1) "addr"
2) "name"
3) "age"
127.0.0.1:6379>
现在,所有的数据就都保存到了AOF文件中.
我们可以坚持RDB或者AOF文件
[root@localhost ~]# cd /data
[root@localhost data]# ls
6379 AllMysql.dump
[root@localhost data]# ls 6379
appendonly.aof redis.log s15.rdb # 有s15.rdb 说明是有RDB备份
# 有appendonly.aof 说明是有 AOF备份
redis的持久化RDB与AOF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dis(五)--- Redis的持久化RDB与AOF
一.Redis数据库 我们都知道Redis是基于内存的数据库,数据是以key-value键值对的方式存储的,那么key-value键值对是随意放在内存中的么,其实Redis的服务会创建很多的数据库空间 ...
- redis之持久化RDB与AOF
redis数据持久化 Redis是一种内存型数据库,一旦服务器进程退出,数据库的数据就会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edis提供了两种持久化的方案,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磁盘中,避免数据的丢失. RDB持 ...
- Redis的持久化——RDB和AOF
推荐阅读 Redis 持久化之RDB和AOF --来自ITDragon龙 Redis Persistence --来自Redis官网文档
- redis的持久化 rdb和aof
1.rdb(Redis DataBase) 当满足条件时,redis单独会fork(创建)一个新的线程,会先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中,待持久化过程都结束了,再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已经持久化 ...
- Redis之持久化(RDB AOF)
Redis 提供了 RDB 和 AOF 两种持久化方案: RDB:生成指定时间间隔内的 Redis 内存中数据快照,是一个二进制文件 dumpr.rdb AOF:记录 Redis 除了查询以外的所有写 ...
- 配置方案:Redis持久化RDB和AOF
Redis持久化方案 Redis是内存数据库,数据都是存储在内存中,为了避免进程退出导致数据的永久丢失,需要定期将Redis中的数据以某种形式(数据或命令)从内存保存到硬盘.当下次Redis重启时,利 ...
- Redis之数据持久化RDB与AOF
Redis之数据持久化RDB与AOF https://www.cnblogs.com/zackku/p/10087701.html 大家都知道,Redis之所以性能好,读写快,是因为Redis是一个内 ...
- redis的持久化(RDB&AOF的区别)
RDB 是什么? 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 也就是行话讲的Snapshot快照,它恢复时是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里. Redis会单独创建(fork)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会 ...
- Linux - redis持久化RDB与AOF
目录 Linux - redis持久化RDB与AOF RDB持久化 redis持久化之AOF redis不重启,切换RDB备份到AOF备份 确保redis版本在2.2以上 实验环境准备 备份这个rdb ...
随机推荐
- Python模拟浏览器上传文件脚本(Multipart/form-data格式)
http协议本身的原始方法不支持multipart/form-data请求,这个请求由原始方法演变而来的. multipart/form-data的基础方法是post,也就是说是由post方法来组合实 ...
- overlay和overlay2的区别
docker作为一个容器平台,它有一套自己的存储系统.它支持的driver有overlay,overlay2, aufs等等. 这篇文章主要分析overlay和overlay2的区别. overlay ...
- selenium用java找到表格某一行某一列中含有特定文字的某个元素
html部分代码如下: <tbody> <tr class="odd"> <td>1609</td> <td>-YOUK ...
- mysql if()一个奇怪的问题
看起来一切正常......... 但是当使用不等于时 SELECT IF(1!=NULL,1,2) 居然返回2 SELECT IF(1!=NULL,1,2) >2 -- ------------ ...
- vector(可变数组) 用于UDP通信
头文件: #include<vector.h> 然后,声明并初始化vctor数组. vector<char> str(len); 其中len可以是变量或者常量.(其实用常量就 ...
- jenkins 构建一个前端web项目
Jenkins发布web前端代码 “系统管理”“管理插件”“已安装” 检查是否有“Git plugin”和“Publish Over SSH”两个插件,如果没有,则需点击“可选插件”,找到它并安装 ...
- 一篇文章说完Java的垃圾回收过程
想要了解java的垃圾回收过程首先要理解java堆的内存模型,简单表示如下: 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出,java的堆内存可以简单的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在新生代中有分为三个区域,1个Eden区和2个S ...
- Android · 获取网络图片
import java.io.ByteArray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j ...
- C#中回调函数的使用方法和区别
归纳来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委托型回调,另一种是接口型回调 委托型回调 委托型回调包括纯委托型和事件型,他们的实现方式是通过公开成员注入的方式,其中纯委托型还可以用构造函数注入.方法注入的方式 接口型回 ...
- c语言中结构体指针
1.指向结构体的指针变量: C 语言中->是一个总体,它是用于指向结构体,如果我们在程序中定义了一个结构体,然后声明一个指针变量指向这个结构体.那么我们要用指针取出结构体中的数据.就要用到指向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