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掌握递归

110.平衡二叉树

题目链接:110.平衡二叉树

给定一个二叉树,判断它是否是高度平衡的二叉树。

本题中,一棵高度平衡二叉树定义为:

一个二叉树_每个节点_ 的左右两个子树的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 1 。

总体思路

leetcode中强调的深度和高度很明显是按照节点来计算的,如图:



关于根节点的深度究竟是1 还是 0,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样的标准,leetcode的题目中都是以节点为一度,即根节点深度是1。但维基百科上定义用边为一度,即根节点的深度是0,我们暂时以leetcode为准(毕竟要在这上面刷题)。

因为求深度可以从上到下去查 所以需要前序遍历(中左右),而高度只能从下到上去查,所以只能后序遍历(左右中)

有的同学一定疑惑,为什么104.二叉树的最大深度中求的是二叉树的最大深度,也用的是后序遍历。

那是因为代码的逻辑其实是求的根节点的高度,而根节点的高度就是这棵树的最大深度,所以才可以使用后序遍历。

递归法

递归三部曲

  • 明确所需参数和返回值
  • 明确终止条件
  • 明确单层递归的逻辑

    代码实现:
int leftHeight = getHeight(node->left); // 左
if (leftHeight == -1) return -1;
int rightHeight = getHeight(node->right); // 右
if (rightHeight == -1) return -1; int result;
if (abs(leftHeight - rightHeight) > 1) { // 中
result = -1;
} else {
result = 1 + max(leftHeight, rightHeight); // 以当前节点为根节点的树的最大高度
} return result;

代码精简后为:

int leftHeight = getHeight(node->left);
if (leftHeight == -1) return -1;
int rightHeight = getHeight(node->right);
if (rightHeight == -1) return -1;
return abs(leftHeight - rightHeight) > 1 ? -1 : 1 + max(leftHeight, rightHeight);

总体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 返回以该节点为根节点的二叉树的高度,如果不是平衡二叉树了则返回-1
int getHeight(TreeNode* node) {
if (node == NULL) {
return 0;
}
int leftHeight = getHeight(node->left);
if (leftHeight == -1) return -1;
int rightHeight = getHeight(node->right);
if (rightHeight == -1) return -1;
return abs(leftHeight - rightHeight) > 1 ? -1 : 1 + max(leftHeight, rightHeight);
}
bool isBalanced(TreeNode* root) {
return getHeight(root) == -1 ? false : true;
}
};

257. 二叉树的所有路径

题目链接:257. 二叉树的所有路径

给定一个二叉树,返回所有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

说明: 叶子节点是指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总体思路

这道题目要求从根节点到叶子的路径,所以需要前序遍历,这样才方便让父节点指向孩子节点,找到对应的路径。

在这道题目中将第一次涉及到回溯,因为我们要把路径记录下来,需要回溯来回退一个路径再进入另一个路径。

前序遍历以及回溯的过程如图:

  • 明确所需参数和返回值

    传入根节点,记录每一条路径的path,和存放结果集的result,这里递归不需要返回值,代码如下:
void traversal(TreeNode* cur, vector<int>& path, vector<string>& result)
  • 明确终止条件

    因为本题要找到叶子节点,就开始结束的处理逻辑了(把路径放进result里)。

    那么什么时候算是找到了叶子节点? 是当 cur不为空,其左右孩子都为空的时候,就找到叶子节点。
if (cur->left == NULL && cur->right == NULL) {
终止处理逻辑
}

为什么没有判断cur是否为空呢,因为下面的逻辑可以控制空节点不入循环。

再来看一下终止处理的逻辑。

这里使用vector 结构path来记录路径,所以要把vector 结构的path转为string格式,再把这个string 放进 result里。

那么为什么使用了vector 结构来记录路径呢? 因为在下面处理单层递归逻辑的时候,要做回溯,使用vector方便来做回溯。

可能有的同学问了,我看有些人的代码也没有回溯啊。

其实是有回溯的,只不过隐藏在函数调用时的参数赋值里.

if (cur->left == NULL && cur->right == NULL) { // 遇到叶子节点
string sPath;
for (int i = 0; i < path.size() - 1; i++) { // 将path里记录的路径转为string格式
sPath += to_string(path[i]);
sPath += "->";
}
sPath += to_string(path[path.size() - 1]); // 记录最后一个节点(叶子节点)
result.push_back(sPath); // 收集一个路径
return;
}
  • 明确单层递归的逻辑

    因为是前序遍历,需要先处理中间节点,中间节点就是我们要记录路径上的节点,先放进path中。

    path.push_back(cur->val);

    然后是递归和回溯的过程,上面说过没有判断cur是否为空,那么在这里递归的时候,如果为空就不进行下一层递归了。

    所以递归前要加上判断语句,下面要递归的节点是否为空,如下
if (cur->left) {
traversal(cur->left, path, result);
}
if (cur->right) {
traversal(cur->right, path, result);
}

回溯和递归是一一对应的,有一个递归,就要有一个回溯,这么写的话相当于把递归和回溯拆开了, 一个在花括号里,一个在花括号外。

所以回溯要和递归永远在一起,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在花括号里,而我在花括号外!

那么代码应该这么写:

if (cur->left) {
traversal(cur->left, path, result);
path.pop_back(); // 回溯
}
if (cur->right) {
traversal(cur->right, path, result);
path.pop_back(); // 回溯
}

整体代码:

// 版本一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void traversal(TreeNode* cur, vector<int>& path, vector<string>& result) {
path.push_back(cur->val); // 中,中为什么写在这里,因为最后一个节点也要加入到path中
// 这才到了叶子节点
if (cur->left == NULL && cur->right == NULL) {
string sPath;
for (int i = 0; i < path.size() - 1; i++) {
sPath += to_string(path[i]);
sPath += "->";
}
sPath += to_string(path[path.size() - 1]);
result.push_back(sPath);
return;
}
if (cur->left) { // 左
traversal(cur->left, path, result);
path.pop_back(); // 回溯
}
if (cur->right) { // 右
traversal(cur->right, path, result);
path.pop_back(); // 回溯
}
} public:
vector<string> binaryTreePaths(TreeNode* root) {
vector<string> result;
vector<int> path;
if (root == NULL) return result;
traversal(root, path, result);
return result;
}
};

404.左叶子之和

题目链接:404.左叶子之和

给定二叉树的根节点 root ,返回所有左叶子之和。

总体思路

左叶子:



那么判断当前节点是不是左叶子是无法判断的,必须要通过节点的父节点来判断其左孩子是不是左叶子。

如果该节点的左节点不为空,该节点的左节点的左节点为空,该节点的左节点的右节点为空,则找到了一个左叶子,判断代码如下:

if (node->left != NULL && node->left->left == NULL && node->left->right == NULL) {
左叶子节点处理逻辑
}

递归法求解

递归三部曲:

  1. 确定递归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

    判断一个树的左叶子节点之和,那么一定要传入树的根节点,递归函数的返回值为数值之和,所以为int

    使用题目中给出的函数就可以了。
  2. 确定终止条件

    如果遍历到空节点,那么左叶子值一定是0
if (root == NULL) return 0;

注意,只有当前遍历的节点是父节点,才能判断其子节点是不是左叶子。 所以如果当前遍历的节点是叶子节点,那其左叶子也必定是0,那么终止条件为:

if (root == NULL) return 0;
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NULL) return 0; //其实这个也可以不写,如果不写不影响结果,但就会让递归多进行了一层。
  1. 确定单层递归的逻辑

当遇到左叶子节点的时候,记录数值,然后通过递归求取左子树左叶子之和,和 右子树左叶子之和,相加便是整个树的左叶子之和。

代码如下:

int leftValue = sumOfLeftLeaves(root->left);    // 左
if (root->left && !root->left->left && !root->left->right) {
leftValue = root->left->val;
}
int rightValue = sumOfLeftLeaves(root->right); // 右 int sum = leftValue + rightValue; // 中
return sum;

总体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umOfLeftLeaves(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0;
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NULL) return 0; int leftValue = sumOfLeftLeaves(root->left); // 左
if (root->left && !root->left->left && !root->left->right) { // 左子树就是一个左叶子的情况
leftValue = root->left->val;
}
int rightValue = sumOfLeftLeaves(root->right); // 右 int sum = leftValue + rightValue; // 中
return sum;
}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17二叉树|110.平衡二叉树  257. 二叉树的所有路径 404.左叶子之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17 | leetcode ● 110.平衡二叉树 ● 257. 二叉树的所有路径 ● 404.左叶子之和

    LeetCode 110.平衡二叉树 分析1.0 求左子树高度和右子树高度,若高度差>1,则返回false,所以我递归了两遍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is ...

  2.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14 | leetcode 层序遍历 226.翻转二叉树 101.对称二叉树 2

    层序遍历 /** * 二叉树的层序遍历 */ class QueueTraverse { /** * 存放一层一层的数据 */ public List<List<Integer>&g ...

  3.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01 | leetcode 704/27

    前言   考研结束半个月了,自己也简单休整了一波,估了一下分,应该能进复试,但还是感觉不够托底.不管怎样,要把代码能力和八股捡起来了,正好看到卡哥有这个算法训练营,遂果断参加,为机试和日后求职打下一个 ...

  4.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21 | leetcode ● 530.二叉搜索树的最小绝对差 ● 501.二叉搜索树中的众数 ● ***236. 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LeetCode 530.二叉搜索树的最小绝对差 分析1.0 二叉搜索树,中序遍历形成一个升序数组,节点差最小值一定在中序遍历两个相邻节点产生 ✡✡✡ 即 双指针思想在树遍历中的应用 class So ...

  5.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20 | leetcode ● 654.最大二叉树 ● 617.合并二叉树 ● 700.二叉搜索树中的搜索 ● 98.验证二叉搜索树

    LeetCode 654.最大二叉树 分析1.0 if(start == end) return节点索引 locateMaxNode(arr,start,end) new root = 最大索引对应节 ...

  6.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18 | leetcode 513.找树左下角的值 ● 112. 路径总和 113.路径总和ii ● 106.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LeetCode 513.找树左下角的值 分析1.0 二叉树的 最底层 最左边 节点的值,层序遍历获取最后一层首个节点值,记录每一层的首个节点,当没有下一层时,返回这个节点 class Solutio ...

  7.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16 | leetcode ● 104.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559.n叉树的最大深度 ● 111.二叉树的最小深度 ● 222.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基础知识 二叉树的多种遍历方式,每种遍历方式各有其特点 LeetCode 104.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分析1.0 往下遍历深度++,往上回溯深度-- class Solution { int deep ...

  8.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13

    基础知识 二叉树基础知识 二叉树多考察完全二叉树.满二叉树,可以分为链式存储和数组存储,父子兄弟访问方式也有所不同,遍历也分为了前中后序遍历和层次遍历 Java定义 public class Tree ...

  9.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02 | leetcode 977/209/59

    leetcode 977   分析1.0:   要求对平方后的int排序,而给定数组中元素可正可负,一开始有思维误区,觉得最小值一定在0左右徘徊,但数据可能并不包含0:遂继续思考,发现元素分布有三种情 ...

  10.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22 | leetcode 235.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701.二叉搜索树中的插入操作 ● 450.删除二叉搜索树中的节点

    LeetCode 235.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分析1.0  二叉搜索树根节点元素值大小介于子树之间,所以只要找到第一个介于他俩之间的节点就行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 ...

随机推荐

  1. RealWorldCTF渗透赛第二期复现-ctfshow

    比赛概述 开始时间:2023年3月10日15时 环境保留时间:72小时 环境重置时间:20分钟 官方wp链接:Docs (feishu.cn) [本次复现跟着官方WP进行,只做记录学习之用] 0x1 ...

  2. 把 ChatGPT 加入 Flutter 开发,会有怎样的体验?

    前言 ChatGPT 最近一直都处于技术圈的讨论焦点.它除了可作为普通用户的日常 AI 助手,还可以帮助开发者加速开发进度.声网社区的一位开发者"小猿"就基于 ChatGPT 做了 ...

  3. ArchLinux 作业系统安装教程

    如果你能看到此文,想必你一定玩过不少的发行商发行的 Linux 作业系统或者听说过很多发行商发行的 Linux 作业系统.如果你玩过不少的 Linux 作业系统,对于安装系统可谓是轻车熟路,就是闭着眼 ...

  4. Oracle 服务器概念梳理

    Oracle 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管理软件及服务提供商,因其复杂的关系数据库产品而闻名.Oracle 的关系数据库是世界上第一个支持 SQL 语言的数据库.支持服务器/客户机等部署.Oracle 数 ...

  5. Docker常用软件安装

    jdk dockere pull openjdk:11 docker run -d -t --name java-11 openjdk:11 MySQL 可以从docker hup中查找自己想要安装的 ...

  6. Docker部署nginx+vue项目并运行

    一.打包VUE项目 npm run build:prod 二.编写default.conf 文件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charset ...

  7. nodejs,,一些基本操作--server。js

    1.解决中文乱码问题: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 设置字符 ...

  8. jQ的事件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

  9. Spring(Ioc和Bean的作用域)

    Spring Spring为简化开发而生,让程序员只关心核心业务的实现,尽可能的不在关注非业务逻辑代码(事务控制,安全日志等). 1,Spring八大模块 这八大模块组成了Spring 1.1 Spr ...

  10. 第一推动|2023年VSCode插件最新推荐(54款)

    本文介绍前端开发领域常用的一些VSCode插件,插件是VSCode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列出了我自己在以往工作经验中积累的54款插件,个人觉得这些插件是有用或有趣的,根据它们的作用,我粗略的把它们 ...